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解答文言文閱讀選擇題的關鍵能力

2022-04-28 01:58竇銀強
新高考·語文備考(高三) 2022年3期
關鍵詞:語句文言原文

竇銀強

文言文閱讀的三道客觀選擇題雖然只有9分,卻是“最難做,最容易錯”的丟分題,費時費力而不易得分!因這三道客觀選擇題內容指向不確定性因素多,能否準確解答這三道客觀選擇題,又是文言翻譯和主觀題的關鍵,所以在文言板塊集中突破階段,就要高效率提升文言閱讀、判斷、選擇的三大關鍵能力,歸納總結,返本溯源,重點突破難點,變抓分難點為得分亮點。

一、關鍵能力之一:讀懂文本.逐事歸納

(一)勾前掛后。讀懂文本內容難點

如何讀懂文言文內容?這是做對選擇題的基礎。首先要大致明確文段中是“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結果怎樣”“為什么”等問題,并且進行逐條歸納,就能對文言文基本內容有大致理解。其次是結合注釋,勾前掛后貫穿理解文言語句內容。有時可先對文段中的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典章等進行排除,再結合語句“猜”,即對理解文段起關鍵作用的語句要聯系上下文進行推導。

殿試中乙科,后以書見修,修語梅圣俞曰:“吾當避此人出一頭地?!变?,贈光祿丞。既除喪,還朝,以判官告院,安石創行新法,軾上書論其不便。新政日下,軾于其間,每因法以便民,民賴以安。徙知密州。司農行手實法,不時施行者以違制論。軾謂提舉官曰:“違制之坐,若自朝廷,誰敢不從?今出于司農,是擅造律也?!碧崤e官驚曰:“公姑徐之?!蔽磶?,朝廷知法害民,罷之。元祐元年,軾以七品服入侍延和,即賜銀緋,遷中書舍人。三年權知禮部貢舉會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軾寬其禁約使得盡技巡鋪內侍每摧辱舉子且持曖昧單詞誣以為罪軾盡奏逐之四年,積以論事,為當軸者所恨。軾恐不見容,請外,拜龍圖閣學士、知杭州。既至杭,大旱,饑疫并作。軾請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復得賜度僧牒,易米以救饑者。明年春,又減價糶常平米,多作饉粥藥劑,遣使挾醫分坊治病,活者甚眾。軾曰:“杭,水陸之會,疫死比他處常多?!蹦速隽w緡得二千,復發橐中黃金五十兩,以作病坊,稍畜錢糧待之?;兆诹?,更三大赦,遂提舉玉局觀,復朝奉郎,軾自元祜以來,未嘗以歲課乞遷,故官止于此。建中靖國元年,卒于常州。軾師父洵為文,既而得之于天。嘗自謂:“作文如行云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于所當行,止于所不可不止?!彪m嬉笑怒罵之辭,皆可書而誦之。其體渾涵光芒,雄視百代,有文章以來,蓋亦鮮矣。

(二)逐事歸納,做好標記,理清文本內容思路

在快速閱讀掃描信息時,在每一件事后用豎線做好標記;如果是自然分段可用幾個字簡要概括。特別要關注所做之事產生的結果,這為理解其他題打好了基礎。

【高效突破】

1.梳理文脈。即“四問”讀懂原文:什么人?(傳主與涉及的人是誰?)——在什么地點?(朝廷、地方)——做什么事?(求學?待人?為官?為民?治貪?拒賄?)——什么品質?(不畏權貴、秉公執法、關心士子、抗旱救災)

2.“白板”加強語感。在復習時,堅持每周讀一段文言,最好是閱讀白板(沒有標點符號)加強語感,這對斷句有極大好處。

做信息篩選題,看清題目要求,一字一詞地琢磨。選出一兩句原文與選項不相符的內容,照應上下文進行篩選,一般作者評論性的話不能作為選項,別人贊譽的話可考慮。如“試禮部,主司歐陽修驚喜,殿試中乙科,后以書見修,修語梅圣俞日:‘吾當避此人出一頭地?!笨蓺w納為:母程氏親授蘇軾以書,受到主司歐陽修高度贊賞。

二、關鍵能力之二:讀斷語句.判斷正誤

(一)積累歸納,加強語感,高效判斷語句含意難點

文言選擇題通過斷句考查對語句內容準確理解程度,是拉開區分度的最好方法。

那么怎么斷句?一是結合語感。將語句中涉及的古文化常識與教材涉及的內容相結合,將涉及傳主言行的一些重點語句勾畫出來,默讀幾遍。二是抓謂語。確定全句的謂語,就能往前找主語,往中問找修飾語;同時分析謂語,謂語如果是形容詞,謂語后可停頓;如果是動詞,賓語后可以停頓等。三是抓“讀破”。有的語句名詞做謂語要“讀破”,也可抓虛詞,如句首發語詞前、句末語氣詞后要停頓,并列成分之間也要停頓。

