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聚云端 藝為中心

2022-05-30 21:39塔娜
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版 2022年4期
關鍵詞:構建路徑智慧課堂小學美術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教育”的深度融合,利用信息技術挖掘學生的發展潛能已經成為素質教育的內在要求。智慧課堂是伴隨信息技術的不斷演進與升級而出現的,是創新學科教學組織模式的有效舉措。特別是在“雙減”政策背景下,教師對信息技術的運用能夠充分體現其職業素養與執教能力,所以教師必須主動順應教育的發展趨勢,不斷提升信息技術能力與數字資源整合能力,為培養學生學科素養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美術;智慧課堂;構建路徑

【中圖分類號】G62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22)24-0179-03

《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于2018年正式頒布,該文件的出臺為“信息技術+教育”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根本遵循?!读x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強調引導學生參與各種形式的美術活動,掌握美術欣賞與評述方法,從審美、觸覺與視覺層面豐富美術經驗,提升學生的美術素養與美術實踐能力。由此可見,推動信息技術與小學美術教學的融合是實現以美育人的內在要求。同時,教師還應綜合利用多媒體課件、互聯網資源、可視化要素等不同信息化要素,為學生構建直觀化、交互式、智慧式的美術課堂。

一、構建小學美術智慧課堂的意蘊解讀

小學美術智慧課堂是基于教與學的視角,綜合利用物聯網、大數據與云計算等先進技術,依托直播、遠程互動與智能錄制的方式,為教學組織與決策提供豐富的數據支撐,進而實現資源推送精準化、交流互動場景化、評價反饋即時化以及教學決策數據化等。在“以美育人”與“立德樹人”背景下,構建小學美術智慧課堂有助于四大教學模式的塑造,即數字化教學模式、個性化教學模式、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與素養課堂教學模式[1]。由此可見,小學美術智慧課堂實現了“去講臺化”,可以讓師生在全新的交互式場景中提高教學組織效率,加快優質線上教學資源的錄制、整合與傳遞,有助于提高督導巡課與日常監控的實效性。智慧課堂的建設讓美育課程變得更加豐富,通過智能終端的運用解決了傳統美術教學中的問題,幫助學生以更多視角來發現美、感受美、表達美與創造美。結合智慧課堂的內涵,其具體實施過程如圖1所示。

二、構建小學美術智慧課堂的有效路徑

(一)明確目標,激發興趣

小學美術智慧課堂強調展現美術學科的獨特魅力,將課程內容和各個學段學生的認知發展與情感態度相結合,激發學生參與美術活動的興趣。所以,教師在備課與教學中要依照學情適度運用信息技術,增加學生對美術學習的期待[2]。

以二年級“水果拼盤”的教學為例,為了引導學生結合不同水果的外形特點和繪畫技法設計極富創造性和童趣的水果拼盤,教師首先應激發學生的興趣。所以在新課導入環節,教師可通過多媒體技術設計一個開場動畫,為學生創設“我的水果party”的情境,鼓勵學生根據想象和喜好協助教師設計水果拼盤,在兒童歌曲《水果之歌》的帶動下,教師充分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極為期待并想要見識一下有哪些神奇的水果,這為學生后續的技能學習和訓練奠定了基礎。

(二)善用微課,多元交互

《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提出要樹立“大資源觀”,由此形成知識圖譜,實現融合發展與創新發展。因此,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小學美術教學中微課的應用也需要從形式、內容和互動方式上進行創新,并從“雙減”政策出發,實現以美育人的根本目的[3]。

以“葉子上的小血管”微課教學為例,微課的整體時長應控制在5到10分鐘,并融入音樂元素,這是因為美術學科教學的核心在于引導學生發現美、欣賞美和創造美,畫面與音樂可以通過視覺和聽覺為學生描繪一幅自然之景。在微課導入部分展現手持樹葉的畫面,烘托教學主題的同時也引入三個問題:“你見過哪些類型的樹葉?你印象最深刻的樹葉形狀是怎樣的?樹葉有哪幾種顏色?”待學生討論后,展示一幅裝滿各種樹葉的九宮格圖,隨后播放《樹葉歌》,引入本節課的主題。在這一過程中,微課中應插入豐富的樹葉圖片,減少文字的展示,這樣既符合小學生接收外界信息的基本邏輯,也能避免學生因為一直看文字而產生疲乏感。在講解葉子的“血管”時,應控制畫面切換的時間,利用紅色箭頭與漢字導引,幫助學生分清主葉脈、次葉脈、支葉脈、網狀葉脈與平行葉脈?;诖?,再用繪畫工具描繪出不同形式的葉脈,如螺旋形、波浪形、弧形等,讓學生從樹葉實物中提煉出樹葉細節的意象。在微課結尾,教師演示樹葉的畫法,同時還可展示學生以往的作品。由此可見,“信息技術+美術”對教師的技術能力要求更高,尤其需要教師在微課制作上下功夫,既要注重微課內容的可讀性,也要注重微課內容的銜接性和針對性,以便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知識內容。

