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2022-04-02 00:43惠瑩
學周刊 2022年12期
關鍵詞:物理課堂初中物理初中生

惠瑩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初中物理教學發生了深刻的變革,更加關注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在初中物理課堂上,物理教師要將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作為教學的重要目標,巧妙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和前沿的教學理念,實施創新教育和陽光教育,拓寬初中生的知識面,養成良好的物理學習習慣。特對初中物理課堂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意義進行論述,并提出具體的策略,旨在推動初中物理教學的發展。

關鍵詞:初中物理;物理課堂;初中生;創新能力;物理素養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2)12-0014-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12.005

物理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結合密切的學科,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上具有明顯的優勢,在物理課堂向學生滲透創新思維也成為物理教師肩負的使命。因此,初中物理教師要充分利用好物理學科的優勢,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變革和創新,將知識教育和創新教育有機結合,創造多樣化的物理實踐活動,激發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讓物理課堂真正成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主渠道,發展初中生的創造性思維。

一、初中物理課堂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意義

(一)與當代素質教育的要求相吻合

社會的發展需要多方面的人才,尤其是復合型人才,當代素質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這類人才。在深入推行素質教育過程中,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身心素質、文化科學、勞動技能等,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由此可見,初中物理課堂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素質教育的發展是吻合的,為物理教學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新時代的初中物理教師要肩負起為社會培養人才的重任,為物理領域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新思想、新發明等,推動國家科技的進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需要初中物理教師立足于學生的實際情況,培養初中生積極思考的習慣,深入開發初中生的創新潛能。

(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全面發展

初中物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創新能力,符合初中生的成長規律,有利于初中生養成自主學習意識,獲得全面可持續發展。創新能力的發展與初中生的心智、思維、人格等都有著緊密的關系,可以說創新能力就是一種涉及多種品質的綜合體,當初中生的創新能力成型后,對于他們的個人成長是十分有利的。以前,初中生學習物理毫無章法,總是死記硬背物理理論,采用題海戰術提高運算水平,不僅挫傷了初中生的學習動力,還降低了物理教學的指導效率。在新時期,創新能力在物理課堂上占據著重要地位,將會激勵初中生保持高度的學習自信,努力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綻放光彩。

(三)有利于構建高效開放的物理課堂

為了鍛煉初中生的創新能力,物理教師要不斷優化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選擇初中生喜聞樂見的實驗內容,給初中生創造施展才華的機會,使得初中物理課堂更加開放和高效,成為初中生學習的樂園。有的初中學校會組織物理教研組編寫物理校本教材,將物理知識進行創編和整理,使初中生學到更系統化的物理知識,在運用時也能靈活自如,極大地提高了物理教學質量。初中物理教師將問題驅動、講練結合、以學定教等方式融入課堂,開拓了初中生的邏輯思維,堅定了初中生的物理信念,切實把課堂落實到創新思維的訓練上,讓每一個初中生都能收獲到所需的知識和技能,開發具有學校特色的物理課程。

二、初中物理課堂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策略

(一)激發興趣,鍛煉學生創新思維

1.利用教學藝術激趣。課堂教學中,物理教師富有哲理又幽默風趣的教學風格會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為學生營造一個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活躍學生的思維。初中物理教師可利用生動、有趣的語言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在愉悅的心境下學習,跟隨物理教師的步伐,共同探討物理知識。初中物理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在課堂教學中加入討論環節,教師從講臺上走下來,積極地參與學生的討論,成為物理學習的合作者,建立起平等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可積極思考、大膽求證,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和創新能力。初中物理教師還可鼓勵學生進行板演,用學生的語言和思維去講解物理知識,使初中物理課堂煥發生機與活力,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

2.借助物理發展史激趣。在物理教學中穿插物理發展史的內容,不僅可使學生了解更多的物理歷史和物理學家的故事,還可對初中生進行德育教育,培養初中生的愛國情懷,激發初中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精神。初中物理教師要提高對物理發展史的重視,結合實際教學內容向學生滲透物理發展史,改變學生對物理課堂的錯誤認知,使學生萌發出更多新奇的想法,全身心地投入課堂。初中物理教師還可把物理發展史作為課堂教學內容的拓展和延伸,適當地向初中生介紹物理知識在我國航天技術領域和高科技領域中做出的貢獻,并向學生介紹我國前沿的物理科技成就,感受科技創新的力量,從而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其產生學習的動力。

