?

明月山溫泉風景名勝區康養旅游高質量發展研究

2022-03-24 16:25舒曉婷
宜春學院學報 2022年4期
關鍵詞:名勝區宜春康養

舒曉婷

(宜春學院 研究生處,江西 宜春 336000)

1999年我國開始進入老齡化社會,國家統計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21年,60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從2018年末的17.9%上升至18.7%,人口老齡化形勢嚴峻。隨著人民生活步入全面小康,以養顏健體、營養膳食、修心養性[1]等為目的的康養旅游需求日益增加,康養旅游已成為新一輪經濟重要增長極。明月山溫泉風景名勝區康養旅游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巨大,市場前景廣闊?;诖?,明月山溫泉風景名勝區如何推進康養旅游高質量發展成為值得研究的問題。

一、明月山溫泉風景名勝區發展康養旅游的優勢

明月山溫泉風景名勝區位于江西省宜春市中心城西南15公里處,距宜春高鐵西站20.58公里,距明月山機場37.6公里,自駕可通過大廣高速、滬昆高速等高速到達宜春市,宜春中心城區開通了三條旅游公交專線直達景區,旅游交通便利。景區轄溫湯鎮、洪江鎮、明月山等地,總面積389平方公里,核心區面積80平方公里。擁有“世界溫泉健康名鎮”和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國家5A級旅游景區等七項國字號桂冠,也是國家亞健康溫泉SPA養生示范基地。景區內氣候宜人、生態環境優美、生物種類多樣、資源要素稟賦、文化底蘊深厚,已經具備了發展康養旅游的基礎條件。

(一)自然資源要素稟賦

1.森林資源豐富。明月山年平均氣溫12-15℃左右,森林覆蓋率達79%,山中空氣清新、質量好,每立方厘米負氧離子含量高達7萬多個,譽為“天然氧吧”。境內物種豐富,素有“天然植物王國”的美稱,擁有國家一級樹種紅豆杉、世界僅存的中華落葉木蓮以及明月山特有的全緣葉紅山茶、青線柳、南方鐵杉等珍稀植物。這些都為明月山溫泉風景名勝區發展森林康養旅游提供了天然優質資源。

2.溫泉資源稟賦。溫湯溫泉是目前全世界發現的唯一一處可飲可浴的富硒溫泉,溫泉中含有以硒為主的27種人體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硒被稱為“抗癌之王”,可以抗氧化防衰老,可以活化免疫系統,可以有效抑制腫瘤生長,還對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肝炎等方面也具有較好的作用。這使溫湯硒溫泉有了區別于其他溫泉的獨特的不可替代的優勢,也是明月山溫泉風景名勝區發展溫泉康養旅游的特色。

(二)文化資源底蘊深厚

1.禪宗文化。宜春作為禪宗與道教圣地,至今留存有豐富的宗教文化遺產。我國佛教禪宗五派之一的溈仰宗源于明月山之仰山棲隱寺,此后一千多年,溈仰宗成為我國古代佛教勝地?,F如今印度、日本及東南亞地區等海內外僧眾、游客前來參禪問道、修心養性的絡繹不絕。宗教文化意蘊進一步提升了生態養生指數。

2.農耕文化。宜春古稱“農業上郡”,農耕文明源遠流長、積淀厚深,可以追溯至史前時代。樟樹樊城堆遺址被認為是稻作文化起源地之一。靖安東洲古墓中出現了我國最早的密度最高的織錦和服飾。東晉后期的萬載、袁州夏布,在唐代成為貢品。唐朝的懷海在奉新百丈寺開辟了農禪結合的道路,開辟了我國最早記錄的梯田。南唐的袁州譙樓,為我國現存的最古老的地方天文臺遺址,是宜春歷史上農業耕作高速發展的重要見證。明朝末年奉新宋應星所著《天工開物》,是世界第一部關于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谷酒和紅薯酒、皮蛋、凍米糖、花炮等大量農業農耕技藝傳承后世。農耕文化的蓬勃發展,孕育了高安采茶戲、豐城岳家獅、樟樹藥俗、萬載開口儺及得勝鼓等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除此之外,還有袁州版畫、宜豐根雕、靖安竹雕等一大批省、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近年來,明月山溫泉風景名勝區建設了天工開物園,引進了隆平高科建立了富硒有機農業示范園,打造了南惹、水口、古廟、塘佳山等鄉村旅游點。這些為明月山溫泉風景名勝區發展鄉村康養旅游提供了良好基礎。

明月山溫泉風景名勝區還有月亮文化、紅色文化、狀元文化、溫泉文化等。深厚的文化提升了明月山溫泉風景名勝區康養旅游產品的識別度和獨特性。

(三)康養食療資源豐富

溫湯土壤和食物中富硒,富硒金蕊皇菊和明月金片茶是知名的康養茶品,飲用價值極高,具有保健療養的功效。溫湯康養食材多樣,黃精具有抑菌防病、降血糖、滋陰潤肺、增強免疫力的作用;竹筍營養價值高,利于腸道消化,增強免疫力;竹蓀補氣養陰,潤肺止咳化痰,清熱利濕,含有抑制腫瘤的成分;香菇食藥同源,可防治腫瘤,增強免疫力,健胃保肝,預防佝僂病和貧血,具有很高的醫藥保健價值。此外,“中國藥都”樟樹中藥種類多,藥用價值高。豐富多樣的康養食療以及質量上乘的樟樹中藥材是明月山溫泉風景名勝區發展康養旅游的優勢。

