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齊心攜手確保學子舌尖上的安全

2022-05-23 16:47韓璐
食品與健康 2022年5期
關鍵詞:陪餐學校食堂用餐

韓璐

2020年4月,湖南一所學校發生食源性食物中毒事件,11名學生因腹痛、腹瀉癥狀就診;2021年9月,安徽的一所學校發生了集體食物中毒事件,近百名同學出現嘔吐等不良反應;2021年11月,河南一所學校發生集體食物中毒事件,30余名學生上吐下瀉。萬幸的是,患病學生經及時診治均轉危為安。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是家庭的希望,是每一位父母的“寶貝疙瘩”。如果他們的飲食安全得不到嚴格保障,又何談獲得健康的體魄,實現未來可期的人生理想呢?因此,學校、家長和學子本人,必須高度重視飲食安全問題。

為杜絕食源性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事件,我國多個省市已開始實施學校食堂“明廚亮灶”改造工程。如2021年以來,湖北省已實現學校食堂“明廚亮灶”全覆蓋。為保障學生飲食安全,武漢500余家中小學、幼兒園打造“互聯網+明廚亮灶”智慧監管平臺,可實現“視頻監控、全程監督、智能抓拍、精準監管”。家委會代表、學校食品安全管理負責人、食品安全監管人員,都可通過監控視頻以及APP客戶端實時觀看食材采購、后廚加工制作、物聯信息采集、違規行為抓拍等內容,實現最廣泛、最直接的監督。

部分不具備食堂配建條件的中小學以集中配餐方式解決學生就餐問題。近日,為進一步規范天津市中小學校校外配餐管理工作,加強校園食品安全管理,天津市教委制定出臺了《天津市中小學校校外配餐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掇k法》明確,為中小學校提供校外配餐服務的企業應具備12項基礎條件;堅持校外配餐訂購自愿原則,任何學校和個人不得強迫學生和家長訂購配餐?!掇k法》進一步細化了學生、家長對于配餐的監督形式,即在不影響正常教學秩序的前提下,家長代表可入校陪餐,可前往配餐企業實地抽查走訪,可對學校配餐進行滿意度評價等。

2019年3月,教育部、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部門公布《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提出,中小學幼兒園應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有條件的中小學幼兒園還應建立家長陪餐制度,每餐均應由學校相關負責人與學生共同用餐,做好陪餐記錄,及時發現和解決集中用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兑幎ā穼嵤┖?,各省市相繼出臺了實施方案,嚴格落實陪餐制度,如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市教委、市公安局、市衛生健康委聯合制定了《上海市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實施方案(2020-2022年)》,明文規定必須專人陪餐。

學生除了要在校用餐外,大部分時間要在家中用餐,因此,家長需樹立良好的食品安全意識,了解食品安全知識,為孩子把好家庭食品安全的大關。

選購肉類時,如發現肉已有發黏、失去彈性、顏色不正或變色、異味等情況,不能購買。選購蔬果時,不能購買腐爛的、表皮破損的蔬果。一般情況下不要購買已削皮或切開的水果。

冰箱不是保險箱,低溫下許多微生物仍有存活可能。購買肉類后,可將肉分裝成若干份保存在冷凍室內,每次取出一份食用,冷凍儲存時間不要超過1個月。大米等谷物儲存應注意防潮,食用油存放要注意避光。剩飯剩菜要立即放入冰箱,吃前充分加熱。

海鮮、肉類等食品中可能含有寄生蟲和細菌,應徹底煮熟煮透方可食用。新鮮的水果蔬菜,食用前應仔細用水沖洗。為減少表皮的細小臟物、細菌和農藥,可以去除蔬果的外皮。盡量不要在外生食蔬菜,以防寄生蟲、細菌及農藥殘留的污染。制作生熟菜品的案板等器具要分開使用,避免細菌交叉感染。

此外,提倡分餐。特別是在家中有人感冒或感染幽門螺桿菌時,一定要實行分餐制。

學生本人也應加強食品安全意識,積極學習食品安全知識,具備從食物性狀、口味等來鑒別食品是否有毒有害或被污染的能力。

盡量在學校食堂或家中用餐,不購買校園附近流動攤販銷售的“三無”食品。應購買正規廠家生產的食品,盡可能挑選信譽度比較好的品牌。購買食品時仔細查看食品標簽,所購食品的食品標簽中必須具有:產品名稱、調料表、凈含量、廠家名字、廠家地址、生產日期、產品標準號以及保質期等,不購買標簽不規范的產品。

水果要清洗干凈之后食用。吃火鍋時注意將肉、菜等完全煮熟后再食用,不可為追求口感減少涮煮時間。不吃無衛生保證的生食食品,如生魚片等。飯前便后要洗手,以免病從口入。

盡量減少油炸、麻辣、燒烤、腌制等食品的攝入,少吃蛋糕、餅干、巧克力等甜品,多喝白開水。奶茶、碳酸飲料等飲品經常飲用不利于身體健康,應控制飲用次數和數量。

猜你喜歡
陪餐學校食堂用餐
再來一碗
學校食堂“明廚亮灶”宜盡快全覆蓋
校有校規
文明用餐,拒絕浪費
幼兒園“陪餐”,怎么做才更有意義
幼兒園“陪餐”,怎么做才更有意義
校長“擇優陪餐”不宜提倡
谷城縣廟灘鎮南川中心小學:打造“領導陪餐”新常態
用餐時間
學校食堂是黑暗料理的發源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