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資源在農村幼兒園區域游戲中的運用探討

2022-05-16 04:17王紅梅
錦繡·中旬刊 2022年1期
關鍵詞:自然資源運用方法農村幼兒園

王紅梅

摘要:自然資源是最常見的資源之一,從幼兒教育的角度來看,自然資源中無疑蘊藏著豐富的內容,可以成為區域游戲挖掘的重點。在農村幼兒園區域游戲中,適當加強自然資源的挖掘和融入,將展現出極為顯著的教育優勢,構建出幼兒教育的特色形態。為此,文章以區域游戲為主體,探討游戲中自然資源的運用方法,以供參考。

關鍵詞:農村幼兒園;區域游戲;自然資源;運用方法

眾所周知,自然資源屬于天然的資源形態,不僅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且在教育中也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農村幼兒園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使自然教育資源的挖掘更加便捷,但在傳統的幼兒教育中,往往存在一味求新求變的思維,忽視了對身邊教育資源的挖掘和利用。為此,在新的幼兒教育發展階段,應當重拾自然資源中蘊含的教育價值,積極在區域游戲中融入自然資源,讓幼兒更加親近自然,善于發現自然中的美,以增強區域游戲活動的趣味性,促進幼兒教育品質化發展。

一、重塑資源優勢,優化區域游戲環境創設

區域游戲能否高質量開展,離不開幼兒教師對游戲環境的創設,這既是農村幼兒園教育的整體脈絡,更是實現區域游戲質量保障的基礎。為幫助幼兒釋放開性、啟發思維和達到游戲目標,教師必須要提前籌劃設計,在開放、自主的區域游戲環境中,逐步增長經驗、智力與能力,達到最佳的教育教學效果。因此,需要教師以區域游戲活動主題為基礎,合理選擇自然資源的融入方式,達到兩者之間的協調,提升融合價值。

比如,在春暖花開、萬物復蘇的春季,可以組織幼兒走出教室,進入景色怡人的自然環境之中,并選擇安全、空曠的區域設置科學區、美工區、閱讀區及戶外體育區,以區域游戲活動為載體,幫助幼兒探究大自然中的奧秘。如讓幼兒記錄春天的顏色,并將花草樹木用畫筆畫下來,或者在閱讀區與同伴一起分享春天的故事,以提升幼兒間的相互信賴感,以及激發其語言交流能力。在戶外體育游戲中,則可以帶領幼兒一起放風箏,在享受大自然神奇的同時,讓幼兒的身體得到鍛煉。并且在制作風箏的過程中,可以為幼兒創設制作環節,讓幼兒新手完成風箏的制作,提升幼兒的思考和動手能力。通過一系列區域活動的開展,使區域游戲環境創設獲得成功,實現與自然教育資源的無縫對接。

二、挖掘資源內涵,豐富區域游戲活動內容

3-6歲幼兒屬于啟蒙教育的最佳時期,為啟發幼兒的思維、能力及探究意識,在自然資源的投放過程中,必須要以幼兒的感知能力為核心,大幅提升其認知水平和參與游戲的興趣。那么,教師優先需要考慮的便是如何更好地挖掘自然資源,就地取材、合理利用,在豐富區域游戲內容的基礎上簡化區域游戲準備的流程,發揮出自然資源獨特的教育價值。

農耕活動是離農村幼兒最近的場景,教師可以充分挖掘其中的教育價值,為幼兒提供獨特的區域游戲活動,賦予他們更加直觀的感受,使生活化資源與區域游戲活動實現銜接,發揮出自然資源獨特的教育價值。比如,結合農村的農耕場景,為幼兒創設“農家小助手”區域游戲活動主題,幫助幼兒近距離接觸農耕生活。在活動中帶幼兒走進農業生產,準備農作物的種子,并設置區域活動的場地,引導他們將種子種在地里,并在大自然的環境中用心照顧這些“小生命”,讓他們學會澆水、施肥、除草、翻墻等,以掌握農作物種植的一般規律。在收獲的季節,讓幼兒進行新手采摘自己的勞動成果,讓幼兒通過親自動手體驗,觀察大自然的神奇與美好,全面培育幼兒的認知能力、創新能力、操作能力與語言能力,提升幼兒的成就感。

自然資源中的游戲素材極為豐富,一花一草、一樹一木、一石一土,都可以為區域游戲創造無限的魅力。因此,教師可以從基礎的資源入手,如讓幼兒收集、整理落葉,觀察落葉的形狀和顏色等,在過程中觀其形、辨其色,逐漸發現落葉美的一面。另外,可以鼓勵幼兒收集不同形狀、顏色的樹葉,在區域游戲中讓幼兒將收集的落葉制成美術作品,提升幼兒的成就感。泥工區的“小茶壺”、益智區的“量豆子”、美食區的“竹制餐盤”、建構區的“滑滑梯”、美工區的“蔬菜水果變變變”“木片畫”“石頭畫”、植物角的“稻草人”等等,都是孩子們用自己的方式將身邊的自然資源轉換為探究世界的窗口,讓區域游戲內容得到內化吸收,大幅提升了區域游戲教學的質量和效益。

三、拓展游戲邊界,教師指導與幼兒學習并行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活動中應當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尤其是在區域游戲活動中,要以幼兒的自主性發展為前提,調動和鼓勵幼兒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其自由表達想法與訴求。同時,教師應發揮好區域游戲的主導作用,與幼兒一道參與區域游戲的創設和發展,并在此過程中盡量避免對幼兒的干擾,更要關注游戲發展過程的合理性,使區域游戲與自然資源的融合更加具體、全面和直觀。

比如,在“樹葉藝術品展覽”區域游戲中,幼兒分飾不同的角色,包括展覽推介員、銷售員和顧客等。教師引導幼兒將制作的樹葉藝術品進行展示和銷售,幼兒紛紛沉浸于作品的展覽與銷售中,但當作品面臨售罄時,幼兒們便無所適從,極易導致區域游戲無法持續進行。為此,教師則可以選擇平行融入的方式,臨時擔任起產品采購員的角色,引導幼兒及時進貨,并且組織幼兒開辦加工廠,生產出不同的樹葉作品以供選購。通過這種方式的指導和幼兒的自主創新,建立起完善的對話與參與機制,讓幼兒學探究到更豐富的游戲空間。而教師作為旁觀者、引導者和參與者,也能夠及時掌握幼兒的游戲信息,為其營造出自由寬松的游戲環境,讓幼兒成為游戲的主人。

綜上所述,農村幼兒園在區域游戲教研上,應當注重教學理念和方法的創新,將近在咫尺的自然資源開發好、利用好、創設好,為幼兒提供多元化的游戲環境,通過無縫對接與科學融入,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幼兒的綜合能力,讓每一名幼兒都得到自然的沐浴,展現自然資源在區域游戲中的豐厚價值。

參考文獻

[1]張蘭英.如何有效運用農村自然資源開展幼兒園區域游戲[J].基礎教育論壇,2019(24):21.

[2]趙丹.自然資源在農村幼兒園區域游戲中的運用分析[J].速讀(上旬),2020(10):146.

猜你喜歡
自然資源運用方法農村幼兒園
淺談農村幼兒園戶外活動開展的實踐與思考
論中國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編制的方法
小圖標,大用途
農村幼兒園游戲活動開展的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
淺析越南經濟發展展望
初中化學教學中微課的運用研究
在“自然”課堂中探索幼兒教育新途徑
發聲練習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有效運用
論農村幼兒園科學教育資源本土化的開發與利用
農村幼兒園開展本土化區角活動的實踐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