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實踐論》和《矛盾論》談中醫臨床教學體會
——以中醫婦科為例

2022-04-16 17:57趙秀萍馬小娜陳妮妮朱秀娟
關鍵詞:實踐論婦科醫學生

趙秀萍 馬小娜 陳妮妮 朱秀娟

(1.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婦科,北京 100029;2.浙江藥科職業大學中藥學院,浙江 寧波 315500)

《實踐論》和《矛盾論》是毛澤東同志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相結合的偉大成就,是引領實踐工作的行動指南?!秾嵺`論》被認為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源頭活水[1],主張在不斷社會實踐中認識和改造世界,強調認識從實踐開始,經實踐得到的理論認識還需回到實踐中去,解決的是認識與實踐的統一問題?!睹苷摗分鲝堃磺惺挛锏陌l展過程中都存在著自始至終的矛盾運動,堅持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主要解決的是矛盾的對立與統一問題。兩論的哲學觀點對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活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的方法論意義[2]。

中醫藥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它凝聚了中華民族數千年來探索生命、防治疾病的思想體系與實踐經驗。中醫教育則是弘揚中醫文化、傳承中醫精髓的重要載體。中醫婦科學作為中醫院校主干課程之一,是基于中醫基礎理論剖析女性的生理、病理特點,防治女性疾病的一門學科[3]。本文運用《實踐論》和《矛盾論》中的其辯證唯物主義哲學思想指導中醫婦科臨床教學,抓矛盾、重實踐,創新教學思路和方法運用到臨床實踐教學中,推動教育教學方法可持續發展,對大力弘揚中醫藥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一、深入了解學情,提升教學成果

毛澤東同志在《反對本本主義》中提出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更沒有決策權的觀點。在《實踐論》中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強調一切要從實際出發。在臨床教學工作,我們越來越清楚的認識到充分的學情調查對提升教學成果至關重要,其中包括了學科特點、學生情況、教學環境等學情分析。

1.學科特點

中醫婦科學經歷了數千年發展,已形成了其特有理論體系及治療原則,既遵循中醫學基本特點,又結合現代西醫婦科技術,具有鮮明的學科特色及優勢。其治療以婦人為本,每個病例又涉及諸多復雜因素,其診斷和治療疾病的過程應重視整體觀念,辨病、辯證相結合,同時兼顧經濟、文化、家庭、職業等因素[4]。中醫婦科學實踐性、操作性較強,涉及方藥多為婦科特有方劑,加上女性生殖解剖系統較為復雜,且許多抽象的概念難以理解,婦科檢查及采集病史時又涉及女性隱私,以上諸多矛盾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教學成果不理想[5]。

2.學生學情分析

學生學情分析是教學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師生情感交流、教學相長的重要途徑[6]。中醫婦科臨床帶教中包含本科生、研究生及規培生等,針對不同的學生其學情亦不同[7]。本科生作為臨床教學中的重要群體,迫切渴望將抽象的理論知識應用到臨床實踐中,但又要應對多學科考試、面臨考研或找工作的壓力,部分學生喪失了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醫學專業研究生是未來醫藥衛生事業的后備役,他們需要兼顧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臨床技能及科研能力多項技能協同發展,又要面對工作、感情、生活等各方面的壓力[8],無法保證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的有機融合;規培住院醫師來自不同院校,不同專業,臨床能力參差不齊,雖然大部分住院醫師具有一定的理論知識和基本的臨床操作技能,但尚缺乏學科專業理論知識、臨床技能、醫患交流、人文素養等臨床綜合技能[9]。臨床教師應充分了解不同學生的知識儲備、學習目的、思維模式、興趣愛好等情況,以此明確教學目標、調整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法,才能取得良好得教學成果[10]。

3.教學環境分析

高校教學環境是由多因素構成的復雜體系,其包含了教學場地、設施、環境等物理因素,也包含了學習氛圍、校園文化等人文因素,而這兩類因素相對獨立,又相互影響。良好的教學環境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心情愉快地學習,是完善自我成長、實現自我價值、體現自我能力的載體。隨著國家對中醫藥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各中醫院校秉承著“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的育人理念,不斷擴大生源、拓寬專業范圍。然而,隨之而來的醫學生源質量下降、中醫教學特色不突出、教與學銜接不充分、教學過程與教學環境難以統一協調等問題逐漸突出。另外,隨著教育信息化的高速發展,多媒體設備智能化集成度不高、信息化教學手段不充分、教師教學理念更新不及時、教與學資源體系分散、教室及設備設施維護管理困難等問題依然存在[11],這些都是目前各中醫院校亟待解決的主要問題。

