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珠翠羽非吾好,善病工愁未是癡”

2022-05-30 01:06段繼紅
名作欣賞·評論版 2022年11期
關鍵詞:閨閣好學詩選

摘要:汪端生長名門,敏而好學,淹貫群書,不僅獲得了極高的文學造詣,且博學多識,有磊落的心性和高遠的志向,在清代閨閣詩人中獨樹一幟。

關鍵詞:好學成癖博學多識女子而有士風

汪端(1793—1838),字允莊,又字小韞,浙江錢塘人,生長名門,自幼聰慧,有觀書過目不忘之異才。汪端幼失怙恃,曾依其姨母梁德繩夫人,梁夫人以相夫教子聞名當時,汪端和表妹們在她膝下受到了良好的閨中教育。

母親的早逝,使汪端一下跳過天真的少女時代直接進入成人世界,雖然姨母梁德繩也很疼愛這個才華橫溢的外甥女,但汪端仍比同齡女孩早熟,傳統的閨閣題材和少女情懷幾乎沒有在她詩中留下痕跡。她的《詩鈔》中大多是練筆性質的樂府及擬古之作,很少直接抒發個人情緒,《隴頭水》《琴娘曲》《春夜曲》等篇已頗見才情。十七歲所作《哭伯兄問樵》,樸實無華,真情淋漓,渾厚沉郁,很難讓人相信出自一個花季少女之手。

汪端十八歲即嘉慶十五年(1810)歸嫁陳云伯子裴之,婚后,二人才學相當,被人目之祁彪佳與商景蘭式的“金童玉女”,夫婦拈韻分箋,互為商榷,相處甚洽。但好景不長,陳裴之因一生未遇,三十三歲便在抑郁寡歡中客死他鄉,汪端很久沒有從喪夫之痛中走出,此后不久,其子又因父親去世而落下驚風痼疾。陷入痛苦和絕望中的詩人開始懷疑自己是否真如世人所言——“才高福薄”。在寡居無趣的寥落中,她開始接觸道藏釋典,像很多清代女詩人一樣,在奉道禮佛中度過了余生。道光十八年(1838)冬,汪端因脾臟疾病導致腹瀉,于十二月十八日不治而終,時年四十六歲。汪端一生多產,著有《自然好學齋》十卷,編有《明三十家詩選》初、二兩集,去世后諸侄重定其集,盡刪晚作,二本并行于世。

汪端耽于閱讀,好學成癖,才華橫溢,其親友多有描述。姨丈許宗彥序其《自然好學齋》中言其“每終日坐一室,手唐人詩默誦,遇得意處,嗑然以笑,咸以‘書癡目之,資敏甚”a;并且博聞強志、記誦賅洽,公公陳文述曾言“嘗于十七史中舉隱僻事問之,則應口對,及觀所作讀晉書與諸論古之作中,信乎其熟于史也”b;丈夫陳裴之在《香畹樓憶語》中亦描述道:“方選明詩,復得不寐之疾,左燈右茗,夜手一編,每至晨雞喔喔,猶未就枕?!眂 對于汪端的學識,時人亦多有稱頌,“博覽群籍……今觀其《自然好學齋》詩,仍似梅村。殆筆性所近,改弦不易也”d;“允莊之詩亦能杼軸文史,一洗閨閣纖秾之習”e。由于她的博通經史和淹貫群書,故詠史常常是她信手拈來的主題,如《銅雀瓦硯歌》、《秣陵古跡分賦同小云作》《西湖懷古組詩》《張吳紀事詩》《元遺臣詩》《讀史雜詠》(12首)等,借吟詠忠臣孝子、節婦烈女來表達自己的倫理觀念、歷史評價。

汪端詩多為七律,現存1143首詩,其中565首七律,均長于議論,工于用典,以格調意趣勝,意境靈動曠遠,語言清淡不枯,有唐人清新飄逸之風致。汪端早年的律詩,可以看出刻意研練唐宋詩詞的痕跡,也不免于明人宗唐之技巧。后期律詩則由于詩人對生活的況味和世事的洞明,故呈現了醇厚蒼勁的格調,如其臨終前一年作作的《寒浦》一詩:“老樹風多聚暝鴉,煙深拳鷺不眠沙?;臉驍喟对迫缒?,敗葦枯荷雪作花。替月一星明蟹火,敲冰夜半響魚叉。野翁系艇歸來晚,霜滿蓑衣問酒家?!比弁硖苹暮c宋人瘦硬于一爐,煉字老辣,厚重沉潛。汪端其他詩體也各有造詣,絕句瀟灑飄逸,玲瓏剔透;五律蕭疏流宕、爽若哀梨;七言歌行則縱橫捭闔,煙水淋漓,如《玉笥生歌題元張思廉賢詩集后》,悲慨蒼涼,略無脂粉氣。管筠說:“君以選明詩及多病之故,不暇多作。偶一命筆,必以和雅為宗,于選聲傅色皆精意出之,得古人清艷之妙?!眆

