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興趣的培養策略

2022-05-30 19:08武慧蕓
理科愛好者(教育教學版) 2022年4期
關鍵詞:學習興趣培養策略小學數學

【摘 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興趣培養活動,可以促使學生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主動學習數學知識,增強學習信心,進而提升學習效果。當前,小學數學教學實踐過程中出現了教師忽視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問題,原因是教師沒有認識到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性。所以,小學數學教師應當明確當前階段學生身心發展的差異性、不平衡性,將興趣培養融入教學,讓學生能夠產生數學學習興趣,擴大教學成果。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習興趣;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437(2022)24-0154-03

傳統的灌輸式教學無法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容易影響學生的未來發展,而抓住學生的好奇心,積極引導、設問,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進行反思和總結,則能夠立足學生感興趣的內容開展趣味教學活動,引發學生對數學的關注,促進其數學綜合能力的提升。小學數學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路人,需要在學生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開展興趣培養活動,讓學生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為日后的學習以及可持續發展奠定穩固的根基。

1? ?培養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重要性

1.1? 興趣是成長的起點

興趣是指對客觀事物的喜愛或關切的情緒。心理學家經過研究發現,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表現為對數學知識、學習活動的積極態度和良好情緒反應,在實踐活動中表現為可以集中精力解決數學問題,產生愉悅緊張的心理。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使之對不同的數學現象以及問題產生好奇心,從而在學習的過程中全神貫注地進行探究,在數學的海洋中徜徉[1]。在興趣的驅動下,小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建構知識、學習技能,獲得一定的學習滿足感與自信心,從而產生積極向上的心態。因此,興趣是學生學習、成長的

起點。

1.2? 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小學數學教師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可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終身學習意識是現階段小學生應當具備的一種素養,而通過培養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能夠改變其思維,使之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將學習數學的興趣化作驅動自我前行的動力,在教師的引導下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實現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2? ?小學生數學學習特點分析

2.1? 思維特點

小學生是發展的人,其在學習數學知識時,以形象思維為主。由此可見,處于思維發展起始階段的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很難理解間接經驗,而對直觀教學以及動手實踐得到的數學知識則可以進行深入理解?;谏鲜鎏攸c,數學教材以及新課程標準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感性材料,目的在于順應該階段學生的思維發展規律,幫助學生掌握數學知識,提供思維方面的支柱[2]。

2.2? 情感特點

有效的學習離不開學生的主動參與,而影響學生發揮學習主觀能動性的因素就是情感。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數學的興趣與對數學學習的價值認同,可以讓學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小學數學教學活動將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作為教學重點,開展學生喜聞樂見的學習活動,有助于發揮生動感性材料的優勢,讓學生產生深入了解所學數學內容的欲望,由此提高學習興趣,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

2.3? 經驗特點

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是以經驗為基礎,不斷與認知結構融合的過程。由于數學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且來源于現實生活,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其數學經驗集中表現在對現實經驗的描述,而脫離生活經驗就無法促進學生數學學習水平提升。數學學習經驗要求學生能夠從實際生活中發現、解決數學問題,而將教學活動與學生的生活直接建立起聯系,可以調動學生的已有經驗,促使其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但在實際數學學習過程中,小學生的基礎知識體系仍待完善,其數學學習經驗則會呈現出發展性特點[3]。

3? ?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策略

3.1? 強化師生互動,構建良好的心理環境

強化師生互動是培養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必要手段,能夠打造亦師亦友的融洽師生關系,構建良好的心理環境,讓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積極的情感。小學數學教師應當立足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在日常交流中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關心學生的學習與生活,為其解決學習與生活上的困擾,從而利用教師與朋友的雙重身份,培養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4]。

如教學“圖形的運動(一)”時,首先,教師應當圍繞對稱話題與學生進行互動,讓學生說出生活中常見的對稱圖形,在互動交流中構建良好的心理環境,使學生能夠保持積極的態度進行學習和想象,初步理解對稱圖形的含義。然后,教師可以通過展示楓葉、蝴蝶、飛機等圖片,尋找師生互動話題,讓學生在自由發言的過程中闡述自己對圖形的認識和想法,引申出軸對稱圖形相關知識。在師生互動的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畫出自己喜歡的圖形和軸對稱圖形,通過比較、分析二者異同,懂得軸對稱圖形對折后可以完全重合。最后,教師應當展示生活中常見的軸對稱物品,讓學生說出物品名稱,并找出對稱軸。由此可以在師生互動之中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加快良好師生關系的構建,讓學生能夠在良好的心理環境中主動進行思考、交流、分析、實踐,深入理解所學數學知識,產生濃厚的數學學習興趣。

3.2? 巧妙設計問題,激發數學學習興趣

問題可以啟迪學生思維,能夠驅動學生運用所掌握的知識進行思考,從而激發其學習的興趣。小學階段的學生好奇心較強,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巧妙設計問題,引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關注,逐步引導其建構知識,使之能夠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不斷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自主學習水平[5]。

如教學“測量”時,首先,教師可以圍繞鐘表設計“鐘面由哪些零部件構成”“如何區分時針、分針、秒針”等問題,目的在于利用問題激發學生了解時、分、秒相關知識的興趣,也為講解年、月、日、克、千克、噸、厘米、米等知識做鋪墊。然后,教師要總結上述小學階段學生常見的測量度量單位,提出如下問題:“如何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毫米、分米、厘米這幾個長度單位?”由此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學生會在學習的過程中根據教材的提示辨認不同長度的生活物品,由此進行排序,正確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最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主進行測量,通過用手丈量和用直尺測量的方式,解答“能否用手勢表示出一分米的長度”這一問題。如此一來,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問題引導下,產生源源不斷的數學學習熱情和興趣,進而在學習和探究的過程中正確認識毫米和分米,促進其數學學習水平提升。

