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紅樓夢》評點論趙姨娘及其“不善終矣”

2022-05-30 01:06何紅梅
名作欣賞·評論版 2022年11期
關鍵詞:清代紅樓夢

摘要:作為賈政的側室,趙姨娘憑一雙兒女獲得半主的地位。她不甘雌伏,爭逐一生。清代《紅樓夢》評點對于趙姨娘的評述,幾皆落入貶義。關于出身,言之較少,聊勝于無,或云“補明”得不露痕跡,或謂“本無須補”。關于性情,論之較多:“愚極”“妒忌”“毒心”等,幾無好語,唯佚名氏開解其“愚”,張子梁體諒其“毒”。關于行徑,論之亦多,或言“小家子行徑”,或云“不安本分,乘間生事”,總是賤行多多。關于其死,言之略少,認為冥報慘死,不得善終。然而,趙姨娘自有可取之處。

關鍵詞:清代《紅樓夢》評點趙姨娘不善終矣

趙姨娘,賈政之妾,探春和賈環之生母。第20回正式出現,因妒被鳳姐訓斥。第25回買囑馬道婆暗施魔法,欲死鳳姐、寶玉。第55回為請其兄死后賞銀向探春哭鬧抱怨。第60回借“茉莉粉”事件對芳官興師問罪,受探春訓誡。第112回受陰司懲罰暴病而死。趙姨娘的主要活動集中在前80回,是個不應忽略的女性?;蚴浅鲇趥鹘y道德的評判標準,清代《紅樓夢》評點 a 對這個人物貶之多多,涉及出身、性情、行徑、其死等方面,梳理如次。

一、關于出身

清代《紅樓夢》評點中,只有王希廉、王伯沆提到趙姨娘的出身。趙姨娘一出場,就已是生有一兒一女的半個主子了,出身如何是在第55回才寫到的。當時的情形是:趙姨娘的兄弟趙國基死了,吳新登家的來請賞銀——

一時,吳家的取了舊賬來。探春看時,兩個家里的賞過,皆二十兩;兩個外頭的皆賞過四十兩。外還有兩個外頭的,一個賞過一百兩,一個賞過六十兩,這兩筆底下皆有緣故:一個是隔省遷父母之柩,外賞六十兩;一個是現買葬地,外賞二十兩。探春便遞與李紈看了。探春便說:“給他二十兩銀子。把這賬留下,我們細看看?!眳切碌羌业娜チ?。 b

所謂“外頭的”,就是從府外買來的,如襲人;所謂“家里的”,就是家生子,即奴婢在主家所生的子女,如鴛鴦?!皾M人有世仆之制,主仆之分極嚴。所納之妾,如系仆家之女,其看待較所納平民之女不同。故趙國基死,探春只能援老例賞以二十兩,而襲人之母,則可以賞四十兩,以其為外頭人也?!眂 據此可知,趙國基是賈府的家生奴仆,趙姨娘就是賈府的家生奴仆出身了。關于這段文字,王希廉點出,借趙國基死后給賞,“補明趙姨娘出身”不露痕跡。探春查舊例,先寫李紈照襲人例,賞銀四十兩作襯(第55回總評)。d 王希廉此評本無可厚非,王伯沆卻認為“趙姨出身本無須補”,批評王希廉“此二語無味”e (第55回批)——不知何出此言?

二、關于性情

相形之下,清人評者關于趙姨娘的性情之論較多,且幾無好語。諸如“多事人”f (庚辰本20回夾批)、“小花臉兒”g (東觀主人第55批)、“真是一個游蕩的鬼魅”h (《新譯紅樓夢》30回批)、“于政、王、邢、赦外又跳出一個怪物”(張新之100夾批)、“真是奴才不如”(王伯沆第71回批)等。擇要有如下幾端。

其一,“愚極”

