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搞新冷戰,美國“有架勢沒實力”

2022-05-26 17:20于金翠王雯雯
環球時報 2022-05-26
關鍵詞:印太拜登環球時報

于金翠 王雯雯

為遏制中國,搭“瞭望塔”找“犧牲品”

環球時報:您怎么看美國試圖在亞太地區挑起冷戰式對抗?

王文:發動對華新冷戰符合美國的利益。目前,美國在亞太地區對華挑起“有氣無力”式的全面戰略競爭,同時對他國展開“口惠而實不至”式的同盟拉'攏。也就是說,美國有挑起冷戰之“架勢”而無打冷戰之“實力”。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中國正在日益縮小與美國在經濟實力方面的差距,這和當年美蘇經濟實力的對比情況有所不同。如果中國不想打冷戰,美國只能一頭忙活。二是美國對他國的拉攏不可能成功。此次拜登訪問的韓國和日本,即使政府想全面倒向美國,兩國的市場與企業也不會愿意。三是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都不愿意選:邊站,想要回到兩個陣營、相互脫鉤和核威懾式的冷戰時代,恐怕是不太可能的。我認為,只要中國保持戰略定力,不被美國帶著節奏走,美國冷戰式挑皓不可能成功。

羅思義:美國在故意升級亞太地區的緊張局勢。舉例來說,美國政府破壞一個中國政策的系統性嘗試就體現在很多方面,如邀請臺“駐美代表”出席拜登總統就職典禮、一些政要竄訪臺灣等。美國還試圖升級南海的軍事緊張局勢。與此同時,美國正不斷升級歐洲的緊張局勢,并清楚烏克蘭危機已威脅到俄羅斯的最根本利益。美國還不確定彼此的力量關系,不敢一步就完成對中俄(冷戰式挑釁)的升級。用中國人常說的話來說,美國就是“摸著石頭過河”,故意逐步制造緊張關系,然后看看每個階段會有什么反應,以及是否能成功。所以,為掩飾自己的立場,拜登嘴上說支持一個中國政策,但實際上采取了一些措施來破壞它。

塔夫羅夫斯基:訪日期間拜登有關“愿協防臺灣”的表態就是雙重挑釁。美國人希望在亞太地區用他們正在烏克蘭使用的同樣的冷戰模式:刺激對手采取先發制人的“特別軍事行動”后,在世界范圍內發起支持“受害者”和仇恨“侵略者”的運動,接著就是采取制裁手段削弱對手和加快自己的軍售以振興美國的軍工業。而這一切,都與美國卷入實戰保持安全距離。

瓊斯:拜登就任總統以來發表類似言論后,白宮跟進澄清一個中國政策并未改變的情況已發生多次。拜登雖然沒有正式放棄一個中國政策,但顯然在為臺海局勢緊張推波助瀾。一些“臺獨”人士以為將得到美國的支持,并愚蠢地朝那個方向前進。'毫無疑問,美國已做好同中國大陸博弈時將臺灣作為“犧牲品”的準備,類似于美國在烏克蘭危機中與俄羅斯玩的游戲。

環球時報:拜登這次亞洲行是否已揭開其“印太戰略”的全貌?

王文:拜登政府今年2月發布首份“印太戰略”報告以來,一直在努力構筑一個集政治、經濟、軍事、社會、科技于一體的、應對中國崛起的全新美國對外大戰略?!坝√珣鹇浴毕啾扔诿绹L期深耕的“亞太戰略”來說,顯然是一次重大的地緣戰略調整。此次拜登亞洲行的重點是推出“印太經濟框架”,加之此前的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美英澳三邊安全伙伴關系(“奧庫斯”)——等,可以看出,美國“印太戰略”仍處于布局階段。根據中美博弈的“效果”、他國反應等,美國的“印太戰略”肯定還會發生調整。

塔夫羅夫斯基:美國筑墻圍堵中國,并試圖把日本、韓國、“奧庫斯”和“四方安全對話”作為“瞭望塔”。但“印太經濟框架”能否成為一個可行的實體值得懷疑。與美國相比,中國可以向其合作伙伴提供更多。很多該地區的國家領導人都記得《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的悲慘命運——美國施加了很大壓力以試圖孤立中國,但后來美國自己先拋棄了它。

“中俄良好關系被美視為巨大障礙”

環球時報: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日前表示,拜登政府與其說是在此行中與中國對抗,不如說是利用其外交來表明西方及其亞洲伙伴不會分裂和削弱。那么,在疲于應對烏克蘭危機之際,拜登政府的真實意圖是什么?

羅思義:我認為,美國清楚地將中國視為其主要敵人,而不是俄羅斯。同時,中俄良好關系被美國視為巨大障礙。因此,在短期內,美國的目標是要么削弱俄羅斯,要么破壞俄羅斯與中國的良好關系。如果美國在烏克蘭的“代理人戰爭”取得成功,美國會覺得自己更加強大,并繼續加強對中國的挑釁。如果美國在應對烏克蘭危機中處于下風,它會對中國更加謹慎。

塔夫羅夫斯基:拜登政府一邊應對烏克蘭危機,一邊對抗中國,是因為認定“北京是華盛頓全球霸權的最大威脅”。烏克蘭危機已實現美國的主要目標II同時削弱俄羅斯和歐洲。美國人覺得,現在是時候開始通過軍事和經濟手段讓中國和亞洲流血了。當看到西方國家幾乎一致支持對俄制裁時,美國希望達到同等程度的團結來對抗中國。在他們看來,西方的“恐俄癥”并不比東方的“恐華癥”厲害。

瓊斯:美國總統的這種“傲慢”似乎超越了地域,仿佛他是“世界皇帝”。美國軍事實力雖然強大,但美國國內經濟狀況已糟糕透頂。自拜登就職以來,美國人的生活條件變得更差。面對一個穩步發展且“不同路”的中國,他覺得自己必須利用美國的政治影響力,把其他國家拉進來防止“皇帝”倒臺。但實際上,不管是歐洲還是亞洲,在所謂“西方民主”的祭壇上,很少有國家愿意犧牲與中國發展關系所取得的利益。

環球時報:美國的這一系列遏華策略,與中期選舉有什么關系嗎?

