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閱讀教學從生本對話入手

2022-05-16 21:21徐雪英
錦繡·上旬刊 2022年2期
關鍵詞:個性閱讀散文教學情感體驗

徐雪英

摘要:散文閱讀教學是高中現代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以往的散文教學中,語文教師常常凌駕于文本之上,而一味地講授閱讀方法和答題模式,使學生無法獲得獨特的情感體驗,學起來索然無味,由此失去學習散文的興趣。筆者通過對學生的調查和自己的思考,認為散文教學應該從學生與文本的對話入手,尊重學生的個性化解讀,從而增進學生的審美情趣,增強學生的文化內涵。

關鍵詞:散文教學;生本對話;個性閱讀;情感體驗;合作探究

高中散文教學存在著一些誤區,許多教師教學散文仍然固守舊的一套教學模式,即按照介紹作者、寫作背景,劃分層次結構、概括主題思想、分析寫作特點等一系列步驟,忽視了散文這一特定文本的特性,甚至模式化。其次是 “講讀教學法”依然占據語文教學法的主導地位,教師怕學生讀不懂,拼命講解、拼命分析,常常是越俎代庖,以自己的解讀代替了學生的閱讀與思考,使語文課沒了語文味兒,文學課沒了文學味兒。

如何避免散文解讀方式上的誤區,筆者在散文教學中做了以下方面嘗試:

一、重視學生的文本閱讀。

任何一篇現代文閱讀都必須是基于文本的閱讀,那種拋棄文本大談特談閱讀方法的教法都是錯誤的,都是違背閱讀教學規律的?!伴喿x是一個讀者與文本相互作用,構建意義的動態過程。構建意義的實質是讀者激活原有的知識,運用閱讀策略適應閱讀條件的能力”。這個過程需要加大學生的閱讀量,加強學生與文本的對話。教材是最典型的范文,能夠選入課本的散文都是名家的作品,它滲透著作者的生活經歷和思想精華。語文教師要重視教材,利用好現有的資源,引導學生反復品讀,反復體會,帶領學生走進作品的意境中去,感受作者的深情告白。

散文閱讀的重點就在于文本,要引導學生走進文本,與文本對話。教師不能夠以自己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也要防止用集體討論的方式代替個人閱讀,抑或是遠離文本過度發揮。根據不同類型的文本,教師所做的點撥應該有所側重。例如在朱自清《荷塘月色》一課的教學中,筆者將寫景散文的閱讀方法和朱自清散文的特征一起作為教學內容,同時考慮到文章寫作時代離學生的現實生活較遠的緣故,筆者先將寫作背景引入課堂,然后設計一些貼近學生生活的作業,為課文的閱讀學習掃清障礙。

閱讀散文,學生最難理解的是散文的神韻。散文形散,會給學生造成一種錯覺:沒有頭緒,沒有脈絡,思路不清晰。其實無論散文的選材怎樣零散,它的“神”卻是集中的。教師要幫助學生理清思路進而整體把握文章主旨。文章的思路通常表現在取材、線索、順序,以及開頭、結尾、過渡、照應、段落層次等方面。教師要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或文眼,進而把握文章的構思;或從各自然段的內容入手,畫出主句,合并概括內容相近的段落。只有抓住文章的核心才能有效地指導學生研讀文本,使學生理清思路,掌握文章的構思,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文章的內涵。

教師引導學生走進文本后,一定不要忘記自己只是個引領者,要讓學生與作者,與文本進行充分地交流,通過個性化閱讀和學生之間的合作探究,讓學生既能走進文本,又能走出文本,超越文本。

二、尊重學生的情感體驗

散文閱讀教學應重視情感體驗。有人說“散文的真面目是以情感人”。從這一點來看,作者所展現出來的情感和學生所感悟到的情感是我們學習散文的關鍵之所在。閱讀應當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要鼓勵和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理解和體驗。教材中所選的作品離學生的生活經驗比較遙遠,讓學生回歸生活,是散文學習的前提條件。散文雖然是作者對生活的深刻感悟,但并不是學生對生活的體會,我們不能讓學生的思維成為無本之木。這就需要我們語文教師將散文中的內容和學生的經驗世界聯系起來,讓學生在已有的生活知識條件下進行散文的閱讀學習,引領學生建立與文本的鏈接。學生在閱歷、知識、思想、感悟等方面存在著不同的特點,對文本的認識也會不盡相同,情感的體驗自然有濃有淡、有深有淺。因此我們教師要尊重學生的理解體驗,通過學生間的合作探究學習,將學生引入散文的意境。

郁達夫《故都的秋》一文中,請同學們合作探究:從哪些句段中,你感覺、體察到了作者所謂的“悲涼”?你如何看待這種“悲涼”?問題情境一拋出,便有效地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濃厚興趣,學生積極組合成探究小組,表達出了個性理解:有同學認為“……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閑,潛意識下并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蓖ㄟ^清閑、落寞等詞,隱約透露出悲涼的感覺和心境。一種認為“秋蟬衰弱的殘聲,更是北國的特產……”作者聽到的衰弱的殘聲似乎是悲涼之聲,顯然含有悲涼之情。還有一種認為“可不是嗎?一層秋雨一層涼啦!”,秋雨給人帶來的清涼,仿佛使人們的內心更增添了一絲的悲涼。學生在合作探究的學習活動中,大膽地表達出自己對文本的個性化理解,同學間通過思維碰撞,增強對文本的感悟和體驗。這種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的合作探究,互動學習,加深了學生對問題的理解,也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合作探究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明確:學生作為主動學習的求知者,要能提出自已的看法和疑問,并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解決疑難問題,使學生真正動起來,充分參與到課堂教學中,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傊?,情感是散文的生命,真摯的情感會使學生受到強烈的感染。尊重學生不同的閱讀體驗,自然會激發學生閱讀散文的興趣,提高學生閱讀理解的能力。

作為文學作品,散文常常以優美的意境、生動的語言、豐富的情感攝人心魄,教師在散文閱讀教學中應引領學生用心感受美、享受美、追求美。作為語文教師,提高學生的文化底蘊和人文精神、培養學生健康而高尚的審美情趣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當然,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對于散文閱讀教學,每位教師都有自己獨特的教學方式,但不管哪種教學,都應重視學生與文本的對話,尊重學生的個體體驗,才能讓學生在散文閱讀教學中有所收獲,不斷成長。

參考文獻:

[1]寧錳.對中學散文閱讀教學的思考[J].東方文化周刊,2014(11)

[2]范玲玲.高中散文閱讀教學策略探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

[3]楊琍.少一些縛 多一些待——對新課程背景下散文閱讀教學的一些思考[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中教研究),2019(Z1)

[4]王雪.多元解讀視角下高中現代散文閱讀教學現狀及對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5

猜你喜歡
個性閱讀散文教學情感體驗
尊重兒童視角 生成個性閱讀
由《故都的秋》談高中散文教學思路
讓個性閱讀在語文課堂中綻放光彩
巧抓散文教學之根
淺談交互設計在工業設計中的運用
情感教育是思想品德課升華的金鑰匙
注重體驗,促進成長
問題意識,個性化閱讀的原動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