汪端一生用力最著的便是遴選和編訂《明三十家詩選》,陳氏一門,尤其是陳文述,均大力支持,使之得以全身心地投入這項浩大的工程,其間耗費了大量光陰和精力。汪端常常與丈夫分居,夜以繼日,甚至得了“不寐之癥”,犧牲了家庭的歡樂和自己的健康。她以女性的身份和獨到的見解重構男性詩人的典范,無論是遴選,還是品評的標準,都顯示了以往閨秀從未有過的大家氣度和獨立思考后的真知灼見。孫康宜在《明清女詩人選集及其采輯策略》一文中指出:“汪端的文筆始終帶一股自信與權威……似乎想顛倒中國文學批評傳統中的性別位置,以期抹除男性與女性的界限——因為以往都是男性批評家在評論女性詩人,而非女性批評家評論男性詩人?!眊 汪端在對男性詩人進行品評時,表達了對他們才能的欣賞和困厄際遇的同情,如《題李空同集》中有“琵琶彈盡揚州怨,良友何曾報武功”,《題王鳳洲集》中有“人才海內皆標榜,只負貧交謝茂秦”,《題顧亭林集》中有“留得靈和秋柳句,攀條淚灑夕陽天”等句,顯示了她識別不遇之才的慧眼和對社會用人機制的犀利批判,同時也隱含了與自身角色同病相憐的女性意識。

《詩選》書分初、二兩集,各八卷。上始開國,下逮遺民,均三十家,附錄又七十人。吳振棫稱其論一代升降正變,元元本本,縱橫莫當。初集正選十三家,附錄二十二人;續集正選十七家,附錄四十八人。每家系以事略,旁采前人評論,以備參考。詩選一經行世,立刻聲名鵲起。其姨母梁德繩在其序中充分肯定了《詩選》的深遠意義:“沈歸愚《明詩別裁》即《明詩綜》約選之,沿襲皆前人舊說,無足觀覽。今允莊所選,以清蒼雅正為宗,一掃前后七子門徑,于文成、青丘、清江、孟載諸人表章尤力。至于是非得失之故,興衰治亂之源,尤三致意焉。讀是書者,不特三百年詩學源流朗若列眉,即三百年之是非得失已了如指掌?!県 汪端早年就顯示了她的獨立思考和見解,在廣泛閱覽了宋、元、明、清人詩集后,僅留高啟、吳偉業二家集,其余皆棄去。稍后又覺“梅村(吳偉業)濃而無骨,不若青邱(高啟)澹而有品”,獨以高啟的詩為學習標準。后還因痛恨朱元璋殘暴屠殺高啟等文人,故對張士誠的張吳小朝廷懷有特別的同情,深以張吳雖亡,其禮賢下士,保全善類之良法為然,后汪端節錄明史,搜集逸事,以稗官體行之,曰《元明逸史》,凡八十卷。遺憾的是,這本“稗官體”的大書完成后又由汪端自己親手焚毀,使我們無法一睹這位女才子的歷史演義。

汪端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成績,與陳氏家族寬容開明的文化風尚有著密切的關系。在格外重視女子才情的陳家,汪端較一般女性幸運得多,她的生活頗為瀟灑,無須羈絆于針黹女紅,周旋于柴米油鹽,平日家居讀書作詩,與丈夫裴之琴彈瑟應,她在《丙子孟陬上旬與小云夜坐以澄懷堂集自然好學齋詩互相商榷偶成二首》,表達了她對“花落琴床春展卷,香溫簫局夜談詩”婚姻生活的滿足。陳云伯對汪端才學膽識非常推重,曾云:“子婦歸愚子裴之,方受業于太倉蕭樊村,于明人沿歸愚舊說,尊李夢陽、王鳳洲而薄青丘,端聞之,心未是也。乃竭數年之力,輯《明詩選》初、二編,參以論斷,多知人論世之識,頗為海內外詩家所稱許?!眎他與汪端的相處,很多方面超越了翁媳關系,更像是一對師友,故對汪端的獨立治學和她不完全拘泥婦女常規的行為,持理解尊重和支持的態度。毋庸置疑,汪端之所以能成為清代閨閣中之翹楚,陳氏功不可沒。張云璈在《自然好學齋詩鈔序》中也提到了這一點:“天之生一才人也不易,生一閨閣之才更不易;閨閣有才而又得全家之多才以張其才,則尤不易?!眏 除此之外,她還可以與當時閨秀詩人吳藻、李佩金、歸懋儀、王瓊等自由地唱和往來。這一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使汪端具備了大多數才女缺少的精英氣質,絲毫沒有自抑和幽怨的情緒,也絕不迎合男性“奩詩”“香艷”的趣味,正如她曾在《丙子孟陬上旬與小云夜坐以澄懷堂集自然好學齋詩互相商榷偶成二首》中流露的“不將艷體斗齊梁,不騖虛名競漢唐”,“明珠翠羽非吾好,善病工愁未是癡”的寫作態度和不凡心性。

作者:段繼紅,文學博士,上海電機學院文理學院教授,

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文學。

編輯:趙紅玉E-mail :zhaohongyu69@126.com

猜你喜歡
閨閣好學詩選
知而好學,然后能才
閨閣紅粉 千秋佳人 故宮博物院藏古代仕女畫
擔心等
打好學文言文的基礎(二)
打好學文言文的基礎(一)
阿爾山
涂光雍詩選
在森系范兒閨閣里迎接夏天
閨閣無倦
蔡顯江詩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