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蒼山西有漾濞

2022-04-16 04:54肖勤仡佬族
邊疆文學 2022年10期
關鍵詞:滇緬公路漾濞蒼山

肖勤(仡佬族)

關于點蒼山,很多人都知道,因為它的東面有迷人的大理——一個被喻為一生不能不去一次的地方。關于大理,它一直存在于我們傳統又浪漫的俠義情懷中,那里有金庸筆下的段王爺和他的大理國,有絕妙的凌波微步和多情的翩翩公子,有下關風、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連起來就是“風花雪月”……如此,十八溪流十九峰的點蒼山和“半月拖藍”的洱海、風月無邊的大理,組成一幅絕佳的美景畫卷。站在連綿不絕的十九峰下,面向洱海,如同站在一壁凈澈寧靜的天地之鏡和巍峨的天神之兵之間,那一刻,蒼山懸玉帶、洱海映涼月,俗世突然變得很遠,世界如此大美,無聲無言。

但點蒼山西有什么呢?在山的那一面,在夢想之境的另一面。

繞過大理、繞過段王爺的城、繞過若干人夢寐以求的風花雪月,我懷揣著好奇來到點蒼山西。

相比較繁花似錦的大理,點蒼山西是寂寞而寧靜的,山下有一座小小的城,說小,是真的小,全縣域人口只有十萬。

月華如水,浸染著小巧精致的街頭,朦朧的街燈無聲地延伸至遠山腳下,一條叫雪山河的河流則從小城中穿城而過。不知為什么,站在蒼茫一片的夜色里,看著黛青色的遠山和靜得不能再靜的街道,我突然想起了那首詩——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于是便有了莫名的疼惜,在山的這一面。

小城的名字很特別,叫漾濞。孤陋寡聞的我不曾聽說過,查了字典和縣志,才知道這是一座建縣雖晚但卻歷史悠久的古城,因為兩千多年前的南方古絲綢之路便從這里穿境而過——在祖國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壯麗富饒的土地上,這樣的城和這般將風華隱藏在歲月長河中的地方有很多,五千年來,我們的祖先們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留下了太多精彩的傳奇。所以,對于旅行者來說,每座城市都是一個驚喜,因為每座城市都有一段歷史、有屬于它獨特又璀璨的光華。

小小的漾濞也是如此。

縣城獨特的名字來源于環繞它的兩條河流,一條叫漾水,一樣叫濞水?!板ā?,東漢許慎編著的《說文解字》中,將其解釋為“水暴至聲”,古往今來,“濞”字所用極少,而與其他字組合成為一個專屬的地理名字,獨“漾濞”一名。和它的名字相似,歷史上和地理位置上的漾濞也很獨特。

從人口來看,漾濞無疑是一座小得不能再小的縣城,但小城卻承載、聯接和見證了太多厚重的歷史文化記憶,使得這座貌似無足輕重的城,在中華大地上留下了它獨特而輝煌的印跡。

小城有大道。早在兩千多年以前,一條橫貫亞洲南部的古代國際大通道——南方陸上絲綢之路就從漾濞穿行而過,漾濞由此而成為中國西南地區通往緬甸、印度的古代國際重鎮和重要驛站,承擔起歐亞民族文化和商貿交流的重要作用。這條路亦稱“蜀身毒道”,“身(yuan)毒”是古印度的別譯,蜀身毒道起于四川成都,經大理、漾濞、保山通往印度,成為連接西方的民間商貿通道,古道將蜀錦、茶葉、竹杖等物品和中華文明傳播到緬甸、印度等地,又將異域的琉璃、海貝等物品帶回中國,實現了海內外貿易,也帶來一次次文明之間的交流與融合。今天,在漾濞縣境內,還完整地保留著這么一段古老商道,而南方陸地絲綢之路唯一還存于世間并能夠正常通行的古橋云龍橋,也依然橫跨在古城畔的漾江之上——走過縣城小街,可見四五米寬的悠深古巷,兩側鋪滿一米余寬鵝卵石,中嵌兩尺許青石,夕陽從側面陳舊的瓦檐上斜照過來,映在斑駁的土墻上,沒有馬幫經過,卻仿佛能聽到馬蹄叩響青石,嗒嗒去遠方……順著古老的驛道望去,有美麗的彝家女孩身著盛裝笑意盈盈地站在云龍古橋橋頭,數千年的歲月滄桑,終是安然在那一抹笑容里——國泰民安的含義,在這一刻瞬間有了更完美的領悟。古老的云龍橋由八根環環相扣的巨大鐵鏈連接兩端,鐵鏈上鋪木板以備通行,走在微微晃動的鐵索橋上,從木板縫隙間望下去,滔滔漾水奔涌而下,令人感慨不已——河水如時光匆匆流去,橋卻穿越千年守望光陰見證著歲月。

