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建筑工程綠色施工技術的思考

2022-04-01 22:17張鴻李姍姍
科海故事博覽·下旬刊 2022年3期
關鍵詞:低碳環保綠色施工建筑工程

張鴻 李姍姍

摘 要 推進碳達峰和碳中和的生態目標,是建筑工程行業發展中必須肩負的責任,同時也是保障人類可持續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綠色施工理念和技術已經在建筑工程領域推廣和應用了多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不過基于環境的承載能力以及經濟社會發展的速度來講,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問題。尤其是近幾年,全球氣候變暖、極端天氣頻發、能源需求矛盾不斷加大,基于此,建筑工程發展中采用綠色施工技術對于整體建筑施工的可持續發展就有著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 建筑工程 綠色施工 低碳環保

中圖分類號:F2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745(2022)03-0037-03

綠色施工技術是一個系統性的概念,它包含了在工程項目施工各環節、各領域所用到的環保理念、環保材料、環保技術和工藝,其主要的目的是降低能源的消耗,提升工程資源的投入產出效率,減少對周邊環境的破壞和污染。在施工中最常見的綠色施工技術包括了噪聲抑制、揚塵控制等,還有原材料的環保性、重復利用性,確保材料無毒無害,質量合格。施工中廣泛使用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包括了風能、太陽能、地熱能,合理的布置采光、通風,以減少建筑的能源浪費消耗,增強建筑的功能效率,提升經濟環境效益。

1 綠色施工的主要特點和優勢

綠色施工技術要求在施工過程中一方面要確保達到相應的施工標準要求,另一方面要更好地去領會和踐行建筑領域的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可持續發展的相關理念。同時,要對相應的施工標準和組織管理設計制度進行健全和優化,來減少污染物的排放和能源的不合理消耗,實現與生態環境相互和諧共處的建設施工方式。將綠色施工理念貫穿到整個施工全過程,在前期的施工方案和計劃中,要科學設計、全面研判,確保整個施工的合理性與科學性。在工程材料的采購上,要按照環保、節能、質量可靠等標準要求,擇優選擇質優價廉的各類材料,做好材料的市場詢價、采購招投標、產品檢驗、質量測試等工作,同時對材料的能耗、成本等情況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不斷優化材料使用的方式和類別。在施工技術的運用中,應當嚴格按照工程標準去執行,做好精細化管理,把目標管理與過程管理相結合,確保項目相關部門能夠落實施工責任,遵守操作規程。最后是對工程資源的優化配置,提升其資源的利用效率,通過方法技術創新,更大程度地減少環境污染,實現資源集約可持續利用,以及綠色施工目標。

2 建筑工程運用綠色施工技術的一般原則

在建筑工程施工前,必須要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與施工地區的地理、水文、氣候、交通、經濟等各類條件,妥善處理好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和工程項目的關系和矛盾,盡可能地減少工程施工對周圍生態環境的干擾和破壞,也要對人居環境做好保護,維持社會的正常生產生活秩序。一般來說,民用的住宅建筑通常要和道路、軌道交通設施、工業園區、商業集中區、行政辦公區保持一定的距離間隔,以確保建筑整體的環保性和私密性。而用于加工制造倉儲類的工業建筑,則要遠離人員聚集區,如基本農田、天然和人工河道、天然森林植被覆蓋區、飲水水源地等,這樣才能防止可能出現的會對人和動植物的正常生活所需資源產生威脅和破壞的污染問題[1]。除此之外,還應當綜合研判建筑選址的地理、氣候、生態等多方面的要素,從而來實現建筑和生態環境的和諧共處,把建筑對外部天然生態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限度。

3 建筑工程中主要的綠色施工技術應用要點

3.1 水資源的節約循環利用

在建筑施工當中,水資源的消耗量很大,也是重點節約的對象,在綠色施工技術中,對于水資源的高效利用,通常是分類施策法,根據不同類型水能源采取對應的節約措施。如果是可再生的雨水等資源,設置好對應的收集凈化裝備,實現對其進行二次利用,可用于園林花草樹木的澆灌、消防用水等,以減緩市政水的用量。在進行建筑群的園區的內部道路鋪設時,可以運用“海綿城市”的節水思路,在道路兩旁進行栽植綠植,并科學地設計滲水設施,內部安裝水循環管道。表面的敷設材料全部采用易滲水材料,可以快速地疏導雨水,防止在路面形成聚集,土壤吸收水分后用于花草的澆灌,同樣也能夠實現普通的室內衛浴清潔和建筑消防用水[2]。按照類別做好管道鋪設,結合純凈水和中水的水質標準去設定對應的管道,在建筑工程項目中的廁所沖水、抑塵作業、綠化和消防用到的水源,可對接至市政的中水管道,減少市政飲用水使用。水資源的高效利用還可以從節水用水技術入手,提升建筑用水效率,減少用水損耗,并且對各項目標段的用水量嘗試定額配置,設置用水上限,從而來約束各項目部門的施工作業行為,盡可能地去節約用水,最大限度地去遏制水資源的過度使用。在水體的排放時,可以采用化學、物理和生物等多重方式來對污染物質進行過濾、分解,讓其符合相關水體排放環保標準后,再進行排污,實現了水資源保護和集約利用的閉環體系。

