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哲學視角下的國家審計工作

2022-05-16 07:27馬曉娣
錦繡·上旬刊 2022年2期
關鍵詞:視角方法論審計

摘要: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精華,是屬于世界觀和方法論范疇。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無產階級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我們制定政策理論的前提和基礎,我國要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一刻也離不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指導。國家審計作為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構建國家審計理論體系,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方法論解決審計工作中的問題,值得思考。本文從唯物論視角下的審計調查、認識論視角下的審計實施方案、矛盾論視角下的審計問題、發展論視角下的技術創新和實踐論視角下的審計整改等五個方面進行了初步思考。

關鍵詞:哲學;視角;審計;方法論

一、唯物論視角下的審計調查

馬克思主義哲學強調物質決定意識,任何意識都要以物質前提為依據。要堅持從客觀事實出發,實事求是地開展審計,首要是對被審計單位進行審計調查。因為“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廣泛、深入的調查研究是科學決策的必要條件,國家審計是國家權力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審計機關承擔著高于一般行政機關的重大責任,因此審計機關在進行決策時必須慎之又慎,調查研究正是幫助審計機關進行科學決策的重要法寶。

二、認識論視角下的審計實施方案

馬克思主義哲學提出,認識來源于實踐,但對實踐也有巨大的反作用。一方面人的主觀意識對客觀世界具有主觀能動作用,要充分發揮審計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在調查了解的基礎上,評估被審計人存在重要問題的可能性,確定應對措施,編制審計實施方案,為審計工作開展提供指導意見。另一方面認識的局限性,要求要嚴格執行實施方案。受認識水平、審計證據鏈條等因素影響,審計實踐僅能達到相對真實的結果。審計人應在法定審計程序指導下開展審計活動,最大程度確保審計結果的客觀性。如曾經的投資審計實施方案是“一個模板走天下”,一個實施方案可隨意指導任一投資審計項目,直接導致報告千篇一律,審計成效甚微。此外,同等情況下不同審計人對同一事項的審計結果往往不一致,甚至同一人在不同時期對同一事項的審計結果亦可能不同,用同樣的方案卻有不一樣的結論,審計風險較大。2017年,審計署提出投資審計轉型發展要求審計人員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細化審計實施方案,嚴格執行“一項目一方案”,強調實施方案的針對性和操作性。同時,在審計過程中要嚴格按照法定程序,逐一落實方案確定的審計事項,不得隨意更改、擴大審計范圍,從審計源頭上把控審計風險。

三、矛盾論視角下的審計問題

唯物辯證法認為,任何事物之間都存在著矛盾,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共處于一個統一體之中,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從而推動事物的發展。對立統一規律是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規律,對指導實踐工作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它教會我們要辯證地思考問題,用聯系的、發展的、全面的觀點看待問題,要在對立中把握統一,在統一中把握對立。

(一)正確把握審計機關與被審計對象的矛盾

審計機關與被審計對象作為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形成了自然的對立關系。在這一對立關系中,審計機關要時刻牢記自己角色與使命、維護自己權威與聲譽,會習慣性用非常犀利的眼光去審視被審計對象。被審計對象則始終擔心審計人對自己的忠誠和功績視而不見,對自己的謊報與欺瞞盯住不放。但從哲學的角度看,這種對立矛盾關系實質上是互為依存、博弈均衡的關系,因為相對于審計的委托人(即地方黨委政府)而言,審計機關與被審計對象都是在其統一領導下履行行政職能,是地方黨委政府的同等受托者。如果沒有被審計對象的受托責任,就沒有審計職業,審計機關就沒有存在必要性。同樣,如果沒有審計機關的監督與評價,被審計對象也難以自動得到地方黨委政府的信任。審計機關與被審計對象是一種明顯的相互依存關系。同時,審計機關為了順利開展審計工作,需要被審計對象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與誠實的工作配合,被審計對象也需要審計機關給出一個權威性的“驗明正身”的結論。

(二)正確把握依法揭露查處問題與推進改革發展的矛盾

矛盾的不同方面具有特殊性,我們對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學的分析態度和方法,必須同時看到它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不能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堅持依法審計要嚴格遵循憲法和法律法規,發現、查處被審計人的問題。但在被審計對象實施推進改革的過程中,可能存在因缺乏經驗、先行先試出現失誤和錯誤,可能因上級尚無限制的探索性試驗出現失誤和錯誤,可能因推動發展出現無意過失,若審計人員執著于揭露查處問題,勢必會挫敗被審計對象在推進改革發展過程中敢闖敢干的創新精神,從而影響改革大局。其實從哲學角度看,二者應是有機的統一,只有在堅持憲法和法律的基礎上,審時度勢, 將審計事實與中央改革發展方向的脈絡進行比對,將為推進發展而出現的失誤和錯誤同主觀故意的違紀違法問題區分開來,不斷豐富和完善審計評價體系,更好服務改革大局。

