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文化藝術交流對西安城市建設的影響研究

2022-04-25 02:08朱振濤
美與時代·城市版 2022年3期
關鍵詞:城市建設西安

摘 要:當代文化藝術交流是助推城市建設的核心力量。闡述西安文化藝術交流活動的類型與特征、西安國家中心城市建設規劃與文化要求,進行西安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的 SWOT分析,從經濟、文化、社會層面系統總結文化藝術交流活動對促進西安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影響,并從宏觀政策、中觀產業和微觀活動三個層面提出對策建議。

關鍵詞:文化藝術交流;城市建設;國家中心城市;西安

基金課題:本文系西安市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項目“當代文化藝術交流對西安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影響力的促進作用研究”(YS02)研究成果。

西安是十三朝古都,也是古絲綢之路的起點。2018年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印發了《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其中明確提出將建設西安國家中心城市。自此,西安正式成為我國第九座國家中心城市。在獲得國家中心城市的高級別城市定位后,西安不斷致力于實現城市的快速、健康發展,希望能更好地實現中心城市的功能,這對西安來說既是一個機遇也是一個挑戰。

一、西安文化藝術交流與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概述

文化藝術交流活動近幾年在我國獲得了較快發展,西安作為文化底蘊深厚的古都城市,其文化藝術交流呈現蓬勃發展趨勢,文化藝術相關產業的發展方興未艾。

(一)西安文化藝術交流活動的類型與特征

1.西安文化藝術交流活動的類型

文化藝術交流既能實現文化與藝術的碰撞與融合,也能為區域經濟、文化發展提供強大動力。西安通過文化藝術交流可以加強本區域文化的縱深發展,擴大城市影響力,加大文化共享和資源整合力度,提高城市的文化軟實力。西安作為古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城市,區域優勢明顯,并由此催生了大量的文化藝術交流活動。這些交流活動大致分為兩種類型:其一是圍繞“一帶一路”開展的文化藝術交流活動。如“一帶一路”中俄青少年國際文化藝術交流活動、“一帶一路”文化傳播與經濟發展論壇等。這類文化藝術交流活動都圍繞著“一帶一路”的主題,內容覆蓋文化藝術領域的多個方面,同時注重文化藝術與教育、經濟等方面的合作共享。其二是以文化為中心的國際性文化藝術交流活動。如中法文化藝術交流音樂會、大型跨國文化交流活動“玄奘之路”等。此類文化藝術交流活動注重中外交流,交流內容涉及文學、音樂、傳統文化等多方面。

2.西安文化藝術交流活動的特征

西安文化藝術交流活動呈現活動數量多、形式多樣化、歷史感濃郁、旅游文化突出等特征。文化、藝術可以通過創造城市符號的方式來提升城市的影響力和競爭力,如西安的城市符號是“歷史名城”“文化古都”。近年來,西安圍繞歷史、經濟、文化、藝術開展了形式多樣的交流活動,有交流會、藝術演出、知識講堂、國際音樂比賽等等。

(二)西安國家中心城市建設規劃與文化要求

1.建設規劃

2020年,陜西省委、省政府在《關于建設西安國家中心城市的意見》中指出,西安要堅持高質量發展導向,大力發展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加快建設“三中心兩高地一樞紐”,充分發揮在關中平原城市群中的引領作用。同時,陜西省通過《關于建設西安國家中心城市的意見》對西安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提出了規劃預期:第一階段到2020年,國家中心城市建設邁出堅實步伐,形成大西安都市圈,基本建立“三中心兩高地一樞紐”六維戰略支撐體系,確立國家中心城市基本框架;第二階段是到2025年,西安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核心帶動、功能清晰、特色鮮明”的大西安空間格局基本形成,產業高端化發展取得明顯成效,經濟輻射帶動能力明顯增強,關中平原城市群分工更加有序、協作更加高效;第三階段是到2035年,建成“美麗中國”西安樣板,全面建成代表國家形象、引領“一帶一路”、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國家中心城市,為國際化大都市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2.文化要求

根據《關于建設西安國家中心城市的意見》內容,西安在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過程中要全面提升城市品質,建設對外交往中心和絲路文化高地。西安要彰顯歷史文化特色,延續城市歷史文脈,塑造文化標識,建設彰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現代文明城市,打造傳承中華文化的世界級旅游目的地。

