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嗜酸性粒細胞性支氣管炎38例臨床分析

2022-05-10 06:09龍有珠
中國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13期
關鍵詞:復發臨床特征糖皮質激素

龍有珠

摘要:目的:分析嗜酸性粒細胞性支氣管炎(EB)有效治療措施,總結EB疾病臨床特征、長期預后效果與復發原因。方法:選擇2019年1~12月我院治療的38例EB患者開展研究工作,所有患者均實施糖皮質激素(ICS)治療,吸入布地奈德氣霧劑200μg,一天2次,在實驗的第1天開始聯合應用潑尼松10mg-20mg/d,持續3-5天。結果:38例入選者中,經過治療之后已有由32例患者的咳嗽癥狀在7天之內消失,其余6例患者繼續采取藥物治療,都在1個月之內疾病癥狀全部消失;經過為期2年的隨訪觀察,有11例患者出現復發情況,復發者均合并變應性鼻炎(AR)或者持續性嗜酸性粒細胞炎癥,其中4例發生多次復發,復發患者實施規律小劑量ICS治療1個月,復發概率降低。結論:嗜酸性粒細胞性支氣管炎首選治療藥物是糖皮質激素,療效較好;EB在治療后會出現復發情況,某些患者還會存在多次復發,患者合并AR或者持續性嗜酸性粒細胞炎癥是EB復發的重要影響因素。規律使用小劑量的ICS實施1個月的治療能減少患者疾病復發概率。

關鍵詞:嗜酸細胞性支氣管炎;糖皮質激素;復發;臨床特征

【中圖分類號】 ?R562.2+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13--01

嗜酸性粒細胞性支氣管炎(EB)的主要是指以氣道嗜酸性粒細胞浸潤為特征,痰嗜酸性粒細胞增高的支氣管炎,此類患者的氣道高反應性顯示是陰性[1]。EB是慢性咳嗽的常見原因,干咳或咳少許白色黏液痰,國內外的研究顯示,有13%~22%慢性咳嗽都是因為EB所導致的。目前臨床治療EB的首選藥物是吸入糖皮質激素(ICS),但EB具體預后效果還沒有明確,對于EB復發原因還需要做更深入分析[2]。本研究旨在分析EB有效治療措施,總結EB疾病臨床特征、長期預后效果與復發原因,分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擇2019年1~12月我院治療的38例EB患者開展研究工作,其中男性20例,女性18例,年齡范圍66~25歲,平均年齡(41.23±3.23)歲,病程3個月~2年,平均病程(11.56±2.03)個月。所有入選患者的臨床表現都是反復性或者持續性的干咳,其中有7例患者咳少許白色黏液痰,其中22例主要是白天咳嗽,剩余16例患者伴有夜間咳嗽。所有患者實施肺部聽診未聞及肺部哮鳴音及濕性羅音。其中29例患者實施胸部X線檢查發現為正常,有9例患者檢查發現存在雙肺紋理增粗現象。實施肺功能檢查發現,38例患者的肺通氣功能均正常,呼氣峰流速平均周變異率正常,無一例患者存在氣道高反應性。所有患者均對此次研究目的了解并簽訂同意書。本次研究排除有使用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者、鼻息肉者、鼻竇炎鼻者、胃食管反流病史者,排除連續使用采取止咳藥、抗生素治療3周以上沒有效果者。

1.2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均實施糖皮質激素(ICS)治療,吸入布地奈德氣霧劑200μg,2次/d,在實驗的第1天開始聯合應用潑尼松10mg-20mg/d,持續3-5天。

2結果

38例入選者中,經過治療之后已有由32例患者的咳嗽癥狀在7天之內消失,其余6例患者繼續采取藥物治療,都在1個月之內疾病癥狀全部消失;經過為期2年的隨訪觀察,有11例患者出現復發情況,復發者均合并AR或者持續性嗜酸性粒細胞炎癥,其中4例發生多次復發,復發患者實施規律小劑量ICS治療1個月,復發概率降低。

3討論

EB是導致慢性咳嗽的一個常見原因,EB的疾病特征主要是以氣道中嗜酸性粒細胞浸潤為主,而慢性刺激性咳嗽是EB唯一的臨床癥狀,大多數患者對異味、灰塵、油煙、冷空氣較為敏感,患者無呼吸困難、氣喘等癥狀,進行查體一般沒有異常,無肺通氣功能異常、峰流速變異率異常情況,無氣道高反應情況。EB患者一般在白天出現咳嗽,大多數患者在進入睡眠之后咳嗽減少,但是咳嗽發作時候較為劇烈,咳嗽時氣短,咳嗽之后氣短癥狀消失[3]。

本文38例EB患者均吸入糖皮質激素治療,同時結合3d-5d的小劑量潑尼松口服治療,32例患者的咳嗽癥狀在7天之內消失,可見吸入糖皮質激素治療具有的療效顯著。其中6例患者繼續采取藥物治療,都在1個月之內疾病癥狀全部消失。雖然目前還沒明確糖皮質激素吸入維持時間,但大多數學者認為用藥2個月即可。此次EB患者中,有9例合并變應性鼻炎(AR)。2例合并持續性嗜酸性粒細胞炎癥,這11例患者均出現復發情況,可見合并AR或者持續性嗜酸性粒細胞炎癥是EB復發的重要影響因素。本研究對于復發患者,規律使用ICS治療(布地奈德干粉劑40Qug/d或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氣霧劑25Qugd)連續1個月以上,患者的復發概率顯著降低??梢娨幝墒褂眯┝縄CS早治療4周以上能夠作為EB疾病的保護因素,降低EB疾病復發概率。

綜上,嗜酸性粒細胞性支氣管炎首選治療藥物是糖皮質激素,療效較好;EB在治療后會出現復發情況,某些患者還會存在多次復發,患者合并AR或者持續性嗜酸性粒細胞炎癥是EB復發的重要影響因素。規律使用小劑量的ICS實施1個月的治療能減少患者疾病復發概率。值得注意的是,EB患者實施ICS治療時候,由于患者個人的依從性不同,其療程各異,不同療程的ICS對EB患者的疾病預后存在的影響會存在差異。

參考文獻:

[1]馮敏玲、歐漢堅、李肖活.孟魯司特輔助治療嗜酸粒細胞性支氣管炎的效果及預防復發的作用[J].海峽藥學,2020,32(8):2-2.

[2]李曉琳.嗜酸性粒細胞性支氣管炎給予孟魯司特+布地奈德治療的臨床研究[J].中國保健營養,2020,30(34):144-145.

[3]范娟娟,李光,章冬娥.三拗疏風湯治療嗜酸粒細胞性支氣管炎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科學,2020,10(4):3-3.

猜你喜歡
復發臨床特征糖皮質激素
完整結腸系膜切除治療老年肥胖患者結腸癌的療效及復發情況觀察
結直腸癌腦轉移的臨床特征及其治療
縱隔大B淋巴瘤22例臨床分析
腫瘤標志物CA199和CEA與大便潛血聯合檢測對腸癌復發的診斷價值
69例再發腦梗死患者臨床特點及危險因素分析
蕁麻疹患者臨床特征與護理干預探析
阿托伐他汀聯合吸入糖皮質激素治療支氣管哮喘的臨床觀察
糖皮質激素應用于分泌性中耳炎的臨床分析
重癥肺炎臨床特征與治療護理效果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