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育思想對小學課堂教學的塑造作用

2022-05-30 02:45陳定泉
江西教育C 2022年5期
關鍵詞:小學課堂教學德育思想核心價值觀

陳定泉

摘? ?要:在中華傳統文化體系中,德育思想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德育思想追求的是一種立德樹人的理想形態,影響到每個人的人生價值取舍。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過程中,我國始終堅持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核心價值觀。因此,小學作為立德樹人的重要階段,教師需要正確運用德育思想指引學生的學習,幫助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使之成長為德才兼備的全面型人才。

關鍵詞:德育思想? ?小學課堂教學? ?核心價值觀

我國德育思想大部分源于儒家,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占據著主流地位??鬃幼鳛槿寮沂ベt,曾提出“仁者愛人”“因材施教”的多元教育理念,并試圖將傳統的修身立德思想同立德樹人結合起來,對教育教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習近平總書記在關于教育的系列講話中提出,當前應繼續加強對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成為新時代學校教育的基本綱領,以此引領學生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思潮,同時讓傳統德育思想能夠與社會主義建設積極適應,從而真正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培養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群體,最終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夯實基礎。

一、以仁者愛人理念營造教師立德樹人風范

孔子曾多次論述“仁”的概念、內涵和意義。據《論語·顏淵》記載:“克己復禮為仁?!贝颂?,孔子通過對話的形式,闡述了“仁”的基本內涵,即克制自己的私欲,約束自身的行為,使自身的言行舉止符合“禮”的規范。事實上,孔子提出“仁”的概念,就是希望人們通過約束自身行為,培養優良的品德,滿足恭、寬、信、敏、惠的要求。從這方面來看,“仁”實際上是一種主觀性的道德標準,強調主觀上的道德修養。道德有自律的作用,格物致知、正心修身是基本的道德要求。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堅持以“仁”的要求來嚴于律己,并通過“反身求己”的形式來實現“仁”的價值,努力提升自身的道德修養。

中華傳統文化中關于道德修養的思想具有很強的適用性,教師可以將其適當運用于小學課堂教學中。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營造高效的、激勵型的課堂,以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的一句激勵性話語,有可能會對學生的學習態度產生直接的影響。因此,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適當采取激勵性的口頭評價的方式,肯定學生任何一個方面的進步。同時,教師應該以“仁”的理念為指導,在課堂教學的全過程滲透德育思想,以貼近生活的教學拉近師生之間的心靈距離,發掘學生的學習潛力。

實踐證明,但凡是獲得成功的教育模式,都依賴于真誠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和諧愉悅的課堂氛圍。只有在活躍的課堂氛圍中,師生之間才會沒有距離感和陌生感,才能激發雙方參與教學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最終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師需要換位思考,關注學生的學習態度,真正走到學生內心深處,去了解學生各種各樣的學習需求。同時,教師還應該盡量做到“無為”,在課堂教學中采取“無為而無不為”的方式,以教師的“不作為”,引發學生的“有作為”,讓學生逐步擺脫對教師的依賴,充分激發學生自覺學習的動力,幫助學生實現自主探究與學習。

二、以多元化的教學形式培育學生多元批判思維

小學階段是重要的啟蒙教育階段,但是由于升學的壓力,大部分教師在教學中只能被迫為升學而教學,學生也只能為升學而學習。在課堂教學中,大部分的時間都是以教師講授知識為主,而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比較少。并且很多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缺乏科學的教學理念與方式,造成學生的學習以機械記憶為主,缺乏對知識的深度理解與思考。當學生的學習表現得不盡如人意時,很多教師都是以批評教育為主,缺乏對學生直接的、正面的鼓勵。在多重因素的影響下,許多教師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理念落后、教學方式不科學,容易造成“欲速則不達”的負面影響。

