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吸風碾米機環形風道內顆粒運動特性

2022-05-23 14:59王立宗余南輝范吉軍張藝凡劉澤軍張永林
包裝與食品機械 2022年2期
關鍵詞:碎米進風口米糠

王立宗,余南輝,范吉軍,張藝凡,劉澤軍,張永林

(1.武漢輕工大學 機械工程學院,武漢 4300232;2.武漢輕工大學 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武漢 4300232)

0 引言

碾米機通過碾白輥高速旋轉產生的作用去除糙米糠層獲得完整白米[1-3]。傳統臥式碾米機依靠底部的吸風機向下抽氣對米糠碎米混合物進行收集[4-5]。由于米糠與碎米具有不同用途,米廠通常使用糠粞分離器對收集的混合物進行分離[6-7]。但該解決方案前期成本大、能耗高[8-9],且碾米機下部吸風機風量過大會造成大米沉積于碾白室底部,導致大米碾白不均[10]。為此,國內企業提出了抽風機置于頂部的上吸風式碾米機,以實現對米糠與碎米的高效分離收集,并修正米粒堆積于碾白室底部的缺陷[11-12]。此外,生產中發現冷米拋光效果明顯優于熱米拋光,碾米過程中摩擦生熱所形成的溫升對大米的光亮度、碎米率等指標均不利[13]。而上吸風碾米機風道為上部吸氣下部進氣方式,形成的“過堂風”能高效帶走碾米產生的熱量。綜上所述,上吸風式碾米機具有許多獨特的優點,但相關的研究報道很少。

計算流體動力學-離散單元耦合方法(CFDDEM)廣泛應用于氣-固兩相流動的研究[14-15]。張開興等[16]利用CFD-DEM技術分析了一種滾筒式茶葉熱風復干機內的流場與顆粒運動特征。史嵩等[17]利用CFD-DEM技術對驅導輔助充種氣吸式排種器排種質量進行優化設計,確定了最優工作參數并進行試驗驗證。

此外,粒子圖像測速(PIV)已被應用于記錄兩相流中顆粒運動和流場特征[18-21]。WILLIAM等[22]開發了一種粒子圖像測速軟件(PIVlab)。SARNO等[23]使用PIVlab對轉筒和溜槽上干顆粒的運動進行研究。目前還未見計算流體動力學-離散單元耦合方法和粒子圖像測速方法廣泛用于研究米糠碎米顆粒分離。

本文對臥式碾米機的集糠系統進行改進,設計一種具有環形分離風道的碾米機?;贑FDDEM技術分析新型上吸風碾米機風道內顆粒的運動特征。搭建試驗樣機,利用PIVlab觀測米糠碎米的運動。設計的新型碾米機實現了米糠碎米的直接分離回收,有助于碾米工藝的發展。

1 結構與工作原理

圖1顯示新型碾米機的主要結構。碾米系統主要包括螺旋輸送器、噴風管、碾白輥、拔料輥、米篩網和空心軸;糠粞分離收集系統主要包括上吸風口、均流板、下進風口、隔板、桶形外殼以及與米篩網共同形成的環形風道。噴風管連通空心軸與噴風孔,噴風機向空心軸噴出的氣流經噴風管流入碾白室內,促使米糠和碎米排入環形風道。吸風機被置于上吸風口處,使環形風道中產生上升氣流,合理設置風機風速,使風道內上升氣流速度介于米糠與碎米懸浮速度之間,而均流板使上升氣流流速均勻分布。米篩網與桶形外殼形成等截面環形風道,有利于風道內流速均勻、顆粒穩定分離。環形風道下部連通下進風口。在風道內上升氣流作用下,米糠從上吸風口排出,碎米落至下進風口。下進風口處設置隔板,阻擋米糠掉落的同時促使上升氣流形成環形繞流。

