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漢大學生參與社區居家養老的現狀及改進措施的調查研究--以武漢某高校為例

2022-05-16 22:16張德來李志高
錦繡·下旬刊 2022年1期
關鍵詞:居家養老社區大學生

張德來 李志高

摘要:本文通過調查問卷、實地訪談的形式,分析了當前武漢大學生參與社區居家養老的情況、存在的困境,提出了加強社會引導、完善高校志愿社團培訓體系、擴大校內宣傳、利用好“志愿匯”等建議,以期為加強和改進大學生參與社區居家養老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居家養老;大學生;社區

社區居家養老模式以居家養老為基礎,使家庭養老與社區服務相結合,是實現養老社會化的第一步,日益受到社會廣泛關注。大學生作為社會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能夠將其引入社區居家養老中,對于提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質量,增強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能力,以及加強學生社會實踐能力有很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研究背景及數據來源

1.1研究背景及意義

目前,我國存在機構養老、家庭養老和社區居家養老三種主要的養老方式。由于計劃生育的政策影響,獨生子女家庭負擔較重,加上我國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家庭養老功能大幅度減弱,難以滿足養老要求;此外當前絕大多數養老機構的床位稀缺、內部生活環境惡劣和養老服務水平低下,無法滿足眾多老年人的日常需求。因此,居家養老成為目前我國應對老齡挑戰的主要提倡模式。其核心是利用社會力量,滿足老人的部分物質與心理需求。這種模式的特點在于:讓老人住在家里繼續得到家人照顧的同時,由社區承擔養老工作或托老服務。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的社區養老,使家庭養老與社區服務相結合,是實現養老社會化的第一步。

高校大學生作為一股不可忽視的社會力量,在社會的志愿服務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將高校大學生融入到社區居家養老中,對于增強社區居家養老力量,加強大學生社會實踐能力都有較大意義。參與社區居家養老對于提升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減輕高校實踐教學培養負擔,都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從人群方面考慮,老年群體對于學生群體的喜愛度較高,磨合更快,有利于提高社區居家養老的服務效果??傊?,將大學生的力量融合到社區居家養老的過程中,對于兩個群體都將有很大的幫助。

1.2數據來源

大學生參與社區居家養老需要大學生、高校和社區三方的協調配合。為更清晰地了解三方目前就大學生參與社區居家養老的現狀與態度,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實地訪談的形式,獲取高校大學生對于社區居家養老的參與情況、高校社團對社區居家養老活動的組織情況以及社區對大學生參與居家養老的態度與反饋等數據。

二.數據分析

2.1 高校大學生參與情況

本次調查中,共收回有效問卷250份,同時搜集了15個院級與校級志愿服務類社團往期開展相關活動的情況,與10位社團負責人進行訪談,在周邊3個社區進行了調研。

調查數據顯示,52.78%的大學生參加過高校志愿社團所組織的敬老活動,在他們中,有近80%均為高校社會服務性質的社團成員,非此類社團成員僅占不到20%。

同時,所有被調查者中有63.89%的受訪者表示非常愿意利用課余時間去參加相關活動,僅有8.33%表示興趣不大。由此看來,非高校志愿社團成員們同樣也有很強的參與意愿,但參與度卻不高。通過訪談得知,志愿社團所組織的此類活動往往名額極為有限,且受宣傳力度限制,故社團外大學生參與的機會較小。

而在大學生參加的敬老活動中,有83.3%的活動場所均為社會養老機構,僅有不到15%參與到社區居家養老。這表明,參與社區居家養老的大學生僅占參加過社會敬老活動大學生中的很小一部分。經訪談得知,雖然大部分受訪者認為去參與社區居家養老意義更大,但高校社團所組織的敬老活動多以去敬老院慰問老人為主,而進入社區,參與社區居家養老,給老人送去溫暖的活動非常少,大學生往往沒有機會參與其中。

2.2高校社團組織參與情況

本研究調查了武漢某高校共15個志愿服務性社團的活動情況。通過其官媒、實地走訪、問卷調查等方式采集數據,根據調查數據可知,所有參與調查的社團中,26.67%無相關活動,53.3%有前往社會養老機構的志愿活動,僅有20%的社團有參與社區居家養老的志愿活動。組織社區居家養老活動的社團相對較少,僅占20%,包括教老人使用微信等互聯網手機軟件的“科技養老”活動,與老人做游戲的“趣味運動會”活動等。

