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土資源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實踐運用

2022-05-30 10:48劉星星
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版 2022年4期
關鍵詞:鄉土資源初中歷史教學策略

【摘 要】歷史新課程標準強調,鄉土資源對學生的歷史學習和感悟大有裨益,教師要充分利用鄉土和社區課程資源。在初中歷史新課程改革中,教師應當重視鄉土資源的應用,開展能夠引發學生情感共鳴的教學活動,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挖掘與運用鄉土資源,促進歷史教學質量提升。隨著時間的推移,初中生對鄉土歷史資源的印象會逐漸模糊,有些教師未能在教學實踐中正確運用鄉土資源,導致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降低。為了激發學生了解、學習歷史的積極性,教師應當利用鄉土資源開展多元化的教學活動,讓學生產生對本土歷史的認同感與歸屬感。

【關鍵詞】鄉土資源;初中歷史;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22)24-0033-03

由于學生對歷史沒有切身感受,缺乏直觀體驗,而教材上的文字敘述內容在時空上距離學生較遠,因此學生會對歷史學習感到枯燥無味。地方性是鄉土資源的最大特征,能夠彰顯一方人民的秉性,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運用鄉土資源,可以培育學生的家國情懷,使之對豐富的歷史資源產生興趣。因此,初中歷史教師要合理利用鄉土資源開展教學活動,開創歷史教學新格局,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鄉土資源概念分析

鄉土,即故鄉的土地。狹義的鄉土是指人們的出生地或久居之地。廣義的鄉土包含三層含義:鄉土結構,即故鄉土地的空間區域;鄉土經驗,即人們在故鄉生活的經驗;鄉土意識,即人們觀念中鄉土存在的意義,這是鄉土的靈魂。鄉土資源是指人們出生地、長久居住地的特色景觀、文物古跡、民間藝術、風土人情、語言文化等。狹義的鄉土資源是指地域自然地理、人文歷史和社會發展資源等[1]。廣義的鄉土資源是指人們所處的社會環境、風尚以及生存環境、現實生活等。

二、用于初中歷史教學的鄉土資源分類

(一)文字鄉土資源

文字鄉土資源是學生了解歷史的最直接的途徑之一,因為文字鄉土資源可以通過文字的形式,為歷史課程提供鄉土教育內容[2]。由此可見,以文化典籍為代表的鄉土資源,都可以劃入文字歷史鄉土資源的范疇。

(二)人文鄉土資源

人文鄉土資源是指特定時間段內具有重大影響力的人、事、民間工藝,其中包括木版畫、剪紙、人物傳記、刺繡等。人文鄉土資源涉及的范圍十分廣泛,可以讓學生清晰、直觀地了解歷史,也證明了歷史課程鄉土資源開發的可行性、必要性。

(三)物質鄉土資源

物質鄉土資源主要是鄉土自然環境中的物質材料,其中包括院落景觀、山川河流、花草、農作物等[3]。非文字性的物質鄉土資源能夠運用于歷史教學實踐,其中具有較高育人價值的有歷史遺跡、文物展覽館、教育基地、檔案館等,均能夠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

(四)數字鄉土資源

數字鄉土資源是指建立在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基礎上,能夠通過網絡平臺為歷史教育提供支持的數字化歷史鄉土資源[4]。在數字鄉土資源的幫助下,學生足不出戶便可以了解歷史信息,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

三、運用鄉土資源提升初中歷史教學質量的策略

(一)查閱典籍,品味歷史——了解鄉土歷史資源

鄉土資源之所以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是因為其在初中歷史教學中能夠發揮一定的作用,開闊學生的視野,讓其充分了解家鄉本土歷史[5]。教師指導學生查閱文獻典籍,運用互聯網搜索本土歷史資料,獲取有助于學生學習的歷史資源,能夠使其深入品味歷史,了解鄉土歷史資源,加深對所學歷史知識的印象。初中歷史教師應當整理圖書館中與鄉土歷史有關的書籍、報刊,讓學生通過閱讀本土歷史信息,結合所學內容進行品味。同時,為學生提供歷史學習網站,讓學生運用網絡查閱與本土歷史相關的信息,使之能夠產生學習探究興趣,自主查閱文化典籍,了解和品味鄉土歷史。

