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驗,另一種可能

2022-04-15 22:21王禎宇吳瀟瀟
課外語文·下 2022年3期
關鍵詞:體驗重構

王禎宇 吳瀟瀟

【摘要】“體驗式教學”由來已久,踐行者頗多,其基本概念不再贅述。所謂“體驗”,在筆者看來,包含兩個向度,一在生活經驗的喚醒(共鳴),二是生命經驗的充實。兩者互為因果,螺旋上升,最終獲得價值、情感上從無到有的新認同。如何使新認同的產生順理成章,從而拉近作者、教者、學者的距離,“重構·體驗”模式的有效建立或許是一種途徑。

【關鍵詞】重構;體驗;情境分解;視角轉變;角色代入

【中圖分類號】G633?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2)09-068-03

【本文著錄格式】王禎宇,吳瀟瀟.體驗,另一種可能——例談“重構·體驗”模式在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課外語文,2022,21(09):68-70.

不論小說、戲劇、詩歌,還是散文,通俗而言,其創作本質,即構筑一個或夢或醒的文字世界,使閱讀行為化為一次靈魂的抵達。然而時代的隔離、環境的轉變、地域的差異都可能導致文學閱讀的異化認識與沖突體驗。從孫紹振教授在《〈背影〉背后的美學與方法問題》開篇提出的問題——父親買橘子攀爬月臺,在部分學生看來是“違反交通規則”,且“形象又很不瀟灑”,再到《三碗不過岡》中對“武松打虎”的法理批判,甚至是《杜甫詩三首》中,對杜甫人生選擇及其貫穿一生的“致君堯舜上”這一目標的不解與嘲諷,都直接地表明當下語文教學存在的部分失敗與現實困境——“當時景”與“現時人”的客觀疏離,“當時情”與“現時理”的相對分化。沒有具體經驗,或缺乏時代認同與精神交互,在斷裂式的“咬文嚼字”中漸沉漸深,作者(作品)、教者、學者也向三個方向漸行漸遠。

然而另一種人生(經驗)終能以閱讀的方式抵達。迫于這一距離感,又基于文學作品教學實際——“想象”易空易散,仿佛空中樓閣,因改之以“重構·體驗”的命題。

一、重構之情境分解——對“我”的情感充實

《背影》(朱自清)發表于1925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1930年左右就被收入了中學語文課本,直至今日,教材不斷更新,但《背影》始終沒有被替代。研究者寫的研究性文章數以千計,教法也是林總多樣。論主流,是利用四次背影、兩次眼淚勾連解讀,逐次講解,對父親買橘細節作強化分析。其實文中有許多讓人感動的地方,父親為我做其他事時有許多父親的正面或側面,但文章開頭說“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為什么選擇“背影”作為切入點?不應拘泥于淺表的觀察論,而應立足父與子獨特的情感表達方式,截取關鍵且細微的情境加以分解,做一番向內的窺視。以下是備課思考。

請學生演讀父親的話,代入角色思考:你作為父親,即將與兒子天各一方,在最后告別時刻,你說這些話的情感是怎樣的?全文父親的語言十分簡練,輕描淡寫,似乎一直沒有什么情感波動。即使是最后一刻,也只一句“進去吧,里面沒人”。但我們還是能找到一些蛛絲馬跡?!安灰o,他們去不好”有什么不好?其實就是放心不下,但他不說出來,而只是說不好。當兒子讓父親離去時,父親說買橘子。一方面,想讓兒子在路途中解渴。但真正的含義是不買橘,父親就會失去留在這里陪兒子的理由,買橘子仿佛是多陪伴兒子一會兒的借口。

換言之,明明有情,卻不在面對面時刻意表露,而往往在背對背時才自然流露。

“他和我走到車上,將橘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輕松似的。過一會說:‘我走了,到那邊來信!’我望著他走出去。他走了幾步,回頭看見我,說:‘進去吧,里面沒人?!人谋秤盎烊雭韥硗娜死?,再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p>

就此分析父子“面對面”與“背對背”時情感表達的差異。

第一次面對面:“過一會說”非常關鍵。這一會在干嗎?在休息,也是尷尬的呆立。終于再找不到逗留的借口,于是只一句“我走了”。這是父子的當面無言。

第一次背對背:“我望著他”“回頭看見我”“我”望著父親的背影,只是想默默多望一會兒,沒想到他會回頭;父親想回頭再看看“我”,卻不知道“我”正在望著他。于是四目相對,離別的情感達到極點。