3.2 施工現場的揚塵控制

揚塵污染是在建筑施工現場出現最多也是控制難度最大的污染物,危害范圍十分廣,無論是對天然環境還是人體和動植物的生命健康都產生了較大威脅。它也成為了綠色施工技術重點研究的方向。揚塵的控制關鍵在于前期的預防,施工單位要做好規定動作,按環保要求布設相關的防塵和抑塵裝置物料。一是運輸砂土、石灰的車輛要進行外部遮蓋,有條件的則要選用預制封閉式車體,對車輛進出做好檢查。二是車輛在進入施工現場后,沙土材料難免會粘連到車底部和車體周圍,被吹干曬干后,又造成二次的污染,因此要在進出場進行全面洗消。最后,要確定定向的運輸路線,及時掌握揚塵情況,并采取應對措施,集中存放和處理點要遠離人口密集區[3]。三是要根據天氣狀況合理地調整施工時間,比如在大風天氣下,就盡量減少可能會引起揚塵污染的施工作業,比如地基開挖、深基坑支護、地基強夯等等,這樣就可以從源頭上減少揚塵污染的出現。

3.3 做好建筑垃圾的回收處理利用

建筑垃圾在施工過程中是不可避免的,其對環境和人體都有著嚴重的危害。在建筑工程體量日益增大的情況下,建筑垃圾的排放量也在不斷增長,根據調查發現,城市建筑垃圾約為城市垃圾總量的近三分之一。在對建筑垃圾進行處理時應當堅持分類科學、統一集中處理的原則,重點做好有毒有害的垃圾處理、分類標準設置和回收再利用工作。首先要用專用設備和專業人員,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避免垃圾對周邊環境造成破壞。根據建筑垃圾的不同屬性,設置分類標準,健全分類機制,配備不同類型的建筑垃圾存放設備,有效地區分日常辦公垃圾和建筑工程垃圾區。最后要甄別出可再次使用的垃圾進行適當加工,物盡其用,比如高熱能垃圾用于焚燒發電等方面。要對施工作業人員開展建筑垃圾處置管理操作的業務培訓,引導其養成合理堆放分類垃圾的良好習慣,堅決懲戒垃圾任意丟棄、不按照規定進行建筑垃圾分類的行為,對其他員工形成震懾;對于能夠按照要求開展垃圾分類,遵守各項垃圾管理規定的員工進行獎勵,通過獎罰分明的機制構建,來營造施工隊伍講環保、踐行綠色施工理念的良好氛圍。

3.4 可再生與清潔能源的有序開發使用

可再生與清潔能源既相互交叉又有其獨有的特點,種類包括了風能、太陽能、地熱能、水能等。風能是天然環境中的一種清潔且可再生能源,可以重復利用,幾乎不產生污染。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要注重加強風能的使用,特別是在風力發電方面,可以探索發電設施的小型化和便利化,能夠取代工程建設中煤電、火電等其他類型電能的使用,從而達到綠色環保的目標。太陽能也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以光伏發電為主的太陽能開發利用已經在社會各領域廣泛推廣,在建筑工程中,可以借助小規模的太陽能發電裝備,實現電能的清潔開發利用。當然,太陽能本身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在陰雨天氣、夜晚就無法實現,所以在今后,加大太陽能發電后的電能存儲和精確高效輸出是研究的重點。地熱能是地球內部本身蘊藏的一種豐厚的能源物質,國內的地熱能儲量相對豐富,在一些蘊含大量地熱能的地區,建筑工程可開采高品質地熱能用于建筑的集中供暖。如果地熱能分布在地表的下部,則可利用地緣熱本系統將其轉變為高熱品位能源。地熱供暖系統既可以用于集中采暖,也可以用來發電,是儲量巨大的清潔能源。建筑單位可以借鑒國外如冰島的地熱能開發先進技術[4],申請一些資金支持,有效推動相關地熱能轉換體系的開發。

