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動“雙創”活力突破性研究

2022-05-15 00:13范云鵬
江蘇廣播電視報·新教育 2022年1期
關鍵詞:創業創新山西省雙創

摘要:以山西省“雙創”實踐活動為研究樣本,在分析山西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發展現狀的基礎上,探究制約山西省“雙創”活力突破性發展的戰略規劃、政策環境、服務水平、科技支撐、人才環境、平臺建設等各因素,提出應當創造良好的創業創新政策環境;營造良好的創業創新市場環境;打造良好的創業創新服務環境;激發創新創業人才活力;打造優質高效的服務平臺和創業創新平臺,不斷激發“雙創”的整體活力。

關鍵詞:創業創新;山西省;“雙創”活力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在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加速新舊動能轉換,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關鍵性實現路徑,也是激發全社會創新潛能,培育和打造經濟社會發展新動力必然選擇。要想加快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必須推動“雙創”活力取得突破性進展,充分激發人民大眾的創新創業潛能,在更廣闊范圍、更深遠層次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形成千帆競過,百舸爭流的良好局面。

一、山西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發展現狀

自從李克強總理在2014年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來,山西省政府認真貫徹落實“雙創”政策要求,加強政策引導和扶持,在促進創新創業環境升級、推動創新創業發展動力升級等8個方面提出具體舉措,使全省雙創工作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2017年以來,山西累計認定27個省級雙創示范基地,形成了一批可復制推廣的典型經驗做法。雙創示范基地的建設讓山西市場主體活力顯著增強。2018年至今,各示范基地新增高新技術企業389家,新增市場主體20.37萬戶,雙創帶動就業人數超過12萬人。在“雙創”方面取得了積極的進展[1]。

可以說,近年來山西省經濟社會發展始終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在“兩轉”基礎上進一步提質,通過科技政策創新等十大行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發展引擎向創新驅動轉變,轉換舊動能,打造新動能,為山西的轉型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但是也要看到,與上海、杭州等國內一些地區相比,山西省在“雙創”方面還存在著差距,加快山西省經濟結構持續優化升級、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深化改革開放、加快綠色發展、仍然需要進一步推動“雙創”活力,提升山西發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綠量”。

二、制約山西省“雙創”活力突破性發展的因素分析

(一)政府對“雙創”的戰略統籌規劃有待發展完善

提升“雙創”活力需要地方政府的支持和鼓勵,雖然山西省政府結合本省實際,出臺了大量的激勵“雙創”的相關政策,但是就目前來看,這些政策還沒有形成支持“雙創”的政策合力,省內各部門扶持“雙創”的政策如科技創新政策、財政金融政策、稅收政策、市場環境政策、人才和創業政策等自成一體、各成一塊,各項政策的有序銜接、協調統一還需要進一步統籌規劃。同時,“雙創”政策的時效性有待提高和加強,頂層設計有待進一步發展與完善。

(二)“雙創”環境需要進一步優化

近年來,山西省政府全力打造“六最”營商環境,堅持不懈推進“放管服效”改革,大幅度削減行政審批事項,在全省范圍內實現了“多證合一、一照一碼”,通過對工商登記前后涉及的信息采集、記載公示和管理備查類的各種涉企證照事項的整合、簡化、削減,縮小核準范圍、減少核準事項,極大地降低了市場主體的交易成本,同時出臺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大幅度減稅減費,營造出了有穩定預期、公開透明、公平競爭的營商環境,有效降低了市場主體的生產經營成本。然而,與東部發達地區相比,山西在政府機構的辦事效率、稅收減免優惠政策、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減免政策等方面仍有不足之處,山西省的“雙創”環境需要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有較大的改進空間。

(三)“雙創”投入有待進一步提高

2018年,全省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175.8億元,比上年增加27.5億元,增長18.6%,增速較上年提高6.8個百分點;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強度強度達1.05%,比上年提高0.09個百分點。全省地方財政科學技術支出67.24億元,省本級財政科學技術支出占當年全省財政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為2.90%??梢钥闯錾轿魇≡谂c“雙創”相關的資金投入在持續增加,但是與其他省份相比,差距仍然較大,2018年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強度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的?。ㄊ校┯?個,分別為北京、上海、廣東、江蘇、天津和浙江[2]。山西的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強度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由此可見山西省“雙創”投入有待進一步提高。

(四)“雙創”主體的創業意愿還不強烈,需要加強引導

山西省委出臺了《山西省委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省財政廳聯合省教育廳印發了《普通高校畢業生到山西省內艱苦地區基層單位(崗位)就業學費補償管理辦法》等文件,地方政府也積極行動,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了本地的人才培育實施方案,收效良好。如長治市沁水縣制定出臺了《沁水縣關于促進人才優先發展的實施辦法》(沁發〔2017〕26號),通過28條優惠舉措為識才用才聚才提供了條件。

