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構建五階四課三平臺,創新區域教師專業發展模式

2022-05-30 08:21肖紅春
中小學教師培訓 2022年5期
關鍵詞:名師培訓專業

肖紅春

(深圳市龍崗區教師發展中心, 廣東 深圳 518172)

2021年4月,教育部、財政部在聯合印發的《關于實施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2021—2025年)的通知》中明確提出,要“加強教師培訓者隊伍專業化建設”“全面推進教師培訓提質增效”。通知中指出,要“完善教師自主發展機制”“完善線下集中培訓、在線培訓、校本研修融合的混合式培訓,推進教師常態化學習”,要“推動人工智能與教師培訓融合”“探索智能+教師培訓”,建立基于大數據對教師的精準測評和指導,“實施智能化、個性化、交互性、伴隨性培訓,形成人工智能支持教師終身學習、持續發展的機制”[1]。龍崗是深圳教育規模最大的行政區,作為深圳區域協調發展東進腹地,龍崗教育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新時期,龍崗教育發展的最重要目標,就是從“教育大區”向“教育強區”轉變。而要實現這一轉變,重中之重就是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的教師隊伍,而教師隊伍的建設與發展離不開教師培訓的助推。

近年來,區域教師隊伍日漸龐大、年齡結構日益復雜,“有增長無發展”的困境也日益顯露,不斷重復“要我學”“忍受培訓”的管理模式,無法進入“我要學”和“享受學習”的新生態。在這樣的現實背景下,我區積極拓寬視野,引入“綜合激勵”思維,圍繞著“教師專業發展”這一中心主題,探索教師培訓工作的運行規律,形成了區域教師專業成長模式。其內涵包括:一是打破傳統的周期培養模式,創設“五階考核達標認證”機制;二是實施內驅型精準賦能培訓,構建“1+2”新教師專屬培訓體系;三是與多家專業機構合作,搭建“四課三平臺”;四是依托名師工作室的孵化功能,形成全區域混層學習共同體。這一模式的推行,不僅可以培養大量的本區域培訓師,也可以開發出多元實用課程,并能多維度地促進教師專業化的可持續發展。

一、創新區域教師專業發展模式的理念支撐

(一)堅定理念:“以人為本”

“以人為本”的理念應貫穿于整個教師培訓過程的始終,它是教師培訓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教師培訓的機制創設、體系建構,課程的設計、實施與評估等各個環節,都應充分激發教師自主參與的動力,充分調動教師的主觀能動性,符合教師的實際需求,切實有利于教師的可持續發展,以期達到“尊重教師、理解教師、激勵教師、發展教師”的目的。

傳統的教師培訓主要依靠外購課程,并以灌輸式講座為主,這往往不能滿足大多數教師的實際需求;加上培訓附帶學時要求和考勤要求等單一的強制政策,更容易激化教師對這類培訓的反感乃至抵觸情緒,以致教師專業發展缺乏內在動力。為此,我們遵循“以人為本”的培訓理念,密切關注參訓者的具體情況,即時評估培訓效果,并通過問卷調查、小范圍座談等調研,了解區內不同階層教師的實際需求,并以需求為導向,深入挖掘梳理教師專業發展的“痛點”和棘手問題,“對癥下藥”。從培訓選題、課程開發、講師培養考核、課程的打磨落地到培訓管理,形成一套統一的創新機制,在實現一系列優秀培訓課程開發的同時,也能培養一批優秀的本土培訓師。

過去教師晉升為評選制加周期培養,每個階段都需要三年的時間,且名額很少;培養的方式為灌輸式講座為主,從形式、內容到結果,成效甚微,阻礙了高素質優秀教師的成長速度。如今,我們實施內驅型精準賦能,形成促進教師專業自我實現的評價方式,全面實行達標認證制度,打破時間周期,取消名額限制,并通過內驅、外獲“雙管齊下”,鋪設教師成長階梯,大大增強了教師成長的內驅力,這也是遵循了“以人為本”的理念。

