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高中美術教學策略

2022-05-30 21:04王波
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版 2022年4期
關鍵詞:STEAM教育理念高中美術教學策略

【摘 要】近年來,STEAM教育理念逐漸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重視。文章簡要分析了基于STEAM教育理念組織高中美術教學活動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基于STEAM教育理念組織美術教學活動的策略,以期提升高中美術教學質量,為一線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STEAM教育理念;高中美術;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22)24-0084-03

在新課程改革進程中,各科教師都要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桎梏,積極探索新型教育理念,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學科知識,提升綜合素養,使學生成長為符合新時代社會需求的人才。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美術教師應認真研究STEAM教育理念,采取科學的教學策略,從而更好地發揮美術學科對學生全面發展的促進作用。

一、基于STEAM教育理念組織高中美術教學的重要性

STEAM教育理念是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20世紀80年代,美國提出了STEM教育理念,即融合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數學(Mathematics)四門學科的集成式教育理念。2006年,美國知名學者格雷特·亞克門提出在STEM教育中融入藝術(Art)這一元素,完成了從STEM教育向STEAM教育的轉變。踐行STEAM教育理念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結合多學科知識,聯系觀察生活、體驗生活的經驗,強化自身的創新意識、合作能力、理論聯系實際等素養。除學科融合外,教師還要鼓勵學生通過動手實踐獲取知識、驗證獲取的信息。在實踐過程中,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所學知識的內涵和應用價值,并深入挖掘自己的潛能。為適應時代發展趨勢,促進現代教育水平的提升,很多教育工作者都在積極探索將STEAM教育理念融入中國教育教學活動的策略,開始了STEAM教育本土化的研究[1]。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組織高中美術教學活動是落實美術課程改革的重要途徑,對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和社會的發展具有促進作用。一方面,結合STEAM教育理念組織高中美術教學活動,學生可以借助其他學科知識加深對重點知識內容的理解,進而強化藝術理解能力,感受到藝術與數學、工程、科學等不同領域之間的關聯,并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嘗試在多個學科領域應用所學美術知識,進而構建美術學科知識實踐和應用的平臺,有助于其問題解決能力、創新能力等的提升。另一方面,STEAM教育理念打破了學科之間的壁壘,學生不僅可以基于自身美術素養創作出精美的藝術品,還可以輔以各個領域的知識提升產品的精美程度,使人們物質生活質量得到提升的同時,獲取精神層面的滿足,從而促進社會進一步發展??梢?,基于STEAM教育理念組織高中美術教學活動,可以培養更多具備跨學科創造性思維以及動手實踐能力、問題解決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既有助于推動美術教育的優化,又有助于推動社會的發展。

二、基于STEAM教育理念組織高中美術教學的策略

(一)創設情境,初步展示學科關聯性

為了更好地將STEAM教育理念融入教學活動,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感受到各學科之間知識的關

聯[2]。教師可以借助多種方式創設教學情境,并適當分享背景知識,使學生在生動具體的場景中結合不同學科的知識進行思考,意識到想要學好美術知識,需要積極探究多學科內容,且將其他學科知識與美術學習活動關聯起來,從而提升應用所學美術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以人美版高中美術必修《美術鑒賞》教材中“人居與環境——詩意的棲居”的教學為例,組織教學活動前,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展示北京四合院、客家土樓、蘇州園林等傳統建筑的圖片,創設具體情境。在此期間,教師可以簡要講解立柱隔濕防潮,火炕、窯洞、地坑等通過泥土結構保溫隔熱等知識。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了解到我國傳統建筑因地制宜、設計巧妙的特點,感受到我國傳統建筑中蘊含的藝術之美,還可以使其初步感受到美術學科與建筑、科學等學科之間的關聯。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情境思考以下問題:在城鎮化建設中,傳統建筑還有保存的價值嗎?和諧的現代人居環境應該是什么樣子?從而自然地引入新課,并讓學生在學習新課期間,結合當地地理特點和當下科技水平,思考如何更好地規劃家鄉的居住環境。以上,通過積極創設教學情境,提升STEAM教育理念與教學活動融合的效果,可以培養學生的實踐意識,使其在實踐期間更好地理解所學知識,并能夠建立所學內容與日常生活之間的聯系,提升教育活動的有效性。