1.把握文言斷句的“三斷法”

(1)利用文言并列式句法特點。盡量利用文言文中排比句、對偶句、并列結構等句式特點,尋找答案。因為在這樣的句子中,位置對稱的詞語一般詞性相同而意義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對,可由已知詞性、詞義推知未知詞性、詞義。如“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借助易解的“用”字推斷“以”也作“被任用”解。再如“君惡聞其過,則忠化為佞;君樂為直言,則佞化為忠”,“惡”與“樂”、“忠”與“佞”皆為對應概念,解其一則通其二。

【2021年全國甲卷】第10題c項:九月/契丹大舉入寇/時以虜寇深入/中外震駭/召群臣問方略/王欽若/臨江人/請幸金陵/陳堯叟/閬州人/請幸成都/

【高效突破】關注對稱,以詞推句

文言行文中,作者往往在上下語句位置對稱的地方,使用一些詞性相同而意義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對的實詞,來暗示自己在敘事過程中的觀點或情感傾向或體悟;或者使用一些可以表達情緒、宣泄強烈情感的虛詞來表明自己對人或對事的不同態度、觀點。所以可由已知詞性、詞義推知未知詞性、詞義,或以詞推句。

(2)根據“上下文”原則,利用“已知”判斷“未知”。文言文在行文上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即前后的內容往往構成對照、對比、對應的結構關系,所以可以根據語句中的某個關鍵詞語去對應找出另一個關鍵的詞語含義;或從前半句熟悉的內容去判斷后半句不熟悉的內容,或從前一句的內容去判斷后一句內容。

【2021年全國乙卷】第10題c項:戴胄忠清公直/擢為大理少卿/上以選人多詐冒資蔭/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幾有詐冒事覺者/上欲殺之/胄奏據法應流/

【高效突破】回到原文,看清標志

應先把句子代人原文,結合語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見的在句尾、句首對斷句有提示作用的標志性詞語,因文言句子結構的對稱,文中詞語充當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敘事內容的變化等對斷句有很大的提示作用。78F11C7B-5226-4B6B-9A22-22053D4CDDA7

(3)學會判斷文言常識性的關鍵詞義或陳述對象。文言文中的人名、地名、官職名,結構性的虛詞、句頭句尾的提示性詞語,前后對照性語句的實詞、固定性結構等都是斷句的關鍵詞語。

2.利用一三靠~,判斷傳統文化常識題正誤

傳統文化常識題是一道綜合性很強的題型,一靠教材傳統文化相關知識積累,如人物稱謂、作品命名、古代官職和科舉、地理常識、宗法禮俗、服飾和器物、古代音樂、歷代刑罰、干支紀年等。這是解題的基礎。二靠審讀題干要求,有些常識和教材的意義和用法是不同的,有的意義一樣而用法不同,有的用法相同而意義不同,這是解題的關鍵。三靠文本本身特定語境?;氐轿谋救ケ葘?,勾前掛后蒙讀,聯系教材的用法,選項都有教材相關例句;結合題干、選項、教材綜合分析選定,這是解題的難點。

【高效突破】多讀多記,重在積累

平時要注重文化常識的積累,尤其是課本注釋的相關內容,需要分門別類,進行歸納識記??己酥饕性诠糯囊恍┓Q謂、官職的變遷、宮殿的名稱、年號、謚號、廟號、一些文書的名稱、官場的一些禮節、朝廷的一些機構、典章制度、行政區劃,還有一些避諱的說法等。如“太守是郡一級的最高行政長官,主要掌管民政、司法、軍事、科舉等事務”說法錯誤。太守不負責掌管軍事和科舉,太守的職責是“治民、進賢、決訟、檢奸,還可以自行任免所屬掾史”。

三、關鍵能力之三:以文為本,概括選擇

(一)依文解題,依句釋義,是突破文言概括分析的基礎

“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包括了三層含意:①“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指的是對原文語句含意的概括;②“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指的是對原文人物的言行等內容的分析評價;③綜合文言文里的文化常識考查對原文內容理解的準確度。

【2021年全國甲卷】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契丹軍隊南侵宋朝,面對強敵,寇準堅決反對退避內地,提出應當嚴懲主張避戰的大臣,并力促皇上御駕親征。

