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高效課堂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2022-05-30 18:18賀國富
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版 2022年4期
關鍵詞:高中地理教學實踐高效課堂

【摘 要】高中地理高效課堂教學不僅是要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完成新課標規定的教學任務,還要使教學效果最大化。筆者在多年的地理課堂教學實踐中積累了不少經驗,要想使課堂教學更高效,教師就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精心備課,設計導學案,創設問題情境,協調課堂教學關系,創新育人路徑,優化實踐活動,幫助學生掌握學習的技巧與方法,提升其解題能力。

【關鍵詞】高中地理;高效課堂;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63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22)24-0060-03

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總是以教師為中心、以傳授知識為直接目的,并形成了教師單向灌輸、學生被動接受的局面,忽略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傳統課堂教學呈現出來的弊端就是沒有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使學生缺少思想、缺少創新,嚴重阻礙了學生的長遠發展。中小學教育承擔著培養具有創造精神和創造能力的人才的重任,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育方法,大力開展教育改革勢在必行。筆者針對課堂教學改革展開探究,就如何創建高中地理高效課堂提出幾點思考,以幫助學生形成創造性思維、發散性思維、批判性思維,從而適應新時期教育的需要和知識經濟時代培養創新人才的需要。

一、轉變教學觀念是高效課堂教學的前提

教學活動包括兩方面:一是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和技能;二是學生在教師的引領下學習掌握知識和技能。因此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也包括兩方面:一是教師的觀念;二是家長和學生的觀念。教師要完善傳統教學模式,促使學生、教師、家長之間建立良好的溝通,全面增強學生探索課程知識的興趣和動力,為學生扎實掌握知識難點和重點提供助力。具體來講,教師要分析傳統教學模式,幫助學生明確自身主體地位、發揮主體作用,使學生在學習中有效發散思維,提升能力,同時積極開展教學實踐活動,在與家長、學生的通力配合下,擺脫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增強學生實踐能力,提升自身育人水平,優化家長育人觀念,為轉變教學觀念鋪平道路。

在教育方式上,要貫徹落實“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促使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1]。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利用地理圖表資料尋找、搜集有用的地理信息,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地理問題,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特別是讀圖用圖的方法;幫助學生在小組合作探究、展示和點評環節中發現知識的價值,培養學科學習興趣。同時,還要加強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地理科研小組的學科思維能力的培養,讓班級小組真正發揮作用。地理教師還要和班主任一起,爭取學生家長的理解和支持,只有教師、學生和家長的觀念得到更新,高中地理高效課堂的建設才能成功。

二、精心編制導學案是高效課堂教學的核心工作

新課改要求教師更加注重創新,不能讓開放課堂流于形式,要實現“講師”向“導師”、“等待”向“期待”的轉變。在傳統的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課前教師都會安排學生預習本節課所學習的內容,但由于目標不明確,學生預習不得法,因此總是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教師在課堂提問時,能回答的學生寥寥無幾,課堂氣氛不夠活躍,原本精心備好課的教師也講得索然無味,原本對地理學習不感興趣的學生對地理課的抵觸心理也更強了。

導學案的科學應用為學生提供了充足的學習時間和探究空間,為強化學生實踐學習技能、提高自主學習水平構建了平臺。通過導學案,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小組展示,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增強了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所以,導學案在高效課堂的建設中至關重要,編寫導學案就成為了教師的核心工作之一。在高效課堂中,導學案就是師生課堂教學活動的路線圖,為了避免課堂教學的盲目性,教師就必須精心設計一堂課的路線圖——導學案。

導學案的編制必須體現新課程標準的理念,以學生為主體,按“三段”來設計。導學案中的“三段”包括課前預習案、課中探究案和課后鞏固案。課前預習案要讓學生通過預習教材了解基礎知識。課中探究案要能起到引領學生思考,使學生運用所學知識的作用,通過小組內討論解決導學案中設計的探究問題,而探究問題必須圍繞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展開,還必須經過教師的認真思考,反復討論,確認其是否具有探究價值。為了保證導學案的質量,地理備課組需按任務分工,每個章節落實到人,每次集體備課的主備人都要認真解讀自己負責的導學案,組內教師積極提出質疑,充分討論后,主備人再次修改,最后通過年級學科召集人的審核后,才由主備人負責交付印刷使用。如果導學案的編制不嚴格、不認真,那么導學案也就沒有實質性的價值。

三、創設問題情境,激發探究興趣是高效課堂教學的關鍵環節

(一)充分利用視頻、音頻資料導入

如教學高一地理“太陽活動”和“地球的圈層結構”等章節時,筆者就下載了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的時事新聞“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和“我國對地球深部探測計劃全面展開”等視頻。教學“地球運動”這一章節時下載了《斗轉星移》天文科普視頻作為課前情境導入內容,如此既激發了學生學習本課知識的興趣,又增加了學生對地理知識和現象的感性認知[2]。

(二)設疑導入

教師要結合設疑導入的形式,幫助學生掌握知識應用技能,提升解題能力,使學生的實踐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如教學高一地理“世界時區差異”時,筆者設置了如下問題:一孕婦乘船在太平洋上航行時生下了一對孿生姐妹,結果妹妹比姐姐大一歲,這是為什么?在這樣的設疑導入教學中,學生對地理知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且積極應用基礎知識開展探索學習活動,活躍了課堂教學氛圍,增強了學生知識應用的能力。

