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材料在幼兒園美術活動中的巧妙運用

2022-05-30 08:37何秋紅
教育·綜合視線 2022年10期
關鍵詞:木棒幼兒教師石頭

何秋紅

美術是幼兒園素質教育活動中的一大重要組成部分。優質的美術教育對于培養幼兒的美術素養,引導其形成良好的藝術審美水平都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正因為如此,人們高度關注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的效益與質量。但就當前實踐來講,很多幼兒園美術活動的開展不免有些千篇一律,很多時候都是教師為幼兒布置下一項任務,然后便要求幼兒根據主題去完成創作,幼兒用到的工具,有橡皮泥、彩筆、丙烯顏料等常見的幾種。久而久之,幼兒難以感受到美術學習的樂趣,很容易失去對美術活動的參與興趣,培養幼兒美術素養與能力的預期目的也便很難落到實處。作為一名幼兒教育工作者,我有感于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所面臨的尷尬現狀,嘗試著將自然材料運用到日常美術教育實踐之中,此舉引起了幼兒的積極反響,也使得幼兒美術教育的實際效益與質量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一、自然材料運用在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中的價值

就當前實際來講,自然材料運用在幼兒園美術活動中有著突出的意義,使得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變得更富活力與新意。

(一)有助于引導幼兒親近自然

現如今幼兒接觸自然的機會越來越少,很多幼兒更喜歡宅在家中玩昂貴、精致的玩具或者極具誘惑力的網絡游戲,不愿意到戶外與大自然進行親密接觸。這一“大自然缺乏癥”不僅影響著幼兒對大自然中萬事萬物的感知、體驗與了解,也會對幼兒的身心產生諸多負面影響。在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中巧妙運用自然材料可帶領幼兒走進大自然,去感知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顯然,這種“親自然”的教育引導多了,幼兒對大自然的親近之感才會得到強化,而且置身于大自然中也能學習到豐富的知識,從而為其長遠發展奠定重要的基礎。

(二)有助于創新幼兒美術教育形式

當前,幼兒園美術教育形式與內容過于單一,這導致其對幼兒的實際吸引力逐漸降低。原本預期中借助美術教育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預期目的也流于形式。但在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中合理融入自然材料卻能有效扭轉這一情況,賦予幼兒園美術教育以更精彩的內容。當幼兒看到美術活動中自己所要使用的材料不是常見的彩筆和紙張,而是泥巴、樹葉、樹枝等時,相信他們一定會充滿好奇,且保持著高漲的熱情參與進來。以此為基礎,獲得高質量的美術教育效果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有助于促進幼兒教師教育水平的提升

幼兒教育工作者需要具備豐富的知識儲備、高超的教育水平、靈活快速的反應能力才能教育好活潑調皮的幼兒。在以往的美術教育活動中,幼兒教師對美術教育的認知很可能局限在帶領幼兒學畫畫的淺顯層次上,但在嘗試著將自然材料運用到幼兒美術教育活動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幼兒教師開始思考“幼兒是否會喜歡這種美術教育形式”“如何進行調整”“如何進行優化”等。種種反思都將推動美術教育工作者立足實際情況積極地去反思、去調整、去優化自我??梢哉f,將自然材料運用到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之中,屬于一種大膽的嘗試,有助于促進幼兒教師教育理念的更新與優化。

二、自然材料運用在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中的策略

在明確了自然材料運用在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中所彰顯的意義與價值之后,作為幼兒教師也要注意采用恰當的策略,精準予以融入,以讓自然材料的價值切實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一)隨季節變化,運用自然材料

自然材料的運用受到季節變化的制約。因此,作為幼兒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意識到這一點,隨季節變化巧妙設置幼兒園美術教育主題,以使所設計的美術主題與所處的季節以及該季節所具備的自然材料高度契合。

例如,秋天到了,樹上的葉子紛紛落下。不同樹木的葉子有著不同的形狀,顏色也各有不同。針對這一特點,幼兒教師便可以組織以樹葉為主題的創意美術活動,鼓勵幼兒尋找自己喜歡的葉子,然后發揮想象力將撿到的葉子拼成可愛的動物造型。幼兒雖然年齡小,但是他們的想象力豐富,也愿意動手操作。很快,在幼兒的手中便誕生了自然味十足且極富創意的樹葉美術作品。有的幼兒用葉子拼成了一條正在游泳的小魚,有的幼兒用葉子拼成了一只小老鼠的形狀,有的幼兒用幾片葉子拼出了一只美麗的蝴蝶……整個過程中,幼兒熱情滿滿,就連平時注意力很難長時間集中的幼兒也表現得格外認真。與此同時,在尋找不同葉子、觀察不同葉子的過程中,幼兒也會發現它們各自的不同。既能獲得良好的美術創造體驗,又可豐富對大自然的認知,這一舉兩得的教育效果顯然就是隨季節變化在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中巧妙運用自然材料的意義所在。