3.5 減少光與噪聲類污染

除了常見的大氣和粉塵污染之外,建筑施工過程中產生較多的污染就是聲光污染了。因為很多的建筑施工涉及到混凝土澆筑,該類施工由于混凝土的理化特性要求,需要在夜晚的時候實施作業,這就勢必會用到大量的照射燈具,因為施工現場的面積大,工程設備多,施工工藝繁雜,要實現安全科學的施工現場管理,就必須要確保照明的亮度和范圍,但同時也會對周邊的其他群眾造成一定的困擾,強光照射下會讓人們無法入眠,更為嚴重的還會對眼部組織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為此,光污染的防治就顯得尤為重要,通常要審慎選擇大功率的照射燈具,并且要讓燈光照射的方向避開人員聚集區,必要時在高亮度的施工比如焊接等作業中,在四周設立圍擋,以此來減少強光的散射。而照明燈具則可以在外部安裝弧形的燈罩,改變光的照射方向,使其沿著合理的路徑照射,避免對其他無關地區人員造成干擾。遮光棚也要在夜間進行電焊使其搭建起來。除了光照污染,噪聲污染也是一個不容小覷的問題,建筑施工因為選用的設備體型質量都相對較大,為此,在作業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動能,傳導至接觸面,引起劇烈的振動,繼而形成了很大的噪音,它們對周邊環境的污染是極為嚴重的。為此,要實現建筑的綠色施工目標,就必須高度重視施工的噪音管控工作。噪音管控通常是在施工前期就要做好充分的準備,運用科學的方法,對噪音實行多種形式的控制。主要的途徑有以下幾種:一是從源頭防范,即在設備的招標采購與租賃時,盡可能選取噪聲較小的,不容易與人體產生共振頻率的機械設備,以此來提升噪音的防控水平。二是在前期項目選址上,盡量選擇與居民區有一定距離的區域,這樣就會使得噪音在傳播的過程中不斷衰減,從而達到噪音控制的目的。三是可以使用相應的降噪工藝和設備,比如在施工時架設全包圍圍擋,既能防粉塵和光照污染,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阻隔噪聲的傳播。部分施工現場可以安裝隔音板,或者在相關設備中加裝消音棉和消音器,從而減少噪音的分貝。同時,為了減少夜間噪音的產生,對于一些大功率且噪音較高的大型機械設備,必須要控制其使用的時間段,在居民休息和深夜時間停工并對設備進行檢修,這樣從根本上防止噪聲的產生,還居民一個安靜、舒適的休息環境,把噪聲污染產生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限度。

3.6 綠色材料在綠色施工中的有效運用

首先是要做好材料的高效、節約使用,要加強施工現場管理、規范工藝和技術流程,以更好的節約材料的用量,提升材料的利用率,避免施工成本的增加,導致工程施工超預算的現象發生,同時還會導致大量的資源能源浪費,不利于綠色施工理念的踐行。其次,材料采購一定要有符合環保標準的管控措施,改變其施工理念,堅持環保綠色優先原則,在保證材料質量的前提下,選擇無污染、低能耗、可以循環使用的建筑材料,對環保材料的使用建立有效的制度保障。最后,要加強材料采購招標的監管工作,落實采購招標人員的責任,做好市場調研、詢價、質量勘察和檢測,以此來保證進場材料的質量、環保性都符合施工標準。在確保材料環保性的同時,也要加強節約型材料的引進和研發力度,更多使用可再生的建筑材料,提升能源的循環利用效率,減少材料成本,同時也更好地踐行了綠色施工理念。行業主管部門和經濟發展改革部門可以針對環保材料的生產、加工、運輸、銷售出臺一定的獎補政策,對于使用環保材料的施工單位,在稅費核定方面進行一定的優惠,還可以申請政府的財政直補,降低材料的購置價格,抑制其前期施工成本,激發施工單位使用環保建材的積極性。

4 結語

總之,加強建筑工程項目綠色節能施工的應用和開發是建筑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趨勢,要落實好綠色、環保、節能的施工理念,堅持技術、材料、管理多管齊下,以生態保護為原則,以高效節能為目標,以技術創新為措施,促進建筑工程施工行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周廷偉.關于推動綠色建筑設計的思考[J].商品與質量,2016(06):142.

[2] 欽義友.建筑工程綠色施工技術應用探討[J].價值程,2018(25):218-219.

[3] 王磊.建筑工程施工綠色施工技術實踐[J].山東工業技術,2016(02):108-109.

[4] 王雨強.淺談建筑工程綠色施工技術應用[J].門窗,2016(02):52-53.

猜你喜歡
低碳環保綠色施工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預結算方面常見問題的分析
基于BIM技術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監測應用與研究
弱電智能化系統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分析
試論建筑工程預算在工程造價控制中的作用
關于區域低碳環保發展綜合評價研究
高職大學生“低碳環?!币庾R的構建與實踐
科技創新在總包交鑰匙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應用探討
科技創新在總包交鑰匙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應用探討
低碳環保技術在環境治理中的應用分析及闡述
建筑工程綠色施工指標體系評價標準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