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綜合實踐活動為語文教學添活力

2022-05-30 10:48谷瑞雪楊蓮靜
教育·綜合視線 2022年10期
關鍵詞:繪本活動語文

谷瑞雪 楊蓮靜

綜合實踐活動有利于學生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和交往能力,是增強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有效途徑,有利于從根本上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語文教學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教師應引導學生在多樣的日常生活場景和社會實踐活動中學習運用語言文字。

一、綜合實踐活動與語文學科的關系

綜合實踐活動與語文學科相互依賴,相互滲透,二者有著密切的關聯。其一,綜合實踐活動與語文學科在內容上形成互補,綜合實踐活動主要是以學生的自我實踐為主要內容,其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以及創新等多種能力,而語文學科的教學是以培養學生的內在思維以及邏輯為主要的內容,二者在內容上形成互補,共同促進學生的成長與學習;其二,綜合實踐活動與語文學科在教學目標上具有一致性,綜合實踐活動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以及創新精神,這與語文學科的教學目標相一致;其三,綜合實踐活動是以學生為主體的自我體驗實踐為主要學習方式,學生要進行自我實踐的感知與體驗,這與語文學科的課堂教學方式形成互補,能促進學生的語文學習。

二、綜合實踐活動有力推動語文學習之實踐

(一)走近傳統節日,開展特色活動,推動語文學習

我國的傳統節日中有很多值得學生了解的優秀傳統文化,其中就涉及語文學科的學習。下面以我校開展的“走近端午品味文化”主題活動為例來進行論述:

1.活動目的

知道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了解其來歷及風俗習慣,了解全國各地慶祝端午節的方式;知道屈原是偉大的愛國詩人,在學習、體驗端午節慶?;顒又?,激發學生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端午節習俗中包含清掃家居、消滅“五毒”等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培養學生講究衛生、愛護環境的良好習慣。

2.活動地點

本次活動的地點選擇在濱河公園舉辦。濱河公園環境優美,交通便利,又是學生喜愛的地方。另外,我校的地理位置正好可以讓學生坐地鐵前往濱河公園,體驗地鐵帶來的便利,積極踐行綠色出行。

3.專家引領

本校為了開展好全學科閱讀研究,特邀請北京教育學院的專家前來指導,對每次活動進行分析、講解和評價,還邀請了教研的教師為我們出謀劃策,以便活動的順利開展。在專家和教研教師的指導下,我校發揮主觀能動性編寫出校本教材《端午》。

4.活動過程

活動準備。讓學生知曉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了解端午節特有的風俗及慶祝方式。知道屈原是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講詩人的故事,學習詩人的作品。參與清掃環境、制作五彩線、香囊、粽子等活動,學會分享,體驗節日的快樂。掌握交通一卡通的使用方法和獨立乘坐地鐵出行的本領,為出行做準備。

活動實施。第一方面,集體乘地鐵出行,感受地鐵給家鄉帶來的便利;第二方面,全校集中活動。詩文合誦:屈原作品、歷代有關端午的詩文;校長致辭:走近端午品味文化;扇舞翩翩:學校特色體育項目響扇表演;龍舟競渡:模仿劃龍舟的體育游戲,以比賽的形式進行。第三方面,年級分組活動。一年級活動目的: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在哪一天,能講述有關端午節的傳說、故事。二年級活動目的:知道粽子是端午節特有的美食,了解粽子的來歷、制作方法,能向同學們介紹不同口味的粽子,樂于與同學分享。三年級活動目的:知道屈原是偉大的愛國詩人,了解詩人的生平和作品;通過討論使學生明白要珍愛生命,理性地處理情緒和情感。四年級活動目的:知道端午節有特殊的飾物,知道這些飾物具有特定的寓意,能制作香囊、五彩線等飾物,樂于與同學們分享制作的技巧。五年級活動目的:吟誦歷代詩人描繪端午節的詩文,在吟誦詩文的過程中品味端午節的文化氣息,培養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六年級活動目的:參與端午節傳統的趣味體育活動,如斗草、模仿劃龍船等,樹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體驗運動的快樂。

