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說“捅上網”

2022-05-12 23:24迂夫子
雜文月刊 2022年5期
關鍵詞:輿情違法輿論

迂夫子

在萬物互聯的時代,人們已經離不開網絡了。諸如社交、購物、聽歌、看影視劇、打游戲、瀏覽新聞等等活動,似乎只要一機在手,便可“一網打盡”。由此可見,網絡已經深深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讓人無時無刻不生活在虛擬與現實相結合的世界里。與現實社會不同,網絡上信息容量大、傳播速度快,極易在瞬間形成信息洪流,迅速聚焦人們的視線,從而產生新聞熱點,于是現實生活中就出現了兩種與“上網”有關的“有趣”現象。一是“怕上網”。此“怕上網”,不是害怕登陸互聯網,而是怕自己暴露在網上。怕上網的人,除了怕個人隱私泄露之外,多數都因為做了見不得光的事。二是“捅上網”。把違法犯罪分子在網上曝光,讓他們接受輿論的審判,或者借助網上的轟動效應,引起現實中有關部門的注意,從而介入調查使違法分子得到應有的懲罰。

違法者“怕上網”,因為一旦曝光,違法事實大白于天下,再想靠金錢、權勢玩貓膩也不可能。熱衷“捅上網”的人,恰恰是抓住了違法分子的這一死穴,偏要給他捅到網上去,讓輿論施壓,倒逼有關部門不得不認真調查。不過“捅上網”是需要勇氣的,尤其面對黑惡勢力或利益集團,要冒極大風險,搞不好人家就會“捅”上門來,比如面對某某宴老板娘“狗命比人命貴”、“分分鐘可以花錢把人弄死”的囂張,你敢捅她上網,沒有點視死如歸的精神怕是不行。

不過,自有互聯網以來,很多“捅上網”的重大事件,往往都“功德圓滿”了。正黃旗老太、某某宴的老板娘、毆打院士的董事長,都受到了應有的懲罰。不得不為輿論的強大力量點贊。點贊之余,又有隱憂,把不法分子捅上網,的確是懲惡揚善的好法子,但如果所有的違法亂紀行為都要靠捅到網上去,靠網絡的力量擴大影響,然后倒逼有關部門介入調查,才使問題得到解決的話,是不是有關部門就顯得太被動了?或者更進一步聯想,那些沒有被捅上網的問題呢?都得到解決了嗎?

如果群眾在現實世界中有問題就有反應的渠道,能夠且盡快得到解決,誰還愿意跑到網上去“擊鼓喊冤”?由此可見,完善的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任重道遠,相信互聯網作為反饋輿情的重要窗口,肯定還會出現各種“捅上網”的現象。有關部門只有認真對待網上的輿情,不捂蓋子、不打棍子,始終讓信息透明,使問題得到及時解決,才會讓人民滿意?,F在很多政府網站都設置了舉報窗口,給投訴無門的網民一個申訴或反映問題的渠道,把問題通過正規渠道直接“捅”給負責的部門,解決起來就更容易一些了。但千萬不要出現明明舉報事實清楚,卻遲遲不給答復的現象,這只會讓人民群眾選擇別的渠道,比如“捅上網”。當然,我們也要警惕“動輒捅”或“別有用心的捅”。雞毛蒜皮的事就上網的自不必說,有些“捅上網”可能存在故意歪曲事實,利用網上爆料來煽動公共情緒,達到裹挾司法的目的,這種“捅上網”通過大造輿論,渾水摸魚,從中獲取私利,就是擾亂社會治安了,需要堅決打擊,絕不留情。

韋榮景/圖

猜你喜歡
輿情違法輿論
刑事違法所得追繳的兩元體系構造
一起多個違法主體和多種違法行為案件引發的思考
這份土地承包合同是否違法?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輿論
如何有效查處“瞬間交通違法”
輿情
輿情
輿情
微博的輿情控制與言論自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