2. 3活動滿意度情況

學生對于活動的滿意程度也是評價活動質量的一項重要指標,研究數據顯示,66.67%表示效果很好、27.78%表示效果一般,5.56%表示沒有效果,由此可見,社團舉辦的敬老活動的學生滿意度總體不錯。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目前參與到社區居家養老活動的社團占比較少,大多數社團所組織的敬老活動地點以社會養老機構為主。

2.4社區反饋情況

課題組抽取了武漢某高校志愿服務類社團所服務過的社會養老機構與社區,進行實地走訪調查。其中,前往武漢市洪山區珞南街社區養老院的次數較多,老人們大學生志愿者的滿意度較高,該養老機構已經成為許多高校志愿社團的常駐地點,但目前志愿者在此地開展的活動形式比較單一,大多為購買慰問禮品、與老人聊天的形式。

除此以外,課題組對武漢某高校周邊3個社區進行了實地走訪,數據顯示,有71.4%的社區居民表示愿意讓大學生在老人獨居在家時照顧老人,由訪談得知,當家中親人外出工作時,老人往往獨居家中,不可避免地出現無人陪伴老人的情況,老人或多或少會感到孤獨。在老人獨居時,訪談的許多居民表示同意并且希望志愿者們來充當一個陪伴者的角色。因此,社區內對于大學生參與社區居家養老有一定需求,這也是大學生參與社區居家養老的意義所在。

三.結果總結與研究建議

3.1現狀分析

3.1.1大學生參與社區居家養老基本情況分析

從調查分析可知,目前高校大學生參與社區居家養老活動的比例較低,參與形式多為進入社區老人活動中心,以“科技養老”“趣味游戲”“文藝表演”等方式,滿足老人的精神需求,豐富老人的養老生活,為社區居家養老提供了不小的幫助。同時,大學生參與社區居家養老也增加了他們的社會實踐經驗,豐富了課余生活,符合社區居家養老整合社會人力、物力資源來為老人提供服務的初衷。目前雖然規模較小,但也已經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3.1.2大學生參與社區居家養老的困境

高校大學生參與社區居家養老的規模不大,參與人數不多。在參與調查的高校志愿服務類社團中,僅一小部分策劃組織過與參與社區居家養老相關的活動。大部分高校志愿社團雖有參與社會養老的活動,但活動地點多為社會養老機構,如養老院、療養院等,后者的規模是前者的數倍,而通過與社團負責人的訪談,經過分析,總結原因有以下幾點:

1.參與到社區居家養老需要聯系社區相關機構,比前往養老院等社會養老機構進行服務更有難度,許多社團往往聯系無門。

2.高校志愿服務類社團負責人對于社區居家養老了解不足,沒有參與社區居家養老的意愿,致使組織活動時往往以社會養老機構為目標地點。

3.許多社團已經有了固定的養老機構志愿活動,社團無力承擔另一項敬老活動,也缺乏策劃新活動的意愿。

4.社團組織活動水平良莠不齊,部分社團活動負責人對老人需求、活動形式、參與頻率等活動關鍵點把握不清,甚至存在與老人無話可說的情況,無法營造出溫馨的氛圍,達不到預期的活動成果。

5.社區與高校志愿服務類社團間聯系不夠緊密,缺乏較為規范的合作流程。

6.大學生沒有受過專業的培訓,缺乏基本的護理知識,高校志愿服務類社團也鮮有組織培訓的情況。且大學生往往不是連續參與社會敬老活動的,這就致使參與社會敬老活動的大學生往往經驗不足。

總的來說,由于策劃組織參與社區居家養老的志愿活動需要社區、高校以及社團的多方配合,相較于組織參與社會養老機構活動的難度較高,故造成前者在高校志愿類社團所組織活動中所占比重較小。

而在已經組織成功的此類活動中,也存在著活動長期難以維持、活動形式(文藝表演等)導致活動難以頻繁舉行等問題,其根本原因在于社區與高校社團間聯系不緊密,雙方的交流有待加強。