如在講解部編版初中歷史“原始農耕生活”這部分內容的過程中,首先,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有關半坡居民生活、河姆渡人生活的歷史資料,讓學生通過查閱資料,了解中國農業起源,掌握本土農業、畜牧業、手工業的產生和發展情況。還可以利用互聯網搜索有關半坡居民居住區的房屋、窖穴、壕溝圖片,展示本地出土的精美磨制石器,讓學生了解鄉土資源。然后,展示河姆渡人干欄式建筑復原圖,同時呈現本地居民最早的木構建筑,讓學生對比分析河姆渡遺址與本地歷史遺址圖片,思考相關建筑對于中國古典建筑產生的影響。同時,展示鄉土歷史資源中的農作物,為學生提供與河姆渡人與半坡人的農作物相關的歷史材料,展示不同時期出土的農耕用具,鼓勵學生自行查閱典籍,分析本土農作物與農耕用具,明白原始農業由最初的“刀耕火種”逐步發展至用耒耜等翻土工具進行耕種,有效提高了農業生產水平。最后,教師要總結各類鄉土歷史資料,讓學生自主分析原始農業興起和發展的重要標志,使之能夠深入了解鄉土歷史資源,對當地農耕文化以及中華文明的起源和發展有清晰的認識。

(二)呈現素材,豐富認知——厚植鄉土情懷

由于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時間、精力等有限,長時間查閱文化典籍容易影響教學進程,因此可以通過呈現直觀的鄉土歷史素材,讓學生了解歷史信息,消除學生對歷史學習的抵觸感,繼而完善自我認知,對鄉土歷史文明有更深層次的理解[6]。教師應當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原則,呈現能夠展現家鄉人文風貌、物產風情、歷史現實的直觀素材,讓學生在學習之余進行全面的觀察和分析,在課上指導其將對歷史素材的感性認識逐步轉化為理性認識,厚植鄉土情懷,激發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培養其熱愛家鄉、祖國的情感。

如在講解部編版初中歷史“新文化運動”這部分內容的過程中,首先,教師要介紹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志、主要陣地、代表人物、口號等內容,呈現學生熟知的本地刊物,出示“袁世凱祭孔”圖片,讓學生了解新文化運動興起的背景,結合鄉土資源來正確認識新文化運動。然后,可以呈現反映辛亥革命后國內出現的一些政治亂象,結合西方傳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愛等思想觀念,讓學生分析本地刊物發展至今的原因,使之能夠結合新文化運動了解相關刊物抨擊舊道德和舊文化,為實現民主共和所做的貢獻。最后,為了豐富學生的認知,教師可以呈現《新青年》等刊物,讓學生對比本地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的文化刊物,聯系具體的鄉土資源,分析其作用與影響,從而認識新文化運動對于打破封建束縛的關鍵性影響,形成良好的社會責任感以及追求真理的精神。

(三)理論引路,實踐跟進——體驗鄉土文化氣息

新課程改革強調結合本地實際,將學生身邊鮮活的案例引入歷史教學,驅動學生學習理論、動手實踐。因此,堅持理論引路,實踐跟進,可以有效發揮鄉土資源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作用,讓學生在學習理論的過程中增長見識,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體驗濃厚的鄉土氣息[7]。初中歷史教師可以將理論教學與實踐進行融合,發揮學習小組的作用,鼓勵學生依據個人特長,明確理論學習與實踐活動的分工,分段開展歷史教學活動,充分利用學校、社會、家庭教育資源,為學生提供實踐場所,讓學生能夠在理論引導之下進行實踐,促進其理論聯系實際能力的提升。

如在講解部編版初中歷史“敵后戰場的抗戰”這部分內容的過程中,首先,教師以舊知導新知的方式介紹局部抗戰與全面抗戰相關歷史知識,呈現有關本地的抗日戰役,重點介紹平型關大捷的歷史背景、作戰過程、歷史意義,讓學生結合本地抗日戰役,思考八路軍在槍不如人、炮不如人的情況下仍能取勝的原因。然后,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到本地抗日戰爭紀念館進行參觀,引導學生提取重要歷史信息,加深歷史學習印象。最后,教師要對史料進行層層剖析,生成有關敵后戰場抗戰的問題,讓學生分析敵后戰場抗戰的重要性,使之能夠通過理論學習與實踐探究認識到敵后抗戰對于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重要性,明白共產黨在抗戰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四)專題教學,展望未來——探尋鄉土紅色足跡

