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生產托管服務模式探索

2022-03-29 15:24林慧茹
安徽農學通報 2022年5期
關鍵詞:農業生產經濟發展經營

林慧茹

摘 要:該文介紹了福建省尤溪縣農業生產托管服務項目的實施情況,分析了存在的問題,并闡述了促進農業生產托管服務發展的工作措施。

關鍵詞:農業生產;托管;經營;經濟發展

中圖分類號 F3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22)05-0033-03

Abstrac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func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rusteeship service project in Youxi county, Fujian Province,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work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Key words: Agriculture production; Custody; Management; Economy development

為了促進農業生產項目發揮整體效益,財政部、農業農村部及福建省財政廳、福建省農業農村廳加強了對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資金投入,設立了農業生產托管服務項目。2020年,福建省尤溪縣實施了農業生產托管服務項目,投入資金100萬元,生產托管服務666.7hm2,重點突出食用菌和糧食生產社會化服務,大大地促進了全縣食用菌產業和糧食生產社會化的發展。尤溪縣通過實施農業生產社會化托管服務項目經營產生的經濟、社會效益明顯,探索出了一條項目托管的有效渠道。本文現將尤溪縣實施農業生產托管服務項目情況總結如下:

1 尤溪縣農業生產托管服務項目實施情況

2020年尤溪縣有12家食用菌項目服務主體,共托管食用菌生產(黑木耳490.8萬袋),涉及農戶175戶、補助資金72.1萬元;全縣有20家糧食生產社會化服務主體,共托管機收面積1517.3hm2、補助資金27.9萬元,撥付補助資金100萬元,按期完成項目建設,促進了全縣食用菌產業和糧食生產的社會化發展,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

1.1 增加資金投入,擴大服務規模 2019年,尤溪縣黑木耳生產社會化工作只有6家服務主體、65戶農戶參與,補助資金19.8萬元;2020年,全縣托管黑木耳490.8萬袋,涉及農戶175戶,補助資金72.1萬元。全縣糧食機收托管面積從2019年的1060hm2增加到2020年的1517.3hm2,補助資金27.9萬元。

1.2 創新服務方式,科技托管服務 2020年參加全縣黑木耳生產社會化服務主體12家,必須符合擁有縣級及縣級以上驗收合格的菌包生產線,或經縣食用菌站等相關部門認定的符合《尤溪縣人民政府關于扶持現代農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中關于菌包生產設備配備要求和菌包生產線的要求,運用先進的設備促進食用菌托管生產環節降低成本,從而有效地淘汰了小農戶落后的制棒生產設備;參加全縣糧食機收生產社化服務主體20家,必須安裝GPS或北斗導航系統的收割機,才能參與糧食生產社會化服務工作,運用高科技手段,精準定位田塊面積和收集機收托管服務情況,為機收托管服務精準化打下堅實基礎[1-2]。

1.3 應用現代科技,促進農民增收 2020年,尤溪縣開展黑木耳生產社會化托管服務,運用享受縣級以上財政補助采用先進的菌包生產設備配備要求的菌包生產線服務主體,能有效降低黑木耳成本,比原先小農戶自行黑木耳生產每袋降低成本約0.3元,加上農業生產托管服務項目每袋補助0.15元,每袋黑木耳生產降低成本0.45元。2020年全縣黑木耳生產托管服務490.8萬袋,節約成本220.9萬元,參與托管農戶數為175戶,平均戶增收12622.9元。采用機收托管服務節約人工成本1650元/hm2,2020年全縣糧食機收托管面積1517.3hm2,節約人工成本250.4萬元,加上農業生產社會化托管服務項目補助27.9萬元,參與托管農戶數1948戶,平均戶增收1428.6元。2項托管服務共節約成本499.2萬元,參與托管農戶數2123戶,平均戶增收2351.4元[3-1]。

