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與新興產業對接的問題與對策

2022-05-16 06:10謝劍虹
岳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2年2期
關鍵詞:新興產業湖南省協同

謝劍虹

(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湖南 長沙 410005)

專業設置是否對接產業,能否有效地服務于行業,是高職院??沙掷m發展的關鍵,已逐漸成為高職院校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高職院校應根據區域產業集群轉型升級的需要,不斷調整和優化專業結構,促進產業與教育的深度融合,實現優質發展的目標[1]。2015 年,《普通高等學校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設置管理辦法》中明確指出,高職院校要根據學?,F有教學條件和區域產業發展需要設置專業,避免專業盲目設置和重復建設[2]。2019 年,《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進一步指出,專業布局要以促進就業和適應產業發展需求為導向[3]。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在2021 年頒布的《職業教育專業目錄》中提出,要結合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需求合理地設置專業[4]。鑒于此,認清湖南產業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找出湖南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與新興產業對接中現存的問題,探索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與新興產業精準匹配的動態調整對策,科學設置專業布局以對接區域經濟和產業發展,有助于湖南省高等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為湖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2021-2025)規劃(以下簡稱湖南省“十四五”規劃)發展戰略的實施提供更加相適應的人才。

1 湖南省產業發展現狀和趨勢

1.1 湖南省產業發展的總體情況

湖南是內陸省份,但是隨著大交通戰略的實施,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大,形成了縱橫交錯、通江達海的水陸空綜合交通體系[5]。便利、快捷交通體系的建立,成為湖南省產業結構優化和提升的契機,有利于促進新一輪產業集群的發展。

1.1.1 產業發展結構相對合理

“十三五”期間,湖南省產業發展實現新突破,農業優勢特色產業加快發展,工業主導地位更加突出,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發展壯大,第三產業成為拉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6]。2018—2020 年,湖南省三次產業平均結構為9.3:38.5:52.2,其中2020 年三次產業增加值占當年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10.2%、38.1%和51.7%,雖然湖南省的產業結構呈現出了“三二一”的合理化趨勢,但整體結構層次還不夠合理[7],相對2019 年,第二、三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有所下降,分別下降0.5%和0.6%,與全國的三次產業結構7.7 37.854.5 相比還存在一定調整空間[8]。

1.1.2 產業發展規模迅速增長

湖南省核心產業優勢顯著,特色產業持續增長。從具體行業來看,湖南省的核心產業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裝備產業規模位列全國第一。工程機械的主營業務收入占全國總量的以上,電力機車市場份額位居世界第一,擁有全國唯一的中小型航空發動機開發基地[7]。初步建成三個全球性的工業集群,分別是工程機械產業集群、先進的軌道交通設備產業集群、航空動力產業集群[9]。湖南特色產業數字經濟增長17%,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分別增長23.2%、44%,數字創意、新能源汽車等領域具備良好發展基礎,潛力巨大[7];另外,“湘藥”產業快速增長,并形成鮮明的特色,如特色中成藥、中藥飲片產業;高新技術企業突破萬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提高0.8個百分點。

1.1.3 產業發展質量不斷提高

自從2007 年長株潭試驗區獲批,湖南省就積極推動長株潭試驗區產業轉型升級,湖南省產業向高質量不斷邁進。2016 年,湖南省按照有產業基礎、有龍頭企業、有研發力量,并具有突破性或顛覆性技術的原則,篩選20 個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編制《湖南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行動計劃》,舉全省之力重點推進[10]。2021 年,堅持重點突破與面上推進相結合,通過“十大技術攻關項目”形成了一批工程樣機和新產品,實現多項重大技術突破。三一重工、華菱集團有望進入世界500強[7]。

1.1.4 產業有效需求仍有不足

湖南省政協委員、湖南產城智庫研究院院長王政認為,“產業升級發展,一方面蘊含創新驅動作用增強,另一方面是一系列配套投資投入的政策措施也會出臺?!焙鲜嶋H上仍是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2022 年,在完成GDP 目標的基礎上,平衡處理經濟速度、質量、效益及結構關系成為重點[11]。另外,湖南還未完全形成人才鏈與產業鏈、技術鏈、資金鏈有機結合的良好局面,特別是服務于一線的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對接產業發展需求還有待進一步加強,對接產業設置專業的長效機制尚未建立。

