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期思政教育融入高職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對策探討

2022-05-16 22:25阮靖娟
錦繡·下旬刊 2022年1期
關鍵詞:思政教育創新創業高職

阮靖娟

摘要:對于高職院校而言,想要提升高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除了要不斷加強高職學生專業技能,還要大力開展創新創業教育,豐富高職學生就業渠道,緩解社會就業壓力。而高職院校傳統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具有一定局限性,教學效率有待提升。想要妥善解決這一問題,就要在創新創業教育中加入思政教育元素,利用思政教育豐富創新創業教育內容,提升高職學生綜合素養以及創新創業意識,借助這種方式為社會輸送優秀人才。

關鍵詞:思政教育;高職;創新創業

引言

通過對目前高職院校教學體系的研究可以發現,很多高職院校對于創新創業教育還停留在初級階段,具體表現為教師、學校以及高職學生,對創新創業教育的認知較為片面,沒有充分意識到創新創業教育的積極作用,導致創新創業教學水平長期得不到有效提升。對于高職院校而言,想要提升創新創業教學效率,一個重要的前提基礎就是要把握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政教學之間的內在聯系,深入分析目前所開展的創新創業教育教學活動的缺陷,以思政教育為切入點,制定具有針對性地解決策略。

一、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政教學的內在聯系

從微觀層面來看,高職院校所開展的思政教育與創業創新教育的本質內涵具有統一性。思政教育作為高等教育階段十分重要的教學內容,不僅能夠幫助高職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職業觀以及價值取向,也能夠與高職院校所開設的各種專業課程進行有機融合,提升高職院校整體教學效率[1]。而在眾多教學科目當中,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政教育,在教學內容,教學路徑以及教學目標等方面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兩門學科之間存在大量的知識交叉,這就為思政教育融入創業創新教育提供了理想的條件。

在實際開展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積極嘗試引入思政教育教學內容能夠為創業創新教育提供正確的價值導向,確?;瘜W院校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時,能夠始終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思想。此外,高職學生在開展創新創業實踐過程中,經常會面臨擇業問題,而加入思政教育內容,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引導高職學生順利創業。

二、創新創業教育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一)提升高職學生綜合素養

高職院校所開展的創新創業教學,其主要目標是開發高職學生的創新創業思維,提出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借助這種方式鍛煉高職學生獨立學習的習慣,培養其綜合素養。具體而言,就是要從社交、專業技術、管理等方面提升高職學生的能力。積極嘗試將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政知識相結合,一方面可以幫助高職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另一方面能夠拓展高職學生的視野,夯實其知識儲備[2]。此外,借助思政教學內容,能夠讓高職學生更為充分地展現自身價值,明確自己的特征,并結合實際情況對未來就業路徑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進而實現自身的價值。

(二)順應社會發展趨勢

除了能夠提升高職學生的綜合素養之外,將思政教學與創業創新教學融合,還可以讓高職學生更為深入地了解社會發展趨勢。讓高職學生能夠認清自己的優勢與不足,擺正心態,更快適應全新的社會生活。特別是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背景下,高職學生想要提升創業成功概率,必須要掌握一定的思政知識,形成正確的創業觀,明確自己所肩負的時代使命,使得創業活動符合社會發展總趨勢。

三、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政教學融合現狀

(一)學生層面

高職院校開展創新創業教學的主體是學生,但是在實際學習過程中,由于很多學生的人生觀、價值取向剛剛確立。這種背景下,高職學生對于創新創業教學的認知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沒有從更為宏觀的視角認識到創新創業教學的深層次意義,很多學生都抱有“自己不選擇創業就不用學習創新創業知識”的觀念,導致其對于創新創業知識的學習積極性不高,長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當中,無法提升學習效率。

此外,在全球化浪潮的影響下,高職學生很容易受到各種外界思想的影響,導致其對于創新創業教學的認知出現偏差,一方面認為創新創業教學具有很強的“功利性”,對于自身能力的提升沒有幫助。另一方面認為創新創業教學內容就是指導自己如何開設、運營公司,以學習專業技術的方式學習創新創業知識,忽視了思政教育在創新創業教學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二)學校層面

盡管高職院校依照國家規定,開設了創新創業教學課程,并經過多年的發展,使得該課程實現了在高職院校的廣泛覆蓋。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少數高職院校對于創新創業教學的認知還存在著局限性,將創新創業教學排除在高職院校教學體系頂層設計之外,這就讓創新創業教學長期徘徊在高職院校教學體系的邊緣,得不到應有的重視[3]。這種現象長期得不到解決,導致高職院校在該學科中的投入持續減少,令創新創業教學無法發揮作用。

一些高職院校所開展的創新創業教學較為單一,沒有將思政知識與該學科進行有機融合,即便一些學校嘗試在創新創業教學中融入思政教學內容,但融合深度不足,僅是一些零散的思政知識點,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思政知識體系。這樣不僅無法發揮思政教學的優勢,還會增加高職學生的學習壓力。此外,一些高職院校由于長期忽視創新創業教學,并沒有組建一支高素質的教學團隊,一般情況下都是讓思政課教師以兼職的方式,帶領學生們學習創新創業科目。這些教師對于思政知識非常熟悉,但對于創新創業教學內容不甚了解,因此只能將思政教學模式生硬地套在創新創業教學中,使得創新創業教學演變為“另一堂思政課”,事倍功半。