二、抓主要矛盾,推動中醫教育快速進步

《矛盾論》指出每一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存在著自始至終的矛盾運動,這種運動決定了事物的生命,推動一切事物的發展。中醫臨床教學過程也是矛盾不斷發展的過程,而這種矛盾就是推動中醫教育的“原動力”。目前中醫高等教育長久以來比較突出的問題是學生中醫思維建立不全;臨床操作能力不足,“中醫西化”嚴重;臨床教師能力良莠不齊等。而歸納總結其主要矛盾即為與現實臨床教學水平不能滿足社會對中醫人才要求日益增加的矛盾,要解決這個主要矛盾需要發展,而發展需要有著力點。

1.了解現狀,發現矛盾普遍性

醫學是一門融合了科學技術和人文精神的學科,與其他教育形式不同,醫生面對的是有血有肉且情感豐富的生命?!秴f和醫事》中曾引用過一位哈佛教授的觀點“一個醫學生在醫學院里應當完成五個方面的成長:知識增長、軀體成長、情感成熟、社會判斷和道德操守的提高”。而面對當今中醫教育現狀,這種成長過程似乎面臨著諸多阻礙[12]:①應試教育致使學生對考試成績的重視程度遠高于專業素養的提升,學習目的不明確,對中醫藥文化不自信,課程學習興趣不濃;②專業科目、教材內容繁多,中醫理論抽象,大學又精減授課學時,使得學生很難在短時間掌握所學內容,被動式教育嚴重影響學習的積極性;③“給予式”的教育模式使得學生缺乏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論教學脫離臨床實踐,學生缺乏運用中醫理論去診治疾病的實踐學習;④教師缺乏課程思政理念,學生人文修養缺失,缺乏責任心,不能珍視生命及職責。

2.樹立中醫臨床思維模式

中醫臨床思維是人類在醫學實踐活動中通過經驗總結、類比分析、推理判斷等方法而逐漸形成的結晶[13]。從事物的聯系性、整體性看問題,以矛盾的觀點分析問題,用辯證、統一的方法解決問題便是中醫思維的具體體現。以此類推,中醫婦科所涉及的經、帶、胎、產、雜各疾病不單是胞宮局部的疾病,而是機體在致病因素作用下的整體反應,因此,治療過程中要兼顧局部與整體、辨病與辨證相結合。這種中醫思維模式的建立,應貫穿于中醫理論課程及臨床實踐學習全過程[14]。傳承和發展中醫藥文化,建立正確的中醫臨床思維模式,培養臨床實踐能力是關鍵點。首先,發揮教師主導作用。重視學生臨床能力培養,切勿死記硬背;強調中醫基本功的積累,切勿基于求成;強調科學的嚴謹,養成認真求實的習性;強調理論聯系實際,將中醫思維模式植入實際問題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借助醫生與教師的雙重身份,在臨床教學中做到時時、處處為學生答疑解惑。其次,重視“治療以人為本”。作為醫學生要時刻認識到醫學治療的不僅是疾病,更要治人,既關注人患的病,又要重視患病的人,即以人為本[15]。人作為完整的機體,受到社會、環境、飲食、心理等因素的影響,治療時需從整體出發、辯證治療。最后,正視醫學的不確定性。要明確醫學本就充斥著矛盾與不確定性,科學技術的發展沒有能抵消醫學中必定存在的不完美和不可知,醫學生應明確這一矛盾的必然性,而中醫學承載著幾千年的文化底蘊,需要傳承與創新,在有限的時間內不斷更新理論知識,查閱文獻,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提升科研能力,提高中醫臨床素質以及處理疑難雜癥能力。

3.重視課程思政、立德樹人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重點環節,把思想證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發展新局面[16]。將思政融入到中醫臨床教學中是新時代中醫教育發展方向,以立德為根本,以樹人為核心,也是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必然趨勢。作為大學課程思政重點培育課程,我院中醫婦科教研室采取了一系列舉措:①堅持教師是課程思政的主導。組織骨干教師定期召開集體備課及研討會,提高責任意識及主動意識;優化教育資源,鍛煉教師教學基本功、提高教學能力與水平;強化立德樹人理念、完善課程設置、積極探索優質教學的途徑和方法。②從課程中挖掘思政元素。多聽、多讀、多查、多想,深入挖掘課程思政內涵及思政教育元素,中醫婦科臨床教學中注重引導學生重視生命、珍惜生命,強化愛國和責任,結合黨和國家的惠民醫療政策,厚植家國情懷,讓學生明白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重視職業素養的培養。③多種形式呈現課程思政。借助多媒體信息手段,將線上、線下教學方法相結合,借助慕課、SPOC、翻轉課堂等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在臨床實踐中掌握基礎理論知識,潛移默化中將生命教育、兩性教育、愛國教育等思政元素融入到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中醫婦科臨床專業特色。

