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思政思域下的中職語文教學路徑探究

2022-05-16 21:24周劍蕓
錦繡·上旬刊 2022年2期
關鍵詞:課程思政語文教學中職

周劍蕓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人們愈加關注學生道德素養的培養。這要求教師要緊密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開展教學工作,并在其過程中巧妙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雙向提升學生專業素養與道德素養。語文作為所有學科的基礎,在中職教育階段也至關重要。因此,教師要善于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思政教育,使專業課程與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從而實現共同育人目的。本文主要通過探討課程思政視域下的中職語文教學現狀,并針對性提出相關解決措施,以期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促進其全面發展。

關鍵詞:課程思政;中職;語文教學

本文主要從中職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認知結構以及興趣愛好等方面出發,有效結合語文教學與思政教育,以期在提升學生語文素養的基礎上,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使其形成獨特的個性魅力與完善的人格特征,從而明確自身未來職業規劃,最終不斷完善自我,發展自我,成長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1]。

一、課程思政視域下語文教學現狀

課程思政教育理念要求不同的專業、不同的學科等均要深挖其潛在的思政教學元素,使其相輔相成,共同促進,從而達到協同育人目的。實際上,中職語文課程中有很多優秀的文學作品,可以使學生感受到國內外文化魅力的同時,逐漸養成良好的道德修養[2]。但就目前教學情況而言,大多數教師更加注重學生專業知識的積累與教授,忽視了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中職院校,更加注重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使其在語文教學中更傾向于學生語言表達、閱讀理解、應用寫作等能力的提升。換而言之,即教師的教學重心大多聚焦在語文學科的工具性上,而忽視了其人文性,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道德素養的有效培養??傊?,教師只注重學生知識與技能的提升,沒有引導學生積極表達自我的情感要素,會導致學生道德素養水平偏低,進而影響文化素養的培育。另外,德育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與關鍵,具有實踐性、人文性等特征。但目前中職教育卻局限于課堂,沒有向學生的日常生活進行有效延伸,導致學生很難將課本上的德育知識與實際生活有機結合起來,自然也就無法靈活運用相關理論知識,嚴重影響了語文學科的實際育人效果[3]。

二、中職業院校語文課程思政開展路徑

(一)深挖思政教育元素

眾所周知,語文學科本身就蘊含豐富的思政教育元素。教師可以抓住這一特點,深入研讀中職語文教材,挖掘其思政元素,培養學生的道德修養。必要時,教師還可利用信息技術將與課程思政視域下的語文教學相關信息資源展現在學生眼前,以多彩的圖片或者生動的視頻沖擊學生的視聽感官,繼而幫助學生正確理解語文學科蘊含的思政教育內涵[4]。例如,教師在教學《關雎》時,首先要明確教學目標,即在熟讀成誦的基礎上,提高學生詩歌鑒賞的能力。同時,正確認識古代勞動人民對美好愛情的追求和向往;其次,以多媒體展示“君子劍”“淑女劍”,引出《關雎》中的“淑女”與“君子”。同時,要求學生深讀全文,把握文意;最后,引導學生深入探討,體會詩歌中的情感美,從而樹立正確的情感價值觀念。又例如,在學習《季氏將伐顓臾》時,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將當時的歷史背景和我國目前面臨的國際國內形勢進行對比,讓學生感悟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不得人心,理解和平的國內形勢和發展局面來之不易,從而在了解孔子“仁政”“禮制”的政治主張的基礎上,深刻體會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發展中國的道理,來教育引導學生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之中。

(二)優化課堂互動模式

良好的互動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到課程學習之中。這就要求教師要深入研讀文本,做好課前預設工作,強化對文本內涵的把握,從而在互動中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質。例如,教師在教學魯迅的《拿來主義》時,首先要讓學生了解文章的寫作背景、寫作意圖,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從而樹立起正確的政治意識與愛國情懷;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除了使用傳統的講授法、問答法之外,還可適當創新互動模式,增加情境對話、學生分享以及游戲互動等環節,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勇敢表達自己的想法[5]。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能讓教師在學生的言行中明確學生的思想狀態,從而針對性提出解決措施,及時糾正學生思想上的偏差,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

(三)提高教師綜合素質

語文作為所有學科的基礎,其地位至關重要[6]?;诖?,教師在深入研讀語文教材的同時,應適當了解其他學科的知識,便于整體貫穿學生知識體系,實現價值引領與認知結構的統一。同時,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有目的地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為未來職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另外,教師應切實承擔起教書育人的崗位職責,樹立活到老、學到老的終身學習觀念,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養與道德素養,才能正確引領學生全面發展[7]??傊?,在中職語文教學工作中,我們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語文教學始終,將課程思政轉為常態化的教育,從而雙向提升語文學科的“知識傳授”與課程思政的“價值引領”,切實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素質教育快速發展的新時代,課程思政教育理念已經深入人心。作為一名中職語文教師,我們應深挖語文學科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幫助學生正確理解語文學科蘊含的思政教育內涵,優化課堂互動模式,重視學生主體地位,糾正學生思想偏差,提高教師綜合素質,落實教育育人職責,引領學生全面發展,成長為德才兼備的社會主義建設者。

參考文獻

[1]曾令美,劉婷,鄧連彩.新課程標準下中職語文課程思政路徑及方法探索[J].現代職業教育,2021(26):208-209.

[2]湯巧妹.課程思政視域下中職語文教學中的實施策略[J].時代報告,2021(14):138-139.

[3]宋軍華.基于課程思政理念的中職語文教學分析與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1(16):112-113.

[4]陳金蓮."課程思政"導向下企業文化融入中職語文課堂的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1(16):18-19.

[5]王翠蕓.課程思政優化中職語文教學探析[J].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與研究,2021(8):18-19.

[6]舒海斌.職業教育文化課程融入思政元素策略探究——以中職語文教學為例[J].科教導刊-電子版(中旬),2021(1):192-193.

[7]郭紅英,馬瑞霞.課程思政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實施策略[J].河北職業教育,2020,4(3):80-82.

猜你喜歡
課程思政語文教學中職
“課程思政”下中職《基礎會計》的教學改革
新疆中小學和中職學校全面開學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多媒體技術助力中職美術教學
中職數學作業批改中的問題及對策
低年級學生課前預習能力的培養
主問題設計需“對癥下藥”
讓語文教學更接地氣
核心素養下的語文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