第二次面對面:“進去吧,里面沒人?!比詻]有預期的高潮發生。

第二次背對背:“我”進來坐下流淚。高潮在哪?落淚?!拔摇笔裁磿r候落淚?“看見他的背影”時,“再找不著了”時,竟是背離之際。

由此明白,父愛子,子愛父。默默的,表面無言,實則深情。寫背影,體現了兩個男人間獨特的情感表達方式——含蓄、隱忍,是赤裸的親情與包裹著的男人尊嚴的沉痛撞擊。

與之類似的還有《臺階》(李森祥),小說作者以第三人稱敘述父親與臺階的故事,敘事對象郁結糾纏的情緒全在“我”的觀察與揣摩,因而呈現出一片克制。

正好那會兒有人從門口走過,見到父親就打招呼說,晌午飯吃過了嗎?父親回答沒吃過。其實他是吃過了,父親不知怎么就回答錯了。第二次他再坐在臺階上時就比上次低了一級,他總覺得坐太高了和人打招呼有些不自在。然而,低了一級他還是不自在,便一級級地往下挪,挪到最低一級,他又覺得太低了,干脆就坐到了門檻上去。但門檻是母親的位置。農村里有個風俗,大庭廣眾之下,夫婦倆從不合坐一條板凳。

每讀至此,腦海中總有這樣一幅畫面,父親從第九級,級級向下,每下一級,那原有的一級新階就幻成泡影,不復存在。當父親終于坐到門檻上,他的背后已然空空如也。由高向低、由滿變空的到底是什么?看似一處內心分析,實際是對全文父親內心世界的觀望與審視。文中的父親,不言不語、自言自語、言而忽止之時,往往是動情之所在。獨白缺失,留白誕生,情境分解的介入,或許是進入那時那地“我”的內心的鑰匙。

二、重構之視角轉變——對“他”的藝術重塑

敘述視角的選擇,一直為文學創作者關注,尤表現于小說創作。最為典型的《孔乙己》,魯迅選擇店小二為敘述視角,構成“看/被看”的社會生態場的同時,也點出劣性同化的悲哀與絕望。與此類似的,還有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視角選擇。這是小說家既定的藝術構想,極大程度地呈現著作者意圖,隱含作品思維的智性與深度。

那么作為解讀一方,能否出于某種意圖,基于作品本身,進行一次藝術重構?以下是筆者在教授《泥人張》(馮驥才)時的一次嘗試。

《泥人張》應是對小說集總題《俗世奇人》的最好詮釋。常規的教學方式,是“俗”與“奇”的對立分析?!八住痹诤翁??“奇”在何處?依托人物描寫,從只言片語中尋找關鍵,逐一擊破。但如此機械地分類與分析,往往破壞原文語言的趣意,阻遏其連續的情境。此時,轉變敘述視角,會是怎樣一番情形?

完成對話:

“你知道泥人張和海張五那檔子事兒嗎?”

“那天,我……”

視角選擇:店小二、吃客、海張五手下、路人

敘述要求:

1.以俗人口說奇事兒,盡可能地用所選視角應有的口吻。

2.不要求面面俱到,而要能緊抓某一處或兩處細節,說出畫面感、真實感。

3.原文中用得精妙的詞句,可在講述時適當保留。

四個新視角,從不同的側面講述同一個故事。因第一人稱限知視角的存在,首先需要學生入境,對全知視角下的全部內容作真實的取舍。凡有所取,必落于細節,凡有所棄,必合于情理。

對店小二來說,站在外邊迎客,最可能講述的細節是什么?吃客們坐在里邊,關注點又在哪里?海張五的手下,與海張五同坐一桌,會有什么不同的觀察?最后海張五派人買回了“海張五”,被派去的那個人,又會怎樣講這件事?

經過交流討論,學生得出以下不同視角及細節的組合:

1.店小二講海張五一伙人的登場(囂張、狂傲、不把人放在眼里)

2.吃客講泥人張如何捏泥人的動作細節(手指的靈巧、手藝奇)

3.吃客講泥人張捏出來的海張五(絕)

4.海張五手下講海張五見到桌上的“海張五”時的反應(憤怒,又不好當場發作)

5.路人講述估衣街“賤賣海張五”的盛況(傳播速度快)

6.海張五手下講海張五得知“賤賣海張五”消息后的反應(暴怒)

先入境,后移情。不同視角對應不同的身份與立場,需在言語風格上加以區分,以貼合人物特性?!耙运兹丝谡f奇事兒”,確定“俗”的基調,指向“俗”“奇”兩端的細節。最終呈現角色扮演,學生關注到語音語調,因聲求“趣”。以下是對話:

店小二:“那天,我正在迎門桌上迎客,就瞧見三四個人橫沖直撞往門里來,為首那個穿著闊綽,大腦門,中溜個子,挺著肚子,架勢很牛,除了海張五,還能是誰?這可是不能得罪的人物,我趕忙上去將他們迎進來……”

細嗓門兒:“怎么不知道,那是我大哥。那天,陪著大哥上館子瀟灑。正遇著傳聞中能‘袖口捏泥人’的泥人張。大哥興致高,說番狂話,想羞他一羞。沒想到這人還真有點能耐,也不知哪來的泥巴,竟不聲不響捏了我大哥的丑像,‘叭’地一下就戳在了桌上?!?/p>