圖1 上吸風環形風道碾米機結構Fig.1 Structure of top-suction rice mill with annular duct

2 數值分析與試驗

2.1 數值模型

圖2為碾米機離散元簡化模型。模型軸向長度L為150 mm,環形風道直徑160 mm,碾白輥直徑100 mm,上吸風口寬度為40 mm,下進風口寬度為60 mm。上吸風口風速u0是影響米糠碎米分離的重要參數,設為6 m/s,噴風機氣流速度ui約為10 m/s。外界環境氣流通過下進風口進入碾米機內部,設下進風口處氣壓為0 Pa。初始時大米、碎米和米糠的混合物位于碾白室內。

圖2 離散元模型Fig.2 Discrete element model

僅對一對噴風管附近區域進行分析,見圖2(a)。在FLUENT中利用滑移網格模型(SMM)模擬碾白輥旋轉所產生的影響,設置碾白輥內區域為旋轉域(轉速800 rad/min),其余區域為靜止域。對于固相,采用Hertz-Mindlin(no slip)模型,氣相采用標準模型。由于重點討論環形風道內顆粒運動,且風道內顆粒體積分數小于10%,故用Lagrangian模型作為耦合模型。后續對截面Plane 1、Plane 2上流場特征進行研究如圖2(b)所示。

2.2 顆粒模型

采用球體顆粒對米糠與碎米進行模擬,雪茄形多球模型模擬大米。米糠等效球直徑為0.1~0.5 mm,仿真直徑取平均值,為0.25 mm。碎米等效球直徑范圍為0.8~1.5 mm,平均為1.2 mm。米糠密度采用壓實密度,碎米密度與大米密度相等。顆粒仿真參數采用文獻[24]的方法進行試驗標定,見表1和表2。

表1 材料參數Tab.1 Material parameters

表2 顆粒接觸參數Tab.2 Particle contact parameters

依據顆粒懸浮速度,評價顆粒模型的正確性。將顆粒置于垂直管道內,上升氣流流經管道,在不同流速下,觀測顆粒運動趨勢,得出懸浮速度范圍。

顆粒懸浮時受力平衡方程:

式中 Fb——顆粒所受浮力,N;

Fd——顆粒所受曳力,N;

G ——顆粒的重力,N。

而顆粒所受曳力:

式中 ds——顆粒等體積球直徑,m;

C ——顆粒阻力系數;

ρ ——空氣密度,kg/m3;

vp——顆粒速度矢量,m/s;

v ——氣流速度矢量,m/s。

其中阻力系數為顆粒雷諾數Rep的分段函數:

顆粒雷諾數計算公式:

依據式(1)與(2)可得:

式中 g ——重力加速度,m/s。

由于顆粒懸浮,所以vp=0。依據式(5)得顆粒懸浮速度v0計算公式:

理論計算、計算機仿真和試驗得到的顆粒懸浮速度數據如表3所示。數據穩定性好,可認為顆粒建模準確。

表3 懸浮速度對比Tab.3 Comparison of suspension velocity (單位:m/s)

2.3 試驗裝置與試驗過程

圖3為試驗樣機,上吸風風機與噴風機的額定風量分別為2.8 m3/min和1.6 m3/min,使用調速器調節風扇轉速,使風機風速與仿真設置條件一致。將碎米染成深藍色,將米糠、碎米和大米混合物放入碾白室后,碾米機開始工作。利用PIVlab軟件對高速攝影機拍攝的視頻進行分析。

圖3 試驗樣機Fig.3 Experimental prototype

3 試驗結果

3.1 流場

圖4和圖5顯示了噴風口轉動至不同位置時的流場。結果表明,當噴風管位于水平位置時,環形風道內平均流速為4.52 m/s,Y方向氣流分速度為2.56 m/s(圖4);當噴風管位于垂直位置時,風道內平均風速為4.50 m/s,Y方向氣流分速度為2.49 m/s(圖5)。平均速度均介于米糠和碎米的懸浮速度之間,噴風管位置的變化對風道內流場影響很小。圖4(c)與圖5(c)顯示氣流沿風道向上流動。當噴風管處于垂直時,噴風口離下進風口較近,而隔板阻擋了噴風口向下噴出的高速氣流,可有效防止米糠隨高速氣流落入下進風口。此外,隔板促使上升氣流形成沿環形風道的繞流。對比圖4與圖5中Plane 1截面和Plane 2截面的速度云圖可知,噴風管內高速氣流僅對環形風道內局部流場產生較大影響,其余區域氣流流向一致、流速分布均勻。