二、西安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的 SWOT 分析

(一)優勢

首先,西安擁有深厚的文化積淀,因此在開展國際、國內各類文化藝術交流時可以充分利用“文化古都”“歷史名城”等招牌,彰顯其歷史文化特色,建設獨屬于西安的標簽。其次,西安還有交通優勢,它是全國十二個最高等級的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之一,西安火車站是全國僅有的三個可以直達中國(不含港、澳、臺)的每個省會城市的市級車站之一。最后,西安的文化科技優勢也非常明顯,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跡、豐富的旅游資源,還有六十三所高等院校與眾多科研機構,其文化科研、科教綜合實力排名全國前列。

(二)不足

西安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劣勢主要體現在城市整體規模不大、空間輻射能力受限、城市文化潛力挖掘不足等方面。西安作為西部城市,土地面積與同屬西部城市的重慶、成都相比相對較小,人口規模與其他八座國家中心城市比相差較大。同時,西安的經濟規模也有限,不如其他的國家中心城市。此外,西安所在的關中城市群比起京津冀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區、成渝城市群都顯示出經濟和人口的規模差距。另外,在城市發展潛力方面,西安的文化產業發展與自身優越的文化條件不匹配,沒有深層次的文化產業開發,也沒有形成龍頭型企業以發揮引領作用。

(三)機遇

西安自2000年“西部大開發”開始就獲得了良好的政策環境。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使西安再次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節點城市。2015年,國家級創新改革試驗區建設,西安成為全國八個區域之一,又一次獲得了發展良機。2016年,陜西自貿區獲批,西安成為探索內陸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與文化交流的重要城市。

(四)挑戰

《西安市貫徹落實“追趕超越”定位加快國家中心城市建設行動方案(2019年)》中提出了六維戰略支撐體系,指出要將西安建設成為西部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影響全球的對外交往中心、具有卓越競爭力的絲路科創中心、彰顯中華文明底蘊的絲路文化高地、聚焦歐亞面向全球的內陸開放高地、國家綜合交通樞紐。六維戰略支撐體系是西安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行動方向,也是對其的挑戰,尤其是在其他國家中心城市的對比下西安在城市綜合實力方面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三、文化藝術交流對西安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影響

(一)提升西安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的影響力

西安擁有“天然歷史博物館”的美譽,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影響力最大的都城。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讓西安成為展示中國歷史文化和藝術的重要窗口。因此,文化藝術交流能夠提升西安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的影響力。

(二)提升西安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的文化產業的綜合實力和競爭力

文化產業是西安率先發展的五大主導產業之一。文化藝術交流活動是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文化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加強西安國內外的文化藝術交流活動能夠提升西安文化產業的綜合實力和競爭力,具體表現在企業數量不斷增加、文化產值穩步攀升、文化效應日益明顯。

(三)塑造西安的國家中心城市形象

西安的歷史文化名城形象是在其豐富的歷史遺跡的基礎上形成的。文化藝術交流活動以藝術為媒介,有利于塑造西安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的新形象。例如,秦始皇兵馬俑是西安作為歷史名城的符號之一,只有多多開展與之相關的文化藝術交流活動才能讓更多的人了解西安,以文化藝術交流活動為媒介讓兵馬俑代表西安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四)提升西安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的社會凝聚力

文化藝術交流活動是提升城市居民精神文明體驗的方式之一,也是提高居民幸福感的重要途徑。文化藝術交流不僅可以增強人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認同,還能激發人民的文化自豪,讓人民以秦文化為驕傲,以居住在歷史文化名城而自豪,從而增強西安人民的凝聚力。

(五)增強西安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的區域輻射力

西安國家中心城市是在發展關中平原城市群基礎上提出的,西安作為核心城市要帶動關中城市群的發展。多開展文化藝術交流活動能夠增強西安對關中城市群的區域輻射力,加強城市群的交流,加強城市群的互惠共享,形成一體化發展的城市聚力。