三、理論聯系實踐,培養高品質中醫人才

斯大林認為“理論若不和實踐聯系起來,就會變成無對象的理論”。毛澤東同志在《實踐論》中強調要先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循環往復的來解決問題。中醫教育的發展同樣要經過實踐才能不斷發展創新。臨床教學是促進學生醫學理論知識向臨床實踐高效轉化的重要途徑。醫學生要完成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的銜接,在實踐中完成對所學理論知識的驗證與升華。

1.開展模擬臨床教學

模擬臨床教學是通過模擬典型案例、臨床環境,讓學生親自動手、親身體會,學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加充分,對知識的應用更加靈活[17]。通過情境模擬學習,使抽象的知識更加形象、生動化,利于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培養醫患溝通能力。將這種教學方法應用到中醫婦科臨床教學中,編寫典型病例劇本、設置臨床問題,收集中醫四診信息,實踐婦科檢查、宮頸刮片等基本操作,規范中醫病例書寫,促使學生將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綜合應用到實際案例中,對提高臨床實踐能力,改善教學成果有較顯著的作用[18]。

2.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

隨著醫學教學改革的深入,醫學生的自身需求和能力也隨之改變,傳統教學方法不能滿足實際的臨床教學工作需求的矛盾愈演愈烈。翻轉課堂、案例教學(CBL)、基于問題導向(PBL)及發現法等教學方法應運而生。信息化背景下借助豐富的教學媒體,將線上、線下教學方法相結合,恰當運用多種教學模式,基于成果導向教育,關心學生想學到什么,能做什么;在臨床帶教過程中引入真實病例、拋出問題,通過翻轉課堂等形式,啟發、誘導學生在臨床案例學習中掌握疾病的病因病機、辯證要點等理論知識。同時,還要認識到在臨床教學中這些方法在傳授理論知識和臨床實踐能力的培養上各有利弊[19]。需要教師正確認識教學手段的優勢與弊端,根據課程內容及不同學生選擇優化教學方法,揚長避短, 才能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增強臨床實踐能力,達到提升教學質量、培養高品質中醫人才的目的。

3.重視培養科研創新能力

醫學教育發展需要不斷改革創新,以滿足新時代國家對高綜合素質的創新型人才需求。用科研引導教學、教學支撐科研、科研反哺臨床,醫、教、研協同發展,引導學生在學中研、研中學[20]??刹扇∫幌盗信e措培養醫學生的科研創新能力:①優化師資隊伍結構:注重教師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學能力培養,了解醫學學科的前沿動態、提高教師隊伍科研素質至關重要。②創新教學方法:從臨床案例或科研問題出發,引導學生從臨床中發現科學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21],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科研創新思維,融入科研思維和創新能力培養。③培養科研論文寫作能力:醫學生可通過查閱文獻、確定選題、開展實驗、收集整理數據、論文撰寫等過程提升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蒲姓撐膶懽髂芰κ轻t學生鍛煉科研思維、掌握科研方法、提升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22]。

《實踐論》和《矛盾論》堅持知行合一理論和對立統一法則,其所蘊含的哲學真理對中醫藥文化創新、發展具有偉大的理論意義。我院中醫婦科臨床教學以兩論哲學智慧為指導,秉承“勤求博采、厚德濟生”的校訓,堅持繼承與發展、中西醫合璧、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理念,緊抓主要矛盾、不斷更新教學模式,堅持理論聯系實踐,重視思政育人理念,旨在不斷推進中醫教育發展,培養符合適應時代發展的創新型中醫人才。

猜你喜歡
實踐論婦科醫學生
從李達到陶德麟的《實踐論》解讀之路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實踐論(節選)
秒懂婦科體檢報告 這個可以有!
婦科手術后常見問題解答
《實踐論》的時代價值芻議——學習毛澤東實踐觀的感悟
醫學生怎么看待現在的醫學教育
對醫學生德育實踐的幾點思考
淺談醫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PBL教學模式在中西醫結合婦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