開發和利用歷史鄉土資源意義深遠,以專題教學的方式進行授課,可以讓學生在思考、比較、探尋、調查、實踐中展望未來,得出學習結論,由此提高歷史教學質量。初中歷史教師應當運用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研究學習等方法,開展具有趣味性的專題教學活動,為學生呈現具有濃厚革命氣息的鄉土資源。另外,要鼓勵學生在學習歷史知識的同時,自主調查、分析,接觸本地、身邊的歷史,重走革命路線,探尋鄉土紅色足跡,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人文主義精神,加深其對所學歷史知識的理解和認識,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如在講解部編版初中歷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部分內容的過程中,首先,教師可播放經過剪輯的開國大典影像資料,營造良好的歷史專題教學氛圍,讓學生用語言描述情景,通過聯系自己的國慶活動經歷,明確新中國成立的歷史意義。然后,指導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參觀本地紅色文化紀念館,了解新中國成立至今涌現的愛國志士,探尋鄉土紅色足跡,揭示歷史長河中的閃光坐標。最后,讓學生結合自己探尋鄉土紅色足跡的經歷,展望未來,暢談“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的真正含義,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使之能夠在重走革命路線的同時,真切體會到中國人民實現了民族解放和國家獨立,未來將開啟新的歷史紀元。

(五)參觀考察,探訪遺址——感知鄉土資源的價值

歷史活動課是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一種延伸,也是重要的教學補充,鼓勵學生實地參觀考察,探訪鄉土歷史文化遺址,能夠讓學生進一步感知鄉土資源的價值,為學生提供實踐和創新的場所,充分發揮歷史學科的社會功能,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8]。初中歷史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觀本地歷史遺跡與博物館,讓學生了解歷史信息,認識歷史發展的過程,進而在探訪文化遺址的過程中體會歷史與現實的區別。

教師可以利用課后時間,帶領學生到當地歷史博物館進行參觀和考察,給學生提供可讀性強、情節生動的歷史材料,讓學生在考察時結合材料感知鄉土資源的價值,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之能夠產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然后在參觀考察后開展座談會,讓學生圍繞鄉土歷史暢談觀后感,這樣既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還可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理解問題的能力,使之感受到鄉土資源的重要價值,促進其綜合能力發展。在特定的節日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參觀當地的歷史遺跡,在紀念碑前莊嚴宣誓,讓學生通過觀察碑文了解歷史,重走當地革命志士的“奮斗之路”,體會歷史與現實的區別與聯系。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本地的歷史遺跡進行搜查,運用互聯網查找具有價值的鄉土資源,讓學生對歷史學習產生興趣,再組織學生定期考察和探訪所查詢的歷史遺址,設計???、墻報。在參觀考察歷史博物館、探訪歷史遺跡的過程中,學生能夠熟悉家鄉歷史,受到革命思想教育,同時也能對地方史與全國史有清晰的認識,感知鄉土資源價值,增強歷史責任感。

綜上所述,將豐富多樣的鄉土資源融入初中歷史教學活動中,不僅可以培養學生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懷,還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核心素養全面提升。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歷史教學強調開放性、鄉土性,教師要充分運用鄉土資源充實教學內容,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自主調查、研究,由此開闊學生的學習視野,提高歷史教學實效。在教學實踐中,初中歷史教師要善于營造良好的氣氛,巧用鄉土資源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創新能力,將鄉土資源在歷史教學中的積極作用發揮出來,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興趣,促進其全面

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娟.加強鄉土歷史教育——以蘭州市初中歷史課為例[J].品位經典,2020(8).

[2]王龍.影視資源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運用探討[J].中國新通信,2020(16).

[3]賀玉文.初中歷史教學中滲透家國情懷教育的分析[J].華夏教師,2020(13).

[4]文金花.簡析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J].科技資訊,2020(12).

[5]許愛紅.歷史紀錄片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0(11).

[6]常麗.淺析初中歷史教學中如何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J].中國新通信,2020(5).

[7]鮮小亮.淺析影視資料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20(4).

[8]烏里妲·米吉提.淺談歷史故事在歷史教學中的融合應用[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0(4).

【作者簡介】

劉星星(1991~),女,漢族,江蘇昆山人,碩士,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歷史教學。

猜你喜歡
鄉土資源初中歷史教學策略
低年級寫話教學策略
談以生為本的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寫話教學策略初探
淺談復習課的有效教學策略
利用鄉土資源提升幼兒園區域游戲質量
關于鄉土資源在小學語文中高段教學中的實踐運用
探析初中歷史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
初中歷史反思性教學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