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化學創新性思維在解題方法和技巧中的應用

2022-05-30 10:48溫小倩
高考·下 2022年6期
關鍵詞:創新性思維解題方法高中化學

溫小倩

摘 要:創新思維,是一種非常靈活并且具有創造性的思維。借助創新思維進行解題,對于提高解題效率、提升做題的正確率、簡化計算過程等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將從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培養學生學習主動性,這三個方面進行探究,旨在通過有效的教學方法,切實提升學生解題能力,促進學生化學能力全面提升。

關鍵詞:高中化學;創新性思維;解題方法

化學是高中課程中的重要科目之一,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具有一定的優勢,其中解題教學更是鍛煉學生創新思維的有效途徑。但在當前的課堂教學中,大多數教師將教學重點放在了理論知識的講解之上,忽略了對學生創新性思維的培養,這導致了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只會按部就班地寫出答案,很少進行創新性的思考。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即使學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較高的分數,但就長遠的發展來看,則不利于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

一、高中化學解題教學的現存問題

(一)課堂內容乏味、缺少新意

教學內容枯燥、教學形式單一,是我國高中化學課堂存在的較為顯著的問題。高中階段的化學有一定難度,且學習內容較為枯燥。在傳統的化學課堂中,教師采用的教學手段較為單一,使得化學課堂比較枯燥,這樣的環境氛圍會導致學生學習能力降低,學生會逐漸產生抵觸心理。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為學生講解解題方法及技巧的效果也將不盡如人意,學習氛圍的枯燥還導致學生在課堂上不容易集中注意力。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時候,只有通過一些特殊的教學方式、有趣的教學內容、豐富的教學手段,才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化學思維的提升[1]。

(二)教學方式太過老套

高中階段的學生學習壓力較大,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心浮氣躁。如果教師的講題形式過于死板,會導致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不夠深入,多數學生會處于一知半解的狀態,受到這種狀態的長期影響,就會使學生逐漸喪失對化學學習的耐心。在傳統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大多一板一眼地講解習題,解題過程中沒有加入新鮮的元素,導致化學課堂氛圍沉悶、刻板,不能有效地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化學思維能力。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進行教學創新,激發并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的解題能力獲得更高的提升,培養學生的解題技巧。

(三)忽視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高中化學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應遵循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確保師生的思維在同一水平線,確保教學的順利展開。但是,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大多忽略了這一教學原則,一味地注重對化學內容的講解,學生處于被動狀態,在這種情形下,課堂教學效率較低。教師在進行解題教學的過程中,要讓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充分的體現,借助互動的方式、相互交流的方式來調動學生化學學習的積極性,這對化學教學效率的提升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二、創新性思維給化學解題帶來了怎樣的思路

(一)邏輯思維

所謂的邏輯思維,指的就是學生在進行思考的時候,將相關的知識內容以及思維等相互連接,使學生在化學知識學習的過程中形成化學思維,并且靈活地應用到實際的化學問題解答過程中。邏輯思維能幫助學生提高解題的質量,也能夠幫助學生從題目中梳理清晰的知識內容,是學生在解題中的一種非常重要的思路。教師在為學生講解解題方法的過程中,應注重對學生邏輯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對邏輯思維進行合理的運用,更加準確系統地掌握課程內容。學生在整合解題方法與技巧的過程中,可以確保邏輯能力的有效提升,這也是一個相互促進的過程,使學生邏輯能力得到有效鍛煉,為學生今后更加順利高效地解答化學習題提供了有力的思維保障。

(二)開放性思維

因為高中化學習題具有變化快、信息多以及遷移靈活等特點,利用開放性的思維解題不僅能對自身的創新能力進行培養,還能使解題過程更加簡易化。所以教師在解題中積極地引導學生對相關問題進行多樣化的解答,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突破固有思維的束縛,而且能夠借助開放性的思維提高學生的解題效率以及質量。此外,學生開放性思維能力的提升,可以使學生對化學題目的解答更加靈活,在學生不斷地思考與總結中,解題方法及解題技巧都將得到創新性的提升,這對學生化學能力的全面發展及解題能力的有效提升大有裨益。