(三)知識競賽推進課中探究

教師要借助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幫助學生扎實掌握地理知識的難點與重點。如教學高一地理“太陽活動”相關知識點時,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下,筆者開展了競賽活動,促使學生在競爭氛圍中掌握太陽活動的四種狀態,即黑子、耀斑、日珥、太陽風,增強學生對太陽活動模型的探索,全面提升學生的系統性學習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意識,提高學生的核心競爭力。

(四)猜謎語加深知識鞏固

教師要結合趣味性教學方法,開展實踐探索學習活動,讓學生感受地理學科知識的魅力,進而增強學生課程探索的興趣和動力,提升整體學習水平。如教師可運用猜謎語的教學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跟隨教師展開探索學習活動,提升課堂教學質量與水平。

(五)通過反問發散學生思維

教師要結合地理教學內容,合理安排課堂教學活動,保證學生在豐富且新穎的學習模式下形成課堂學習技能、強化課程探索意識,積極開展多樣化、系統化的學習活動,為學生高效開展實踐活動奠定堅實基礎。如教學“地球運動”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結合自轉方向、自轉周期等內容,帶領學生開展反問式學習活動,讓學生借助反問、質疑的方法學習“地球運動”相關知識點,從而拓展學生的思維,全面增強學生的核心競爭力。

四、讓學生“動”起來是高效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

(一)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在新課改的育人目標下,教師既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文化知識素養,又要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使學生在知識探索過程中提升學習能力。因此,教師要結合實踐教學需求,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的興趣和能力,讓學生在自主性、實踐性學習活動中提升學科核心素養。傳統教學通常采用的是灌輸式教學法,教師講完了,許多學生仍沒有掌握相關知識,究其原因是學生沒有真正參與教學活動。運用導學案開展教學后,教師可以把課堂大部分時間留給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合作探索、小組分享、交流展示。這樣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學生多了,學生的思維更活躍了,課堂也更生動了,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積極性也能得到提高。在這種教學方式下,教師多是講述方法,提高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探索學習能力,使學生具備總結與歸納的能力,提高學生對課程學習的興趣,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教師要借助多種教學方式給予學生正面鼓勵與幫助,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提升學生的實踐技能與水平[3]。

(二)合理利用導學案

高中地理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借助導學案明確育人目標,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為學生快速掌握地理基礎知識提供助力,強化學生的交流、溝通、討論等能力,為全面培養學生的學科綜合素養奠定堅實基礎。小組合作學習既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在組內形成一股合力,促進全體學生共同進步。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要把握地理教材主旨思想,幫助學生形成以點成線、以線成面的學習思維,使學生在多樣的學習活動中深入挖掘地理教材內容,提升地理學習能力,為學生高質量開展學習與拓展活動提供助力。對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依據導學案的設計思路,在課前預習時就要求學生主動思考課中的探究問題,在課堂上盡量創設生動的情境,并建立激勵評價機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小組合作探究討論中去,真正地讓學生“動”起來。

此外,教師還要加強對學生的督促和檢查,特別要關注導學案的預習、課中的探究活動是否真正落實。只有學生動起來了,主動去思考、去探究,才能掌握所學知識,構建高中地理課堂的目標才能實現。

五、培養讀圖、識圖、用圖能力是高中地理高效課堂教學的有效途徑

地理學科知識點大多是通過圖文結合的方式展現出來的,因此,教師要在地理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多樣化的教學工具,幫助學生在圖文結合的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習技能、強化學習動力、鍛煉觀察能力,同時加強對知識點的消化吸收。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除了充分利用課件展示地圖,教師還要盡量展示反映有關地理事物成因的板畫,并要求學生學會用圖表來展示信息。如繪制世界海陸略圖時,教師要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幫助學生形象、直觀地了解世界海陸的特點,讓學生根據七大洲、四大洋的形狀、位置等進行排布組合,清晰地繪制出世界海路略圖,增強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

此外,教師要增強學生對地圖的重視,并逐步培養學生讀圖、識圖的能力以及從地圖中獲取有效地理信息的能力[4]。

總之,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只要教師肯動腦筋,多想辦法,不拘泥于某種單一的教學形式,在教學實踐中樹立教無定法的理念,那么一定能夠構建出令人滿意的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吳馗偉.怎樣實現初中地理高效課堂教學[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6(21).

[2]朱麗.構建高中地理高效課堂的幾個基本視角[J].地理教學,2008(12).

[3]呂維寬.創建地理高效課堂的三點做法[J].課程教育研究,2012(5).

[4]張繼敏.如何構建高效的地理課堂[J].教育學,2012(1).

【作者簡介】

賀國富(1965~),男,漢族,四川樂至人,本科,中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中學地理教學。

猜你喜歡
高中地理教學實踐高效課堂
回歸生活實際的高中地理教學研究
關于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效果提升的具體分析
中職計算機應用課程教學改革與反思
淺論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淺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測量平差課程教學改革探討與實踐
實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課制作的相關策略
探討如何構建高中地理雙動兩岸的教學模式
新課標下書法高效課堂教學探究
影視資源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