(四)政府政策有力支持

《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江西)實施方案》明確要求推廣“生態+大健康”產業模式,在宜春等地開展大健康產業發展試點?!督魇∪嗣裾P于支持贛西轉型升級推動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若干意見》(2019年)支持宜春做大做強健康養生產業,加快建設全國健康養生基地?!兑舜菏新糜萎a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提出以明月山溫湯旅游度假區為核心,大力創建國家康養旅游示范基地?!吨泄惨舜菏形?宜春市人民政府關于支持做大做強宜春中心城區的若干意見》(2019年)提出:到2025年,宜春成為區域醫療健康養生中心,把明月山建設成為國內知名的健康養生度假目的地。

二、明月山溫泉風景名勝區康養旅游高質量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高端康養旅游產品供給不足

明月山溫泉風景名勝區康養產品主要以天沐、維景、工療、礦療等“泡溫泉”為主導,其次是明月山森林康養以及水口、古廟鄉村康養。和其他溫泉度假區產品同質化嚴重,缺乏具有較高附加值的高端康養產品。也沒有針對受眾群體的不同需求進行細分,難以滿足多元化、個性化、特色化需求。

(二)產業融合度不足

明月山溫泉風景名勝區康養旅游業態與觀光、度假、體育旅游、研修旅游已初步形成產業聯動,有“旅游+文化”的明月千古情;“旅游+商業”的古井泉街;“旅游+工業”的天然富硒礦泉水;“旅游+農業”的有機稻米、富硒菊花茶、富硒鹽皮蛋;“旅游+宗教”的仰山棲隱寺;“旅游+康養”的同濟明月山國際健康醫學中心、中國科學院宜春院士科學家康養基地;“旅游+體育”的滑雪項目等。但產業總體呈弱小散發展狀態,關聯產業融合度不足,產業鏈不深不長,缺乏一個中心樞紐將上中下游行業整合在一起,不利于康養旅游高質量發展。

(三)康養醫療水平落后

明月山溫泉風景名勝區目前有溫湯鎮衛生院和洪江鎮衛生院2所衛生院,各村設有衛生所,2017年引進了同濟明月山國際健康醫學中心。但是,宜春市優質公共醫療衛生資源未入駐景區,整體醫療水平較為落后,高端康養設施設備缺乏,專業性不足,康養旅游發展受到制約。

(四)康養旅游專業人才缺乏

近年來,明月山溫泉風景名勝區不斷加強對旅游專業人才的引培力度,但對于康養旅游來說,從業人員需是具備醫學、心理、保健、康體及旅游等知識于一體的復合型專業人才,[3]目前這一類型人才較為缺乏。再者,人才引進來難、留住也難。與此同時,開展康養旅游的實體專業保障不夠、高精尖的醫療技術人員匱乏。這些已成為明月山溫泉風景名勝區發展高端康養旅游的一大瓶頸。

三、促進明月山溫泉風景名勝區康養旅游高質量發展策略

(一)加快康養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優化康養旅游環境

康養旅游的發展必須依靠良好的基礎設施,首先要加大公共配套設施投入,有效化解游客與本地居民之間公共資源使用的矛盾。二要完善區內旅游公交網,加速打通“明月山—溫湯—洪江”全域旅游交通循環,提升交通運通服務質量。三要加強鄉村治理體系建設,繼續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優化,進一步打造一批秀美示范村莊、秀美示范家庭、秀美示范農戶等,完成“廁所革命”。四要進一步構建旅游安全保障體系,強化景區內醫療配套和突發事件應急保障工作的能力。五是要重點加強養老服務配套設施建設。

(二)堅持綠色生態,深度開發高端康養旅游產品

堅持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生態環保理念,整合利用現有溫泉、森林、文化、中醫藥等資源,深度開發高端康養旅游產品。積極發展太極拳、八段錦、氣功等體育康養產品與中醫針灸、推拿、按摩、藥浴、足浴、熏蒸、敷貼等康療產品。重點開發中醫食療、藥療、富硒藥飲等保健產品。突出和強調文化資源,激發康養旅游產品推陳出新,為游客帶來更有深度的文化體驗。進一步推動明月千古情、古井泉街等文旅融合產品的豐富和發展,常態化安排高安采茶戲、萬載儺舞等非遺文化表演。依托宜春學院醫學院和美容醫學院,開發抗衰老體驗等高端產品。做強硒文章,成立富硒產業研究基地,研發溫泉水衍生品,提高溫泉水資源附加值。進一步加強與日本獨協醫科大學的合作,推動高端日式康養模式發展。