羅思義:對華政策在美國中期選舉中只起到很小的戰術作用。主要影響中期選舉的將是美國嚴重的通貨膨脹和民眾生活水平下降。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共和黨與民主黨的領導人對華挑釁的策略是一致的,在這方面他們之間沒有重大分歧。

瓊斯:我看不出拜登的外交政策在中期選舉中會給他帶來什么優勢。人們投票支持要結束阿富汗戰爭的總統,拜登做到了。但現在他正在歐洲挑起更大沖突,并給亞太地區帶來更多麻煩。毫無疑問,他會吹噓自己的亞洲之行達成的新協議,并一直“對中國強硬”。但到11月,人們將對拜登政策導致的食品和天然氣價格上升、失業人數增加等問題大發雷霆。如果經濟陷入困境,美國民眾會尋找一個“被釘在十字架上的人”(嚴厲批評拜登的意思——編者注),而這個人不會是俄羅斯總統普京。

“迎美叛亞”的日本最為另類

環球時報:在美國的“印太戰略”中,日本扮演的角色是什么?

羅思義:日本在戰略上沒有獨立于美國。當日本政府試圖推行符合自身經濟利益的外交政策,即與中國保持良好關系時,美國總是會介入、試圖推翻他們并用對中國懷有敵意的人取而代之。

瓊斯:日本的角色非常令人懷疑。日本最愿意進入美國陣營,但我不認為這是基于對美國的“愛”,更不是基于對“西方民主“的宙可堅定承諾。日本希望在亞洲重獲“大國地位”,這也是一些日本領導層最想要的,美國正是利用了他們的這種感情。

環球時報:日本歷史上不僅發動過侵略亞太國家的戰爭,而且一直抱著“脫亞入歐”的想法。當美國在亞太地區大搞意識形態對抗時,我們對日本政府的下一步舉措該做什么研判?

王文:近些年,日本唯“美”是從,也想充當印太地區“副警長”,借此遏制中國崛起。我認為,搞好中曰關系的核心問題,仍然是努力提升中國自身的實力。從這個角度看,未來10年到20年,是中美博弈的關鍵期,同時也決定著中日關系的未來。

羅思義:自二戰全面戰敗以來,日本在戰略上根本沒有脫離美國的獨立性。它只是尋求在美國政策框架內為自色找到最有利的位置。目前,美國希望曰本奉行“迎美叛亞” 的政策,也就是說,如果美國想讓日本離亞洲更遠,日本就會離亞洲更遠。亞洲其他國家不應該對日本能從戰略上脫離美國的框架抱有幻想。當美國極力采取遏華政策時,日本也特別奉行對華挑釁政策。

環球時報:在“印太經濟框架”13個初始成員國中,除日本、澳大利亞這樣明確站到美國一邊的國家,更多的是明確反對選邊站隊的國家。為什么這些國家不愿充當美國地緣政治的棋子?

王文:從實際參與的情況看,“印太經濟框架”是美國主導的政治表演,是拜登政府做給美國人看的“外交秀”。僅從經貿結構看,近年來經貿實力相對衰弱的美國,根本無力靠單向政策顛覆現有的亞太經貿格局,也無力將中國封堵在所謂以美國為主的供應鏈之外。

瓊斯:對于亞太國家來說,都面臨在美國地緣政治利益和自身經濟利益之間做出選擇。絕大多數情況下,它們會優先考慮后者。拜登的(遏華)政策在亞洲不會成功,盡管它可能會在短期內制造麻煩。美國現在只有“大棒”,但沒有“胡蘿卜”。

環球時報:韓國、菲律賓、澳大利亞都是剛舉行完大選的亞太國家。為遏制中國,美國是否會對這些國家施加壓力?

瓊斯:目前還不清楚新任澳大利亞總理將在他過于瘋狂的前任發起的反華運動中走多遠。韓國國內的主流不反對跟中國合作,因此,韓國新總統也必須小心翼翼,處理好對華、對美關系。大多數亞太國家不會與美國結盟對抗中國。盡管為了避免美國的憤怒,它們會進行一些外交“對沖”,保持好與中國的整體關系,因為這是經濟發展的關鍵;

王文:美國就像進入“更年期”,對自身衰落與中國崛起充滿著各種焦慮和恐慌。某種程度上,很多國家也在“連哄帶騙”地安撫美國。無論是剛結束大選的韓菲澳,還是日本、印度,無論它們如何與美國走近,實際利益都驅使它們必須與中國做貿易、求合作。

羅思義:亞太地區存在著相互矛盾的力量。每個亞洲國家都從與中國良好的雙贏關系中獲益頗多。美國正試圖破壞這些國家與中國建立的雙贏關系,這顯然違背了它們的國家利益。

塔夫羅夫斯基:我相信,對很多國家的政府來說,都會加強或修復與北京的關系,令亞太地區成為合作發展的熱土,而不是美國挑起新冷戰的戰場。從長遠來看,這勢在必行?!?/p>

猜你喜歡
印太拜登環球時報
拜登政府“印太戰略”解析
拜登政府“印太戰略”解析
普通人拜登
拜登就職
印太戰略:深化與勾連
警惕印太戰略“實心化”
“拜登”獻吻拜登
拜登.你的手……
訂《環球時報》 看2010年的世界
訂《環球時報》 看2010年的世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