關于路,有很多種暗喻和映照,每個人的心里都有一條刻骨銘心的路,不管是去往遠方還是回歸故里抑或是別的抵達,人如此,城亦如是,所以,在漾濞,除了這條聯接文明和商貿的古老商道,我還看到了另一條路——

那就是漾濞境內被喻為滇緬公路“血線36公里”路段。

如果說蜀身毒道記錄和見證了中華文明向外傳播的璀璨瑰麗,那么現存于漾濞縣境內的滇緬公路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則是漾濞人民為反法西斯戰爭所貢獻的民族力量。

聞名世界的滇緬公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承擔著重要的角色,又稱昆瑞公路(昆明至瑞麗)、昆畹公路(昆明至畹町)、抗日公路等。這條公路的建成被喻為世界交通史上的奇跡,其建設之艱、勞作之險、工具之簡、病疫之危、時間之緊,皆為罕見。然而,為了搶運中國在外購買的戰略物資和國際援助物資,中國人民絕地奮起、舍生忘死,緊急修建了這條抗戰輸血通道,滇緬公路于1937年11月全線動工,全長1146 公里,中國境內959 公里,其中漾濞縣境內有63 公里。1940年6月,隨著日軍進占越南,滇越鐵路中斷后,竣工不久的滇緬公路便成為中國與外部世界聯系的唯一運輸通道,這條誕生于抗日戰爭烽火中的公路,是滇西各族人民用血肉筑成的國際通道。它的搶筑成功,有力還擊了日本帝國主義三個月內滅亡中國的妄想,并成為維系中國和東南亞兩大戰區的紐帶,大批援華物資如汽油、槍彈、輪胎、藥品等源源不斷運入中國,打破了日軍的封鎖戰略。同時,中國也輸出了大量償還物資,如英國等世界各國所急需的鎢、銅、錫等有色金屬及桐油等,以全力支持世界各國反法西斯斗爭。

時隔半個多世紀后,五月的一個清晨,站在寂靜的滇緬公路上,我看到路畔綠意蔥蔥、崖下村莊安詳。風緩緩吹來,仿佛在告訴我們當年這里是怎樣的車流滾滾、硝煙彌漫。而現在我們所處的這個名叫太平的小鄉以及我舉目所及且更遠更廣闊的田野、山川和大地,皆是盛世太平。