圖4 噴風管水平時流場特征Fig.4 Flow field characteristics when blowpipe is horizontal

圖5 噴風管垂直時流場特征Fig.5 Flow field characteristics when blowpipe is vertical

3.2 顆粒運動特性

對環形風道內顆粒的分離運動進行觀測分析。圖6(a)顯示環形風道內顆粒仿真結果,由于環形風道內平均流速大于米糠懸浮速度,米糠整體以圓弧軌跡作向上的加速運動,并從上吸風口排出。圖6(b)為試驗中獲得的米糠速度矢量圖,米糠整體運動方向向上,從上吸風口排出,下進風口附近僅存少量米糠。將仿真所得的米糠運動與試驗中利用PIVlab測得的米糠速度矢量進行對比,可以看到運動趨勢基本一致,米糠整體沿環形風道向上移動,僅極少米糠從下進風口排出或堆積于隔板上。

圖6 米糠運動特征Fig.6 Mo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ice bran

圖7顯示下進風口附近顆粒的運動特征。圖7(a)為試驗圖像,方框區域內采用白紙作為拍攝背景,以便于觀測碎米;其中,碎米主要從底部的下進風口被排出,隔板附近的米糠(點劃線圈內)先下落后上升,最后進入環形風道,僅極少量米糠從下進風口排出。圖7(b)顯示仿真結果,黑線和白線分別為碎米與米糠的運動軌跡,米糠僅在隔板上方運動,碎米整體從下進風口處落出。通過對比研究可知,試驗與仿真結果基本一致。

圖7 下進風口處顆粒的運動特征Fig.7 Particle motion characteristics at lower air inlet

3.3 顆粒速度分布

米糠和碎米的垂直分速度(Y方向)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米糠與碎米相互分離的效率。圖8顯示試驗和仿真得到的米糠垂直分速度的對比。試驗中發現米糠顆粒的垂直速度分量的分布主要與Y軸方向距離有關,最大上升速度均位于Y軸20~30 mm的位置(高于環形風道中部約1/2桶形外殼半徑的距離),約為1.5 m/s,仿真結果與試驗結果較為一致。

圖8 米糠的上升速度Fig.8 Rice bran rising velocity

圖9顯示下進風口處碎米下落速度的分布。由于垂直氣流速度分量低于碎米懸浮速度,碎米加速向下運動。試驗中碎米最大下落速度為-1.1 m/s,仿真中為 -0.95 m/s,基本一致。

圖9 碎米下落速度Fig.9 Rice bran falling velocity

4 結語

從CFD-DEM耦合仿真與試驗比較得出:

(1)試驗測得米糠懸浮速度為1~1.3 m/s,碎米速度為5.5~6 m/s,與仿真結果相近。

(2)環形風道內氣流流速分布均勻,整體向上流動。Y方向氣流平均分速度為2.5 m/s,整體平均流速為4.5 m/s。碾白輥的轉動對流場影響較小。

(3)米糠以弧形軌跡向上加速運動并從上吸風口排出。米糠在環形風道內Y方向速度先上升后下降,最大上升速度為1.4~1.5 m/s。碎米的最大下落速度仿真值為-0.95 m/s,試驗值為-1.1 m/s,碎米從下進風口排出。

綜上所述,仿真模型可以準確預測試驗中顆粒運動特征,新型碾米機能實現米糠碎米分離,為工程化應用提供設計思路。

猜你喜歡
碎米進風口米糠
大米加工中的碎米去哪里了?
不同地區米糠粕營養價值的研究
碎米薺屬植物營養成分和功能因子的研究進展
豬飼料中添加米糠莫超量
淺談釀酒原料大米碎米含量測定方法的適用性
一種汽車烤漆房送風裝置
醬油制曲關鍵工藝設備優化
軸流風機進風口對噪音的影響
越南大米報價降低;其他亞洲大米報價不變
鋼化爐風機房揚塵集發問題與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