1.2 湖南省產業發展的未來趨勢

“十四五”期間,湖南產業將進一步推進發展,將在質量效益明顯提升的基礎上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經濟結構更加優化,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6]。湖南未來產業,將以智能制造產業為中心引領先進制造業高地建設[12],打造“3+3+2”產業鏈群,即重點打造軌道交通、工程機械、中小航空發動機及航空航天裝備三大世界級產業集群,打造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與節能三大國家級產業集群,大力提升傳統產業、大力培育未來產業[13]。高質量發展的經濟和社會將產生新興的增長驅動力,為湖南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大力推動新興產業發展是建設“三個高地”實現“四新”目標的有力舉措?!逗鲜 笆奈濉睉鹇孕孕屡d產業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到2025 年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8%,總額突破萬億元,成為支撐全省經濟發展的新動能[9]?!痹诟叨搜b備、航空航天、新材料、生物、新一代信息技術、節能環保、智能網聯汽車、新能源、新興服務業等領域形成新的增長點。

由此可見,湖南省產業的發展正處于重要機遇期,須將進一步穩定產業發展基礎,穩步推動優勢特色產業及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

2 湖南省高職教育專業與新興產業對接的現狀

2.1 專業布局對接特色新興產業結構情況

湖南省高職院校積極對接全省的高端裝備、數字創意、綠色低碳、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新材料等特色新興產業,優化調整專業布局。截至2020 年,湖南省高職院校組建的專業群共有315 個,新增專業點共有131 個,與湖南省特色產業對接的專業點共有1514 個,占全省專業點總數的81.01%(見表1),專業持續向優勢特色產業聚集[14]。

表1 2018—2020 年湖南省高職教育對接區域特色新興產業結構的專業布局情況

由表1 可以看出,2020 年高端裝備產業高職專業點數為433 個,占專業點總數的23.17%;綠色低碳產業專業點總數200 個,占10.70%;生物產業專業點176 個,占9.42%;數字創意產業專業點345 個,占18.46%;新材料產業專業點12 個,占0.64%;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專業點348 個,占18.62%。其中排前3 位的是高端裝備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數字創意產業,體現了高職教育專業布局與湖南省特色新興產業的對接。

2.2 學生培養規模與新興產業需求對接情況

截至2020 年,湖南省共有高職院校74 所,在校學生數為70.29 萬人,在全國位居第5,整體規模上力求滿足日益發展的產業需求。同時,為加大人才培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力度,湖南省根據區域特色產業人才的需求,對人才培養結構不斷進行動態調整,針對全省重點產業、優勢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衍生出的新職業群和新崗位群,加大相對應的人才培養數量占比,進一步滿足了湖南省產業升級需求。據統計,與湖南六大特色新興產業密切相關的專業學生總人數為43.79 萬人,占在校生總人數的78.14%,其中,對接高端裝備產業專業的學生人數最多,占比達22.62%,對接新材料產業專業的學生人數最少,但其增長最快,詳見表2。2020 年,全省高職院校為工業新興優勢產業輸送畢業生6.62 萬人[14]。

表2 湖南省高職教育學生培養規模與區域特色新興產業對接情況

2.3 專業建設質量與湖南省新興產業對接情況

專業建設質量主要反映在湖南省一流特色專業群、校企合作技術研發水平等指標上。2018 年,湖南高職院校共設立一流特色專業群建設項目138 個,其中包括與湖南高端裝備、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綠色低碳、數字創意等特色新興產業緊密相連的一流特色專業群83 個,詳見表3。

表3 湖南省高職院校一流特色專業群與湖南特色產業對接情況

自2019年以來,湖南省圍繞產業園區配套建設5個職教城,以新興產業建設“八大工程”為重點,開展校企技術合作。共建216個校企研發中心,413個校企共建技術創新平臺,多項成果成功實現轉化,如校企合作獲482個發明專利,研發1617個重要新產品,詳見表4。2020年,首批建設產教融合企業達46家,設立院士工作站14個,國家級職教集團(聯盟)20個,其中10個入圍國家示范職教集團(聯盟),排名全國第3[14]。

