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院制改革背景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路徑探究與思考

2022-04-26 13:02王飛卓德虎陳紅杰
河南教育·高教 2022年3期
關鍵詞:書院改革專業

王飛 卓德虎 陳紅杰

摘 要: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成為人才培養的重要目標。在書院制改革的背景下,創新創業教育在培養目標、改革原則和教育實踐等方面與書院制教育具有較強一致性,能夠充分發揮書院制教育的特有優勢,為圍繞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培養、實踐能力培養和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建設等奠定了基礎。因此,探索書院制改革背景下創新創業教育新模式,對落實“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字:書院制;高校;創新創業教育

在國家大力推進創新驅動發展、“中國制造2025”等戰略的時代背景下,創新創業人才已經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智力支撐。目前,高等教育已經進入普及化階段,以實用主義為特點的專才教育逐漸向人才全面發展的通識教育轉變,創新創業能力也成為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改革實踐中,很多學者從確立培養目標、建設課程體系、改革教學方法、優化評價機制等方面對創新創業教育改革進行了論述和研究,但對教育組織模式創新方面的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相關論述和研究仍較少。書院制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組織模式改革的熱點領域,主要以學生住宿空間改造為切入點,構建形成集教育、管理、生活、服務和活動為一體的學生社區,實現學生生活空間、教育空間、文化空間的有機相融,能夠有效落實通識教育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課題組在此背景下尋找創新創業教育與書院制教育的契合點,探索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新模式,以期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推進創新創業教育改革。

一、書院制教育為創新創業教育發展提供了良好契機

書院制教育具有師生共同學習、共同生活、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特點,創新創業教育在培養目標、改革原則和教育實踐等方面與其具有較強的一致性。

(一)創新創業教育與書院制教育培養目標的一致性

創新創業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具有扎實專業基礎、廣闊學科視野和全面綜合素質的創新創業人才。這不僅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專業素質,還對學生學科融合、人際交往和團隊合作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國教育體系當中,高校是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起點和主要環節。書院制教育的一個重要理念是以強化通識教育來彌補專業教育的不足,其通過組織不同院系、不同專業的學生共同學習、共同生活、共同實踐,改善學生的專業局限,拓展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創新創業教育與書院制教育改革原則的一致性

首先,創新創業教育與書院制教育在改革方向上具有一致性。創新創業教育和書院制教育始終在社會主義大學的辦學方向上展開,無論人才培養的形式如何探索、如何變化,都始終將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教育的第一要務,始終堅持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堅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其次,創新創業教育與書院制教育在改革覆蓋面上具有一致性。教育改革必須堅持面向全體學生,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創新創業教育需要避免出現精英化和功利化的傾向,不能變成少數績優生的專屬,更不能單純把專利論文等易于量化的成果作為教育評價標準,而應該把以創新能力為核心的綜合素質提升和職業精神培育成效作為教育評價標準。書院制教育則是針對書院全體學生的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促使每一名學生都能獲取更全面的知識。最后,創新創業教育與書院制教育在協同育人方面具有一致性。創新創業教育不僅涉及學校內部的課程教學改革、實踐活動開展、校園文化建設等,還涉及學校外部的國家政策、社會環境、企事業單位等。書院制教育則能從書院與學院之間的雙院聯動、校友企業及導師科研平臺互動、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銜接等角度,推動創新創業教育發揮重要作用。

(三)創新創業教育與書院制教育實踐的一致性

在具體教育實踐當中,創新創業教育注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自發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案,注重幫助學生組建團隊并開展實踐,最終形成創新創業成果。因此,學生的自理能力、學科視野、團隊合作能力和溝通表達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創新創業教育的成效。在書院制改革打破傳統“學院—專業—班級”的結構,形成更為扁平的“書院—宿舍”組織架構的背景下,加強學生自治體系和朋輩互助機制建設成為書院制教育實踐的必然要求。在國內書院制教育實踐中,加強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管理和自我監督能力已成為改革的共識,通過組建學生自主管理委員會、社團等學生組織,將顯性教育轉變成為隱性教育,能有效培養學生自主精神和團隊合作能力。