人所共見,趙姨娘之“愚”是上了回目的,幾乎凡事見愚,特別是在第55回和第60回中的表現。評者認為,第55回“辱親女愚妾爭閑氣”,寫趙姨娘一出場便“疾擒‘愚字,聲情并列”(張新之第55回夾批)。趙姨娘“自來討賤”(姚燮第55回眉評),無話答對探春的正意決詞,可偏不肯罷休:“此題綱所以謂之愚也?!眎 (黃小田第55回夾批)趙姨娘指責探春“只顧討太太的疼,就把我們忘了”,是“‘愚字透辟”(張新之第55回夾批);又以舅舅排之,更是“愚極極極”,自討沒趣。(張子梁第55回夾批)還有第60回“茉莉粉替去薔薇硝”,趙姨娘認為芳官以粉代硝,輕侮賈環,發狠要去“吵一出子……也算是報仇”。賈環、彩云到底還知進退,不想趙姨娘自己被激怒,卻又一力挑唆兒子而“欲激人之怒”,真是“愚極”(張子梁第60回夾批)。趙姨娘進園頂頭遇見夏婆子,這夏婆子與趙姨娘人以類聚,正是“干柴逢烈火”(姚燮第60回眉評);而夏婆子何所仗而能幫人?趙姨娘“竟信之,愚極矣”(張子梁第60回夾批)。想趙姨娘本習見賈府規矩之人,卻如此行事,難怪張子梁出言“圣人云‘下愚不移,信哉”(張子梁第60回夾批)??芍谷酥坝迱骸保ㄍ跸A?0回總評)非同一般。

不過,佚名氏對趙姨娘之“愚”卻另有看法。第25回“魘魔法姊弟逢五鬼”,寶玉逢魔至第四日——

賈母等正圍他兩個哭時,只見寶玉睜開眼說道:“從今以后,我可不在你家了!快些收拾,打發我走罷?!辟Z母聽了這話,就如同摘心去肝一般。趙姨娘在旁勸道:“老太太也不必過于悲痛了。哥兒已是不中用了,不如把哥兒的衣服穿好,讓他早些回去罷,也免些苦……”

據佚名氏之見,此系作者欲形賈母悲痛,用趙姨娘一勸以便極力發作——出于藝術構思。試思趙姨娘心雖稱愿,外面仍作憂愁,何敢向賈母發此唐突之語?越次妄言?趙姨娘雖愚,“愚不至此”。下文人回兩口棺木都做齊了,與此一樣襯法?!叭糇鞔艨幢闶潜坎??!眏 (第25回評)然在脂硯齋看來,趙姨娘從旁勸說賈母的話正是“大遂心人必有是語”(庚辰本第25回夾批),因為此時她正“深喜馬道婆之術已驗也”k (陳其泰第25回眉批)。

其二,“妒忌”

有似其“蠢”,趙姨娘之“妒”也是上了回目的。第20回“王熙鳳正言彈妒意”,彈的就是趙姨娘的“妒意”。當時趙姨娘正啐賈環“上高臺盤去”“下流沒臉”“去討沒意思”——

可巧鳳姐在窗外過,都聽在耳內,便隔窗說道:“大正月又怎么了?環兄弟小孩子家,一半點兒錯了,你只教導他,說這些淡話作什么!憑他怎么去,還有太太、老爺管他呢,就大口啐他!他現是主子,不好了,橫豎有教導他的人,與你什么相干!環兄弟,出來,跟我頑去?!辟Z環素日怕鳳姐比怕王夫人更甚,聽見叫他,忙唯唯的出來。趙姨娘也不敢則聲。

事因賈環玩棋輸了耍賴,被寶玉勸回。而告乃母的話則是:“同寶姐姐頑的。鶯兒欺負我,賴我的錢。寶玉哥哥攆我來了?!痹u者認為,這“一賴一攆,增人多少罪名”(姚燮第20回側批)。所謂有其子必有其母,趙姨娘之言亦非賢母訓子口吻。趙姨娘素懷嫉妒之心,不忿鳳姐、寶玉兩個,鳳姐“彈”此數語“真使趙姨無置身處”(姚燮第20回眉評),不得不“抿翅低頭,靜聽發揮”(庚辰本第20回夾批)。另如,第25回趙姨娘跟馬道婆說悄悄話:“提起這個主兒(即鳳姐),這一分家私要不教他搬送了娘家去,我就不是個人?!辟\相側露,卻也是趙姨娘的“妒心,正題目”(庚辰本第25回夾批)。至于第27回探春做鞋一段話,則是“于閑中描補趙姨之妒鄙”(王希廉第27回總評)。最后寫趙姨娘死前“痛苦之狀實在難堪”,張新之認為,是作者深惡“妒”之一字,“故立一趙姨案以痛懲之”(第113回夾批)。