3.創設教學情境激趣。在新課程背景下,情境教學的廣泛應用,給初中生的物理學習帶來了極大便利,有利于激活學生的思維。初中物理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需求、心理特點等,從初中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將物理知識融于初中生常見的生活事件或生活現象中,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學習物理知識,感受物理知識無處不在,喚起學生的物理興趣。初中物理教師可在教學中有意制造認知矛盾,使學生產生認知沖突,構建問題情境,促使學生主動去思考、探索和解決問題,鍛煉學生的創新思維。初中物理教師還可借助多媒體向初中生展示復雜的物理實驗或者前沿的物理理論等,打造科學情境,將抽象、單調的物理知識變得生動、具體,讓初中生學到很多教材中沒有的知識。

(二)鼓勵求異,滿足學生學習需求

1.在理論教學中鼓勵求異。理論知識和實驗操作都是初中物理教學的重點,而且理論和實驗是緊密相關的,所以初中物理教師應擺脫“重理論輕實驗”或者“重實驗輕理論”的思想,規范課堂教學,給初中生提供成長所需的幫助。理論教學相對枯燥,為了讓初中生能夠活躍起來,初中物理教師創造了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將理論知識制作成直觀的思維導圖,學生可按照思維導圖進行學習,降低了學習的難度。然后引導學生創新求異,用自己的思路去繪制個性化的思維導圖,這就給學生創造了發揮才能的舞臺,還可實現取長補短的目的。初中物理教師可利用生活實例對學生進行啟迪和誘導,找準思維的發散點,通過精心設問,引導學生的思維向縱深發展,主動去開創新思路,尋求解決問題的各種路徑,激活學生的求異思維。

2.在習題教學中鼓勵求異。初中物理知識具有很強的靈活性,在平常的練習、測驗中,物理教師經常會選擇一些課本有現成答案的題目,這對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情況有一定的作用,但對鍛煉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思維靈活性和獨創性卻作用不大,長此以往,學生就會走進死記硬背的死胡同中,出現思維僵化的現象。初中物理教師在進行習題設計時可多設計一些“一題多解”的題目,指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問題,開闊學生的思路,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物理教師也可設計一些綜合性的題目,組織學生進行“一題多練”,利用一道題考查多個知識點,通過條件、問題、數據等的變化,讓學生靈活地掌握和運用物理知識,把學生從題海中解脫出來,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3.在實驗探究中鼓勵求異。物理實驗是初中物理教學必不可少的內容,也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關鍵。以往的實驗教學都是按照教材或實驗手冊按部就班地進行,很多物理實驗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初中物理教師要鼓勵學生在實驗探究中求異,在教師的啟發和引導下,通過改變物理實驗器材、實驗材料、實驗步驟、實驗條件等對傳統的物理實驗進行創新和升級,培養學生隨機應變、另辟蹊徑的探索精神。在實驗教學中,初中物理教師要讓學生多動手,多動腦,親自操作、觀察和分析,自主設計實驗,從實驗器材的選擇到實驗方案的確定,再到實驗的操作實施都由學生自主來完成,充分展現學生的獨創思維和獨創能力,為推行新課程改革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優化實驗,加強學生實踐能力

1.通過課外活動優化實驗。初中生喜歡新鮮和刺激,物理教師應把握學生的這一特點,通過課外活動來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讓初中生發揮自身優勢,圓滿完成教師設計的各項任務,感受到學習物理的成就感。對于教材中學過的物理實驗,教師要引導學生去生活中尋找原型,并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鞏固所學物理知識,養成樂于探索的好習慣。物理教師為學生設計主體探索式的實驗活動,每一個主題內都會包含多個物理實驗,學生只有認真地完成每一個實驗,才能夠最終得到結論,這樣的實驗符合初中生的個性,也實現了新舊物理知識的有效銜接,是對課堂教學的延伸。在家里也可進行實驗操作,初中物理教師鼓勵家長與孩子共同完成實驗,一方面活躍親子關系,另一方面避免學生自己操作實驗出現錯誤和危險。

