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多重路徑 促進活動經驗積累

2022-03-27 22:45李麗貞
啟迪·上 2022年1期
關鍵詞:活動經驗積累

李麗貞

摘要:數學家羅素說過:“有經驗而無學問勝過有學問而無經驗”。經驗的重要性

不言而喻。如何借助于不同路徑、方式,促進學生活動經驗積累?課堂教學中,我以“情境設置-激活已知經驗”、以“問題為引-提升思考經驗”、以“活動為徑-積淀操作經驗”切入,讓經驗的積累化隱為顯。

關鍵詞:多重路徑 積累 活動經驗

史教授指出:“基本活動經驗是指學生親自或間接經歷活動過程而獲得的經驗”。數學活動經驗的積累不僅需要學生親身去“經歷”,更要在“經歷”中“認真體驗”,最終從“體驗”中“有所體會”,后將活動過程和活動結果統一起來,實現數學活動經驗的積累。教學中,如何借力多重路徑,促進學生活動經驗積累?

一、情境為眼激活已知經驗

蒙臺梭利認為,孩子絕不是一張白紙,相反,一開始就有一個精神胚胎,這個精神胚胎中藏有心靈成長的密碼;并且,只有孩子通過自己的行動、感受和思考才能解開這個密碼。在教學時,教師可以采取一些外顯化的手段,增強畫面感,去喚醒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引發探究欲望。

如教學《認識周長》時,學生對于物體與平面圖形、對線段的長度概念與度量的單位、對于測量線段和計算總和的相關技能等,都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在多次對比辨析中,分層理解“一圈”、“邊線”、“一周”、“一周長度”,串聯數學知識與生活經驗,積累對周長的感性認識,從而引導學生帶著數學眼光觀察,用數學的思維分析,并在提取經驗、重組經驗的過程中形成數學概念。

二、問題為引提升思考經驗

孔教授認為思考的經驗是指:在思維操作中開展活動而獲得的經驗,即思維操作的經驗。學生思考經驗的積累:首先由問題激發探究的興趣及愿望,積極主動地思考,運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實現策略不斷完善、思考方法逐步優化;其次,積極驗證、反思自己思考的全過程,檢驗思考的結果;最后,自覺的重組、改造、優化,提升自己的思考經驗,形成自己的思想和方法,養成用用數學的思維分析周圍的世界。教學《扇形統計圖》時,出示一年級九月份跳繩測試結果“扇形統計圖”、“方形統計圖”,先圍繞核心問題:“統計圖中,是否可以用長方形表示總數?”引導學生客觀評價,使之明白扇形統計圖和方形的統計圖都可以表示部分數和總數之間的關系,其中用長方形表示總數,小長方形表示部分數量;其次,引導學生利用統計圖中數據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整個過程,學生不僅會分析扇形統計圖的結構,還了解到統計圖表對于現實世界的使用價值。

三、活動為徑積淀操作經驗

“數學基本活動經驗的積累是提高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標志?!倍涷灧e累的載體,數學活動成了課堂教學的主體和主線,是一種動態的數學學習過程,需要學生學會數學思考。

(一)設計結構化活動,讓學生主動參與

設計結構化的活動,可以讓學生的認知在新舊經驗碰撞與聯系中,從“零散”走向“結構化”。如教學四年級下冊《運算定律整理與復習》,可在學生掌握“加、減、乘、除”運算定律的前經驗基礎上,充分經歷知識梳理,自主建構運算定律體系。

①基于前測,引發思考

引導學生整理“運算定律和運算性質知識”思維導圖。44名學生按“加減乘除四則運算”羅列:同級運算—加(乘)交換律和結合律、減(除)性質,兩級運算—乘法分配律;7名學生按“不同運算定律”羅列:同級運算—加法運算定律、減法運算性質、乘法運算定律、除法運算性質,兩級運算—乘法分配律。你更喜歡哪種整理方法?

②對比觀察,建構知識

核心問題:哪一種整理方式更能體現運算定律之間的聯系與區別呢?通過分類、觀察、對比、分析、對話,引導學生將零散的學習經驗之“線”交織相融成“網”。

(二)設計遞進式活動,讓學習持續推進

活動經驗的積累是漸進的,初見呈散落之態,細看又蘊含于某一課時不同學習活動或同一學習活動之中,它們之間存在內在關聯。如教學《小數學加減法》一課時,我圍繞“學生可能遇到的最大障礙是什么?”“學生哪些經驗可以直接利用?”“哪些經驗可以改造提升?”設計如下活動過程:

①獨立完成,觀察討論

12.43+5.67= 0.93+0.7= 8.67-5.7= 8-5.7=

②交流辨析,鞏固法則

首先借用“一位小數加減法”算法,自主探究“兩位小數加減法”算法;其次圍繞“兩位小數豎式計算與整數豎式計算一樣嗎?”對比辨析;最后得出結論:相同數位對齊,從低位算起,小數點對齊也就是相同數位對齊。

③勾連關系,形成體系

呈現“32+46”、“3.2+4.6”、“3.2+0.46” 題組,從聯系與區別兩個層面進行辨析,引導學生運用“對比、重組”等方法思考小數加減法計算方法,最后得出“小數或整數計算,就是把相同數位上的數相加減”,從而形成結構化的知識體系,讓思考、操作經驗的積累化隱為顯。

總之,數學基本活動經驗是學生經歷數學過程性學習的結果,借力于不同的活動路徑,融合數學內容本質與積累活動經驗,可以促進學生學習力與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陳璐.有的放矢,讓數學活動經驗積累有跡可循[J].福建教育,2020,10(40):45-47

[2]郭玉峰.問題與對策:再議數學基本活動經驗[J].福建教育,2020,10(40):42-44.

[3]肖淑芬.小學數學教與學從經驗到經驗[M].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7).

[4]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主(2011 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猜你喜歡
活動經驗積累
借助實踐活動,積累應用經驗
活動經驗在數學教學中的運用淺析
感悟小學數學思想方法,積累數學活動經驗
淺談語文課堂語言的積累
淺談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素材的積累
小學經典詩文誦讀與積累的實踐與思考
鎘在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植株各器官中的積累及對其它營養元素吸收和利用的影響
積累,為學生寫作增光添彩
運用多元智能實現數學基本活動經驗積累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