表4 2019—2020 年湖南高等職業教育校企合作技術研發情況

3 湖南省高職教育專業與新興產業對接存在的問題

3.1 專業布局與新興產業結構不同步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新知識、新工藝、新技術和新方法層出不窮,它們也大量被用于生產中。工作崗位職責越來越豐富,技術更新替換速度更快,出現了大量新知識、新職業和新型工作崗位。湖南省各高職院校在對接新興產業結構上呈現不均衡,有些院校未能跟上新興產業發展的趨勢,在專業設置和結構調整上呈現滯后的現象。

“創新”是實施湖南“三高四新”戰略的核心任務之一。作為湖南省具有發展潛力的新材料產業,其在未來的迅速發展已成為必然趨勢。然而,根據教育部頒布的高等職業教育專業目錄(2015),與“新材料”直接相關的專業有23 個,湖南省僅開設10 個“新材料”專業,專業布點數也僅有12 個,主要涉及高分子材料、復合材料工程技術、建筑材料工程技術、光伏材料制備技術、航空材料精密成形技術、金屬材料、材料工程技術及熱處理技術等。同時,湖南省高職院?!靶虏牧稀睂I的在校生人數僅為3099 人,占在校生總人數的0.55%,遠遠不能滿足未來產業發展的需求。

3.2 專業設置規模對接新興產業需求不精準

湖南省高職院校在規?;l展過程中存在片面追求專業門類大而全的問題,對接產業發展規模不精準,導致供大于求,人力資源浪費。部分學校在專業設置上盲目“跟風”,如會計、商務英語、金融等專業,90%的學校都有開設,并且招生規模較大。同質化辦專業的現象,也造成了全省范圍內專業建設的重復和辦學效益不高。根據湖南省教育廳2018 年發布的高等職業院校專業設置備案情況,在湖南省70 所高職院校中有52所學校開設了會計專業,占比達到74%。會計專業是傳統專業,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會計管理工作趨于信息化和智能化,企業對會計崗位的人才需求在不斷減少,招聘門檻也在不斷提高,導致一些會計專業的高職畢業生,找不到對口的就業崗位,造成了人力資源的浪費。

3.3 專業對接新興產業的質量和水平有待提升

湖南省高職院校正處于轉型發展時期,在人才發展戰略上應擺脫傳統的模仿和“跟風”,主動對接區域經濟發展,提煉特色,培養高精尖技術人才。但是,高職院校因為種種原因,對產業發展趨勢缺乏足夠的科學分析和研判,同時,對傳統專業存在“舍不下、理還亂”的現象,不能根據辦學理念,確定辦學特色,著眼長遠,系統規劃,從而難以辦出高水平的專業。專業設置沒有瞄準十年后區域產業發展的戰略性新興方向和優勢特色產業方向,導致傳統專業過多,有特色的高水平發展專業不多。

4 湖南省高職教育專業與產業協同發展的對策

根據湖南省產業發展的新要求和新趨勢,理順政府、高職院校、產業的關系,形成高職教育專業與區域產業無縫對接、協調發展的常態,使湖南省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課程建設、教學方法等方面緊密結合區域社會發展的新要求,提升技術技能人才的適切性,激發湖南省產業發展的活力和潛力。應在協同論的指導下,加大對高職教育專業對接產業方案的謀劃。協同論是德國物理學家哈肯1971 年提出的,其認為雖然不同系統具有不同的屬性,但系統之間存在相互影響及合作共生的關系。湖南省高職教育專業與新興產業之間的協同就是教育系統與產業系統之間的協同,他們各自又包含若干個子系統,各個子系統既相互影響,又相互促進[15]。產業發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人才培養質量的直接影響,產業發展從而帶動整個區域經濟水平的提升,區域經濟水平提升又促進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16]。湖南省高職教育專業與新興產業協同發展應加強各利益相關者的合作,從結構、規模、質量三個維度來提升協同度。