(三)加強康養旅游產業聯動與融合,構建康養旅游產業體系

由明月山溫泉風景名勝區管委會牽頭、關聯產業部門組成康養旅游發展合作會商機制,[4]打造跨界龍頭項目和龍頭企業,加強康養旅游產業與養老、醫療、文化、教育、體育、地產、大數據等產業的聯動與融合,構建有宜春特色的康養旅游產業體系,如溫泉康養旅游產業體系、森林康養旅游產業體系、文化養生旅游產業體系、運動康養旅游產業體系、避暑康養旅游產業體系、中醫藥康養旅游產業體系、[4]醫美保健護理產業體系、移動養老旅游地產體系等,從橫向和縱向上拓展延伸康養旅游產業鏈。

(四)加大康養醫療機構建設力度,提升醫療水平

發展康養旅游必須配套先進醫療資源,提供高品質的養生養老服務。推動宜春市人民醫院、中醫院等醫院在溫湯建立慢性病防治中心、皮膚病??圃\療中心等專項醫療康養基地,配備先進的醫療設備和醫療資源,實行專家坐診;加強同濟明月山國際健康醫學中心的運營,雙管齊下提升整體醫療水平。同時依托硒溫泉資源建設一批康復中心、養老中心、理療機構。切實做好醫療保險的異地報銷問題,提供優質的公共服務。

(五)細分旅游客源,增強客戶粘性

康養旅游的主要消費群體大致可以細分為中老年人群體、孕產婦群體、青少年群體、健康人群體、亞健康人群體、病患人群體,尤以中老年人群體和亞健康人群體為主。在發展康養旅游時,應當注重不同群體的個性化需求,提供有針對性的產品與服務。在產品具體設計時,可考慮提供定制性的康養項目,以此提升游客的滿意度。打造“云旅游”,建設“健康云”平臺,用深刻的體驗、優質的服務、安全的保障、深厚的情感維系和培養一批穩定的國內、周邊、本地客源,增強客戶粘性。

(六)加大康養旅游品牌創建力度,提升品牌效應

以爭創國家康養旅游示范基地為引領,以院士科學家康養基地為契機,依托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和世界溫泉健康名鎮的品牌優勢,加大康養旅游品牌創建力度。持續打響“月亮文化旅游節”,積極承辦全國農耕健身大賽。挖掘和整理宜春本土文化元素,提升明月山康養品牌辨識度。支持和維護好“明月山溫湯”品牌,發展和生產好具有鮮明特色的明月山富硒農副土特產品。做實明月山“中國體育旅游精品景區”品牌,引進體育賽事,發展養生運動等康體旅游產品,與康養旅游開發形成關聯互動。加強線上線下營銷宣傳力度,塑造康養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提升康養旅游品牌的集聚效應和規模效應。

(七)強化人才隊伍建設,引培康養旅游復合型專業人才

康養旅游的高質量發展,人才是支撐。堅持人才多樣化與專業化培養原則,重點引進高水平高層次專業人才,如高精尖的醫療技術人員、保健專家、文旅產業高級管理人才、康養旅游項目專業人才等。[3]加強與宜春學院、宜春職業技術學院的聯系和合作,開展康養旅游的科學研究和評估。鼓勵高校積極探索“三全育人”模式,共同培養“康養+旅游”復合型專業人才。搭建專家、學者、專技人員之間的互動平臺,定期對開展康養旅游的實體進行培訓,提高現有從業人員的綜合技能水平。

(八)加強地區聯動,構建康養旅游全域發展格局

充分發揮宜春區域性交通樞紐作用,整合周邊新余仙女湖、萍鄉武功山等優質旅游資源,聯動贛西全域康養旅游相向一體化發展。擴大康養旅游目的地服務輻射范圍,構建基地化、移動化的康養旅游發展格局,[5]整合宜春轄區10縣市旅游資源,重點創建靖安、銅鼓、樟樹三大基地,推出“夏避暑、冬溫泉”養生休閑游、禪宗文化體驗游、歷史文化探秘游等康養旅游精品路線,形成聯動優勢。通過區域協同創新,構建具有競爭力的宜春康養旅游發展格局。

明月山溫泉風景名勝區發展康養旅游,是加快落實“健康中國”和宜春“生態+大健康”試點以及文化旅游強市的戰略部署,承載著新發展理念的實踐探索。明月山溫泉風景名勝區應積極抓住機遇,加快康養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深度開發高端康養旅游產品、構建康養旅游產業體系、加大康養醫療機構建設力度、增強客戶粘性、加大康養旅游品牌創建力度、引培專業人才、加強地區聯動,高質量推進康養旅游發展,實現旅游業轉型升級。

猜你喜歡
名勝區宜春康養
上饒集中營名勝區
馬陵山風景名勝區紅色文化教育園
四月輕語
宜春兩條高速公路2019年底前將開工建設
康養太極:太極康養教學教研實踐創新初探
康養小鎮“康養+”發展模式探析
宜春
某風景名勝區懸索吊橋檢測探討
即墨溫泉:未來康養休閑之地
那些康養旅游特色小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