(二)講解知識,多門學科自然融合

美術學科與STEAM教育理念都強調引導學生挖掘各學科知識之間的聯系,因此在講解新課知識時,教師要適當引入其他學科的知識,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鑒賞美術作品,強化對重點知識的理解。

以人美版高中美術必修《美術鑒賞》教材中“抒情與寫意——文人畫”的教學為例,學生在本課要初步認識文人畫的概念和藝術特征,學會文人畫的鑒賞方法,結合經典作品體會水墨表現的效果,進而在加深對國畫藝術的理解的基礎上,養成傳承中華優秀文化的意識。為實現這一目標,教師可以引入科學、歷史、語文等多學科的知識。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鑒賞王冕的《墨梅圖》,同時講解與梅花相關的自然科學知識,使學生感受梅花所蘊含的堅忍和高潔的品質。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結合古詩詞鑒賞經驗,鑒賞《墨梅圖》上的《詠梅詩》,進而更好地感悟作者表達的情感。教師可以適當引入王冕的個人經歷,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到王冕的人生態度以及不向世俗獻媚的品質,感受到中國文人將畫格、詩格、人格融為一體的特點。這樣,教師在講解文人畫的特點和鑒賞方法時,學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重點知識。最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墨梅圖》的鑒賞經驗,鑒賞教材中《瀟湘竹石圖》《六君子圖》等作品,系統地學習本課知識,分析文人畫的風格特征和發展脈絡,并在探索文人畫發展歷史的過程中,養成學習文人優秀品質、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意識。通過將美術學科與自然科學、歷史、語文等學科關聯,可以有效實現STEAM教育理念本土化的教學目標,幫助學生更好地鑒賞美術作品,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三)復習鞏固,巧妙結合實際生活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為提升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創新意識、合作能力等,保障教學質量,教師需要建立美術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在帶領學生復習所學知識期間,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所學內容觀察生活中的事物或現象,搭建理論知識與生活之間的橋梁。

以人美版高中美術選擇性必修《設計》教材中“人類用智慧設計世界——認識設計”的教學為例,由于本課知識涉及范圍較廣,且與后續教學活動關聯緊密,僅僅依賴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很難透徹理解相關知識,也無法為其他課題的學習做好準備。鑒于此,教師可以在完成理論知識講解后,引導學生結合生活自主復習本課知識,利用放學或放假時間觀察本地公園、廣場、公交站臺等地點的設計特點,并通過拍照、錄像、寫觀察日記等方式記錄自己的所見所想。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平面設計、立體設計、空間設計的區別,并結合美術知識和自己的見聞主動探究與學習廣告設計、標志設計、家居設計、景觀設計或園林設計的相關知識,將美術與建筑、科學等多個領域結合起來,探究造型、材料、質感等產品設計的要素,整合自己的探究成果。最后,教師可以收集學生的觀察成果,并設計匯報課,鼓勵學生積極分享自己的見聞和想法?;赟TEAM教育理念組織復習活動,可以打破傳統復習模式下學生知識記憶深度不足、知識運用能力無法提升的困境,使其在美術學習期間更加系統、深入地復習所學知識,并產生深入探究的興趣,為后續的學習做好準備。

(四)組織活動,延伸美術探索平臺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組織美術教學活動,對教師和學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延伸美術教學平臺,使學生在生活中自主挖掘美術知識,進而更好地建立美術學科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強化學生的實踐意識。如帶領學生參觀當地的博物館、挖掘當地不同建筑的特色、參與民俗活動、借助互聯網搜集美術知識等方式,都可以有效地推動STEAM教育理念與美術教育的融合。

