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創新發展研究

2022-04-26 13:02寧曉菊
河南教育·高教 2022年3期
關鍵詞:思想政治工作新時代高校

摘 要:加強和改進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乎我國高等教育辦學治校的政治根基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政治底色。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創新發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研究探索、細化實踐:進一步強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政治意識和使命擔當,全面鞏固加強主流思想輿論對高校師生的引領力,在守正傳承的基礎上探索創新后疫情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和道德法治實踐活動,引導新時代大學生培育既理性平和又奮發向上的心態。

關鍵詞: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創新發展

2021年7月12日,在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之際,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新時代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兑庖姟饭舶蟛糠?,其中第五部分“推動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創新發展”指明了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創新發展的重點方向、總體思路,也提出了具體的舉措和途徑。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向活躍的大學生群體,如何守正創新發展是擺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議題。

一、進一步強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政治意識和使命擔當

2021年8月30日,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懷進鵬在國家教育行政學院2021年秋季開學典禮的講話中指出,教育系統“要把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準確把握我們黨取得的偉大歷史成就、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主題、偉大建黨精神的深刻內涵與時代價值和以史為鑒、開創未來的根本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更應該有這樣的政治意識和使命擔當。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堅定崇高的政治信仰?!缎聲r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中第一項就是堅定政治方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提高政治站位,才能更自覺、深入、全面地學習《意見》,更深刻、精準、透徹地領會《意見》精神,從而堅定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信念,奮力開啟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此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還要深入、持續、堅定、務實地學習和貫徹全國教育大會、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和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精神,只有領會了精神才能堅定使命、明確擔當、落實行動。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保持持續的工作激情。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立足于育才造士這樣的崇高目標,雖然起于宏大的頂層設計,但日常實施起來卻非?,嵥?、繁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有沒有持續的工作激情,可從多方面觀察和考量:在循環往復、周而復始的工作中,如思政課教學、新生軍訓、校園文化建設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能否始終注重實干實踐,追求創新優化?隨著工齡的增加,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對常態化工作應對得游刃有余,是否還能保持一顆探索、學習的進取心?面對一屆屆學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能否始終如一地全方位關心和照護他們的生活、學業和身心健康?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工作方法。新時代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既要堅持思想引領,又要聚焦具體問題;既要有放眼百年變局的宏闊視野,又要有細觀00后大學生個性思想特點的精微眼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無論是教學科研,還是常態化管理育人,都要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工作方法,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自身的內在邏輯和教育教學規律,這也是守正創新中的“守正”之義。

二、全面鞏固加強主流思想輿論對高校師生的引領力

高校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大思政課要善用之”的重要指示精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及時將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生動實踐和重要成果傳達給學生,引導他們不斷增強“四個自信”。

高校師生要充分認識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偉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更要時刻關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及時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和實踐成就進校園、進課堂、進學生頭腦。同時,要充分發揮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黨建團建工作、宣傳工作和校園文化建設的育人功能,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方位武裝大學生的頭腦,引領師生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一起去感悟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偉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既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行動指南和奮斗綱領,也是建設休戚與共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高校要實現思想政治工作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就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彰顯理論魅力。如今資訊來源廣泛而豐富,平淡枯燥的說教根本打動不了大學生。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后,高校思政課不能只停留在淺顯易懂的案例羅列層面,還要有與大學生理論素養和思維水平相適應且系統、清晰、有說服力的邏輯論證和理論鋪展。這就要求思政課教師聚焦重大理論問題和學科前沿,以研究促教學,在備課時緊跟理論前沿和社會現實發展,對教學內容進行迭代升級,加強集體備課,促進思想交流和學術碰撞。當然,彰顯理論魅力并不是要把理論講得高深莫測、艱深晦澀,理論的魅力恰恰需要鮮活的社會現實和發展實踐來驗證和豐富。高校要繼續“深度挖掘新時代偉大實踐中的育人富礦,推動思想政治工作與現實緊密結合”。黨和國家建設發展過程中的重大紀念日,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方面面取得的輝煌成就,都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有力證明。

高?!按笏颊n”要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強化精神張力。中國共產黨黨史是最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教材。百年黨史是偉大建黨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系列革命精神的傳承賡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引導大學生學習黨史,傳承黨的偉大精神。要充分挖掘黨史中的精神力量和價值元素,將其全方位融入“大思政課”教學、科研和實踐活動,對大學生進行崇高理想信念、高尚品格情操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塑造,引導他們在新時代的浪潮中不辱使命、奮勇搏擊、接續奮斗。

三、在守正傳承的基礎上探索創新后疫情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和道德法治實踐活動

多年來,各高校在大學生思想政治和道德法治社會實踐活動中,根據本校傳統、本地優勢,積累了很多非常有效的做法,形成了相當多富有特色的社會實踐活動品牌。但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以往打造的一些大學生思想政治和道德法治實踐活動受到影響和限制,有些甚至已經無法開展。探索創新后疫情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和道德法治社會實踐活動新形式迫在眉睫。2020年以來,已經有不少高校行動起來。

主題內容要豐富。著眼于學生層面,實踐活動設計和開展要始終堅持以學生發展為中心,要將思想政治和道德法治社會實踐與專業學習、就業實習相結合。比如,2021年暑假,蘭州大學723個團隊、7271名青年學子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奔赴全國30多個省、區、市,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將黨史學習、理論宣講、志愿服務、就業實習等內容融入青春行走的步伐中,用腳步丈量祖國的山河大地,用熱忱思考如何實現報國之志。蘭州大學這個嘗試圍繞學生全面發展,做到了主題內容豐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將組織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納入自己日常教學科研工作中,深入研究,扎實推進。只有團隊作戰、形成合力,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才能實現專業技能歷練與思想政治素質提升高度融合、交相輝映,專業素質能力與道德法治素養共同提高。