四、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具體方式

(一)拓展教學途徑

思政教學內容十分豐富,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實際開展思政教學活動時,高職學生通常很難充分消化這些知識。而創新創業教育的出現,令高職院??梢蕴剿魉颊逃n程的新途徑,科學地整合思政教育與創新創業內容,讓這兩門學科之間形成知識的深度融合,重視學生在創新創業教學中的地位。在拓展教學內容時,教師需要對內容進行遴選與編輯,借助發達的互聯網尋找一些高職學生感興趣的思政內容,改變高職學生對于思政教學內容“刻板”“單一”的固有認知。通過生動有趣的思政知識,自然引入創業創新知識,激發高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4]。C2B5F9FB-5CFC-4FC1-9CE0-B845D4893D5F

創新創業教育中融入思政教育,能夠確保創新創業教育教學方向的正確性,以思政知識為基礎,能夠確保創新創業教學內容始終緊緊圍繞“提升綜合素養”這一主題,避免創新創業教學內容向“技能化”“職業化”方向傾斜。實際開展教育教學工作過程中,高職院校需要在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之間尋求平衡,同時在構建課程體系時,要注重創新創業教學體系的多元化拓展,深入挖掘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通過這種方式將散亂的知識點進行模塊化整合,幫助高職學生在頭腦中構建起一整套完整的知識體系。

(二)完善保障制度

針對部分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師業務水平不高的問題,高職院校管理者需要持續增加對于該學科的資金投入,一方面要積極聘請相關專業的該水平教師,擴大教師隊伍規模,通過引進先進人才的方式,快速提升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另一方面要注重本校教師的培養工作。由于創新創業科目與思政學科之間具有很強的關聯性,因此要有限選拔綜合能力高的優秀思政教師,積極組織培訓,讓其系統性學習創業創新知識,把握創新創業知識與思政知識之間的聯系與區別[5]。在開展培新以及教學實踐過程中,相關管理人員需要對教師的表現進行持續的觀察,了解每一位教師的教學特點以及教學水平,并針對每一位教師制定個性化培訓方案,通過這種方式培養出一批專業水平高、職業素養高的優秀教師,為全面提升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學效率,提供人才基礎。

(三)發揮思政教育優勢

設計創新創業教學體系過程中,要積極發展思政教育的優勢。積極糾正對于創新創業科目的片面認知,要意識到創新創業教學并不是只是傳授創業知識以及創業經驗,而是需要從思維認知層面,向高職學生傳授創新創業思維,并嘗試從思政角度讓高職學生意識到學習思政知識,對于培養創新創業意識所起到的重要推動作用,激發高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以創新創業思維作為大框架,不斷填充創新創業知識,并以思政知識作為約束,使得高職學生的創新創業行為符合社會發展總體趨勢。一方面貫徹落實了“立德樹人”的育人目標,另一方面提升了高職學生創業成功率,特別是在創業面臨困難或者初次創業失敗之后,要借助思政知識快速調整心態,客觀分析創業失敗或者創業發展陷入停滯的原因,為下一次創業或者就業提供寶貴經驗。

(四)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想要提升創新創業教學效率,不僅要從內部構建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還要在外部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高職學生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都離不了校園,校園的氛圍對于高職學生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因此,高職院校管理者需要積極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抓住校園文化多元發展這一特點,融入創新創業內容,將創新創業轉化為校園文化的一部分。例如,在開展各種校園文化活動時,引入“自由”“創意”等元素,舉辦“校園創意生活大賽”“校園創業小能手大賽”等活動,讓高職學生在學習之余也能參與到創新、創業活動當中[6]。一方面能夠提升學生的獨立意識以及交流能力,另一方面激發高職學生的創新意識。借助多種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在校園中形成“人人談創新、人人愛創業”的良好氛圍。

(五)巧用信息化技術

21世紀是信息化的世紀,如何在開展創新創業教學時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已經成為教育工作人員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如果依然延續傳統的教學方式,不僅會影響教學效率,還會導致高職學生喪失對于創新創業科目的興趣。在實際開展教學活動過程中,需要積極拓展實訓基地,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嘗試在校內創建實訓基地,也可以與校外企業展開積極合作,構建校企合作實訓平臺。通過這種方式為高職學生提供全面、多樣的實訓機會。

在此基礎上,積極加入信息化技術,建立“線上+線下”全新教學模式。借助信息技術積極更新教學內容,為高職學生提供正確的學習導向。利用這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引導高職學生獨立學習知識,訓練其獨立思維能力[7]。