因為地處僻遠,所以很少有人知道今天的盛世太平里融筑了多少漾濞人民的血汗和生命。1938年,也是五月,63 公里長的滇緬公路漾濞段全線完工,其中我們腳下所處的路段,則是被稱為“血線36 公里”的地方。當年這里山峭路窄、崖高壁陡、箐深溝狹,地勢異常險峻,用工巨大、建設極其困難。而漾濞全縣人口還不到三萬,為了搶筑公路,漾濞縣家家空灶、戶戶出工,除了沒有勞動力的老人和病人,幾乎全部都參加了修路,在工地上,隨處可見父子、夫妻、母女甚至一家三代一同上工,彝、漢、白、回、苗、傈僳、傣、德昂等各族群眾均義無所顧地拿起最原始的筑路工具,自帶干糧和水,扛著病痛帶著傷,披星戴月駐守工地,硬是貼著山巖摳著石縫,冒著九死一生的危險,用生命和血肉打通這條抗戰輸血通道。滇緬公路的搶筑成功極大地增強了民族凝聚力,提高了全民抗戰的信心和決心,在當時嚴重失利的抗戰形勢下,它極大地鼓舞了國民士氣,也讓全世界看到了中國各族人民的偉大力量。這樣的狀況是侵略者不愿意看到的,為了摧毀滇緬公路,日軍調集飛機對公路上的主要橋梁進行反復轟炸,滇西各族兒女則聚集所有力量進行反轟炸。在漾濞縣城東側的小山崗上,有個名叫竹林寺的古老寺院,它始建于明朝萬歷年間,滇緬公路修通前,竹林寺是蜀身毒道博南段的必經之所,過往商旅和文人墨客多在這里敬香禮佛、作賦小憩。然而,日軍的轟炸打破了寺院數百年的平靜,看著漾濞人民用血肉筑成的抗戰通道不斷被轟炸,目睹山河破碎、家園殘缺,竹林寺這個佛門清靜之地也毅然加入反法西斯斗爭,漾濞人民在竹林寺前建起炮臺,日夜對峙襲來的敵機。于是,紫竹與炮臺、青燈與硝煙、鐘磬聲與炮火聲相交織,在烽煙中書寫出別樣鏗鏘的抗戰篇章。今天,清幽秀雅的竹林寺前,炮臺舊址掩映在竹枝花草間,不細看幾乎不可見,但民族大義和不屈氣節卻與天地正氣一起在點蒼山下浩然長存。

一個竹林寺,見證了中華民族抗戰史,它是佛家道場,也是人心的道場、正義的道場。

從蜀身毒道到滇緬公路,漾濞經歷了千年風雨滄桑,在滇之西,用它并不強大卻異常堅韌的臂膀,撐起了兩條舉世聞名的大道。

如果只是回顧歷史,也許講述漾濞的故事到此就應該結束了,但漾濞的擔當與奮進并沒有終止在歷史的卷軸里,新時期以來,漾濞各族兒女攜手向前,在這片三千五百年前就長滿核桃林的土地上昂揚奮發,旅游、文化、經濟、鄉村振興紛紛邁向新征程,一度冷清的商旅古道再次煥發出勃勃生機。2020年,漾濞縣成功退出貧困縣序列,實現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全縣核桃種植面積達107 萬畝,人均擁有核桃樹超過100 株,年產值近14 億元。一年一度的中國大理漾濞核桃節和天門石開等曠世奇觀更是吸引了來自全國甚至世界各地的游客,點蒼山西的杜鵑花開得更紅更艷,漾濞人的致富新路越走越寬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橋梁也越來越多。十年以來,漾濞各族群眾團結前行,“一體”和“多元”的關系在雪山河和漾濞江畔得到了完美的彰顯,彝、漢、傣、白等各族同胞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

漾濞有古道,但漾濞人不忘老路、開創新路。為了更進一步將少數民族群眾帶出大山、融入城市,漾濞開設了600公里蒼山大環線國家步道,以大力推進大(理)漾(濞)一體化進程。同時,漾濞結合脫貧攻堅、民生保障和疫情防控、生態保護等工作,在對口幫扶城市和國家相關部委的關心和支持下,解決了很多過去沒有解決的難題,干成了許多過去想干而沒有干成的事情,這座古老又淳樸的城市在新時期煥發出了它更加耀眼的光芒。