3.2研究結果和建議

3.2.1研究結果總結

本研究通過問卷與實地訪談收集數據,針對武漢大學生、高校社團、社區三個方面展開調查,摸清目前武漢大學生參與社區居家養老的現狀,進而對大學生參與社區居家養老進行深入分析。研究結果總結如下:

1.大學生角度:武漢大學生對于參與社會敬老活動熱情較高,參與社會敬老活動的平臺多為高校志愿服務類社團,活動地點以社會養老機構較多,對活動的滿意度較高。其中,參與到社區居家養老中的大學生占比較小。

2.高校志愿服務類社團角度:相關社團所組織的以參與社區居家養老為目的的敬老活動相對較少,經驗相對不足,存在活動形式難以長期維持、活動內容較為單一等問題??梢哉f,目前高校大學生參與社區居家養老尚不成熟,處于起步階段。

3.社區角度:目前武漢高校相關志愿社團與社區聯合舉辦的敬老活動

多以大學生參與社區敬老院協助養老為主,同時存在少數以參與社區居家養老為目的的相關活動。社區老人對大學生志愿者的滿意度較高,社區反饋總體不錯。

針對研究中所發現的一些問題,綜合考量后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加強社會引導:目前,武漢大學生參與社區居家養老的主要途徑,是高校相關志愿社團所舉辦的志愿活動,而目前舉辦此類活動的相關社團占比較低,存在動機不足、信息不足以及能力不足等問題。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來自社會的引導,要使大學生參與社區居家養老程度提高,社會必須加強對舉辦相關活動的鼓勵與支持,在高校、高校志愿社團以及社區間建立紐帶。

2.完善高校志愿社團培訓體系:武漢高校志愿社團大部分都采用“老帶新”的培養模式,新成員由高年級的干部進行技能培訓,培訓效果嚴重依賴社團干部的能力大小,缺乏統一而專業的培訓。這就造成相當一部分社團所組織的敬老等志愿活動存在諸多的問題與漏洞。在這種情況下,較為專業的培訓能夠很大程度地在總體上提高高校志愿服務的水平,完善高校志愿社團培訓體系就顯得十分重要。

3.擴大校內宣傳。目前,大學生參與社區居家養老尚在起步階段,大多數大學生對社區居家養老知之甚少,對于相關活動的認識度與參與度均不足,宣傳不足已成為阻礙大學生參與社區居家養老的一大問題。擴大校內宣傳,提升社區居家養老的知名度,對于增加大學生在社區居家養老的參與度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4.利用好“志愿匯”等類似網絡工具,搭建高校,社區、家庭的溝通橋梁。目前,諸多高校已經大規模采用了類似“志愿匯”等軟件作為志愿活動信息的交互平臺,大學生可以在網上瀏覽并報名志愿活動。利用此類網絡工具,對于加快信息流通、加強大學生志愿者與社區之間的溝通有很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姚興安,?朱萌君,?蘇群.?我國老人居家養老研究現狀,熱點與前沿分析[J].?江漢學術,?2021,?40(3):12.

[2]王玉艷,鐘苑婷.城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模式發展困境和對策研究[J].養老與服務,2021(2):78-80.

[3]楊玉蘭,唐嘉耀.基于 GIS 的旅居養老目的地適宜性評價——以湖北省為例 [J/OL].湖北農業科學.

https://doi.org/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1.03.03

[4]徐北公,海琳娜,李美.養老服務業人力資源現狀分析——以河北省唐山市為例 [J].區域城市與經濟,2021(6):29-30.

[5]李曉娣,原媛,黃魯成.政策工具視角下我國養老產業政策量化研究[J/OL].情報雜志.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61.1167.g3.20210208.1552.006.html

【基金項目】本文為武漢理工大學2020年度自主創新研究基金本科生項目“武漢大學生參與社區居家養老的現狀及改進措施的調查研究”(項目編號:2020-JD-C1-20)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居家養老社區大學生
第十六屆大學生年度人物
大學生就業趨勢
暑假調查 45%的大學生僅給自己放十天假
影像社區
影像社區
試析金華市社區養老問題
試析金華市社區養老問題
“互聯網+”時代養老政策探究
黨中央給大學生留下啥印象?
影像社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