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校合作視域下小學生勞動習慣養成思考

2022-05-22 12:43況華
小作家報·教研博覽 2022年18期
關鍵詞:養成家校合作小學生

況華

摘要:勞動教育是五育并舉工作落實中的重要內容,但由于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使得很多家長對勞動教育的認知出現了偏頗。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勞動與技術教育教學的落實,不僅要立足課內向學生滲透勞動意識,還要依托有效的家校合作,幫助小學生開展勞動實踐,掌握勞動技能,推動學生勞動創新。這可以更好地推進學生積極學習、社會適應、全面發展,為學生炫彩人生奠定良好基礎。

關鍵詞:家校合作;小學生;勞動習慣;養成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勞動是創造幸福生活的基本保障,從小學階段開始,我們就要重視勞動教育的落實,依托有效的家校合作,讓學生可以更好地養成勞動習慣,樹立正確勞動觀念。家校合作工作的落實,要能夠與家長有效互動,捕捉家長在勞動教育落實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和困惑。以高效溝通,多元互動,構建起家校共育同心橋。

一、家校合作對學生勞動習慣養成的重要意義

隨著“雙減”政策的逐步落地,學生學習日趨多元化,同時要能夠兼顧學生興趣愛好,培養學生多項特長,推動立德樹人工作扎實開展。家校合作成為提升基礎教育綜合質量、服務學生全面發展的有效路徑。

1.勞動教育落實可以更好地磨練學生意志品質

從小學階段開始,落實勞動與技能教育,不僅要讓學生積極動手,科學用腦,同時可以在勞動教育的過程中讓學生吃苦耐勞、應對困難,通過勞動讓他們獲得豐碩成果,獲取勞動經驗。在勞動教育的過程中,還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增強學生勞動能力,促進學生多項技能和諧發展。家校合作開展勞動教育,可以更好地提升教育效果,升華學生價值認同。

2.勞動教育能夠更好地提升學生生活自理能力

立德樹人理念指引之下,開展勞動教育,為孩子未來更好地融入社會生活助力。著力培養學生自身勞動能力,讓學生學會有效的任務規劃,恰當的時間安排,完成一些綜合性勞動實踐。抓住學生學習成長的關鍵期,以勞動教育的落實幫助他們系好人生第一粒紐扣。讓學生在勞動中應對挫折,獨立做事,堅持有始有終,培養學生勞動自理能力。另外,在勞動教育推進落實的過程中,教師和家長還可以更好地為學生分享一些小竅門,幫助他們省力、省事、省心去完成一些繁瑣性工作,培養孩子獨立自信的優秀品質。

3.勞動教育落實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意志品質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從小學階段開始培養學生勞動習慣,提升學生生活自理能力。這是學校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更是為家庭培養優秀人才的有效途徑。勞動教育工作的推進,可以從多個方面對學生產生深遠影響。在勞動教育推進落實的過程中,能增強勞動理解,感恩他人勞動奉獻,珍惜他人勞動成果。通過對豐富多元勞動實踐,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具備發現的眼睛,品味生活之美,積極勞動積累,這是學生走向社會的必備能力,也是孩子精彩人生的堅實基底。

二、家校合作視域下培養學生勞動習慣的積極對策

1.樹立正確勞動觀念,推動學生良好勞動習慣養成

加強合作視域下勞動教育的落實,首先要能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從學校方面提升學生勞動責任意識,從家庭層面培養孩子勞動發現能力,推動學生生活自理。循序漸進中,讓學生建立正確勞動觀念,養成良好勞動習慣,體會父母勞動艱辛,懂得珍惜他人勞動成果。使學生在心底真正懂得勞動最光榮。

可以從我國漫長的勞動史入手,讓學生明白先人們在勞動探索的過程中進行了哪些重要突破和嘗試。例如早期的石器工具,后來的鐵制農具,再到現代化的一些勞動設備,使學生明白勞動創造幸福生活。同時在勞動的過程中要能夠有效創新。以此為基礎,讓學生觀察家中物品,如洗衣機可以代替我們手工洗衣服,洗碗機可以代替人工洗碗,掃地機器人可以代替人工打掃衛生。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勞動觀念的同時,要讓學生具備積極的勞動創新意識,并嘗試融合于自己的生活,進行有效的創新,探索一些省力小竅門。這樣就能夠更好地使孩子認識到勞動的重要性,并能夠為父母力所能及的進行一些勞動創新,讓父母在勞動中更加省力。

2.通過勞動解決具體問題,培孩子良好勞動習慣

小學階段學生勞動習慣的養成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養成習慣,從一些生活小事入手,通過勞動來觀察現象、分析問題,有效改善。例如一件衣服又臟又皺,我們穿在身上會非常不舒服,這時候先要讓孩子嘗試去進行清潔,用洗衣粉、洗衣液、肥皂等將衣服洗干凈,然后再將皺皺的衣服進行熨燙整理,這樣就可以穿上嶄新干凈的衣服。通過勞動解決問題,讓學生掌握衣服收納、清潔的一些具體方式。循序漸進中就能夠讓學生認識的勞動對日常生活的多元影響。

3.建立獎評激勵機制,鼓勵學生積極勞動創造

小學階段學生迫切希望獲得來自外界的肯定和鼓勵。家校合作下勞動教育的開展,也要能夠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使學生保持高漲的勞動熱情。首先可以引入過程性評價,讓學生記錄自己一周開展的豐富勞動實踐,并讓家長通過視頻、圖片等方式鮮活呈現,看看哪個孩子做得更多,做得更好,給予一定的物質或精神獎勵。接著在以年級為單位,可以評選出“勞動小能手”、“勞動標兵”、“優秀勞動班集體”等多個獎項,讓學生更好地明白。勞動不僅能改善自己的生活勞動,還可以獲得榮譽。以此激勵學生用勞動來獲得更多認可和鼓勵。

總之,小學階段勞動習慣的養成,需要教師的教師和家長的引導,更需要持續推進積極鼓勵。家校共育工作的落實,要能夠形成教育合力,著眼于孩子的健康成長,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勞動觀念,積極參與勞動實踐,在勞動中讓學生收獲鮮花和掌聲,推動學生綜合素養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祁珍珍. 家校合作視角下的鄉村小學勞動教育[J]. 試題與研究:高考版, 2021(33):2.

[2] 鄭佳媛. 淺析家校合作培養小學生勞動習慣的策略[J]. 讀與寫:上旬, 2021(12):0126-0126.

[3] 張積新. 家校合作培養小學生勞動習慣的策略[J]. 天津教育, 2020(33):2.

猜你喜歡
養成家校合作小學生
他是一個了不起的小學生
大學生心理危機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討
大學生心理危機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討
淺談舞蹈演員良好個人修養的養成
分析素描訓練與大學生藝術素養的養成
小學生養成教育之我見
家長參與下的家校合作
家庭功能對青少年的外化問題行為的影響機制分析
家校合作問題分析及解決策略研究
航母艦員安全意識養成探索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