又如,春天到了,各種樹木開出了好看的花朵,其顏色與形態都不盡相同,各自有著各自的美。針對這一實際情況,我在幼兒教育實踐中便有意識地鼓勵幼兒找尋自己喜歡的花朵,像桃花、梨花、杏花等,然后將比較完整的一枝花帶到幼兒園。以此為基礎,我帶領幼兒嘗試拿起手中的筆去畫出這些漂亮的花。幼兒喜歡的花朵不同,他們落在紙面上形成的畫自然也就不同。如此,更能推動幼兒美術創作素養及其能力的提升。

(二)隨興趣需求,運用自然材料

幼兒年齡小,性格活潑好動,思維也極為跳脫。因此,在面向幼兒實施教育時,教師不宜過于束縛,而應當盡量尊重與滿足幼兒的實際興趣,因興趣而教,借此自然材料巧妙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使得幼兒能更好地跟隨著教師的節奏進行學習,逐漸建構自己對外界事物的認知與理解。具體到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之中,其同樣遵循這一道理。具體來講,幼兒教育工作者應當認真觀察,隨幼兒的興趣需求變化巧妙引導其運用自然材料。

例如,在某次的幼兒教育實踐中,我觀察到有的幼兒對各種各樣的石頭非常感興趣。這些在成人眼里再平常不過的石頭,在幼兒的眼中好像顆顆寶石一般有了璀璨的光澤。我發現很多幼兒看到好看的石頭總是愿意收集起來。針對這一現象,我有意識地引導幼兒進行了一次別開生面的“石頭畫”美術創意活動。具體活動規則為:幼兒可以利用閑暇時間尋找自己認為好看的石頭,將其清洗干凈后帶到幼兒園,然后運用丙烯顏料等將自己喜歡的石頭涂上好看的顏色,或者繪制可愛的圖案。有的幼兒找到了一顆圓滾滾的石頭,他用丙烯顏料給這塊石頭涂上了顏色,還勾勒出了鼻子、尾巴和嘴,一只胖乎乎的小豬便誕生了;有的幼兒找到的石頭較大,便在上面畫了一個小小的房子;還有的幼兒將自己撿到的半圓形石頭涂成了西瓜的樣子,紅紅的西瓜瓤看起來也非常形象……就這樣,不同的幼兒根據自己提前準備好的石頭再加上自己的想象與構思,有趣的石頭畫便制作完成了。將其晾干,擺放到我們的班級之中,又是一番別樣的風景。

(三)隨實際用途,運用自然材料

大自然中的材料眾多,作為幼兒教育工作者應當有意識地加以取舍,根據自己所設計的美術教育活動的主題巧妙引導幼兒搜集與尋找相適宜的自然材料。這也是將自然材料巧妙且高效地運用到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之中的有效策略之一。

例如,幼兒階段需要培養幼兒的手部精細操作能力。為了達到這一教學目標,我有意識地帶領幼兒從家中尋找常見的素材,如紅豆、黃豆、大米、綠豆等,然后利用這些來自大自然的饋贈去拼出自己喜歡的造型。在這一趣味美術創意活動中,幼兒腦海中率先需要構思,需要布局,這對他們的美術審美水平其實是一種有效的鍛煉。與此同時,當幼兒在手持綠豆、紅豆等這些較小的自然材料進行造型拼湊的過程中,其手部的精細操作能力也將得到有效的磨煉與培養。如此一來,便達到了一舉兩得的教育效果。

三、自然材料運用在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中的原則

當然,自然材料在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中的運用并不是隨意而為,應當堅守特定的原則,這樣一來,自然材料才能真正實現與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的融合,從而促進幼兒美術素養的提升與發展。

(一)尊重幼兒想象力

幼兒的想象力是非常豐富的。在美術教育實踐中教師應當充分尊重與保護幼兒的想象力,切不可將成人的思維強加給幼兒。具體到將自然材料運用在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之中,這一點同樣適用。