(二)明確目標:促進教師專業可持續發展

有學者指出,“學界對教師專業發展的理解分為社會學和教育學兩種取向。社會學取向從教師群體層面出發,認為教師專業發展主要是提升教師群體的專業地位和形象;教育學取向則從教師個體層面出發,認為教師專業發展主要是指教師自身專業素質和能力的提升?!盵2]但總的來說,大部分人趨向認可教育學上的理解——認為教師專業發展主要指教師個體層面專業素養和能力的提升。

我們知道,教師個體的成長動力除了依賴于個人的自主意識之外,為教師專業發展提供可持續發展的外部動力機制作為重要保障也是必需的,否則很難讓教師始終保有終身學習、持續發展的成長激情。因此,如何通過教師培訓催生所有教師內心中的成長火苗,激勵教師保持旺盛的學習熱情,從而促進教師專業可持續發展,是我們工作的重點。

(三)開發培訓課程:契合教師不同的實際需求

傳統的教師培訓一般外請國內專家作為培訓師,或外購課程,習慣于培訓者單方面根據自己的判斷和理解,進行內容和經驗的輸出,無視學員和教學實踐的復雜性和多元化,造成培訓供需雙方難以對接,難以滿足教師的實際需要,培訓效果不好。如何改變?最好的方式是引導教師自主開發相關課程。因為課程開發是教師學習和成長最生動的體現,也是最有意義、最有價值、最有傳播力的顯性物質化體現。

一是基于回應需求進行課程開發。針對教師的實際需求,通過萃取最佳教育教學實踐經驗使之固化為教學成果形成課程,實現從輸入者成長為輸出者?;貞枨?,主要是針對教師個體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遇到的現實問題,比如學生管理、學科教學、崗位技能等培訓課程。

二是由引領需求進行課程開發。引領需求,更多體現的是組織需求,比如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教育局、學校、社會對教師提出的一些要求——諸如政策解讀、師德師風建設、新技術應用等。

三是創造需求帶來的課程開發。即基于教師的興趣和個性,通過未來發展、職業生涯規劃、家庭教育等課程開發,解決教師的學習動力問題,吸引教師主動學習,提升其職業的歸屬感和幸福感,從而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回應需求是基礎性的,而引領需求和創造需求則是發展性、拓展性的。這三個層次需求能滿足不同時段、不同層級的教師的不同需求。同時,回應需求、引領需求和創造需求三者不分先后,共生并存,相輔相成,共同促進教師專業的可持續發展?;谌齻€需求層次進行的課程開發,也逐漸推動了課程體系的建設。

二、創新區域教師專業發展模式的機制保障

(一)改革培養機制:創建“五階考核達標認證”體系

為提高教師專業發展的效率,我們打破了傳統的周期培養模式,重構教師專業成長路徑,創建“五階考核達標認證”體系(如圖1所示)。過去教師晉升為評選制加周期培養。每個教師的梯隊成長都需要經歷新任教師、教壇新秀、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教育專家五個階段,每個階段都需要三年的時間,且名額很少。培養的方式也主要為灌輸式講座為主,從形式、內容到結果,成效甚微,阻礙了高素質優秀教師的成長速度,也難免產生部分教師為完成學時應付培訓的現象。

圖1 區域內教師專業發展梯隊達標認證體系

從2020年開始,我們改革了梯隊教師培養模式,在充分調研和論證的基礎上,修訂了梯隊不同階段教師專業能力考核達標認證的說明,并充分考慮不同梯隊教師的能力特點、充分考慮梯隊教師所在學校對其工作勝任能力的評價、充分考慮不同群體教師的能力專長,擬定新的考核評估流程與標準,開始全面推行能力達標認證制度,對教師成長的專業技能進行考核評估,取消了時間周期,沒有了名額限制,凡是通過考核評估認證的梯隊教師可直接晉級,進入更高一級名師培養梯度,讓培養模式更靈活、更有針對性、更有操作性,并適時調整以期不斷優化教師成長路徑。這樣一來,大大地優化了教師的成長時間,增強了教師成長的內驅力,也給了優秀教師自然生長的空間,助推了教師隊伍動態化發展,也讓區域教育教師隊伍呈現出了新的勃發的姿態。