二、傳統模式下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困境

2010年教育部頒布的《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中首次明確提出“創新創業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國務院2015年和2018年先后印發了《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和《關于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雙創”升級版的意見》,進一步提出“建設創新創業教育專門課程群并納入學分管理”及“創新創業教育和實踐課程納入高校必修課程體系”的改革要求。目前,我國高?;緦崿F了創新創業課程的全覆蓋,但是創新創業教育改革依然存在以下問題:

(一)重創新創業成果統計,輕創新創業意識培養

創新創業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大學生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中堅力量,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不僅關乎個人進步,更關乎國家和社會發展,高校作為創新創業教育主陣地,責任重大。然而,受功利主義、實用主義以及就業壓力的影響,部分高校側重對創新創業教育形式化成果的統計,往往以論文、專利、比賽成果、就業率為重要評價和考核標準,忽視了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的培養。雖然這些評價標準和考核標準便于量化和操作,但是容易導致部分高校為了實現數量突破,將創新創業教育資源集中在績優生群體上,造成人才培養的功利化和精英化。創新創業意識的培養需要高校建立長效機制,將創新創業教育融于人才培養全過程,這樣才能潛移默化地讓學生認同并主動開展創新創業實踐。

(二)重專業課程建設,輕創新創業課程改革

傳統教育模式下,學生專業素質和專業能力是本科專業教育的核心。在課程設置方面,專業課程處于課程體系的核心地位,其在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主干課和專業選修課設置等方面均經過嚴格論證,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培養課程體系。然而,部分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往往以慕課學習為主,創新創業教育知識內容體系和實用性有所欠缺。在課程團隊建設方面,專業課程教研室承擔著本專業主要的教學工作,每個教研室都配備較為完整的、實力雄厚的學科團隊,肩負著培養專業人才的重要使命。然而,部分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教學工作往往由輔導員或就業中心的教師承擔,沒有專業的創新創業教育團隊,難以結合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需要開展課程建設,不能滿足高水平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需要。

(三)重專業技能競賽,輕創新創業綜合實踐

部分高校在創新創業實踐方面以組織學生參加本專業相關的技能競賽為主,缺少“挑戰杯”“互聯網+”等綜合性創新創業競賽組織和指導經驗,實踐的類型和深度不能適應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目標要求。這是由于在傳統的管理模式中,學生以專業為單位進行管理,缺少與其他專業學生進行交流的機會,而“挑戰杯”等創新創業大賽以及真實的創業實踐均需要不同專業學生的配合,因此造成學生參加綜合性創新創業實踐機會的欠缺。同時,在傳統的管理模式中,指導教師受自身學科背景和研究領域所限,雖對專業競賽內容較為熟悉,但缺乏創新創業綜合性實踐經驗,難以對學生的創新創業綜合實踐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造成學生專業技能競賽能力強而創新創業綜合實踐能力弱的問題。

三、書院制改革背景下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路徑

書院制改革背景下的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是對書院制育人模式內涵的深化和拓展,需要從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培養、實踐能力提升和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建設等方面進行探索和實踐,凝聚創新創業教育合力,構建書院、導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的培養體系。

(一)多渠道培養大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

書院制改革背景下,首先要充分發揮書院生活空間與學習空間、文化空間有機融合的特點,做好書院文化氛圍營造工作,推進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相結合,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創新創業觀念,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精神。其次要充分發揮書院導師的指導作用,鼓勵導師通過日常交流、典型案例分享、創新創業活動指導等途徑,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充分發揮導師的教育引導作用。最后要以學生社團和品牌活動為抓手,完善朋輩幫扶機制建設,通過優秀學生事跡交流和實踐合作,充分發揮榜樣示范作用,進一步激發學生創新創業的動力。