雖然政府積極引導,政策大力支持,人民大眾的創業意識仍然比較薄弱,就以“雙創”活力最大,意愿最強的大學生群體來說,“調查顯示,八成以上的家長希望子女能夠有穩定的工作,近七成的家長不贊成子女創業,希望子女自主創業的不足3%?!盵3]。就其原因來說,一方面是人們的厭惡損失心理使其更傾向于選擇安穩的工作而不愿意創業,另一方面也與創業創新能力不足,創業創新風險較大有關。

(五)為“雙創”打造優質平臺、提供高效服務還需要進一步深化

近些年山西省大力發展眾創空間、孵化園,為“雙創”提供了資源匯聚、要素供給、信息流通、創新協作、享用公共服務的平臺。截至今年,山西省國家備案眾創空間達52家,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增加至16家,但是與北京、廣東、浙江、江蘇、山東、河北等六省市的眾創空間發展水平相比,山西省眾創空間的平臺數量不是很多,功能相對比較單一,眾創空間運行的內在賦能機制,即:服務賦能機制、市場賦能機制、政策賦能機制及效益賦能機制作用發揮還有待加強[4],整體來看缺乏管理咨詢服務、金融服務方面的平臺,而且存在專業化運營程度不高等問題,限制了創業主體,不利于眾創空間、孵化園功能的進一步發揮。

三、推動“雙創”活力的可行性措施

(一)堅持做好頂層設計,創造良好的創業創新政策環境

推動“雙創”活力取得突破性進展必須要重視頂層設計,全面系統的對山西省的“雙創”進行統籌安排。要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以科技創新為導向,以人才為抓手,以《山西省“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為藍圖,以“九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為重點,制定切合我省實際的政策扶持制度,為創業主體提供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地方政府要對各行業進行針對性的指導,落實主體責任,打破傳統的發展觀念,引導創業主體創新。

目前山西省已經建立了由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的山西省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廳際聯席會議制度,這一制度的出臺和實施有利于各有關部門按照職能分工,積極落實促進創新創業的各項政策措施,針對各行業、各領域制定“萬眾創新、大眾創業”的路線圖,既有時間節點也有具體的發展內容,鼓勵各市縣、各部門結合本地區實際探索“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發展之路,同時落實責任制度,明確各部門、各市縣主要責任人的責任,統一協調包括資金等各類資源的投入,確?!叭f眾創新大眾創業”按照路線圖實施與推進。

(二)營造良好的創業創新市場環境

推動“雙創”活力必須要進一步激發起市場的活力,完善市場運行的機制,營造良好的創業創新市場環境,讓市場各類主體,包括個人、企業等融入到創業創新當中。為此,必須破除影響市場發揮機制的各類因素,破除各種體制機制障礙,最大范圍的推動各種市場要素自由流動,一方面要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轉變政府職能,降低市場準入門檻,減稅降費,精簡、縮減審批事項,優化辦事流程,把自主權交給市場主體,充分調動其積極性,另一方面,強化政策供給,密集出臺有利于創業創新的各項政策,改變對私營企業、個人創業的歧視性政策,出臺更多普惠性的優惠政策,通過誘致性的制度變遷,保護知識產權,大力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效率,強化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

(三)打造良好的創業創新服務環境

推動“雙創”活力要有完善的公共服務體系做為保障[5]。首先要打造優質便捷高效完善的民生保障服務體系,切實保障民生,在安居保障、子女入學、醫療服務等方面提供安全可靠的服務,讓創業創新主體能夠享受到均等的公共服務,使其能夠全身心投入“雙創”大潮而無后顧之憂。其次要提高行政辦事效率,打造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是提升政務服務水平的有效載體,充分發揮各地政務大廳一站式服務的功能,減少不必要的環節和手續,營造“六最”營商環境,讓創業者到政府辦事,不再耗時費力,爭取只跑一次,一次就辦成;再次,要與市場合作,打造創業創新平臺,讓各類創業創新主體充分融匯溝通、分工協作,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創意聚集,創新迭代。最后,要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強化主動服務的意識,提升服務質量,創新服務方式,為創業主體提供投資融資、市場開拓、政策咨詢、創業技能培訓等服務。