三、如何在解題方法和技巧中應用創新性思維

在化學解題教學過程中,應用創造性思維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教師全方位、長時間地對學生進行培養。在這個過程中,還需要教師精準地掌握學生的實際需求及學習狀況,幫助學生更加高效地培養創造性思維,并將其靈活地運用到解題過程中,提升解題能力,鍛煉解題技巧,達到化學能力全面提升的效果。

(一)轉變教師教學理念,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

在高中化學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就要將“學生為本”的理念貫徹教學的始終,確保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革新傳統的教學理念,教師應時刻明確自己身為課堂引導者的職責。教師要想有效地將創新性思維與化學解題過程有機結合,就需要從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入手,當學生具備了較強的創造性思維,在解題過程中的應用才能更加靈活,對化學習題的思考與探究也將更加深入。因此,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教師以學生的實際需求為出發點,結合教材實際內容,選擇最適合學生的化學題目,引導學生進行解答,讓學生能夠不斷地提升自身的題目分析能力,達到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目的。同時教師還應保證學生具備足夠的自我思考空間,改變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使學生各抒己見,真正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能高效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還能使學生對化學習題的剖析更加深入[2]。

例如,在對“氧化還原反應”這部分內容進行授課的過程中,教師在為學生講解知識點時,可以通過設計相關習題,引導學生進行解答,讓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能夠靈活地運用化學知識。因此,教師為學生講解氧化性、還原性強弱判斷的過程中,可以針對幾個知識點,相應地設計習題內容,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如針對“根據元素的化合價、根據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教師設計問題“黑火藥的爆炸反應為:2KNO3+S+3C=K2S+N2↑+3CO2↑,其中,被還原的元素是( )A.N B.C C.N和S D.N和C”,學生在解答這個問題的過程中,可以對所學知識進行綜合運用,這將使學生對課程內容的掌握更加牢固。接著,基于學生掌握的基礎知識的水平,教師可以進階設置習題,進一步鍛煉學生的創新性思維能力,如“某一反應體系有反應物和生成物共五種物質:O2、H2CrO4、Cr(OH)3、H2O、H2O2。已知該反應中H2O2只發生如下過程:H2O2→O2”。通過設置這種推理性的題目,學生進行深入的分析與探究,可以充分地鍛煉學生的創新思維,使學生的思維得到充分的發散。在學生對題目信息分析結束后,教師為學生提供相應的題目,如“(1)該反應中的還原劑是_________。(2)該反應中,發生還原反應的過程是______→______?!痹趯W生深入解析題干的基礎之上,對習題的解答將更加順利,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寫出完整的反應方程式,幫助學生徹底厘清習題脈絡。以學生為主體,教師逐步引導學生不斷進行探究,逐漸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

(二)營造愉快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化學教學來說亦是如此,興趣也是激發學生求知欲的敲門磚。在學生以興趣為出發點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極大地發揮自身的學習積極性,在這個過程中,就能夠將學生內心的求知欲望充分地激發出來。為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就要積極地利用學生的學習興趣,以生動的教學模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此基礎上,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讓學生能對教師營造的氛圍感到好奇,并在這樣的心理引導下積極地探究化學知識,更加主動地參與到化學課堂的學習之中。顯然,高中化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情境的營造,不僅能夠借助學生的好奇心理促進學生的學習,更能夠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起到有效的促進作用。在學生求知欲的加持下,課堂參與度將得到顯著的提升,學生對題目的探究更加積極,對化學內容的理解將更加深入,同時還能有效地幫助學生摸索出適合自己的解題方法及技巧,這將使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與解題過程進行高效融合。

