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到歷史現場”單元課文研習示例

2022-04-28 22:17賈淑霞
新高考·語文備考(高三) 2022年3期
關鍵詞:蘇武名句屈原

賈淑霞

從表面看,高考考查的文言文都是課外的,其實也有課內知識蘊含其中。高考復習,不可忽視課文,如選擇性必修中冊第三單元“回到歷史現場”的史傳類課文一一《屈原列傳》(司馬遷)、《蘇武傳》(班固)、《過秦論》(賈誼)、《五代史伶官傳序》(歐陽修)。

一、文言詞語,辨析分明

復習的時候,要重視文言詞語。一道題,有時得失從一個詞見分曉。如2021年全國甲卷的斷句題:

c.九月/契丹大舉入寇/時以虜寇深入/

D.九月/契丹大舉入寇時/以虜寇深入/

不論從直觀看,還是通過語感讀,覺得都有道理,似乎D項更好。如果聯系《屈原列傳》原文,“其后,諸侯共擊楚,大破之,殺其將唐昧。時秦昭王與楚婚,欲與懷王會”,就會覺得不能選D項?!皶r”是“當時、這時”的意思,做后句的時間狀語,“時秦昭王與楚婚,欲與懷王會”翻譯成“這時秦昭王與楚國通婚,要求和懷王會面”。2021年全國甲卷中,“時”也是這意思,應在“時”前斷開?!熬旁?,契丹大舉入侵,當時因為契丹敵寇深入中原,朝廷內外都震驚害怕?!?/p>

可見,表示時間且在句中做狀語的詞我們要當作重點,類似的還有“夜”“日”“方”“尋”等。它們都可以用在句首的主語前,或者放在句中的謂語前,做狀語。

還要注意一些詞類活用現象,如2019年全國I卷的翻譯題?!澳硕藤Z生日:‘洛陽之人,年少初學,專欲擅權,紛亂諸事?!逼渲械摹岸獭本统霈F在《屈原列傳》原文:“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頃襄王?!蔽闹泻驮囶}中的“短”都是說某人壞話的意思。

詞類活用是文言中常見的現象,辨別不開,一定會影響翻譯;翻譯不出來,勢必影響閱讀。平時要多積累,熟能生巧,以便形成敏銳的感知能力。

凡是和現代漢語意思不一樣的詞語一定要重視,人們習慣于按著現代漢語去理解,一猜一個錯。如2019年天津卷的翻譯題:“不唯三君之望如此,抑國家將于是而有獲與!”

這里的“抑”怎樣翻譯?恐怕一些同學只會組詞,然后把組好的詞代人句中,看是否通順。誠然,這是一種做文言文翻譯題的比較好的方法。如果對古今異義詞不懂的話,使出九牛二虎之力,也是徒勞?!段宕妨婀賯餍颉分杏袀€句子:“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于人歟?”其中的“抑”表示語氣,相當于“或許、或者”。原句翻譯成“或者推究他成功與失敗的軌跡,這些都是由于人事吧?”2019年天津卷中的“抑”與它的意思相同,含有該詞的句子翻譯成“不只三位官員的愿望是這樣,或許國家也將從這里有所收獲吧!”

固定結構的詞不能拆開,也是文言文復習中應當注意的。請看這里的“所以”。2019年天津卷的翻譯題:“此人倫所以明,教化所以成?!薄段宕妨婀賯餍颉吩模骸霸f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眱蓚€“所以”都翻譯成“……的原因”,原文的句子譯成“推究莊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2019年天津卷中的句子翻譯成“這就是人倫得以明了、教化得以成功的原因”。

二、文化常識,納入囊中

文化常識題就靠平時積累,常常不看原文就能做,平時多見識一些,考場上就能手到擒來。2019全國III卷的文化常識題:“令尹,春秋戰國時期楚國設置的最高官位,輔佐楚國國君,執掌全國的軍政大權?!边@個知識點,在《屈原列傳》里就出現過:“令尹子蘭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頃襄王?!蓖瑯?,2021年新高考I卷的文化常識題:“海內,即國內,古人認為我國疆土四面環繞著大海,故稱國境之內為海內?!边@和《過秦論》中“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的“四?!币馑枷嗤?。古人認為九州之外即為“四?!?,又因古代人以為我國疆土四周環海,故稱中國為“海內”,外國為“海外”。

三、名句默寫。深入理解

名句默寫備考的時候要做到深入理解。能流利地背下來還不夠,要對照課本里的注釋或某些課外書上的文白對照多看幾遍,理解著背,效果才好。如2021年新高考I卷的名句默寫題:“《屈原列傳》中,屈原感受到君王聽信讒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痹倪B著有好幾個句子,都像答案,“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就兩個空,到底怎么填寫呢?先弄懂這幾句話的意思:屈原痛心楚懷王聽信讒言,不能分辨是非,諂媚國君的人遮蔽了楚懷王的明見,邪惡的小人危害公正無私的人,端方正直的人不被昏君讒臣所容。題干中有“君王聽信讒言”,這恰好是“讒諂之蔽明”,意味著這個句子成了題干中暗示的信息了,那么它后邊的句子就是答案了,故答案為:“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p>

2021年新高考Ⅱ卷的名句默寫,“歐陽修在《五代史伶官傳序》中感慨:當李存勖強盛的時候,‘____,____,而等到他衰敗的時候,幾十個伶人圍困他,就身死國滅,被天下人譏笑?!边@道題難度值不大,一看就是寫“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因為前后一強盛一衰敗,對比非常明顯。四、主觀問答,多維思考

近兩年,新高考卷文言文閱讀有一道主觀題,問原因或目的比較多,如2021年新高考I卷“文末《資治通鑒》的作者司馬光評價說‘君者表也,臣者景也,這句話說的是什么道理?他這樣說的目的是什么?”2021年新高考Ⅱ卷“文中說到‘邊境之間,稍得休息,具體原因是什么?請簡要說明”。2020年新高考I卷“孫奇逢等為什么倡議湊集金錢救助左光斗?救助成功沒有?請簡要說明”。2020年新高考Ⅱ卷“海瑞在向明世宗上疏前,為什么要事先‘市一棺,訣妻子?請簡要說明”。

本單元四篇文章都涉及探究原因的問題,平時學習的時候,多角度認真思考,對高考答題非常有利。以下文章相關問題同學們可以探究。

《屈原列傳》:1.王為什么怒而疏屈原?2.屈原遭受上官大夫讒言的原因有哪些?

《蘇武傳》:1.蘇武為什么出使匈奴?2.作為一個使臣,此時遇到意外的變故,他為什么說是“負國”呢?3.《蘇武傳》中兩次寫到蘇武自殺,請用自己的話概述其自殺原因。4.蘇武在被囚禁流放之前曾兩度自殺,現在卻又想方設法要活下去,這是否矛盾?5.匈奴為什么最后放了蘇武?

《過秦論》:1.秦國逐漸強大的原因是什么?2.秦國滅亡的原因是什么?請用自己的話回答。

《五代史伶官傳序》:1.作者認為盛與衰的原因是什么?(為什么這么短的時間內就會發生這樣翻天覆地的變化呢?)用原文回答。2.作者寫李存勖盛衰的目的是什么?

總之,廣大考生在復習備考時,要夯實基礎,用實力迎接挑戰!

猜你喜歡
蘇武名句屈原
封底:·英詩名句·花兒
《中庸》名句節選
屈原之死
蘇武牧羊
屈原送米
來鴻
韋孝寬守玉壁
蘇武守節
中華名句
高考英語名句展播及專項訓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