其三,“毒心”

正如評者所言,趙姨娘不單“愚”“妒”,還“毒”。所謂“毒”,有兇狠、猛烈之意。第25回“魘魔法叔嫂逢五鬼”,趙姨娘施毒計——黃小田認為她起初“并不敢生心”(第25回夾批),聯合馬道婆,使鳳姐、寶玉中邪祟幾近死地。事發之前,王夫人命賈環抄《金剛咒》,賈環素日原恨寶玉,見與彩霞嬉鬧,便裝作失手燙了寶玉的臉——

鳳姐三步兩步跑上炕去給寶玉收拾著,一面“老三還是這樣慌腳雞似的,我說你上不得高臺板。趙姨娘時常也該教導教導他才是”,一句話提醒了王夫人。

據王希廉分析,第20回“王熙鳳正言彈妒意”,寶玉嗔說賈環,鳳姐正斥趙姨,第25回中寶玉戲彩霞,鳳姐提醒王夫人,“俱為趙姨咒詛根由”,深感“怨毒之于人,甚矣哉!”陳其泰亦云“鳳姐挑唆得無謂,宜其招怨”(第25回眉批)。不過,佚名氏認為,鳳姐平日不把趙姨娘母子放在眼里,趙姨娘怨之恨之,欲制其命,“固是趙姨娘虺蜴為心,亦由鳳姐兒軒輊太過”;若寶玉于趙姨娘,既無憎毀之積,于環小子亦無粟布之譏,且被設計燙傷,反為承認以掩手足之情,而趙姨娘“亦欲謀制其命,真狗彘之不若歟”。然在王希廉看來,馬道婆魘魔,釁起生彩霞,寶玉幾死于鬼;賈環搬舌,禍由死金釧,寶玉幾死于打,“其實皆趙姨所致,是后來結果案據”(第33回總評)。之所以如此,張子梁解為:賈母等之愛寶玉,“適所以禍寶玉也”;鳳姐上承賈母之意,下施一己之威,其于寶環二人,不啻加諸膝而墜諸淵。雖曰愛憎皆由自取,而一經讒口之挑撥,“受之者自不僅怨忿愈深也”(第25回回前評);后寫趙姨娘中邪一事,是見果報不爽,“以為作惡之戒”(第112回回前評)。張新之亦云,“凡陰毒害人”者,難脫此苦(第113回夾批)。陳其泰則不以為然,“使毒心害人者,豈止趙姨娘”(第113回眉批),必要敘其如此慘死,亦殊無謂之甚。此說超越世情因果,深以為然。

三、關于行徑

與論性情相當,清代《紅樓夢》評點關于趙姨娘行徑的評析也有不少。諸如“趙姨痛兒,弄得羞愧滿面”(有正本第61回回末總評)、“別有肺腸”(東觀主人第71回批)、“噪鬧”(王希廉第94回總評)、“如《水滸傳》王婆一般”(姚燮第62回眉評)、“詭秘”(黃小田第73回夾批)等,亦是幾無好評。

其一,“小家子行徑”

行隨其性,趙姨娘氣質庸鄙。姚燮說她“好貨”(第20回眉評),即貪愛財物。例如第67回“饋土儀顰卿念故里”,寶釵送了賈環些東西——

趙姨娘……心中甚喜,滿口夸獎:“人人都說寶姑娘會行事,很大方……連我們搭拉嘴子他都想到,實在的可敬……”趙姨娘……不住的托在掌上擺弄瞧看一回,想寶釵乃系王夫人之表侄女,特要在王夫人跟前賣好兒……說道:“這是他寶姑娘才給環哥他兄弟送來的……怪不的老太太同太太都夸他疼他……”……誰知王夫人……并無正眼看一看。趙姨娘因招了一鼻子灰,滿肚氣惱。