然而,前進的路從來不是一帆風順,2021年5月21日21 時48 分34 秒,一場6.4 級的地震突至漾濞,其震級之高、震源之淺、烈度之大、頻次之多,屬數十年之最,地震給剛剛完成脫貧攻堅成功出列的漾濞帶來了極大重創,人口僅十萬的漾濞縣需要過渡性安置的受災群眾就達三萬余人,面對地震后的滿目瘡痍,漾濞人再一次像當年搶筑滇緬公路一樣披星戴月搶建家園。最令人感動的是,當時正值高考前夕,而全縣共有37 所學校嚴重受損,漾濞人夜以繼日,克服各種困難,地震后僅一周就實現了全縣陸續復學復課,更是僅用了一天一夜的時間就搭建起了安全牢固、設施完備、空調齊全的標準化高考考場……這一年夏天,數百名漾濞縣高考考生在標準化板房考場內完成了他們人生中最難忘最特殊的一次考試,這場高考也被媒體喻為史上地震中最安全最溫馨高考。也許多年以后,這些學子回到家鄉,會含淚尋找當年板房考場所在的位置,致敬他們消逝的青春。但他們永遠不會知道,為了那一場考試,有多少人數夜未眠奔勞不休,有多少車輛繁忙轟鳴晝夜不息?!耙磺袨榱宋磥怼?,漾濞人在新征程上再難不推、再苦不叫、再煩不怨。這樣的漾濞,是為大擔當。

地震后一年,2022年5月,我來到漾濞,走進蒼山西鎮災后重建集中安置點,入目是寬廣的道路、整齊的樓房,它們在藍天白云間顯得如此祥和漂亮,各族受災同胞都有了新家——像這樣設施完整的災后安置點,全縣還有17 個。但與設施齊全的安置點截然相反的是縣里相關部門的辦公室和災后恢復重建指揮部,它們依然還是簡陋的防震棚。清晨,我順著棚區走了一圈,看到棚板上懸掛著民房災后恢復重建工作作戰圖和進度統計表,那長而繁冗的表格內裝滿了密密麻麻各不相同的數據,唯有最后完工率一欄卻清一色是“100%”的字樣,也許是板書人的心情很舒暢吧,那一豎排數據剛勁有力、肆意灑脫,顯得無比清爽,讓人一看就如釋重負。

路過一間掛著漢彝雙語標識牌的審計局辦公室時,一個曬得黝黑的年輕人走出來,我問他防震棚工作起來感覺怎么樣,他笑了,指指頭頂說,太陽還沒出來,等一會兒就知道了,這里面冬天冷死人、夏天蒸死人。

哦,我隨口說,干嘛不先把機關單位的房子搶出來,我看民房、醫院和學校都建好了。

就是把那些全安置好了我們才最后安置。年輕人很自然地回答,拿著資料走遠了。

沿著他的背影看過去,前面是歡騰奔涌的雪山河和彩旗飄飛的建設工地。而我身后的防震棚里,則是若干和他一樣毫不思索地將自己擺在最后面的艱辛奔勞著的漾濞人,他們用汗水重建家園,用忠誠鑄就輝煌。

離開漾濞那天,陽光正好,我看到點蒼山上懸浮的白云隨風飄向博南古道的方向,仿佛在眷念著什么,而雪山河則在我們腳下閃爍著晶瑩的光芒,仿佛又是在期冀著什么——漾濞的新城老城正好以雪山河為界,站在五月的陽光里,站在河畔,看遠山云霧翻涌如時空交錯,這樣的暗喻無疑是在告訴我們,尋過往,漾濞有古道;探未來,漾濞有新路……

猜你喜歡
滇緬公路漾濞蒼山
漾濞書協抗震作品選
漾濞不會忘記你
——謹以獻給漾濞5.21地震救援的消防指戰員
蒼山
漾濞書協作品選
我與漾濞
蒼 山
煙云幾許著蒼山
滇緬公路的歷史功績及時代價值
呂敬人連環畫《括蒼山恩仇記》選頁
二戰時期英國在整個滇緬公路運輸中對日妥協的原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