在學生演讀的間隙相機追問人物特點,追問保留原文細節的原因(語言賞析),不再是一種僵硬的牽引。任何藝術重構,必先經過一次藝術吸收。學生對泥人張之奇、海張五的狂以及俗世小人物的俗常心態的理解與創造,正經歷這樣一個過程。

三、重構之角色代入——對“景”的主觀再現

所謂的“角色代入”,要求讀者有一種自覺代入的意識,對文本內容進行認知與審美活動的同時,也是體驗活動主客體置換的過程。借他人眼卻只看他人事(景)必將造成“冷眼旁觀”式的疏離感。前兩小節所取課例,都是寫人敘事的散文、小說。實則,在以景物描寫為主的游記散文中,也可以搭建“體驗”的腳手架。

梁衡的《壺口瀑布》,位于部編版教材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游記單元)的首篇。在單元導讀中明確提出了游記的學習要求:學習本單元要了解游記的特點,把握作者的游蹤、寫景的角度和方法,并揣摩和品味語言,欣賞、積累精彩語句。如何將這諸多教學要素串聯整合,以區別于機械化的表格填寫型教學方式?筆者嘗試了以下設計。

文章寫了兩次觀瀑經歷,第一次在“雨季”(略寫),第二次在“枯水季節”(詳寫)。對這兩次經歷的處理,不少教師存在邏輯安排的疑惑,不論先略后詳還是先詳后略,都會產生刻板割裂的痕跡。實則,將這種選擇大膽交由學生完成,反倒更自然且事半功倍。

讀了梁衡的《壺口瀑布》,讓人萌生了去實地一游的想法。那么同學們能否根據梁衡的這篇文章,為我提供一份最佳觀瀑指南?

該問題的設置,是引導學生以角色代入方式體驗文本的第一步。教師以相對低姿態、低起點的提問方式,將他人“景”與讀者的現實需求相關聯——閱讀本文不是唯一目的,也有益于解決現實問題。

在學生的回答的基礎上可以進一步追問:“為什么同學們不推薦我雨季前往?讀文章第二段,你有何感受?”部分疑惑將在學生自主分析中解答。當然,在上課過程中,也許有個別具有生活常識的學生提出異議,認為雨季水勢迅猛,更有觀賞價值。此時教師就勢生發:“其實從古至今,為了一覽黃河水勢之浩蕩,感受那種極致的震撼,人們更愿意在雨季豐水期前往,開頭我給大家呈現的幾句古詩,大多都寫于這個時期。梁衡為何反其道而行之?”再介入梁衡的藝術創作觀:“藝術美只存在于創造之中,重復舊套子,不論重復自己還是別人,都絕對不會有美?!庇陕缘皆?,由主到次,一切水到渠成。

進入游記主體部分的分析,需完成游蹤、寫景角度、方法、品詞賞句等審美任務。傳統的問答仍將學生置于“被動分析與接收”的尷尬地位。為將“角色代入”更進一步,筆者嘗試設置以下問題:

1.假如你是導游,你如何引導游客觀瀑?

2.假如你是游客,你最想用相機記錄下哪一幅畫面?

3.假如你是畫家,你如何為你的畫作布局、調色?

4.如果你是作曲家,面對如此瀑景你會創作出怎樣的音樂?

5.假如你是詩人,你如何選擇精恰的用詞描繪景象、表達情感?

每一個問題中包含一種角色,問題的指向同中存異。提問1,實際上解決觀瀑視角的問題;提問2、3、4,聚焦文字所給予的感官刺激;提問5,關注文本中無可替代的精妙詞句的同時,借詩歌抒情性為全文的中心情感分析蓄勢。

綜上所述,將提問角色化,目的在于將文學欣賞生活化,更易理解,也更富趣味,從而為學生“反客為主”地進行審美體驗提供路徑。

四、結語

對“我”的情感窺視,是躍向深處的探險,發掘不同的心理世界,使體驗深化、融合;對“他”的藝術重構,是一種平行轉換,用不同的眼睛觀得不同的細節,將體驗拓展、延伸;對“景”的主觀再現,是一種內化與外顯的過程,角色代入消除審美的壁障,讓體驗主動、有效。吸收—重構—喚醒—充實,是“重構·體驗”的循環。借他人文字,體驗另一種人生與風景,這正是文學閱讀的魅力所在。

參考文獻

[1]孫紹振.名作細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作者簡介:王禎宇,1991年生,浙江寧波人,本科,中學一級,研究方向為初中語文教學;吳瀟瀟,女,1991年生,浙江寧波人,本科,中學一級,研究方向為初中語文教學。

猜你喜歡
體驗重構
視頻壓縮感知采樣率自適應的幀間片匹配重構
體驗式學習在品德與生活教學中的運用
談數學教學中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
體驗視角下文化旅游產品深度開發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習作的豐富素材
論中止行為及其對中止犯的重構
《刑法》第64條的實然解讀與應然重構
對教育會診的反思與重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