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教學效率提高的策略探討

2022-05-30 10:48陳清
課堂內外·教師版 2022年6期
關鍵詞:互動式教學課堂氛圍教學效率

陳清

摘? 要:語文是百科之母。小學生學好語文既可以增強語言理解能力,為學好其他學科打下堅實基礎,又可以提升道德修養,積累人生經驗,寫出一手好文章。為了提高教學效果,提升教學效率,教師需要借助互動式教學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效率;互動式教學;課堂氛圍;核心素養

一、激發學生聽課興趣,讓學生愛上語文學習

(一)巧講漢字,提升學生識字樂趣

小學生學習語文從識字開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應想方設法讓學生對識字產生興趣。由于許多漢字承載著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所以教師可以以講故事的形式教學生認識漢字、理解漢字。比如在學習“比”字時,教師可以借助于多媒體設備,將“比”字最古老的字形(象形字、篆書)展示給學生看。當學生看到“比”字像兩個人前后相隨而走時,就可以體會到古人對此字的理解,由此加深對自己民族文化的熱愛和認同。在學習“仁”字時,教師可以告訴學生:“仁”字的古字是一個直立的人形旁邊加上“二”字,表達的是探討人與人之間相互關系的一種思維模式。小學生了解漢字的構造原理后,就會對識字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二)開展生活化教學,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興趣

中年級的小學生已不再以識字為主要學習內容,開始涉及較為短小的課文,并已經開始承載一定的思想感情。這就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分析解讀能力??墒?,小學生年紀小,缺乏生活閱歷,一時還不太容易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開展生活化教學,讓學生結合生活經驗來理解課文,這樣帶動小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漸漸提高。

比如在學習《大青樹下的小學》時,為了讓學生理解“民族團結一家親”的主題思想,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參觀當地的少數民族語言學校,看看少數民族的小朋友是怎樣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學習自己的民族語言的。教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播放扶貧干部在少數民族地區開展幫扶工作的視頻,讓學生近距離體會黨和政府是怎樣幫助少數民族落后地區擺脫貧困的。在此基礎上,教師再帶領學生一邊分析課文,一邊向其滲透文章思想主旨,學生就比較容易理解了。

(三)推薦課外優質閱讀素材,提升學生閱讀興趣

隨著小學生年級逐漸升高,對其能力要求也越來越高。此時,課內教學內容已較難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教師可以以課內閱讀素材為參照,向學生推薦優秀的課外讀物供學生閱讀,帶動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的提升。如在學習《富饒的西沙群島》時,教師就可以向學生推薦一些描寫中國不同地方地理風情的文章,學生通過閱讀這些素材,既能增長地理知識,又能體驗各地迥異的文化和民俗。在學習《司馬光》以后,教師則可以向學生推薦一些介紹歷史人物的文章,學生通過閱讀這些素材,可以增長歷史知識,豐富人生經驗。

二、開展互動式教學

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是提高教學效率的先決條件。要想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開展互動式教學是一個切實可行的好辦法。教師可以依據教學內容設置循序漸進、難度適宜的導入問題,讓學生針對一個個問題進行討論。討論結果出來后,教師對其進行評價,并給出自己的閱讀意見。教師根據學生的討論可以了解學生的語文水平,這是教師下一步優化教學的一個重要參考依據。對于學生的閃光之處,教師要給予及時的表揚,當然,教師也可對其進行適度升華;對于學生認識上的不足之處,教師應從適宜角度對其進行耐心指導,這也是提高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一個必要過程。

比如在學習《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設置如下幾個探究問題。詩中的“山”指的是哪座山?詩人過重陽節因何事身居異鄉?這首詩為何能流傳千載,至今不衰?