四、以文化藝術交流促進西安建設

國家中心城市的策略

(一)制定政策制度,進行宏觀謀劃

2019年,西安市委、市政府印發《西安市貫徹落實“追趕超越”定位加快國家中心城市建設行動方案(2019年)》,布置了近六十項具體的工作任務,重點列出七個方面的專項行動。2020年,相關部門印發了《加快國家中心城市建設行動方案(2020年)》,再次提出六大建設重點。2019年,西安市出臺了《關于辦好第十四屆全運會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加快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步伐的實施意見》,發布了二十五項具體工作任務,為西安國家中心城市的建設按下了“快捷鍵”。市委、市政府在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宏觀政策方面的密集謀劃充分體現了西安市對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重視程度。在文化藝術交流方面也可以通過宏觀層面的謀劃來布局。如貫徹《加快國家中心城市建設行動方案(2020年)》中的“建設彰顯中華文明底蘊的絲路文化高地”目標規劃,樹立打造極具現代氣息的國家新型文化之城的宏觀目標,通過宏觀導向引領西安的文化藝術交流活動積極向好發展。

(二)加強軟硬件設施建設,提供交流環境

西安要想成為國家重要的門戶樞紐,則需要現代化的文化交流場所和綜合交通樞紐,同時如果西安要建設成為影響全球的對外交往中心,則需要更好的軟硬件設施環境。在軟件方面,可以加強建設“一帶一路”領事館集中區、絲路國際人才教育合作中心,加大“一帶一路”國際人才引進,尤其是音樂類的國際頂尖人才。另外,通過積極舉辦國際化的音樂、樂器藝術交流活動,營造濃厚的國際藝術氛圍。在硬件方面,通過建設高水準的絲路文化交流基地和世界領先的博物館之城,打造漢唐古韻城市新景觀。近年來,西安建設了亞洲最大規模的音樂噴泉,著力打造七大音樂文化街區,同時積極開展西安交響樂團的免費戶外公演,這些都是西安積極打造“音樂之城”的表現?;诖?,進一步加強國際化、民族化的軟硬件設施建設,可以進一步為國內外的文化藝術交流活動創建寬松、自由的交流環境。

(三)扶持重點活動,形成以點帶面效果

西安要想建設成為具有自身優勢的國家中心城市,在文化藝術方面可以通過進一步加強國際間音樂文化交流、成為音樂魅力濃郁的“音樂之都”來實現。西安積極推動國際音樂交流,讓西安古樂等非遺文化走出去,吸引國際高水平的團體來西安交流、演出。具體來說,可以通過扶持重點活動形成以點帶面的效果,如舉辦國際音樂節、打造“一帶一路”全球音樂匯演項目。同時,要注重音樂學術交流,以西安市音樂高校為主導,辦好國際間的音樂學術交流,此外還可以西安音樂團體、音樂企業和音樂藝術家為主導,整合“一帶一路”音樂表演,形成相對固定的音樂聯盟品牌,開展世界巡回演出,形成強大的“音樂之都”影響力。

(四)立足中心城市政策,推動文藝發展

西安要構建極具現代氣息的國家新型文化之城,不斷激發城市的文化創意潛力。這些文化創意的來源就是豐富多樣的文化藝術交流活動,比如通過國際藝術節的舉辦來提升國家中心城市的影響力,同時提升西安作為“音樂之城”的魅力,吸引更多的音樂人才。通過國家中心城市的建設規劃布局來推動文化藝術的發展,讓西安成為中華文化藝術走向世界的窗口,從而帶動我國文化藝術領域的發展。

綜上所述,從文化藝術交流的角度來探討西安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問題,細化到從音樂交流的角度來分析西安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策略,實現文化藝術交流活動與國家中心城市建設之間的耦合,實現文化藝術交流活動助力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的多元價值。

參考文獻:

[1]宋巍.鄭州、西安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對沈陽的啟示[J].沈陽干部學刊,2020(5):60-62.

[2]王嘉.文化智商:厚植文化自信的新視角[J].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6):14-21.

[3]王凱,徐輝.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意義和布局思考[J].城市規劃學刊,2012(3):10-15.

[4]王曉靜,周棗,劉士林.國家中心城市與文化融合發展現狀[J].中國國情國力,2019(10):42-46.

[5]張楠,余咪咪.西安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對策研究[J].生產力研究,2019(11):96-99,110.

作者簡介:

朱振濤,碩士,西安音樂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聲樂演唱。

猜你喜歡
城市建設西安
西安2021
Oh 西安
MOROSO西安旗艦店
家住西安
《西安人的歌》突如其來?
淺談城市路燈設施規劃與施工管理
新形式下如何實現房地產檔案管理現代化
旅游綜合體特征分析
生態文明城市建設中花卉旅游發展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