例如,在某次的創意美術教育活動中,我帶領著幼兒搜集到了許多樹枝,引導幼兒利用超輕黏土加以裝飾。有的幼兒利用紅色的超輕黏土,將其點綴在撿到的樹枝上,如同一枝紅梅,分外好看。有的幼兒將黃色黏土點綴到樹枝上,如同早春的迎春花一般嬌艷,令人感受到了春天到來時的氣息。但我觀察到一名幼兒用的是黑色的超輕黏土。對此,我沒有發表任何意見,而是任其創作。在我看來,這名幼兒運用不同的顏色加以創作的過程本身就是其發揮想象力去表達的過程,是有著他自己的一番獨特認識與見解的。就這樣,在包容這名幼兒的想象力的過程中,也很好地保護了其對美術創作的熱情與積極性。

(二)教師可適當指導

幼兒畢竟年齡小,很多時候思考得不夠全面。因此,教師要在認真觀察的同時,及時介入,給予幼兒以最精準也最恰當的指導。來自教師的專業引導往往會令幼兒有茅塞頓開之感,在保障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正常開展與進行的同時,也為幼兒利用自然材料更好地享受美術創作,并據此鍛煉與發展自身的美術水平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例如,在某次的美術教育活動中,很多幼兒對擺在面前的像手指粗細的木棒較為茫然,想不出來這些小木棒又粗又短能做出什么。我們的美術教育活動也由此陷入了一個比較被動的局面。針對這一情況,作為教師的我及時加以引導,我首先利用丙烯顏料將不同的小木棒涂成了不同的顏色,有的同一根木棒還涂了好幾種顏色,然后將這些小木棒一一串起來,最下面的一根木棒上還特意用塑料袋子做了流蘇狀的墜子。就這樣,一串好看的類似風鈴似的木棒裝飾品便做成了。對于我的這一番操作,班上的幼兒們都露出了“原來可以如此”的神情,正是在這樣有意識的引導下,幼兒的思維被激發,于是有的幼兒將一根一分為二的木棒涂上了顏色,還在其截面上涂了鼻子、嘴巴的形狀,遠遠看去像一大一小的兩人手拉著手。

(三)給予幼兒及時評價

幼兒對外界的看法格外關注且在意。因此,作為幼兒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應適當給予幼兒以尊重與激勵,以讓幼兒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關注,感受到教師對自身的肯定。當意識到這一點之后,幼兒內心繼續努力的熱情將得到充分點燃,而其也會以此為目標繼續努力,并為之而奮斗??紤]到幼兒的這一實際特點,幼兒教育工作者應當在教育實際中盡可能多地給予其肯定與鼓勵。在運用自然材料開展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的過程中,給予幼兒及時、積極的評價與鼓舞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某次幼兒美術教育中,一名幼兒帶來了很多貝殼,她想用貝殼拼出孔雀的造型。整個過程中這名幼兒認真而專注,一層層地擺放著、黏合著貝殼,將其作為孔雀的屏,與此同時,還用泥巴捏了孔雀的頭,不一會兒一個看起來驕傲的孔雀便做好了。但這名幼兒對自己的作品不太滿意,她感覺做好的孔雀看起來丑丑的,跟自己想象的一點也不一樣。對此,我首先肯定了這名幼兒在整個美術創作過程中付出的努力與認真,然后又巧妙給出了她一些改進意見:“我們試著給孔雀的羽毛和身體染上好看的顏色,看看這樣孔雀是不是就能變得好看一些?!睂τ谖业募皶r鼓勵與肯定,這名幼兒原本有些失落的情緒得到了緩解,她積極接受了我的意見,再次專注地投入到創作與調整的過程中。在保證美術教育活動節奏不受影響的同時,該名幼兒的美術素養也得到有效的鍛煉與發展。

四、結束語

大自然的饋贈是豐富的,是寶貴的。在現如今“大自然缺失癥”的背景下,作為幼兒教育工作者應當有意識地創造機會帶領幼兒去擁抱大自然,在與大自然接觸的過程中接收大自然饋贈給我們的種種寶貴財富。利用這些大自然的素材進行美術創作,能讓幼兒感知到美術本身就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連,不是一項高不可攀的活動,從而拉近美術與他們之間的距離,讓其迸發出濃濃的美術創作興趣與熱情,與此同時,還能引導幼兒帶著善于發現的眼睛去感知大自然的美,并能據此創造美、呈現美,這對于幼兒美術素養發展具有積極影響。在日后的幼兒園教育實踐中,我將進一步對自然材料與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的融合進行深入、持續的探討,以望個人之見解切實產生些許良好效果,助力幼兒美術素養更好、更科學地發展!

猜你喜歡
木棒幼兒教師石頭
挑木棒
幼兒教師能力提升策略
別小瞧了石頭
石頭里的魚
挑小木棒(節選)
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的三個維度
能量幾個長度
聰明的木棒
我可以向它扔石頭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