1.4 培育服務市場,促進綠色發展 2020年尤溪縣開展農業生產社會化托管服務項目,突出食用菌(黑木耳)產業,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參與生產社會化服務主體實力不斷增強。2019年黑木耳生產參與社會化服務主體只有6家,2020年增加到12家,推廣應用菌包生產設備配備要求的菌包生產線,生產能力和生產技術得到提高,生產的產品質量也得到提高,擴大食用菌(黑木耳)產業,促進農業綠色發展。如尤溪縣老金食用菌專業合作社過去單一菌種香菇種植,2020年實現香菇、黑木耳、猴頭菇等多菌種栽培,建設了標準化智能溫控養菌、出菌車間,實現了工廠化栽培、常年出菇,向現代化企業生產邁出了堅實的步伐。全縣通過增強服務主體能力,通過示范引導,有力地促進了全縣食用菌產業社會化服務工作的開展,讓農戶真正得到實惠[2]。二是農戶托管服務比例不斷提升。2019年黑木耳生產托管服務農戶65戶,到2020年增加到175戶。如尤溪縣祥泰食用菌專業合作社加強生產服務能力,擴大輻射帶動能力,從2019年托管服務僅為9萬袋,托管服務農戶3戶,到2020年托管服務農戶38戶,黑木耳托管服務106萬袋,示范效果明顯。同時,開展糧食機收的服務主體的作業機械須安裝北斗衛星或GPS定位系統,按系統定位確定的服務面積,經所在服務鄉鎮核實后的面積實行補助,提高糧食機收效益,農戶獲得利益。

2 存在問題

2.1 補助資金過少,難以調動生產者的積極性 尤溪縣食用菌(黑木耳)生產每袋的生產成本約2元,按不高于成本10%的比例開展食用菌生產社會化托管服務項目補助資金,小農戶每袋補助不多(2020年每袋補助0.15元,服務主體補助40%每袋補助0.06元,農戶按60%補助每袋補助0.09元)。由于對農戶資金補助太少,農戶從事食用菌(黑木耳)生產社會化托管的積極性不高。

2.2 經費列支不合理,工作無經費支持 由于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項目資金尚未明確將3%~5%比例用于工作經費,地方財政困難又無法將此項工作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造成只要求按期完成這項工作,連工作人員的下鄉差旅、調研等費用都無法保障,影響了工作的正常開展。

3 促進農業生產托管服務發展的工作措施

3.1 加強組織領導,項目落實 一是成立工作領導小組。為了做好黑木耳和糧食農業生產社會化托管服務工作,尤溪縣成立了以農業農村局局長為組長,分管副局長、財政局副局長為副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掛靠縣經管站,并抽調縣食用菌站、縣經管站、縣植保站、縣農技站等相關站人員參與。同時,利用農業生產社會化托管服務工作納入2020年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考核內容為契機,對黑木耳和糧食社會化托管服務項目工作納入各鄉鎮年度考核內容,要求鄉鎮人民政府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把項目工作分解到人,明確工作職責,確保按時保質保量完成項目任務。二是及時召開會議部署。2020年年初,尤溪縣召集縣財政局、縣經管站、縣食用菌站、縣農技站、縣植保站的相關人員以及32家專業服務組織負責人召開會議,對開展黑木耳、糧食農業生產社會化托管服務工作進行部署。三是強化政策扶持[1]。尤溪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黑木耳產業發展,從2018年開始,每年從縣級財政整合資金100萬元用于扶持黑木耳菌包生產設備、規范菌種企業、標準化基地建設等。同時,尤溪縣充分利用省級農民創業園、省級現代食用菌產業園和省級特色現代農業專項資金,優先扶持尤溪黑木耳產業發展,提高黑木耳的專業化生產水平,降低生產成本,讓更多的黑木耳種植戶受益,推動黑木耳生產產業化、規?;?、專業化發展[1]。四是認真制定方案。2020年尤溪縣農業農村局制定下發了《尤溪縣2020年黑木耳生產社會化服務項目實施方案的通知》《關于進一步做好2020年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項目工作的通知》,為黑木耳、糧食生產社會化服務托管項目的實施,提供政策保障[1]。五是協調部門配合。尤溪縣經管站、縣食用菌站、縣農技站等部門加強協作配合,強化工作職能,做好項目管理和指導,針對實施方案的補助環節、補助標準、補助方式、補助程序,分類加強監管,提高合同履約能力。