B.寇準舉薦主張避戰的王欽若鎮守天雄軍,并告誡欽若:皇上決定親征,臣子不可辜負圣意。欽若驚懼不敢推辭。

c.契丹軍隊屢次侵犯宋朝,先攻威虜、順安軍,又攻北平礱及保州,而后又合兵攻定州,均遭到宋軍迎頭痛擊。

D.在戰局有利的情況下,宋朝皇帝為了息戰,主動提出議和,并派曹利用到契丹軍中談判,最終與契丹達成盟約。

【高效突破】將選項內容回歸原文,先翻譯再比對

此題一般要求分析錯誤原因:分析推導時間先后有誤。先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據選項,在文中找到相關語句,分析選項是否概括全面、翻譯是否正確。本類題型設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錯位、語句譯錯等。做題時要回歸語境,理解翻譯選項涉及的相關句子,然后將原文內容和選項加以對比,即能發現問題。

(二)以文為本,翻譯選項涉及的相關句子,看是否信息錯位或語句翻譯錯誤是判斷選擇的關鍵

結合選項的內容,與文本語句相關內容高度契合,然后進行翻譯,再將原文語句的內容與選項的內容進行對比,看選項內容是否信息錯位或語句翻譯錯誤,或張冠李戴,或無中生有,才能破“障”填“坑”。

【2021年全國乙卷】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戴胄認為法律是國家用以取信于天下的條例,若皇上敕令與法沖突,應以法為準繩,唐太宗聽從了戴胄的意見,并高度評價他的看法。

B.裴仁軌因私事使喚門夫,唐太宗要處死他,李乾祐說法律為皇帝與天下共有,不可輕罪重判;太宗免去仁軌死罪,以乾祐為侍御史。

c.唐太宗認為死刑關乎人命,如果機械執行法條難免會出現冤案,于是加強死刑覆奏,讓判決更為審慎,這一舉措使許多人得以活命。

D.魏征說,隋煬帝濫殺無辜,張元濟不敢諫諍;唐太宗認為正是因為臣不盡忠,最終導致了隋朝滅亡,因此告誡群臣一定要吸取教訓。

【高效突破】緊扣原文,破“坑”填“障”

該題的選項內容一般多是對原文語句的翻譯,命題者多采用:①故意翻譯錯誤導致信息錯位;②故意弄錯人物而導致張冠李戴;③將幾件事發生的時間或地點弄錯而造成人物與事情不對號;④混淆人物官職、事跡,將甲做的事變成乙做的事;⑤將原文語句偷工減料或變換幾個詞語造成選項意思與原文大相徑庭。所以在判斷選項時,要緊扣原文語句與選項內容比對,破除命題者故意設置的障礙。

(三)逐字落實,比對選項,看內容概括有無故意增減缺漏

有時文言選項的內容與原文本相比,命題者有意漏掉一兩個關鍵字,造成選項與原文含意大相徑庭,或將涉及甲的事有意識地放到乙身上,或將官職、地名、人名、時間等弄混淆,誘導考生誤判錯選。

【2020年浙江卷】1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在給曾鞏的信中,不僅表現出對屈原文章的喜愛,也顯示出對屈原仁而無私、氣遒趣高人格的理解與欣賞。

B.作者用知人論世的方法,評價司馬遷和韓愈因觸犯君主,遭遇災禍,一生理想郁結于心,而文風典雅,如同廟堂禮器。

c.文章以言與德的關系為中心,探討了三代至宋的君子之文,認為語言無論華美、簡樸、迂曲還是疏蕩,都可從文中探得其道德和志向。

D.本文通過對司馬遷、韓愈、歐陽修等人的評價,表達了作者的文學觀點;語言整散結合,鋪陳手法的運用,增添了說理氣勢。

【高效突破】條分縷析,逐字落實

有時命題者將選項概括的內容張冠李戴,或在細微處故意翻譯錯誤。注意對讀選項和原文,尋找時間、地點、人物、手法以及重點詞句翻譯上的錯誤,條分縷析;對原語句的文言實詞含義逐字落實,文言虛詞的用法細心比對,這類錯誤是很容易識別的。78F11C7B-5226-4B6B-9A22-22053D4CDDA7

猜你喜歡
語句文言原文
活用課外資料 助力文言教學
文言之美美不勝收
熟讀精思 尋求規律
基本算法語句
我喜歡
作文語句實錄
對《文言是母語嗎?——解讀內地〈課程標準〉一思》的質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