5.活動效果

在這次端午活動過程中,各個年齡段的學生都得到了鍛煉,增強了語文學習中所需要的各種能力,如查找資料、動手動腦、團結合作等能力。一年級的學生在開展活動前能夠收集關于端午節的故事、傳說。三年級的學生可以更多地了解屈原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及其作品。五年級的學生會搜集更多的有關端午的詩歌。這些都有助于語文知識的學習,有助于今后理解課文內容。在我們的語文學習當中,這些關于端午節的知識都是要求學生去查找資料的,有的學生出于懶惰心理不想去查,而開展這樣的活動就會大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主動地去查找相關資料。二年級和四年級的制作美食和端午飾物活動,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的交往能力,告訴同伴如何制作美食和飾物,這樣的交流都是在自然、無壓力的情境下進行的,學生沒有拘束感,這是課堂上無法體現的。六年級的趣味活動體現出學生的團結合作、語言表達等能力。通過這次“走近端午品味文化”主題活動,真正避免了以前的死讀書,而是在形式多樣的活動中,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產生了很好的效果。

(二)“窗外的世界”讀書匯報展示

我校還開展了“窗外的世界”讀書匯報展示活動?;顒赢斨?,同學們用朗誦、課本劇、講故事、相聲等形式,展示了開展“讀書課”活動的成果,展示活動上同學們興趣高昂,開闊了眼界,深刻體會到了讀書的益處和樂趣,使學生對語文的學習有了新的感悟。

這次活動看上去是一次“演出”,但“演出”的背后反映出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比如,學習課本劇《從現在開始》,它是一篇讓人忍俊不禁卻又能引人思考的童話故事,情節簡單卻充滿童趣。課文中的貓頭鷹和袋鼠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尊重別人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招致民怨沸騰;而小猴子卻讓大家按照各自習慣的方式生活,受到動物們擁戴的故事。同學們當時演得很好,演出了故事中動物們各自的特點。

要達到這樣的演出效果,需要學生反復研讀課本,知道課文的內容和所蘊含的道理。除了這些還需要搜集相關材料,如動物的性格特點,通過哪些動作、神態能夠表達出它的特點,以及演出時的語音語調、感情如何表達。既然是表演動物就需要頭飾、服裝、道具等協助演出的物品,在這之中鍛煉了學生方方面面的能力,重要的是鍛煉了他們查閱資料及閱讀的能力,大大增加了閱讀量,使學生思維得到更好的拓展。更重要的是激發了學生對課文學習的興趣和閱讀的熱情,因為小學生大都喜歡小動物,因此表演起來充滿熱情,不怕苦,不怕累,全身心地投入到排練中,可以說這樣的活動很成功,很受學生的喜愛和歡迎。

除了課本劇這樣成功的例子外,還有像美文欣賞的節目。這次活動中的美文欣賞不是簡單地讀一讀文章,同樣融進了學生的辛苦付出。這是針對高年級學生組織的節目,高年級學生的思維和能力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強,他們能自己完成這樣的節目。首先,選材上別出心裁,學生在閱讀了大量課外書目的基礎上,選擇了三篇文章,分別是《長白山的冬天》《三潭印月》《臺灣的蝴蝶谷》。以同學們假期旅游為線索,一個學生去的是長白山,一個是去杭州,另一個去的是臺灣。他們分別先自述去各個地方的感受和見聞,然后呈現給大家自己感受最深的美文,伴著悠揚的音樂和優美的圖片加上學生動情的朗讀,當時的情景深深地吸引了在場的所有人。這樣的表演不僅提升了表演者的能力,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而且會使許多人產生想去看一看的欲望。這從不同視角展現出了閱讀的魅力,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在一定程度上被調動了起來。

(三)繪本開啟閱讀的旅程

1.通過繪本激發閱讀興趣

目前,繪本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尤其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更喜愛繪本里面的畫面。本校努力為學生創設條件,幫助學生開啟閱讀的旅程,做好引路人。邀請相關繪本教師為學生上了一節繪本課,課中學生傾聽了三個故事,并明白了許多道理。

2.通過繪本讓學生愛上閱讀

我校通過繪本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收到了良好效果。本次綜合實踐活動通過表演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這個故事,感知小兔子和大兔子之間的情感,為我們展現了爸爸對孩子的溫情告白,最終明白愛不是一件容易衡量的東西。此次活動幫助學生提升了觀察力,豐富了想象力,升華了精神境界。大膽表達自己對家人和同伴的愛,這無疑是鍛煉學生的言語表達、觀察能力的大好時機。最后,同《鵝媽媽布魯斯》對比,學習閱讀繪本的方法。