例如,在對“氮的循環”這部分內容進行授課的過程中,本節內容與實際生活的聯系非常緊密,教師在解題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設置生活化的習題形式,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有效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促進學生化學解題能力的有效提升。如在“硝酸的性質”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前為學生布置較為簡單的生活化習題,“用銅鋅合金制成的假金元寶欺騙人的事件屢有發生。下列不易區分真偽的方法是()A.測定密度B.放入硝酸中C.放入鹽酸中D.觀察外觀”,這個問題源于生活,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并對課程內容進行針對性的練習,使學生對其后續的探究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學生通過深入地探究可以得出答案與結論,如“選D,銅鋅合金的外觀與金極為相似,所以觀察外觀不易區分”。此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逐一對選項進行解答,探究其背后的化學意義,如“金屬的密度各不相同,所以通過測定密度可以鑒別真假;硝酸不能溶解金,但可以溶解銅和鋅;銅、金和鹽酸不反應,但鋅可以溶解在鹽酸中”。在設置本道習題的過程中,教師以實際生活為出發點,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在此基礎之上,學生探究知識的過程將更加主動,挖掘習題背后蘊含的知識點,逐漸地激發并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三)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學生學習主動性

在教學實踐中,為了更好地讓學生的創新思維得到提升,首先要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的活動當中,要利用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去學習,才能夠更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并培養良好的創新性思維。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地重視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做化學課堂的引導者,將復雜的化學習題分解成多個簡單的問題,引導學生逐一擊破,在學生解答問題的過程中,幫助學生進一步厘清化學知識脈絡,這不但有助于學生全面地掌握化學知識,還能化繁為簡,幫助學生更加順利地解答相關問題。教師在對相關問題的設計中,要能夠根據學生實際的學習需求以及學習情況,設計出具有針對性與多樣化的化學問題,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化學思維能力,并吸引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問題的思考當中,讓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思維。在這一教學實踐中,教師要結合實際的教學情況,并分解習題,有效減輕學生的解題壓力,使學生的解題過程更加輕松,這將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可以進一步調動學生的解題積極性。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提升可以使學生逐漸具備自己獨特的解題技巧,促使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得到有效的提升。

例如,在對“化學反應的速率和限度”這部分內容進行授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設置復合型的習題,帶領學生剖析題目,使學生的知識脈絡更加清晰,鍛煉學生運用創新性思維解題。首先,教師為學生設置題目,如“等物質的量的A(g)與B(g)在密閉容器中進行可逆反應:A(g)+B(g)2C(g)+D(s)ΔH<0”,此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對題干進行分析,如“根據題目分析,達到平衡后,增大壓強、升高溫度,平衡怎樣移動”,以及深入剖析題目“達到平衡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反應速率2V正(A)=V逆(C)”,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沒有為學生展示題目選項內容,而是針對題干,發掘題干中存在的有用信息,可以幫助學生厘清題目思路,思考的方向也將更加明確。接著,教師為學生展示選項信息,如“A.達到平衡時,反應速率V正(A)=2V逆(C)B.達到平衡后,增大壓強,平衡逆向移動”等,在教師有效分析題目的基礎之上,將題目化繁為簡,學生作答的效率將得到顯著的提升,對題目的深入分析及發散性討論,也將有效地鍛煉學生的創新性思維。通過逐步引導學生利用創新思維探究題目,使學生的解題思維更加靈活,解題方法也更加多樣。

結束語

總而言之,教師在開展相關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實踐時,應該靈活地運用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開放思維,并借助具有靈活性、創造性的問題來激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不斷地培養自身的解題思維,提升解題效率以及質量。在解題的教學中有效地滲透創新思維,能夠讓學生有一個更加清晰的思路解決問題,幫助學生梳理課程知識,為學生順利解題提供有效的助力。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對學生今后的學習與發展都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凌麗.高中化學創新性思維在解題方法和技巧中的應用研究[J].高考,2021(25):67-68.

[2]楊大全.淺析創新思維在高中化學解題方法技巧中的應用[J].試題與研究,2019(16):94.

猜你喜歡
創新性思維解題方法高中化學
高中化學高效學習之復述策略
NOBOOK虛擬實驗在高中化學的應用
分類法在高中化學中的應用
創新性思維與設計方法的分析
跨專業人才創新性思維能力提升思考
高中數學解題思路探討
高中數學函數解題思路多元化的方法舉例探索
排列組合的幾種解題方法分析
淺析高中數學解題方法和技巧
高中語文培養創新性思維的教學方式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