學生在思考和討論以上問題的過程中,可以了解到地理知識、歷史知識、藝術傳播規律。同時,學生的思想通過交流得以碰撞,很有可能迸出火花,課堂氛圍也會變得活躍起來。

三、用多媒體設備豐富教學內容

依托于信息技術的優勢,多媒體設備可以為語文課堂補充足夠的內容,如:介紹作家作品,播放配樂散文,推薦優秀教學視頻,解析教學重點、難點等。教師可以在適當情況下借助于多媒體設備,活躍課堂氛圍,提高教學效率。比如在學習《觀潮》一文時,教師即可借助多媒體設備,將錢塘江漲潮時的雄偉氣勢播放給學生看。學生通過觀看視頻,既能印證書上的文字內,學會景物描寫的方法,也能對祖國大好河山產生熱愛之情,等于接受語文教育的同時還接受了德育教育。

四、聯系生活實際,創設教學情境

傳統的語文教學之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不被學生認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學生對課文的內容不感興趣。教師如果肯動腦筋,換一種方式來授課,同樣的文本內容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會取得完全不同的教育效果。教師應設法將學生的被動式學習變為主動式學習。因為,主動式探索和被動式接受所獲得的教育效果不可同日而語。在學習和生活過程中,學生一旦對某一問題產生了興趣(困惑更好),就會千方百計地探尋答案,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既學到了新知識,也逐漸學會了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對于所學的知識記憶也必將更加深刻。

五、巧用游戲活動,提高教學效率

(一)巧設問題,提高課堂導入的趣味性

“美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币还澱Z文課進展的效果如何,課堂導入的方式尤為重要。由于小學生好奇心比較強,比較容易受環境影響,教師要開動腦筋,拓寬思路,以生動有趣的方式導入本節的授課內容。比如在講《落花生》一課之前,老師可以讓每個學生說出自己喜愛吃的零食。如果有學生提到花生,教師即可以此為線,引出花生的生長條件、實用價值等。接下來老師可以問學生:“你們知道花生有哪些可貴的品質嗎?”由于花生是一種沒有感情的植物,學生聽到老師這樣問會很奇怪。接下來,好奇心會帶著學生走近課文。如此授課可以提高課堂的趣味性。

(二)巧用游戲活動,提升學生識字組詞的水平

小學生愛玩,如果讓其單純地記憶字詞,時間久了,難免令其心生厭煩情緒。針對此種情形,教師可以制作多組識字卡片,通過識字游戲活動提高教學效率。比如學生在學習四年級下冊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將“雜、籬、蜻、蝶、徐、亂、蜓、疏、粉”等漢字做成卡片,先讓學生讀出卡片上漢字的讀音,再讓學生說出卡片上的哪些字能夠組合成詞,最后讓學生用卡片上的字加上卡片上沒有的字再組詞。通過反復的訓練,學生既能學會對比,又能展開聯想,學習效率得以提高。教師還可以給每位同學多發幾張識字卡片,然后讓學生自由組合,前提條件是他們手中的字要能夠構成詞匯。如果組合錯了,就要受罰——表演一個節目。對游戲的興趣會督促學生努力記字,由此帶動教學效率的提高。

(三)巧用游戲活動,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

由于小學生年齡小,心智不夠成熟,所以,要想讓其愛上語文這門功課,最有效的辦法是先讓其喜歡上授課教師。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就是一個切實可行的辦法。比如在學寫《我的“自畫像”》時,教師可以先將自己的自畫像展示給學生看,而且盡量要畫得夸張一些,讓學生感覺老師可親、可愛、可敬。學生對老師有了親近的感覺,接下來,老師再布置作業,讓學生畫自己的自畫像,這時學生心里就會產生與老師進行比賽(看誰的自畫像畫得好)的沖動。在自信心和比賽熱情的帶動下,教學效率必然得到提高。

六、結語

提升語文教學效率有許多辦法,發揮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有效舉措。教師應深研教學內容,從平淡的學習素材中挖取能令學生興奮的“點”,以此生發出去,讓學習熱情鼓舞著學生接觸更多的文字材料,獲取更多的語文知識。

參考文獻:

[1]贠春梅. 淺析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措施[J]. 讀與寫,2021,18(13):98.

[2]褚春梅. 優化小學語文教學策略,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J]. 新課程,2021(10):164.

(責任編輯:向志莉)

猜你喜歡
互動式教學課堂氛圍教學效率
論互動式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金融市場學》課程教學新方法探析
《金融市場學》課程教學新方法探析
微課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導學探究
促進學生課堂有效思考的幾點做法
如何提高農村初中數學課堂效率
論花樣游泳運動員選材和初級教學模式
加快中職會計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有效性研究
培養樂學情趣提高化學教學效率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