小學階段的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自覺性和明辨是非的能力都尚不成熟,是需要教師加以引導的。如果教師沒有對學生的思想進行正確的引導,學生的思想就很容易被不良信息影響,從而影響對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培養。隨著教育改革的逐漸深入,教師的教學理念與方式也應該不斷創新、與時俱進,從過去的“填鴨式”,過渡到多元化的教育模式,培養學生的多元批判思維。

三、以德才兼備理念塑造新時代教學目標

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德育思想一直是重要的部分??鬃釉谌蕦W思想中闡述了“德”的重要性,認為“德”是實現“仁”的重要基礎。人只有通過自身的努力首先滿足“德”的要求,然后才能達到“仁”的規范。孟子作為儒家又一位賢者,繼承并創新了孔子的德育理論,主張“仁義道德相結合”的教育思想。孟子認為應該采取說教感化的方法,不斷提高人的道德修養境界,讓每個人都能在參與社會生產的過程中,為社會發展做出自身的貢獻。從馬克思主義理論層面上來講,先進的生產力始終決定著先進的社會生產關系,自然科學領域的發展會促進生產力的發展,人文科學的發展引領著社會前進的方向。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發展階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進一步完善,社會整體經濟形勢穩步向前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升。但是,許多人的道德水準卻逐漸降低,“金錢至上論”“讀書無用論”的消極觀點在社會中傳播開來,對學生和家長的價值觀造成惡劣影響。例如,在小學階段,許多家長就認為讓學生學習自然科學的目的是掌握一技之長,自然科學被當作一種謀生工具,而人文科學一直被人們所忽視。這種教育理念培養出的學生都重知識輕德育,無法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重申德育思想,對學生進行德育已經到刻不容緩的地步。

中華傳統文化主張“以德服人”,講究以“致知”獲取事物內部的真理,重視嚴于律己,主張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境界。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重新審視中華傳統文化的德育思想,并適當汲取傳統文化中的合理部分,讓德育思想與現代教育教學相適應。

具體而言,在小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明確課堂教學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將德育思想貫穿教學全過程。其次,在教學中滲透德育思想的首要任務就是提高對教育問題的認識,教師要積極轉變教育觀念,既要反對教育保守主義,又要反對教育急功近利思想;既不能因為升學壓力就不敢嘗試新的教學方式,也不能因為一味追求新奇就采用各種獵奇的教學模式。教師要時刻警惕課堂教學的娛樂化傾向,在可控范圍內,積極運用創新性、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把握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理念。最后,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作為組織者,應將教學目標與學生的課堂體驗有機結合,既要培育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又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總之,國家的繁榮富強離不開個人的發展,個人價值和夢想的實現與中國夢的實現是內在統一的。教師要加強小學課堂中的思想品德與道德修養教育,讓學生能懷揣報國之志,樹立遠大的個人理想,把個人夢想的實現融入中國夢的進程,并為之付出努力。在教學中,教師既要把握時代變化發展的要求,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思想,又要了解傳統德育思想文化對教育的意義,積極尋找教育新路徑,讓德育思想在小學課堂教學中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參考文獻:

[1]朱熹.四書章句集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4.

[2]陳來.中國哲學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3]亞里士多德.尼各馬可倫理學[M].廖申白譯. 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98.

[4]魯潔,王逢賢主編. 德育新論(新世紀版)[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0:165.

[5]陳吉祥,人類命運共同體內在機理的四維向度[J].廣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20,31(5):5-9.(作者單位:重慶市巫溪縣鳳凰鎮中心小學校)

猜你喜歡
小學課堂教學德育思想核心價值觀
小學課堂教學如何貫徹愛和感恩教育
基于小學教學中的有效合作學習研究
借鑒儒家德育思想豐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
在班主任隊伍建設中滲透隱性德育思想的研究
對云南邊疆民族地區小學有效課堂教學現狀的調查
關于如何運用吉林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培樹核心價值觀問題研究
煤企關注大學生員工心理成長的現實意義
中職校德育在汽車專業課程教學中的滲透模式研究
國產喜劇電影的核心價值背離
淺談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課堂教學中的有效實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