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扯頭發是“心病”

2022-05-23 16:47李則宣黃任之
食品與健康 2022年5期
關鍵詞:兜兜心病心理醫生

李則宣 黃任之

8歲的女孩兜兜頭發稀疏,頭頂有兩處硬幣大小的斑禿。家人認為這可能是因為缺少某種維生素導致的。春節臨近,外出打工3年的父母終于回到老家,他們將兜兜帶到醫院內分泌科做檢查。醫生發現她并不缺少微量元素,通過耐心交談了解到兜兜喜歡抓扯毛發——她每天一個人的時候會習慣性地拉拽頭發。有時,她還會背著爺爺奶奶,去薅4歲的弟弟的頭發。當問及為什么要扯頭發時,兜兜低頭不語。內科醫生建議轉診兒童心理門診,心理醫生通過問診對家長說:“兜兜喜歡扯頭發的行為叫做拔毛癖,這是一種心理因素引發的兒童不良行為?!?/p>

經過心理醫生一番疏導,兜兜的問題水落石出。原來,兜兜和弟弟長期留守在家,缺少父母的陪伴和照顧,兜兜感覺特別孤獨和無助。當看到其他小朋友依偎在父母的身邊撒嬌,或是自己在學校里遇到了困難卻沒有辦法和父母傾訴時,她就會用雙手亂抓頭發。有一次,她用力扯掉幾縷頭發,感覺頭皮被扯得有些酥麻,有些“好玩”。于是,扯頭發變成了她放松和緩解壓力的方式。有時,兜兜用頭發纏繞自己的手指,有時,她把扯下來的頭發放在桌子上,數一數有幾根,比比長短。幾年下來,她的發量越來越少。

拔毛癖是一種難以克制的去除自己毛發的沖動和行為,會反復發生。拔毛癖既可能是一種單一的癥狀,也可能因某種精神疾病引發,比如精神發育遲滯、抑郁。拔毛癖的兒童患病率是成人的7倍,女性患病率是男性的2.5倍。有拔毛癖的個體喜歡在臥床、看電視、做作業等時候,選擇身體固定的部位拔毛,一般是頂額、額顳部及枕部頭發,眉毛、睫毛、腋毛及其他部位的毛發也在被強行拔除之列。拔毛后的部位會生出細小的絨毛,遭遇多次拉扯后,這些地方容易形成斑禿。

心理學家認為,拔毛癖可能是強迫癥的一種亞型,患者會遏制不住沖動去抓扯毛發,甚至是他人的毛發。兒童心理學家認為,兒童患病的原因可能是:父母對兒童的情感忽視,不能以溫和的話語進行開導,缺乏良好的親子互動,不能成為子女的心理安全島,拒絕孩子的靠近;有的家庭內部關系緊張,孩子對父母畏懼,父母性格急躁、教養簡單粗暴,孩子在精神上缺乏心理依賴。

兜兜喜歡拔頭發的起因是缺少社會情感支持,內心的親密感和歸屬感沒有得到足夠的滿足。由于父母不在身邊,兜兜難以享受到承歡父母膝下的心理營養,她在精神需求上有強烈的匱乏感,加上遇到各種現實刺激,容易激發出難過、著急、生氣、壓抑、失望、孤獨、無助等消極情緒,精神包袱很大。各種消極情緒將其包圍起來,她不知道該怎么向周圍的長輩開口求助,也沒有足夠好的減壓方式來自我開解,偶然間發現可以通過拉扯頭發,釋放個人的無聊和苦悶。這是孩子對自己身體的探索,也是孩子自己發明的一個“減壓游戲”。

了解到原委后,兜兜的父母很自責,感覺虧欠了女兒。他們在外辛勤打工,逢年過節也要忍受親子分離的痛苦,為了省錢不舍得回家,目的是給孩子們提供更好的生活條件。但結果是親子交流太少,孩子出現了異常反應。想到這一點,他們又痛苦又后悔:不該忽略了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心理衛生問題。

心理醫生細心地安撫了兜兜的父母,說:“還好發現得早,積極治療的話能夠治愈?!彼扑]了4種方法:

定期做心理治療,家長要與心理醫生一起,分析兜兜的心理狀態,了解她最渴望的心理需求,然后對她進行心理疏導,消除她的負性情緒,幫助孩子以更為健康的方式來排遣苦悶情緒。

當發現孩子拉扯頭發時,家長要耐心勸導,及時提醒和糾正。同時,家長要注意經常和孩子做心理交流,創造更為親近、包容的家庭環境。當兒童的拔毛行為比較嚴重時,一定要實施行為療法,比如記錄拔毛行為、給予必要的懲罰和獎勵等,目的是盡可能地轉移兒童的注意力,塑造出更多的調節情緒的積極行為,與拔毛沖動相對抗。

心理醫生可以通過催眠療法,從潛意識層面去修改拔毛者的消極暗示,替代以更為健康的心理暗示,從而減少拔毛者的焦慮感和情緒壓力。

如醫生認為必要,可以小劑量服用抗抑郁藥物,以幫助孩子緩解焦慮不安等負面情緒。

猜你喜歡
兜兜心病心理醫生
兜兜
所謂失敗
一只白狐
所謂失敗
一再飄零,只為與你相見
更大的負擔
一只白狐
人在江湖走,誰能不得???
真愛不是寄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