(二)構建新教師專屬培訓體系:“1+2”特色培訓模式

教育部等五部門在聯合印發的《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劃(2018—2022年)》中明確提出,要“加強教育行政部門對新教師入職教育的統籌規劃,推行集中培訓和跟崗實踐相結合的新教師入職教育模式”。針對近幾年區域新教師規模不斷擴大,且呈現出高學歷、非師范性的特點,我們開創性探索出了“1+2”新教師崗前培訓體系,即1個牽頭團隊(區教師發展中心)+2支專業團隊(學科專家團隊+引航專家團隊)的項目融合模式。學科專家團隊由學科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和核心成員構成;引航專家團隊由往屆新教師培訓中的優秀教師組成。

為充分激發和促進教師自主發展的強大內驅力,該培訓采用任務驅動與量化評價相結合的形式。在分工明確的自主管理培訓模式和各項活動的具體任務驅動下,同時實現自上而下的輸入和自下而上的輸出,讓每個人都參與其中。團隊凝聚力在實踐中大大增強,也提升了新任教師的學科教學能力、課堂教學能力、班級管理能力,以及大家對團隊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在項目融合式培訓中,不但實現了三個培訓的融合——新教師培訓+學科專家培訓+引航專家培訓;同時還打造了一批強有力的學科專家團隊、引航專家團隊和新教師團隊,為區域的教師團隊增添新的活力。

為助力新教師順利上崗和早期學科業務能力提升,我們實施內驅型精準賦能培訓,新教師除了參加崗前培訓,緊接著還要參加學科教學專業能力培訓、教育通識專業能力培訓以及十項全能達標考核。新教師可根據自身需求自主選擇培訓內容和達標考核時間,全部通過者不僅能快速實現從“生手”到“熟手”的蛻變,也能為晉級教壇新秀鋪平道路,從而順利地進入梯隊名師的“五階”培養軌道。

(三)優化名師工作室的孵化效能:形成混層學習生態圈

區域教育的發展離不開優質的教師隊伍,優質的教師隊伍需要孕育和產生大量的名師,名師則是區域教育的閃亮名片。推行名校(園)長、名教師、名班主任工作室的評選工作,成立名師工作室,培養一批掌握現代教育理論,有思想、有創新意識,具有教育研究和實踐能力的名師,并讓他們發揮示范輻射和引領作用,能有效推動教師群體的專業成長,形成優秀群體效應。各名師工作室由專家領銜擔任工作室主持人,并由骨干教師擔任的成員和新教師擔任的學員三類角色共同組成。在每一個名師工作室里,成員來自名師不同的梯隊,從初級的新任教師、教壇新秀,到高級的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優秀的梯隊教師匯集在名師工作室,在主持人的引領下,以課程為載體,變告知為發現、變輸入為輸出、變消費為生產,形成人人有課程、人人為講師的生態化動車型組織學習系統。各個工作室不同層次的學員、不同層次的指導者融合在一體,每一個人都具有雙重身份,既是指導者也是學員,互相學習,形成共生關系。每一位進入工作室學習的教師在這里得到了快速的成長和發展。

三、創新區域教師專業發展模式的技術路徑

(一)搭建多元平臺:“四課三平臺”

課程既是一個推動教師成長的抓手,又是一個可以對外影響、輻射的工具。除了線下面授課程之外,尤其是在后疫情時代,我們也積極拓展線上課程開發,搭建了“四課三平臺”作為教師培訓主陣地。其中“四課”是指面授課、直播課、慕課、微課程;“三平臺”是指直播學習平臺(釘釘平臺和CCtalk定制版直播平臺)、課程超市(優師云換課網)、“龍崗星辰”微信小程序。通過組織征集評審并打磨優化形成的區域教師培訓課程,借助多元平臺,構建起了具有菜單屬性的區域慕課學習資源和微課課程館資源,形成了區域性開放、共享、多元的教師培訓課程資源庫。就是利用信息技術為全區域教師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獲取所需要的任何信息進行培訓與學習,也有效提高了教師成果的傳播速度與推廣力度。借助互聯網技術和平臺,只要將課程二維碼發到對方手機,對方可隨時掃碼進行自主學習,不再受時空限制,真正實現了“泛在”的學習(U-Learning),使教師的學習具有了持續性、及時性、交互性、主動性、可訪問性和學習行為的情境性的特點,提高了教師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有效地緩解工學矛盾,實現了培訓效益的最大化。