2.通過信息技術優化實驗。信息技術的發展為初中物理教學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初中生可接觸到很多課堂上沒有的物理知識和現象,師生之間的互動更加頻繁和和諧,給初中生增加了學習動力。運用信息技術可優化物理實驗,幫助初中生找到物理創新點,關注技術應用帶來的社會進步和問題。有些初中物理實驗存在一定的危險性,如果初中生盲目去做實驗,很可能導致實驗失敗或學生受傷,所以物理教師可通過信息技術進行實驗演示,將實驗各個環節詳細地展示,使初中生對物理實驗保持高度的熱情,使每個學生的潛能都得到發展。還有一些初中物理實驗耗費的時間較長,僅僅依靠實驗室的時間遠遠不夠,此時物理教師就可運用信息技術實現實驗過程的快進和暫停等,養成自學意識,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小組合作優化實驗。有些物理實驗涉及的環節和器材較多,僅僅依靠學生自身難以快速地完成,所以初中物理教師就可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實驗,給每個小組設計一個具有針對性的實驗內容,便于挖掘小組成員的潛力,規范小組成員的實驗步驟,達成實驗目標。在小組合作過程中,物理教師要讓學生分清職責,確保每個學生都有事情做,不讓任何學生掉隊。教師不能成為旁觀者,而是要積極地參與學生的實驗,糾正學生出現的錯誤,表揚學生的點滴進步,使初中生勇于參與實驗。當實驗完成后,初中物理教師要讓每個小組派出一名成員進行實驗總結,不僅能鍛煉學生的交際能力和表達能力,還可增強團隊協作的效率。小組合作讓初中生有了更多的實驗機會,儲備了更多的物理技巧,增強了創新觀念。

(四)指導學法,培養學生良好習慣

1.在備課中設計學法。以前很多初中物理教師備課都是按照教參進行,只考慮教師的“教”,忽視了學生的“學”,讓初中生被動聽課,不懂得優化學習方法,難以提高物理成績。在新時期,初中物理教師要提高備課質量,既要備教法,也要備學法,增加學生參與課堂互動的次數,使學生學會探究物理知識的細節,能夠利用思維指導觀察活動。初中物理教師應從實際出發,對不同的章節、不同的知識,要采取不同的講課方式,靈活運用講授法、演示法等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初中生的主動性和自覺性。久而久之,初中生學習物理就會有轉變,不再死扣教材,而是靈活地分析知識和運用知識。對于不同水平的學生,初中物理教師要作出差異化的指導,讓優等生繼續拔高,讓中等生持續進步,讓學困生看到希望。

2.在授課中滲透學法。初中物理教師要在授課中積極滲透學法,改變初中生傳統的學習模式,加入新的教育元素,幫助初中生快速地掌握所學知識,使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快慰。物理教師要善于創設研究條件,給初中生指出探究的方向,學生有意識地進行預習、聽課和復習。指導學法要做到經常性,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要持續地為學生帶來學習物理所需的資源,進行多樣化的物理遷移訓練,促進初中生的能力發展,學生學到有用的物理知識。指導學法要保持階段性,給學生設計不同階段的目標,當學生完成階段目標后,要繼續制定下一階段的目標,這樣循序漸進地對初中生進行指導,對他們的成長有推動作用。指導學法要具有啟發性,要體會學生的學習情感,使他們消除對物理的畏難情緒。

3.在點評中指導學法。初中物理教師要完善課堂評價,樹立起系統化的評價模式,在點評學生中指導學法,激發初中生產生新的學習需求,使學生對學法的掌握更扎實。教師要綜合評價學生,包含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過程、學習結果等,對每一項內容設計詳細的評價點和得分點,然后制作成學習檔案,便于期末對學生進行整體的評價。教師評價學生的語言要真實、切合實際,避免采用千篇一律的話語。說話要講究方式方法,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與初中生產生情感共鳴,從而更加主動地投入學習中。初中物理教師可引入現代教學系統對學生進行評價,通過大數據的精準和高效,使教學的評價更科學。學生在操作教學系統時會充滿期待,學習的積極性更高,對于教師的點評也更容易接受,使學法在輕松的學習環境下得到加強。

綜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創新能力是教育體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初中物理教師要從多個方面入手,既要注重理論知識的教育,又要挖掘物理實驗的特性,營造高效的學習環境,遵循初中生的認知規律,巧妙設疑,指導學法,把課堂還給學生,展現當代初中生的風采,在物理學習中不斷提升自我。

參考文獻:

[1] 王建偉.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3(3).

[2] 沈扣林.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探討[J].中學課程輔導,2017(10).

[3] 李芳.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探討[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6(9).

[4] 鐘倫.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研究[J].國際教育論壇,2020(6).

[責任編輯 谷會巧]

猜你喜歡
物理課堂初中物理初中生
《發明與創新》(初中生)征稿啦
《發明與創新·初中生》征稿啦!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物理課堂需要“三笑”
物理課堂中促進學生有效學習
例談打造生活化物理課堂
淺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切入生活,構建魅力初中物理課堂
新課程理念下的物理課堂情境教學模式芻議
微課對提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