構建線上線下融通互促新格局。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線下的思想政治和道德法治實踐活動確實受到很大影響,但這也給高校探索創新線上線下融通的實踐活動提供了契機和動力。高校如何做才能讓思想政治和道德法治實踐活動體現新時代、新特色和新要求?常態化防疫形勢下實踐活動的新陣地、新載體如何打造?線上實踐活動主旋律如何和線下一樣響亮高昂、活躍出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有一系列創新思路和行動。如前所言,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各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已經探索創新了不少時代感鮮明、富有成效、可供學習借鑒的線上線下互融互通、共建共享實踐活動,有效地推動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與現代信息技術高度融合。

培育建設實踐精品項目。實踐活動相較于理論教學,學理性和教師個人色彩沒那么強,但活動設計、組織管理、過程協同、效果評估的程序合理性和可操作性非常重要。一項實踐活動要既能達到育人效果又能被學生熱捧,往往要經過多輪實施,不斷改進、優化,這是一個長期打磨的過程。如果有同行經過多輪實施、優化而形成的成熟實踐項目可供參考、借鑒,則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培育一批可示范推廣、能引領輻射、有持續滾動開展價值的實踐精品項目就非常有必要。這些實踐精品項目在層級上可按校級、省級、國家級分層實施,在主題類型上可分課程教學實踐、管理服務實踐、校園文化實踐、心理健康實踐等進行設計。

四、引導新時代大學生培育既理性平和又奮發向上的心態

今日大學生的心態將影響甚至決定未來中國國民的社會心態,進而影響和決定未來中國的前途和發展。

多維度著力,進一步強化大學生的國家認同感。有了強烈的國家認同感,就會在情感上對這片土地產生依賴,在情緒上對周遭人和事保持平和心態,在精神上對個人與社會發展保持昂揚奮進的激情。所以,進一步強化大學生的國家認同感是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務。這種認同感包括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高度擁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高度踐行。

內外兼修,促進大學生的精神成長?!叭藷o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精神,是人之為人的根本、國之強盛的支撐。沒有精神的支撐,心態就會萎靡崩塌。新時代的大學生是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中堅力量,他們能不能持續地保持朝氣蓬勃、昂揚奮發狀態,影響甚至決定著國民精神風貌和社會風尚。

不得不說,近年,隨著網絡直播、短視頻、網絡游戲的過度流行,一些年輕人的價值觀和心態發生了令人擔憂的變化。一些丑陋低俗的內容在網絡空間中流行,一些靠制造和傳播低俗內容而賺大錢的超級“網紅”成為年輕人追捧的對象。這些超級“網紅”中有很多人學歷層次較低,靠出賣人格、附和人性陰暗面“出圈”。娛樂的低俗化,不僅扭曲了部分年輕人的價值觀,還消磨了年輕人對現實世界及未來人生的探索興趣和創新動力,導致他們懈怠于深邃思考,拒絕精神成長。如果放任這種狀態持續蔓延,會給個人、家庭、國家和社會都帶來負面影響。德法同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引導大學生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生而為中國人,最根本的是我們有中國人的獨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覺的價值觀”。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意識和準則均認同以下觀點:人類社會是一個休戚與共、福禍一體、責任共擔的命運共同體;人與人之間固然有矛盾與沖突,但解決之道是對話交流、溝通協商;不同個體在價值認識和踐行上有差異,理解尊重、求同存異是必然之道。如何進一步促進新時代大學生明確價值要求和踐行價值準則?一方面是通過涵養品德,引導大學生積極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實踐,模范遵守社會公德,恪守職業道德,弘揚家庭美德,錘煉個人品德。另一方面則要靠法律剛性約束大學生的行為。因此,全方位地培養大學生的法治思維,促使其不斷提升法治素養,提高用法能力,也非常重要。

時間之河川流不息,育人使命艱巨光榮。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對新的培養對象和時代職責,當在守正傳承基礎上勇敢創新,用行動給出無愧于黨和國家的響亮回答。

參考文獻:

[1]焦小新.教育部部長懷進鵬:貫徹新發展理念,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教育力量[EB/OL].(2021-08-31).http://www.jyb.cn/rmtzcg/xwy/wzxw/202108/t20210831_616564.html.

[2]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3]王鵬.堅定政治信仰 培育時代新人:高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進展成效綜述[EB/OL].(2021-08-16).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1-08/16/c_1127766617.htm.

[4]把紅色基因和光榮傳統內化為精神動力:蘭州大學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寫好立德樹人新答卷[N].光明日報,2021-08-23(5).

[5]習近平.黨的偉大精神永遠是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J].求是,2021(17).

[6]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責編:瀚 海

基金項目:廣東工貿職業技術學院思政類專項“高校思政課就近利用紅色資源融通黨史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研究”(編號:2021-SZ-30);廣東工貿職業技術學院2021年黨建重點項目“黨史育人視角下加強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徑研究”(編號:2021-DK-12)

作者簡介:寧曉菊(1971— ),女,廣東工貿職業技術學院教授,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歡
思想政治工作新時代高校
淺談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新時代下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研究
醫院思想政治工作需做到“六結合”
新時代特點下的大學生安全管理工作淺析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學研產模式下的醫藥英語人才培養研究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論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關懷研究
高??蒲袆撔聢F隊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