評者解析這段文字說,趙姨娘表現得見“小意兒便喜歡”(東觀主人第67回批),且“喜歡無量”,可見“瑣瑣心胸,豈易厭足”(姚燮第67回眉評)。其實,早在第27回趙姨娘抱怨探春攢的錢為什么給寶玉使而不給賈環使時,趙姨娘之“眼淺可惡”(姚燮第27回眉評)就已讓人了然。此處“擺弄瞧看”送來的東西更是“小家子行徑”(東觀主人第67回批),“淺眼人”(姚燮第67回眉評)做派。特地去向王夫人“賣好”結果沒賣了好,“倒賣了一肚皮悶氣”(張子梁第67回夾批)——不脫“小人”氣質(王伯沆第67回批)。還有第55回“辱親女愚妾爭閑氣”,趙姨娘正辱女不迭,見平兒進來忙陪笑讓坐,王伯沆譏其所為“全是小老婆家數”。第60回“茉莉粉替去薔薇硝”,趙姨娘罵怡紅院里“連三日兩日進來的唱戲的小粉頭們,都三般兩樣掂人分量放小菜兒了”,王伯沆惱其出言即“小家氣”“真丑婦罵街口吻”。第84回“探驚風賈環重結怨”,趙姨娘罵賈環“下作種子”,王伯沆恨其“全是無賴小婦人口氣”。趙姨娘種種不自尊重,“蓋實象小老婆也”(黃小田第60夾批)。

其二,“不安本分,乘間生事”

評者認為,第55回趙國基死,趙姨娘辱女“討賤”(姚燮第55回眉評),第60回賈政夫婦等不在家,趙姨娘借茉莉粉生事,有段話說——

依我,拿了去照臉摔給他(即芳官)去。趁著這回子撞尸的撞尸去了,挺床的便挺床,吵一出子,大家別心凈,也算是報仇。

細思趙姨娘此話,“撞尸”是罵王夫人,“挺床”是罵鳳姐,二人“雖亦有可罵處,卻不應出之趙姨娘之口”(王伯沆第60回批)。姚燮認為,趙姨娘目無尊長,咒詈不堪,“真殺有余辜者,那里教導得好種子出來!”(第60回眉評)。古語云:惡婦破家。趙姨娘“一味胡鬧”(第60回側批),賈氏禍起,或由斯人。況又自討其辱,自討其賤。還有第61回“投鼠忌器寶玉瞞贓”,佚名氏認為,此回情事絕似衙門公案,王夫人為失主,彩云為正賊,“趙姨娘為窩戶,又為主盜”,賈環為受贓(第61回評)。在評者看來,第73 回寫小鵲報信一層,實是“暗寫趙姨平日挑唆生事”(王希廉第73回總評),而趙姨娘眾叛親離,“其怨恨寶玉而思害之者”,雖貼身之婢“亦知之而尤之也”(陳其泰第73回眉批)。第71回“嫌隙人有心生嫌隙”,林之孝家的巧遇原好察聽事兒的趙姨娘,王伯沆便有“趙姨娘出面,決無好事”之慮。難怪最后王希廉說,賈母已故,鳳姐病危,“若趙姨不死,必生出無限風波”,就此了結,既見果報之不爽,又免卻日后滋事(第113回總評)。

四、關于其死

相對而言,清代《紅樓夢》評點對趙姨娘之死的關注不多。評者認為,趙姨娘“慘受陰刑,橫折而斃”(張子梁第114回回前評)。第113回寫道——

話說趙姨娘在寺內得了暴病,見人少了,更加混說起來……眼睛突出,嘴里鮮血直流,頭發披散……聲音只管喑啞起來了,居然鬼嚎一般……可憐趙姨娘雖說不出來,其痛苦之狀實在難堪……那大夫用手一摸,已無脈息。賈環聽了,然后大哭起來。眾人只顧賈環,誰料理趙姨娘。