4.1 提升湖南省高職教育專業與新興產業的結構協同度

提升湖南高職教育專業結構與區域新興產業結構的總體吻合度[5]。一是提升高職教育專業結構與區域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結構的總體協同度,即引導高職院校的專業設置覆蓋并匹配區域的第一、第二、第三產業[17]。二是提升高職教育專業與區域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對接度,即對接湖南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布局與規劃,緊跟區域產業結構內涵升級與調整變化,專業開發與新設專業應緊密對接新興產業的發展需求。譬如:應對接新材料、高端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航空航天、節能環保、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生物、新興服務業等新興產業拓展并細化專業設置。三是提升重點專業與湖南省主導優勢產業的協同,即引導優勢教育資源向主導優勢產業(集群)所對應的專業(群)傾斜,促進湖南省高職示范性(特色)專業(群)與湖南省主導優勢產業(集群)的匹配。同時,加強高職院校的校內專業結構與相關產業發展的適切性,引導各高職院校對學校的優勢資源進行盤點,進一步把握企業需求,遵循對接地方產業辦專業的原則,以產業崗位群建設專業群,以產業新趨勢調整專業設置,推動高職院校根據區域產業發展進行專業布局和優化,提高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適應性。

4.2 提升湖南省高職教育專業與新興產業的規模協同度

提升湖南省高職院校專業設置點與新興產業發展規模的協同,首先從整體上推動三大產業的高職專業點數占比與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分別在區域生產總值占比的協同發展,偏差越小,協同度越大。同時,提升各專業學生規模與新興產業需求規模的協同,即高職院校各專業(群)招生人數要與新興產業發展的崗位員工需求量相匹配。同時,加強高職院校的校內專業規模與全省總體水平的協調。

4.3 提升湖南省高職教育專業與新興產業的質量協同度

質量協同,包括培養過程的質量協同以及培養結果的質量協同。培養過程的質量協同,即包括提高高職院校專業教學標準及課程教學標準與新興產業發展需求的匹配度,建立對應產業崗位(群)需求的湖南省高職專業(群)專業教學標準;并建立與真實工作過程匹配的湖南省高職專業(群)核心課程教學標準。培養結果的質量協同,即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協同,包括本土就業率、對口就業率、畢業生滿意度、人才國際化水平等。一是提高專業人才本土就業率,即提高湖南省高職院校畢業生在本土就業的比例,加大高職院校在技術技能人才培養上對區域經濟發展的貢獻度。二是提高專業人才對口就業率,提升專業教育資源投入結構的合理性以及對相應產業的貢獻度。三是提升畢業生就業滿意度,提高企業、行業、政府等用人單位和主管部門對高職院校畢業生知識、能力、素質等的滿意度。四是提高專業人才國際化水平,即滿足湖南“三高四新”的發展戰略要求,優化國際化教學標準,打造國際化水平的“芙蓉工匠”,助推“湘企”“湘品”出海、出境。最后,緊跟區域產業發展趨勢,動態調整院校專業及專業方向設置[18]。根據湖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趨勢,促進高職院校專業轉型升級。

5 結束語

本文闡述了湖南省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與新興產業對接的現狀、問題與對策,在一定程度上能為相關問題的解決提供參考借鑒。但區域高職教育專業與新興產業對接是個系統工程,涉及到區域產業規劃、區域教育規劃、區域專業布局、機制體制建設等方面的問題,還需進一步調研分析,提煉總結,可在區域整體戰略規劃背景下的專業與產業整體對接、體制機制創新、人才需求對接等方面加強后續研究,以進一步加強湖南省高職教育與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適切性,促使產教協同發展,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適切性,加速區域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猜你喜歡
新興產業湖南省協同
湖南省第一次工農代表大會何時何地召開
蜀道難:車與路的協同進化
湖南省懷化市通聯站訂戶展示之窗
“四化”協同才有出路
2017年湖南省高中數學聯合競賽
三醫聯動 協同創新
戰略性新興產業與大國崛起
新興產業市場績效提升的現狀及建議
在新興產業看小元件如何發揮大作用
協同進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