以人美版高中美術選擇性必修《繪畫》教材中“步入繪畫天地——繪畫的基本元素與法則”的教學為例,完成本課知識講解后,大多數學生已經基本掌握繪畫的知識,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選主題,結合所學知識制作公益海報。為提升活動效果,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內化所學知識,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空間布局能力、色彩設計能力、組織能力等組建宣傳小組。在小組活動中,每一個學生都可以發揮自己的長處,提出自己的看法,如設計環保主題的海報時,可能會有學生提出將海報劃分為兩個部分,分別展示不同環境下人們的生活狀態。對此,同一小組的組員可以對其觀點進行細化,巧妙借助海報中不同部分人物和動物的動作、植物的生長情況之間的差異等突出主題,合理運用點、線、面三個造型元素吸引他人的目光。此外,部分學生可能會受到“光色變奏——色彩基礎知識與運用”中《魯昂大教堂》的創作理念和過程的啟發,提出可以結合海報張貼地點、環境以及受眾之間的差異引入不同的標語、圖案、色彩和結構,這樣既可以提升宣傳效果,又可以應用更多創新性的想法,進而形成良好的小組氛圍,積極探究不同地區的建筑特點,在沒有教師引導的情況下建立不同學科知識之間的聯系。通過結合生活組織活動,學生可以更加細致地思考所學知識,提升綜合素養,實現借助STEAM教育理念提升美術教學質量的目標。

(五)科學指導,提升美術教學效果

美術教學期間,教師不僅要自己深入探究STEAM教育理念的內涵,也要注重為學生提供科學的指導,使其主動探索美術學科與其他學科知識之間的聯系,并強化實踐意識,挖掘學生的潛能[3]。為實現這一目標,教師可以采取科學的引導策略,通過分享美術鑒賞資源、合理進行提問或點評等方式使學生明確學習方向,自主探索美術學習方法。

以人美版高中美術選擇性必修《中國書畫》教材中“書齋內外——中國書畫的自然與人文空間”的教學為例,講解元代倪瓚、趙原共同創作的《獅子林圖》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析清代重修獅子林時結合《獅子林圖》開展建筑工程的相關事件,并展示獅子林照片,進而使學生體會文人的情懷。在這個過程中,部分學生可能會提出“建筑不僅僅是一處居所,也是文人抒發情懷的場所”這一觀點,此時教師要對其進行肯定,并提出問題:“除此之

外,我們還能怎樣通過建筑體會文人情懷呢?”這樣,學生在后續學習期間,會通過美術作品了解到更多書齋陳設、文房用品的功能與審美相關知識,主動將美術與建筑設計、人文歷史相關學科進行融合。完成知識講解后,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結合所學內容,通過繪制草圖為自己設計一個書齋,并通過書齋外的建筑或書齋內的陳設抒發自己的情懷。在此期間,教師也要對學生進行引導,如部分學生快速完成設計圖后,教師可提出“書齋的名字是什么?”“書齋內的生活空間可以從事哪些休閑活動?”“書齋周邊有哪些建筑和植物?”等問題,使學生進一步優化自己的作品,并能夠結合自己的生活需求合理設計書齋。最后,教師還要鼓勵學生結合所學內容合理規劃自己的臥室或書房,進而強化其應用意識和實踐意識。

綜上所述,高中美術教學期間,教師可以積極引入STEAM教育理念,引導學生結合不同學科的特點強化對美術知識的理解與運用,并培養其實踐意識,提升美術教學活動的開展效果,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范敏.新視角下高中美術教育方法探析[J].中國民族博覽,2020(12).

[2]王天媛.高中美術教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戲劇之家,2020(21).

[3]楊哲.高中美術教學中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困境與策略分析[J].美術教育研究,2020(13).

【作者簡介】

王波(1983~),男,漢族,安徽宿州人,本科,中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高中美術教學、陶藝。

猜你喜歡
STEAM教育理念高中美術教學策略
低年級寫話教學策略
談以生為本的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寫話教學策略初探
淺談復習課的有效教學策略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初中物理課程創新與案例設計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探討
STEAM教育理念“入戶”幼兒園
基于STEM教育理念開展幼兒園建構游戲的實踐探索
新課改后的高中美術教學反思
談高中美術鑒賞教育中審美價值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