在陳其泰看來,此敘趙姨娘之死,“太直太實,未見玲瓏”(第113回總評),污紙穢筆,無謂已甚。然依王伯沆之見,尋常人臨命終時語言錯亂,皆由平日未能將心并歸一路,故于精神紛亂中實有此種種虛花妄相,如鏡中幻影一一現出,眾人謂為譫語(即病中神志不清,胡言亂語)。趙姨娘此時的“混說”既有鴛鴦附體,也有自己招供。雖未知其所以然,而趙姨娘的譫語卻是“夾雜入妙”(第112回批)。姚燮于此感而嘆之:“趙姨娘為人鄙賤,誠不足譏;若其一生惡跡,莫著于馬道婆魘魔一事,而述其究竟,似較以貪妒戕三四人者”,“其罪有間,而死時之慘報竟如此”(第113回總評)。趙姨娘未死家中而死于寺內,“可謂不善終矣”(第113回眉評)。至若死后無人料理,王伯沆則歸之于賈環,“若無此不肖環三”,趙姨娘“尚不至下場頭如此”(第113回批)。睹趙姨娘“慘死”者眾,獨周姨娘“ 兔死狐悲,益增悲切” (姚燮第 113 回眉評),然論人情亦必如此。

綜上,作為賈政的側室,趙姨娘比周姨娘幸運,憑一雙兒女獲得“半主”的地位。她不甘雌伏,爭逐了一生,卻成了賈府中“沒有地位而又最不安分”l 的人??疾烨宕都t樓夢》評點對于趙姨娘的評述,幾乎全部落入貶義,涉及出身、性情、行徑、其死等方面。關于出身,言之較少,聊勝于無,或云“補明”得不露痕跡;或謂“本無須補”。關于性情,論之較多,或“愚極”,或“妒忌”,或“毒心”等,幾無好語;只有佚名氏開解其“愚”,張子梁體諒其“毒”。關于行徑,論之亦多,或言“小家子行徑”,或云“不安本分,乘間生事”,總是賤行多多。關于其死,言之略少,認為冥報慘死,不得善終。綜觀趙姨娘“陰微鄙賤”(第 27 回)的見識,“每生誹謗”(第 56 回)的行事,乃為人所不齒,闔府中只有賈政于趙姨娘無有一字責備。清代評者認為,于賈政而言,或揭“其所以為‘假正”(王伯沆第 55 回批),或“暗寫賈政之聾聵”(黃小田第 72 回夾批);就趙姨娘論之,“必趙姨床笫間竭力奉承種種丑態,有以要結之”(王伯沆第 86 回批)。其實,賈政之于趙姨娘頗為憐愛,或由賈政尷尬的府中處境所致,茲不贅論。而且,趙姨娘“本性也不是黑一色的”,她會在賈環傷了彩云的心后安慰彩云,會在彩云被放出后援物搭救,她會打發小丫頭去瞧鳳姐生病的女兒,無論出自何意,都可說明她不是完全的“黑色”人物。 m 想來趙姨娘“熬油似的”(第 55 回)日子,似也就該這么過;她的“到三不著兩”(第 55 回)或是“采用了錯誤的方法和策略來反抗不合理的制度”n,既然能留下來,自然有她可取的地方。

作者:金之懿,浙江海洋大學師范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學語文教學。

編輯:趙紅玉 E-mail : zhaohongyu69@126.com

作者:何紅梅,文學博士,曲阜師范大學文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古代文學。

編輯:康慧 E-mail : kanghuixx@sina.com

猜你喜歡
清代紅樓夢
《紅樓夢》處處都是慈悲
論《紅樓夢》中的賭博之風
從《紅樓夢》看養生
話中話:《紅樓夢》直接引語中的元話語分析
《〈紅樓夢〉寫作之美》序
別樣解讀《紅樓夢》
略論清朝蒙古族“那達慕”概況
清代怎樣整治形形色色的詐騙案
清代典妻習俗與戶婚制度的競存及原因評析
清代寫真人物略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