借助信息化技術,能夠為高職學生創造更為廣闊的交流平臺。一方面允許教師與學生通過網絡平臺進行實時溝通,教師可以利用這一契機滲透思政知識,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思政教學效果。另一方面允許學生與學生進行線上溝通,引導高職學生分享自己在學習創新創業知識過程中所得到的經驗。例如,教師可以在網絡教學平臺上為學生介紹一些與學生就業、創業息息相關的新聞資訊,讓學生們圍繞該問題展開自由討論,在與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從思政角度入手,對創業創新資訊進行深入解讀。

五、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政教育融合案例

為了方便介紹,這里以某職業技術學院所開展的創新創業教學活動為例。該校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緊緊圍繞現代職業教育特點,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尋找屬于學校的辦學特點,最終形成“四三三”教學模式[8]。

該高職院校管理者在開展創新創業教學工作過程中,深入挖掘當地文化特色,嘗試將創新創業教學與當地的非物質文化相結合,從“保護非物質文化”出發,構建創新創業教學體系。這種全新的教學思路使得該學校所構建的創新創業教學模式,具有明顯的個性化特點,不僅拓展了高職學生的視野,而且還提升了學生們的就業競爭力。此外,培養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有關的高職人才,對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提供了大量優秀人才,提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效率,一方面提升了該院校的知名度,另一方面提升了學校的社會價值。

例如,在培養高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過程中,以“芙蓉工匠”作為主題。嘗試在校園中建立“理論知識、實踐經驗、教學研究、社會服務”立體式人才培養模式。首先,通過系統性的理論學習,讓高職學生了解當地的非物質文化,領略非物質文化的獨特魅力,并幫助高職學生在頭腦中構建起完整的非物質文化保護知識框架。其次,通過建立創新創業實訓基地,讓高職學生通過實訓的方式將課堂上學習的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活動中,通過實訓幫助高職學生積累有關非物質文化保護工作的創新創業經驗。在實踐過程中,教師要適當引入思政元素,讓高職學生能夠以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總結實踐過程中所形成的經驗與教訓。并引入SWOT分析技術,從優勢、劣勢、機會、威脅四個方面,對該地區非物質文化保護工作進行綜合分析,借助這種方式幫助高職學生了解此項工作的發展趨勢,有利于高職學生更好地從事非物質文化保護創新創業活動。C2B5F9FB-5CFC-4FC1-9CE0-B845D4893D5F

“芙蓉工匠”培訓活動經過多年的發展,為該學校培養了近4000名優秀人才,這些學生具有扎實的非物質文化保護理論知識以及實際經驗,積極參與國家組織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活動,20余人獲得了“金牌秀女”稱號,其中5人更是獲得了省級“五一勞動獎章”。

此外,該校還積極與社會知名企業展開合作,特別是與當地知名的刺繡企業形成“深度戰略合作”關系。企業派遣骨干技術人員進入學校,為學生們講解刺繡行業的發展趨勢,以及一些具體的刺繡技術問題,提升高職學生們的綜合能力。另一方面學校為學生們爭取進入企業實訓的機會,讓高職學生有機會進入真正的企業中感受職場生活,了解企業的運作模式,為接下來的創新創業提供寶貴的經驗。而在校園建設方面,積極組織各學生團體,聯合開展“非物質文化保護行動在校園”活動,通過文藝匯演、征稿、社會愛心服務等方式,讓非物質文化保護成為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該校一張嶄新的名片。同時,注重思政元素與創新創業活動的融合,通過介紹當地非物質文化,讓高職學生了解、喜歡當地的非物質文化,以此為基礎激發高職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提升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民族認同感,幫助高職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職業觀以及價值取向,一舉多得,為社會持續提供優秀人才。

六、結束語

高職院校在開展創新創業教學活動時,要明確創新創業教學與思政教育之間的關聯,將思政教學作為重要的輔助手段,提升創新創業教學效率。通過拓展教學途徑、巧用信息化技術、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等方面,構建全方位的創新創業教學體系,培養高職學生創新創業意識以及能力,為實現高職學生的多元化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文煒明.高職院校思政教育與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機融合路徑探討[J].現代職業教育,2021(38):214-215.

[2]張婷婷.生源結構多元化下的創新創業基礎課教學策略研究與實踐[J].輕工科技,2021,37(09):179-180.

[3]鄭金偉,李瑞星.高職院校大學生黨建與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的聯合探討[J].品位·經典,2021(16):119-120+130.

[4]蘇雪婷.職業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培養模式的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1(35):206-207.

[5]許海園,周建強,呂曉娟,張興,李雨謙.課程思政視域下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以新能源發電技術課程為例[J].現代職業教育,2021(38):50-51.

[6]于姣.核心素養導向的高校思政教育模式創新[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21,37(09):23-24.

[7]司慧積.“互聯網+”背景下高職學生實習期網絡思政教育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21,37(09):145-146.

[8]張越,張文瀚,龐舒月.大數據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成才之路,2021(26):36-37.C2B5F9FB-5CFC-4FC1-9CE0-B845D4893D5F

猜你喜歡
思政教育創新創業高職
高職數學教學和創新設計的滲透
wolframalpha在高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新媒體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
論微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與對策
網絡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路徑探討
創新創業教育融入高等學校人才培養體系的實施路徑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