(二)多層次完善書院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

應根據書院自身特點,參照教育部《普通本科學校創業教育教學基本要求(試行)》,面向全體學生深化課程改革,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專業教學中,建立多層次、立體化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課程建設方面,需要充分利用書院導師團隊資源,建立由專業教師和校外具有創新創業經驗的教師共同組成的團隊,在此基礎上完善書院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首先,對于慕課形式的創新創業課程進行篩選,吸納國內外先進大學創新創業教育的優質資源,然后通過翻轉課堂等形式加強線上與線下的有效融合,增強學生創新創業意愿,培育學生創新創業潛能,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其次,針對校內現有創新創業通識課程,鼓勵書院導師積極加入課程授課和教材編寫過程當中,充分發揮書院導師多學科、多背景的特點,充實并完善課程授課內容,增強課程的實效性。最后,可以根據書院自身特點和學生需要開設具有書院特色的創新創業選修課,擴展創新創業教育知識的深度和廣度,發展學生的興趣和特長,進一步強化對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

(三)全方位增強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能力

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過程中必須加強書院、學院與社會的協同,實現專業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實踐能力的統一。在專業實踐能力培養方面,應做好書院與學院的協同,將學生參加學科創新競賽情況納入書院學生考核評價體系,做好引導和鼓勵工作。在創新創業實踐能力方面,應充分發揮書院導師、跨專業學生組隊、朋輩引導等優勢,以“挑戰杯”“互聯網+”等綜合性創新創業大賽為抓手,引導學生運用自身專業知識開展創新創業實踐,實現專業實踐能力向創新創業實踐能力的升級。針對學生校內創新創業實踐形成的作品和成果,發揮創業導師緊密聯系社會的優勢,探索開展市場推廣,實現由校內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向社會創業實踐的轉化,構建完善的創新創業實踐能力培養體系。

書院制改革背景下的創新創業教育目前仍處于初期探索階段,在教育理念、工作模式和制度政策等方面需要不斷完善。高校在創新創業意識培養、課程體系完善和創新創業實踐體系建設等方面要形成長效工作機制,將學生參與創新創業實踐由外在引導轉換為內生驅動,激發學生創新創業的主動性和自覺性,以培養出更多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參考文獻:

[1]羅敏,沈玉潔.書院制視野下高校學生宿舍育人功能實現路徑研究:來自香港中文大學“書院制”管理模式的啟示[J].教育觀察,2017(21).

[2]何毅.現代大學書院的內涵、產生背景及存在邏輯[J].現代教育管理,2016(6).

[3]曾漢君,伍婷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的價值意蘊及其創設反思[J].高教探索,2020(4).

[4]李亞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目標、原則及路徑優化[J].思想理論教育,2015(10).

[5]張睿.把創新創業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養體系[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16).

[6]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EB/OL].(2010-05-04).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5672/201005/t20100513_120174.html.

[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EB/OL].(2015-05-13).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13/cont-ent_9740.htm.

[8]韓喜平,楊雪.新時代大學生創新創業困境及教育路徑[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5).

責編:初 心

基金項目:2017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省級重大項目“基于‘專創融合’的地方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生態體系構建與實踐”(編號:2017SJGLX001);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培訓研修中心(鄭州大學)2021年度思想政治工作隊伍開放課題“‘書院制’改革背景下輔導員工作路徑探索與創新”(編號:ZZUKFYB202124);鄭州大學2021年度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學分制改革背景下書院制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索與實踐”(編號:2021ZZUJGLX056)

作者簡介:王飛(1987— ),男,鄭州大學講師,研究方向為創新創業教育和網絡優化;卓德虎(1988— ),男,鄭州大學助教,研究方向為創新創業教育;(通訊作者)陳紅杰(1985— ),男,鄭州大學實驗師,研究方向為高等教育管理與研究。

猜你喜歡
書院改革專業
朵云書院黃巖店
一句話惹毛一個專業
改革之路
專業降噪很簡單!
專業化解醫療糾紛
更聚焦、更深入、更專業的數據分析
白鹿洞書院記
改革備忘
改革創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