3.3? 小組合作探討,調動學習主觀能動性

合作學習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教師鼓勵學生在小組合作過程中進行探討,能夠培育合作之風,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小學數學教師應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討,養成合作學習、討論、總結的良好習慣,使之在了解他人想法和共同解決問題的基礎上,發揮主觀能動性,在興趣的驅使下主動與他人進行合作,提高數學學習質量[6]。

如教學“三角形”時,首先,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畫出不同的三角形,利用小組合作探討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其自行分析和動手實踐,初步建立三角形概念。然后,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小組合作探討成果進行總結,畫出直角、銳角、鈍角三角形,對比分析學生畫出的三角形,講解數學理論知識,讓學生能夠了解三角形三邊關系與性質,能夠正確區分鈍角、銳角、直角。在此基礎之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圍繞“三角形分類的重要性”這一主題進行合作探究,在教材和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圍繞三角形的定義以及分類進行思考,在思維碰撞中,進一步理解三角形的三邊關系,通過聯系實際生活列舉三角形物體,并進行分類,體會實際生活與數學知識之間的關聯,產生濃厚的幾何知識學習興趣。由于小組合作的形式會促進學生之間的良性競爭,教師可以在學生進行合作探討時,表揚率先完成任務的小組和優秀個人,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其良好的集體榮譽感。

3.4? 課堂內外結合,開展層次化游戲活動

僅僅依靠課上教學時間不足以幫助學生領悟所學數學核心內容,而堅持課堂內外結合,適當延伸教學內容,開展層次化游戲教學活動,則能夠順應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循序漸進地培養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小學數學教師應當立足于習慣養成,開展多元化的游戲活動,利用生動新穎的材料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充分利用課堂內外不同媒介幫助學生消除對學習數學知識的抵觸情緒,不斷豐富既有認知[7]。

如教學“圓”時,首先,教師可以利用課上時間引導學生分析班級內部表盤、茶壺蓋等物體的外觀特點,由此引申出圓的知識,在學生的既有認知基礎上培養其良好的數學學習興趣,使之能夠通過聯系實際理解圓的概念。與此同時,教師可以展示圓規,讓學生注意觀察畫圓的過程,鼓勵學生自主嘗試并總結畫圓步驟,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興趣。然后,教師要利用課外時間,引導學生觀察校園內的圓形花壇,開展“手拉手測量”游戲活動,目的是讓學生了解圓心、半徑、直徑的含義,在游戲中逐漸加深對圓的理解,懂得同圓中半徑是直徑的一半。最后,教師可以開展板報設計游戲活動,鼓勵學生運用圓規和直尺畫出不同的圖案,使之能夠掌握尺規作圖技巧,產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

3.5? 鼓勵動手實踐,營造活躍的學習氛圍

巧用感官學習,鼓勵學生動手實踐,能夠營造活躍的數學學習氛圍,有助于培養學生濃厚的數學學習興趣,使之能夠在動手實踐中發掘認知源泉,快速吸收所學數學知識。小學數學教師應當“以動促思”,引導學生圍繞數學知識進行實踐,在積累經驗的同時感受學習的快樂,在良好的氛圍中主動進行思考和分析,提高理論聯系實際的水平,提升學生的實踐素養[8]。

小學生的好奇心較重,且具備豐富的想象力,化好奇心、想象力為學習動力,可以產生源源不斷的興趣,在解決實際問題的同時形成良好的實踐意識。教師鼓勵學生動手實踐,有助于營造良好的實踐氛圍,驅動學生自主研究、分析、論證。小學數學教師可以提出與數學知識相關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通過動手實踐解決問題的可能性,并逐步引出教學內容,讓學生帶著好奇心學習,這樣既能夠引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關注,也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興趣。與此同時,教師應當關注學生在思考和實踐中的狀態,細化學習和實踐引導,讓學生按照正確的步驟學習理論知識,通過多感官參與實踐,理解難度較高的數學知識,促進實踐素養發展,感受學習的快樂。作為實踐活動的引導者和發起者,教師需要強化引導,根據學生的情緒變化調整實踐活動難度,更好地維持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活躍的學習氛圍中主動實踐、建構知識。

興趣作為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內部動機,可以驅動學生不斷地追求、實踐、發現,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興趣有重要意義,不僅可以將學生引向正確的學習軌道,而且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求知欲望、探索精神,使之保持良好的學習自信心和熱情,實現學習進步、健康成長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施紅程.小學數學興趣化課堂的構建策略思考[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11).

[2]徐利.淺談新課程下小學數學興趣的培養[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10).

[3]陶素丹.淺析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興趣的培養[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9).

[4]王子歐,王森.新時代小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激發和教學策略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20(33).

[5]劉素.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10).

[6]朱悅海.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興趣課堂的構建[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5).

[7]張玉芳.以學定教,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J].教育觀察,2020(48).

[8]劉艷芳.淺談如何打造小學數學興趣課堂[J].現代農村科技,2020(8).

【作者簡介】

武慧蕓(1978~),女,漢族,甘肅酒泉人,本科,中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學。

猜你喜歡
學習興趣培養策略小學數學
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初探
高中體育教學中創新意識的培養
巧設任務,發展數學思維能力
數學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之我見
如何推動初中數學教學中的素質教育
歷史教學中學生證據意識的培養策略研究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高中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研究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