活動設計:(1)引出繪本(出示封面,這個故事叫做《猜猜我有多愛你》,誰來說說這個故事的主要內容)。這是一個關于“愛”的故事,那我們就一起來感受這個故事吧?。?)繪本表演。由學生將繪本故事中的動物演出來,學生表演得很投入,真像是動物間互相表達暖暖的愛。(3)請同學們說說自己對媽媽的愛。(4)把愛延伸到繪本外。說出你喜歡的同學、伙伴、老師,可以下去找他們,并可以運用肢體語言來表達。(5)拓展閱讀《鵝媽媽布魯斯》,比較《猜猜我有多愛你》和《鵝媽媽布魯斯》,體會這兩本書在表達“愛”上的不同。(6)學習閱讀繪本的方法。

三、綜合實踐活動有力推動語文學習之意義

(一)綜合實踐活動可以培養學生的多種語文學習能力

聽說能力是學習語文的關鍵能力。但一般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只是單純地讓學生聽和說,甚至只是教師的“獨角戲”或是幾個學生的回應。但綜合實踐活動可以培養學生的積極性和聽說能力。例如,端午活動中讓學生制作美食和飾物,就需要學生去聽別人講,并找到知識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有不同點時就要說出來,還要有理有據,這樣就鍛煉了學生的聽說能力。

讀的能力在綜合實踐活動中也得到了提高。例如,端午活動中需要閱讀大量的詩歌,需要讀有關端午的故事、傳說,如屈原的生平、作品等內容,而且是有關端午專題一類的相關知識。在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和《鵝媽媽布魯斯》綜合實踐活動中,讓學生從不同視角去閱讀,大大增強了閱讀的趣味性和有效性,提高了學生讀的能力。

促進寫。在《長白山的冬天》《三潭印月》《臺灣的蝴蝶谷》匯報中,鍛煉了學生寫的能力。如何將這三篇美文介紹給觀眾,并讓觀眾喜歡這個節目?需要學生將串詞寫好。學生在寫的過程中就需要列好提綱,用好詞、好句來吸引觀眾,達到目的。

(二)綜合實踐活動可以培養學生交流溝通的能力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提出讓學生初步學會用書面語言具體明確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和想法。在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大家要共同完成一個任務,就必須要交流溝通,在這樣的氛圍中,即使再內斂的學生也會得到鍛煉。

(三)綜合實踐活動可以提高學生查找、處理信息的能力

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可以通過傾聽、閱讀、觀察,獲取并整合有價值的信息,根據具體交際情境和交流對象進行清楚地表達,在無形中鍛煉了學生查找、處理信息的能力。例如,端午綜合實踐活動就需要查找大量的資料,教師帶領學生進行分工,將資料進行整理、分析、歸納、分類,同伴間互幫互助,在協作中體驗合作成功的喜悅,從而達到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目的。

(四)綜合實踐活動可以增長知識、開闊視野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涉及的知識面廣,形式多樣,為學生理解知識提供了很好的契機。往往一個主題,學生能夠將它輻射到更寬廣的領域,并能獲得更多的知識。在這個過程中,發展了學生的思維,啟迪了智慧,拓寬了知識面,提高了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加強了學生的認知能力,激發了其探求事物奧秘的興趣,促進了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采用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方式來促進語文的學習,首先要注意每次活動的內容要精悍,便于操作,時間不宜過長。因為一次活動的開展需要耗費太多的精力,容易使學生過多地的關注活動而忽略自己的學習任務。其次,在一個學期的時間內,大型活動不能超過三次。因為數量過多,就會導致質量無法保障。無論什么樣的活動,都要注意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盡量為每個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臺和機會,讓所有學生均得到發展,有所收獲。

猜你喜歡
繪本活動語文
“六小”活動
“活動隨手拍”
《快樂語文》2022年全新改版!
行動不便者,也要多活動
繪本
繪本
繪本
三八節,省婦聯推出十大系列活動
語文知識連連看
語文妙脆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