(四)以人才支撐為第一要素充分激發創新創業人才活力

推動“雙創”活力取得突破性進展必須激發億萬群眾的智慧和活力,萬馬奔騰才是大眾創業,百舸爭流才能萬眾創新。

首先要加大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相關激勵政策的宣傳力度,加強輿論引導,廣泛動員全社會有創業熱情、創業能力的人參與進來,吸引更多人才加入“雙創”大軍,形成人人創新創業的氛圍。

其次要大力宣傳創業創新榜樣,通過宣傳推介一批創新創業典型人物的事跡,為有創業意愿的人才樹立標桿,吸引他們大膽創業、智慧創業、理性創業,引導和推動各類科技人員投身創新創業大潮。

最后,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創新精神、企業家精神、愚公精神、工匠精神,提升持久力、堅定意志力、培養他們精益求精的“死磕”精神,以提高其創業的成功率。

1、培育有文化,懂創新,會經營的科技型創新人才

激發“雙創”活力需要大量的人才,培育當地人才是最基本的途徑。首先要加大對基礎教育的投入力度,保證并逐年加大教育的經費投入;其次要堅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增加R&D經費投入,建立健全鼓勵研發投入的政策體系,提升經費投入的有效性和針對性,在前瞻性基礎研究、顛覆性技術創新、科技創新成果轉移轉化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2、多方面、多渠道引進人才,在山西省加快形成規模大、結構

優、素質高的創新創業人才隊伍。

引進人才能夠快速解決“雙創”中人才不足的問題,外來的高級人才往往能帶來新技術、新理念,具有較大的帶動作用。所以要根據實際需要,引導“鳳凰還巢”,讓有技術、有資金、有能力的人回鄉創業,取其所長,用其所能,制定靈活的引才引智政策,解決高精尖領域高素質人才稀缺的問題。

3、大力營造良好人才環境,留住人才

首先要積極營造一種尊重人才、愛護人才的良好氛圍,為其成長、進步創造寬松的社會環境,為創新人才展現自己的才干提供廣闊的舞臺,黨和政府要尊重人才,支持人才,關心人才,讓他們真正感受到黨和政府對他們的愛護和重視,不斷提升創業創新人才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情感留住人才;其次要尊重他們的自由選擇,保障他們的各項權益,給予他們實實在在的實惠,幫助他們解決工作和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如個人發展,子女教育,醫療住房,社會保障等實際問題,用待遇留住人才;最后要在政策、資金、稅收、土地等方面給予傾斜和扶持,建立健全人才市場網絡體系,為創業人才流動提供便利,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讓各類人才在中“雙創”大潮中建功立業,用事業留住人才。

(五)打造優質高效的服務、創業創新平臺

積極構建以開放、共享為關鍵的平臺,搭建創新創業資源對接平臺,提供更多的投資融資、市場開拓、政策咨詢等服務,加快推進山西省眾創、眾包、眾扶、眾籌的平臺建設,以眾創集思廣益推進創新,釋放創業創新能量;以眾包匯集眾力增加就業,激發創業創新活力;以眾扶推動各類要素資源集聚,形成創業創新合力;以眾籌優化資源配置,深化開放合作?!八谋姟卑l展要堅持創新性原則,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方式進行,根據各市場主體為基礎進行雙新創業平臺的構建。

參考文獻:

[1]2017年山西省市場主體發展指數分析報告[EB/OL].(2018-5-29).http://www.shanxi.gov.cn/zw/tzgg/201805/t20180529_452007.shtml.

[2]2018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EB/OL].(2019-08-30). http://www.stats.gov.cn/tjsj/tjgb/rdpcgb/qgkjjftrtjgb/201908/t20190830_1694754.html.

[3]張前榮.加快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J].宏觀經濟管理,2015(06):17.

[4]薛浩.地區眾創空間發展水平比較及賦能[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02):131-133.

[5]在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電視電話會議上的講話[EB/OL].(2020-09-30).http://www.gov.cn/guowuyuan/2019-06/25/content_5403115.htm.

作者簡介:范云鵬(1980—),男,山西定襄人,中共運城市委黨校,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政治經濟學。

山西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重點課題(SSKLZDKT2018106)課題名稱:推動“雙創”活力突破性研究。

猜你喜歡
創業創新山西省雙創
山西省發現刺五加種群分布
“四大板塊、六大支撐” 協同式“雙創”教學模式研究
2021年山西省對口升學招生考試工作日程
樂山市五通橋區“雙創”五通橋在行動
山西省大氣污染現狀及其防治
山西省大氣污染現狀及其防治
大學生“雙創”進行時
職業院?!半p創”教育辨析:基于現實審視與理性思考
高校校內創業實訓基地建設
創業創新:青年大學生踐行中國夢的有效路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