3.2 加強技術培訓,提高服務能力 2020年,尤溪縣先后在省級農民創業園(食用菌核心區)洋中鎮后樓村舉辦共5期500多人參加高素質農民(食用菌栽培技術)培訓班;還在洋中、溪尾、臺溪舉辦共3期300人參加的高素質農民(糧食生產)培訓班。培訓教師通過課堂講解,學員通過現場實訓,提高生產技能,實施社會服務托管經營項目,引導種植農戶轉變經營觀念,降低生產成本,起到以點帶面、示范帶動作用,助推全縣黑木耳、糧食農業生產社會化托管服務項目工作的開展[1]。

3.3 引進加工企業,促進產業發展 尤溪縣農業生產社會化托管服務項目以食用菌(黑木耳)為重點,抓好服務主體的生產技術關鍵環節,對種植農戶進行項目資金補助,促進節本增收,讓農戶得到實惠。為了增強服務主體的服務能力,尤溪縣專門成立了工作領導班子,出臺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促進黑木耳產業發展。通過資金扶持,引進福建昌利、安豐等2家食用菌出口、精深加工企業,生產加工黑木耳、香菇等食用菌,解決了農民食用菌賣難等問題,帶動了食用菌產業化、規?;l展。通過政策引導、示范帶動,增強服務主體的服務能力,擴大托管服務能力,促進食用菌產業和糧食生產社會化發展[1-2]。

3.4 加強項目管理,完善要素保障 根據尤溪縣食用菌(黑木耳)生產的實際情況,上級在安排農業社會化托管服務項目時提高了資金補助比例,讓更多的農戶參與到食用菌(黑木耳)生產中來,獲得優惠的政策支持。同時,上級在安排農業生產社會化托管服務項目資金時按3%~5%比例,明確列支范圍,將工作經費列入,并抓好項目管理,完善要素保障。一是細化工作方案。尤溪縣農業農村局嚴格按照上級有關文件要求,先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對市場前景、農戶種植黑木耳和糧食機收情況確認調查摸底,掌撐基本情況,再會同縣財政局認真制定項目實施方案,促進項目實施。二是加強溝通與協調。尤溪縣農業農村局主動與尤溪縣委、縣政府、縣財政局等部門溝通與協調,出臺扶持政策、實施方案。三是嚴格執行服務流程。嚴格要求服務主體按照實施方案規定的補助環節、補助標準、補助方式、補助程序執行,利用規范的一流服務流程和操作規程,分類建立服務臺賬和檔案,規范合同簽訂。加強對社會化服務組織人員履約情況的監管,將農戶的滿意度作為衡量服務質量的重要標準,對服務標準、服務質量等達不到要求的,按照合同約定取消其服務資格[2]。四是完善驗收機制。由原先的抽樣檢查,擴展到對服務對象的實際托管情況進行驗收,尤溪縣食用菌生產社會化托管服務主體人員要求會同縣財政局、縣經管站、縣食用菌站、縣農技站、鄉鎮農技站等部門人員共同深入田間生產一線,認真清點(菌棒)驗收,機收生產社會化托管服務主體要通過安裝GPS或北斗定位系統,以系統確認的面積和經所托管服務的鄉鎮確認后的面積,落實項目主體和實際面積,經過村級公示后,實行項目補助資金,做到公開、公平、準確,提高項目資金的效率。

參考文獻

[1]敖軍,薛秀清.推進農業生產托管應把握的“十個必須”[J].農村經營管理,2019(9):18-19.

[2]李琳,文洪星.三類服務主體開展農業生產托管的比較分析與經驗啟示[J].農村經營管理,2019(11):42-44.

[3]徐剛,鄒承東.農業生產托管是多方共贏、多效疊加的經營方式創新——專訪山西省農業農村廳一級巡視員吳志宏[J].農業經營管理,2019(9):11-13.

猜你喜歡
農業生產經濟發展經營
這樣經營讓人羨慕的婚姻
基于二元Logistic模型的新型職業農民農業生產意愿的影響因素及其對策探析
勞動力轉移對農業生產的效應分析
新形勢下節水灌溉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研究
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發展戰略探究
經濟“新常態”下產業結構調整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運輸經濟發展中的作用研究
我國對外貿易促進經濟發展的研究
“特許經營”將走向何方?
我省加強煙花爆竹經營安全監管放寬經營限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