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奶牛酮病的診斷治療與預防方法

2022-05-23 16:51徐洪江程熠罡
中國應急管理科學 2022年2期
關鍵詞:診治奶牛預防

徐洪江 程熠罡

作者簡介:

徐洪江,男,1976年生,???,獸醫師,工作以來一直從事畜牧獸醫基礎研究、生產服務和技術推廣等工作,具有豐富的現地生產經驗和較高的業務水平。

摘要:在牛養殖過程中,牛酮癥是一種常見的代謝疾病,主要由碳水化合物代謝紊亂引起的。其特點是酮乳液和低血糖等癥狀,以及消化問題、體重減輕、乳制品減少,有時還有神經系統癥狀。這種疾病發生在各個年齡段的奶牛身上,在三到六個月的犢牛身上較多,大多數受感染的奶牛在出生后三周內出現,這在高產奶牛中最為常見,特別是3-6胎的奶牛。在這種情況下,身體消耗過多的能量,身體缺乏足夠的碳水化合物,導致糖代謝紊亂,形成大量的酮并在體內積聚,導致機體功能紊亂。這種疾病主要發生在高產奶牛身上,可能是遺傳、育種管理、日常飲食結構、飼料質量和用藥等因素造成的,嚴重影響奶牛的生產力。因此,加強畜牧業管理,定期監測奶牛泌乳期間的體重,及時調整每日飲食,可有效預防疾病的發生。

關鍵詞:奶牛;酮病;診治;預防

引言

奶牛酮病是由于奶牛出生后因碳水化合物以及脂肪酸代謝紊亂而產生,導致體內大量酮類積累。奶牛在分娩后2至6周內容易患上這種疾病,雖然在某些情況下,奶牛在產前也可能患上這種疾病,但產后疾病是最常見的?;加羞@種疾病的奶牛更容易患乳腺炎、子宮內膜炎等疾病,從而對奶牛的能量平衡產生不利影響,降低了生產力,增加了奶牛其他疾病的風險。因此,降低酮癥的發生率,對該病的早期診斷和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一、發病原因

1.預防

身體的能量平衡呈負平衡,血糖水平下降,因為高產奶牛的營養攝入量不足以滿足它們的能量需求。奶牛必須利用身體的脂肪和蛋白質分解來滿足其能量需求,而能量從蛋白質到脂肪蛋白質的轉換會導致過量攝入乙酸和丁酸,從而導致酮癥。營養不平衡和每日食物供應不足的主要原因是飼料不足、品質差、飼料單一、飲食不平衡或飼料含量過剩,以及飼料不足,導致蛋白質高、脂肪含量高、碳水化合物含量低。人體缺乏糖的原料,血糖水平下降,產生大量的酮。產奶過程中奶牛負荷過大嚴重影響產后喂養恢復,導致機體缺乏糖物質,糖量下降,產生負能量平衡,形成大量酮。奶牛缺乏VB12或礦物質,如鈷、碘和磷,可以促進這種疾病的發展。此外,由于產后奶牛分泌過多,導致胰島素和甲狀腺功能不平衡,也是導致此病出現的原因。

2.發病機理

當血糖水平下降時,脂肪分解成脂肪組織,而不是合成脂肪。當身體消耗脂肪時,身體的蛋白質會迅速分解,原氨基酸可以參與三羧酸循環以獲得營養能量。丙酮脫羧生成大量的乙酰輔酶,最終形成酮。酮本身的毒性很小,但當濃度達到一定程度時,會對中樞神經系統產生抵抗力,而腦組織中缺乏糖會導致患病奶牛休眠或陷入昏迷。酮體也有一定的排尿作用,容易導致機體脫水等并發癥。

3.臨床癥狀

臨床酮癥的癥狀包括食欲減退,尤其是濃縮物攝入減少、便秘、糞便粘液、抑郁、體重迅速減輕和產奶量減少。病牛的背部呈弓形,有輕微腹痛。尿液呈淡黃色、水狀、泡沫狀。在嚴重的情況下,呼出的氣體、大便和尿液中都有酮味,加熱后最明顯。大多數生病的牛都很困倦,有些牛會轉圈、漫無目的地吼叫、向前沖撞。牛奶質量差、體重減輕和繁殖等疾病的發病率有所增加。酮癥一般可分為消化性酮癥、神經性酮癥和麻痹性酮癥,這三種類型中消化性酮癥較為常見,發病率較高。,需要合理調整飼料,減少蛋白質營養,治療預后良好,遲發性疾病、腸炎、脫水和嚴重酸中毒的預后較差。