(三)正確把握審計批判性職能和建設性職能的有機統一

國家審計的批判性職能就是揭露和查處問題,建設性職能則包括完善制度機制、維護經濟安全、服務決策、促進改革等。國家審計的批判性職能和建設性職能相輔相成、對立統一,批判性職能是建設性職能的根基,沒有批判性,建設性就無從談起;建設性是批判性的升華,光揭露問題、查處問題而不去查證問題背后的深層次原因,審計監督就會浮于表面。

(四)正確把握審計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矛盾有主次之分, 在看待問題的時候,要運用辯證法,找到問題的重點,堅持把握基本矛盾、抓住主要矛盾,學會“十個手指彈鋼琴”。審計工作往往面臨著“時間緊、任務重、人手缺”問題,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實現最大的審計成效,需要審計人員合理安排工作事宜,抓住問題的重點,找到主要矛盾,從而降低審計成本,提高審計效率。準確把握審計全覆蓋形式與內容的統一,不斷創新和改進工作思路,進一步加強工作統籌,突出審計重點,更加客觀全面精準地揭示問題,切實提高審計全覆蓋的質量和效果。堅持把審計重點事項置于經濟社會與運行的大背景下分析,把審計發現的具體問題放在改革發展大局下審視,始終站在整體和全局的高度觀察經濟社會運行和謀劃審計業務工作,提高見微知著能力,揭示重大風險隱患。

四、發展論視角下的技術創新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事物是運動、變化和發展的,世界始終處于新事物代替舊事物的發展狀態。用發展理念來認識國家審計,就需要積極嘗試應用新的審計技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人工智能、大數據、云網絡等科技的出現,審計工作要發展就必須要學會創新,運用現代科技提升工作效率。如過去在危舊房審計過程中,審計人員往往需要對審計資料進行逐個篩查分析,可能會通過偶然發現的問題線索和實地走訪核實,查處到個別不具備危舊房補助資格問題。但現在審計組通過采集相關部門的基本數據,再對比分析危舊房補助對象的救助、房產、車輛、工商執業等信息,只需動一動手指即可篩查到全區范圍內全部問題信息。

另外,審計評價體系也要創新完善,不斷地跟隨時代的要求,制定一個動態的評價體系,不以偏概全,不故步自封,避免出現經驗主義和教條主義。

五、實踐論視角下的審計整改

審計報告用馬克思主義哲學解釋就是,通過占有豐富、真實的感性材料,運用科學的思維方法進行加工制作,完成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審計整改就體現了將理性認識到實踐的二次飛躍。如果審計只是查處問題、提出建議,那就是僅停留在認識層面,強化審計整改,就是要求被審計單位應從實際出發,掌握正確的實踐工作方法,同自身工作結合起來,將審計建議意見有效轉化為本單位更好的實踐活動。

作為審計人員,經常會面臨審計工作中的各種難題,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世界觀和方法論開展審計工作,是審計人員敢于擔當、善于作為的重要法寶。事間萬物不斷發展變化,“變是唯一的不變”,我們要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解決審計工作的各類問題,以不變應萬變。

參考文獻:

[1]晏維龍,盧國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審計的哲學意蘊.觀察與思考,2017(02).

[2]張亞飛.馬克思主義哲學視角下的政策效果審計研究.國際商務財會,2021(10).

[3]吳健茹,朱殿驊,郝德華.國家審計的哲學思考.審計月刊,2017(03).

作者簡介:

張進洪(1964—),男,漢族,重慶江津人,大學文化,現任重慶市江津區審計局黨組書記、局長。

馬曉娣(1986—),女,漢族,河南內鄉人,重慶市江津區審計局審計中心副主任,工程管理專業本科學士學位。

猜你喜歡
視角方法論審計
論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的建構
A Literature Review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淺談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構建
真實世界的寓言
郭沫若與惠特曼詩歌比較研究述評
淺談工程結算審計的方法與實踐經驗
從國家治理看審計反腐倡廉的作用
論西方哲學方法論之于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的當代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