(二)智慧共享:打造教師TED模式

在人工智能與教師培訓融合推動的進程中,如何更好地實現教師成長與發展的個性化和伴隨性培訓,我們結合課程短視頻化和教育教學情境化,以融合創新為主要特征的信息技術2.0時代為理念,結合“四課三平臺”教師成長系統的前期發展規劃,設計推出了一個面向全體師生和家長的多層次全方位交流學習展示的智慧社區——“龍崗星辰”微信小程序。無論是創作者還是學習者,只需打開小程序,即可便捷地發布作品或自選學習。在2020—2021學年暑期,26位運營官歷時兩個月,為全國教師送上了8場教師TED論壇,這也是國內教師TED模式的首創。累計參與人次達26萬,覆蓋全國12省、38個區縣、26 165名教師。這8場論壇,涵括“班級管理、信息技術、師德榜樣、教學學習、師生秀秀、讀書科研、課程開發、家庭教育”八大版塊的培訓內容,輕松實現了智慧和資源的共享。

(三)萬師創課:舉辦在線課程博覽會

教師是主動學習者,有效教師培訓應以促進教師的學習能力為目標,有效教師培訓模式不是自上而下灌輸一些概括性強和抽象性高的教學理念,忽視教師的經驗、反思、參與及能動的知識傳輸模式,而是對作為成人學習者的教師學習愿望與學習潛能的喚醒與激發,是對教師反思、變革、實踐能力的有效培植。因此,為教師搭建專業發展的平臺,推廣一線優秀教師的教育教學成果和區域教師研訓課程建設成果就顯得尤為緊迫和必要。為此,我們于2021年12月舉辦了首屆教師發展課程博覽會。經過專家評選和主講教師反復打磨,優中選優,遴選出249節精品課,在同一天的30個分論壇上全天候面向全國在線公益直播。任何人掃碼即可觀看并自由參與交流和進行課后評價。249節精品課,覆蓋幼兒園、小學、初中到高中全學段、全學科、全序列,涵蓋學校管理、班級管理技巧、班主任專業技能、教師通識能力、教育科研、學前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與教學技能、信息技術運用以及各學科教學等全方位主題。正值“雙減”政策背景下,如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如何做到精細化作業設計、如何舒緩家長當下的焦慮等問題在本屆課博會上由區域名師與大家面對面,逐一破解。直播當天,獲得全國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廣泛關注,整體播放量達25.8萬人次,后續參與學習共計36萬人次,創設了一種全新的教師在線課程模式,為實現基于互聯網背景下教師學習方式變革的一次有益嘗試。通過這次實踐探索,讓廣大一線優秀教師感受到了自己的經驗是有價值的,感受到了自己的經驗是有理論支持的,感受到了自己的課堂教學經驗和成果的教學效果和社會價值,從而增強了教師自我發展的動力,豐富了教師的實踐智慧,提升了教師專業發展的信心和渴望發展的內在需要。

“互聯網+教育”不僅使傳統教育教學模式與生態發生了巨大變化,也改變了教師專業發展的方式與路徑。如何推進教師自主學習、自我發展,變“要我培訓”為“我要培訓”,關鍵是要滿足教師成長個性化的需求,以教師發展為本,進行供給側改革。教師培訓一定要走量身定制的道路,以學定教,而非以教定學。移動互聯網為滿足教師自主學習與實踐體驗提供了可能,作為教師培訓機構要為教師自主發展提供舞臺和空間。我們將通過教師專業發展監測項目,實現教師成長的可觀、可測、可達成。根據監測數據,推進人工智能與教師培訓融合發展,為分類、分層、分學科的教師培訓“對癥下藥”,為培養真正適應未來教育發展需要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而努力?!?/p>

猜你喜歡
名師培訓專業
一句話惹毛一個專業
培訓通知
CIT培訓學院2020線上培訓正式啟航
名師簡介
名師簡介
名師簡介
從五方面做好引導培訓
名師簡介
專業降噪很簡單!
專業化解醫療糾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