二、診斷

1. 臨床診斷

臨床型酮病有明顯的減少奶量、減輕體重的癥狀,典型的呼氣、尿液和牛奶等癥狀伴有明顯的蘋果腐爛氣味,可以早期診斷。另一方面,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在臨床上難以診斷,需要應用不同的檢測方法。因此,有效、準確的檢測方法可以極大地促進早期酮癥的預防。

2.實驗室診斷

通過測定奶牛體內不同酮體的含量,可以確定無癥狀酮癥。酮測試是最精確的測試,以國外研制的“Ketolac BHB”(赫斯特)紙為例,檢測出血液中BHBA濃度為1.2 mmol/L的對癥酮酸分析,方法方便、快速、準確。尿液分析采用產后第一天采集5毫升尿液,加入0.5毫升5%硝基氰化鈉溶液中,以及0.5毫升10%氫氧化鈉溶液,從顏色上看,可以估計出酮的近似含量,如果尿液呈紅色則為陽性。尿液中酮類檢測方法簡單快捷,但存在精度低的缺點。用半定量試驗測定牛奶BHBA水平用于監測高性能奶牛的能量水平,并診斷奶牛的酮癥。

3.治療

主要發生在產后哺乳期,導致體質下降、血糖下降、奶量大幅度減少、食欲不振、胃功能衰弱和神經系統癥狀、肝病增多,以及尿液、牛奶和呼吸的異味,可以診斷出酮癥。臨床上一般采用快速簡便的定性方法測定血液、尿液和牛奶中是否存在酮。將一批氯化鐵鈉、20硫酸銨和20無水碳酸鈉混合,粉碎試劑后立即轉化為紫色,表明血液、尿液和牛奶中存在酮。癥狀性酮療應在實驗室檢查中診斷,藥物治療的基礎是提高血糖水平,減少脂肪動員,促進酮的使用,改善消化功能,增加提取的食物量。

三、預防

1.加強飼養管理

合理的飼養可以有效地預防奶牛酮癥的產生,通過更有效的飼料管理提供足夠的能源需求。奶牛的飲食必須富含鋅、硒、鈷和其他礦物質,因為缺少一些維生素和礦物質可以改變丙酸的代謝。此外,盡管不同的應激可能會影響奶牛的行為和飲食,但高溫和濕度必須最小化,因為這些因素會增加奶牛體內脂肪和蛋白質的動員,促進酮癥病例的增長。

2. 添加劑使用

據報道,添加莫能菌素緩釋膠囊可以通過改變產生更多丙酸鹽來降低奶牛的發病率。在飲食中合理添加莫奈霉素可將酮癥的發病率降低到50%,并有效降低其發生過程。

3. 酮癥監測系統的建立

酮癥的早期臨床癥狀尚不明顯,及時治療可延緩最佳治療時間。因此,要定期檢查奶牛的血糖、酮、尿酮和內酯含量,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大大降低產奶牛養殖的經濟損失,保證奶牛的身體狀況良好。

四、結語

對奶牛酮癥的病因進行了研究,并開展了確定牛酮癥的方法,其中血液測量是最重要的方法。最后根據酮癥發病特點得出結論,在實踐中,適當預防酮癥可有效降低泌乳牛的發病率,降低藥品成本,改善奶牛的健康狀況,可以提高牛奶的質量并獲得更好的結果。

參考文獻:

[1] 張瑞華,張克春.奶牛酮病致病機理及診治方法研究進展[J].上海畜牧獸醫通訊,2010(1):26-28.

[2] 霍明,吳競.奶牛酮病的發病原因、診斷方法及其防控措施[J].養殖技術顧問,2010(9):87.

[3] 許存福.奶牛酮病防治的研究進展[J].養殖與飼料,2011(10):27-29.

[4]蘇華維,曹志軍,李勝利,圍產期奶牛能量負平衡的產生機制及能量代謝疾病[J].奶牛微刊,2017:06.

[5] 王博.奶牛圍產期酮病和乳熱的早期預警體系的研究[D].黑龍江大慶: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2014.

猜你喜歡
診治奶牛預防
小奶牛便簽夾
奶牛吃草
特發性間質性肺炎診治新進展
研究熒光原位雜交技術用于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患者診治中的臨床效果
淺談跑步運動中膝關節的損傷和預防
新形勢下預防校園暴力的策略研究
《奶牛的家》
美味奶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