(三)突破重難點,有的放矢

《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強調要利用信息技術手段豐富教學組織形式,充分利用智慧課堂解決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有助于發揮智慧課堂的優勢。對于小學生而言,雖然他們喜歡動漫人物形象,然而在用鉛筆繪畫時卻始終無法刻畫出原本的形象,原因在于學生的手繪能力偏弱,使得形體繪畫表現欠佳。對此,教師可借用平板電腦中的繪畫軟件引導學生觀察人物細節,借助直線工具拉取輔助線,通過形象的方式展示不同部位的角度關系,以訓練學生的造型能力。同時,為解決繪畫軟件功能過多、復雜的問題,教師可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隱藏和簡化智慧系統中不常用的功能,新增常用的快捷鍵。

以“讓色彩動起來”的教學為例,本課的重難點在于利用對比色的特點配置一幅畫以及熟練處理對比色的面積。由于部分概念較為抽象,教師可利用平板繪畫軟件快速繪制一個線描作品,引導學生結合自身審美與喜好在這一作品上填充對比色,讓學生對填充對比色的面積占比進行微調,以把握不同填色效果,進而讓之前抽象的對比色內容形象化和具象化,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對比色的應用[4]。

(四)依托畫板,寓教于樂

小學美術智慧課堂的打造需要從應用得最為廣泛的系統資源入手,Windows系統自帶的附件“圖畫”是一款常用的畫板工具,并且容易上手,按住Ctrl鍵并滑動滾條就能隨意縮放,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軟件在畫板上自由操作,為學生創設游戲化的美術情境,強化學生控制畫筆自由繪畫的意愿。特別對于小學低段學生而言,幫助其樹立正確的繪畫意識與養成良好的繪畫習慣是該階段教學的重要任務。

具體而言,在簡筆畫教學中,教師可提前將一幅校園全景畫粘貼在畫板上,引導學生從照片中篩選出重要的信息,看看誰觀察得更仔細。需注意,教師在縮放畫板時還必須對學生的回答作出反應,對涉及的人和物用帶顏色的圓形工具勾勒出來,便于區分。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鼓勵學生認真觀察每一個細節,以此培養學生認真的學習態度。通過課堂互動,教師可及時開展搶答游戲。在這個游戲中,教師將全景圖中的元素與對應的個數分列兩邊,讓學生將元素和個數用線相連。同時,為促使學生對后續的美術創作充滿期待,教師可利用Windows畫板及其附屬的三角形、圓形、線條、波浪線等工具,構建出學生喜愛的卡通簡筆畫圖像,如籃球、白雪公主、房屋、宇宙飛船等,讓學生自由著色,最終輸出一個完整的卡通畫像,為培育學生的美術意識奠定堅實的基礎。由此可見,教師應充分利用身邊的信息技術資源,讓學生利用易獲得的資源進行美術實踐,進而豐富其美術經驗。

(五)區分學段,審美鑒賞

美術鑒賞是小學美術教學的重要內容,是培養學生美術素養的有效方式。在小學美術智慧課堂中,教師應合理配置線上線下美術資源,并根據學段差異,綜合運用專題欣賞課、隨堂欣賞課與現場欣賞課的方式,為學生展現全景式的美術作品,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

以低年級欣賞內容編排為例,在“繪畫中的動物和花果”“小朋友的畫”“畫家筆下的童年生活”的審美教學中,教師可借助互聯網技術與媒介引導學生對其中充滿童趣的細節進行審視,以強化學生對美術學科的興趣和認知。而針對中年級學生,智慧課堂所提供的教學資源應更加注重藝術性、學科性與民族性[5]。在“工藝美術的陶瓷和雕塑”“工藝美術的人物形象和動物形象”的鑒賞教學中,需要從工藝美術與古今中外的繪畫作品等入手,促使學生從單純的藝術欣賞拓展至傳統文化的領悟,增強美術鑒賞的人文性特點,從而培養學生的美術素養。對于高年級學生來說,在“中國傳統建筑藝術和現代建筑藝術”“現代雕塑中的人物形象”的欣賞教學中,教師應對相應的互聯網資源進行標簽化處理,如傳統標簽、現代標簽、宮殿標簽、寺廟標簽、亭臺標簽等,在幻燈片、視聽資料等諸多資源密切配合下,提高學生的無意注意與有意注意,在專題欣賞教學中增強學生的審美能力。由此可見,在鑒賞教學中,智慧手段與元素的運用必須注重學段差異與情境性,這樣才能更好地利用智慧手段創設能夠讓學生近距離感知美術技法與優秀美術作品的平臺。

(六)創新作業,上傳云端

智慧課堂要求學科作業注重減負增質,充分利用各種信息技術或者互聯網資源,實現線上線下課堂聯動與家校合作。所以,小學美術作業設計應突出啟發性、分層性與生活性。

以生活化的美術作業設計為例,教師應鼓勵學生用照片或者視頻的方式記錄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如川流不息的人群、神奇的自然景觀以及現代化的交通工具等,并以此為主題自由創作。在這種作業設計思路下,學生的學習內容更加豐富,與學生現有的生活經驗和認知發展相契合,同時也拓展了作業的形式和材料[6]。另外,此類課后作業都應集中上傳至云端素材庫或者通過微信群的方式予以分享,教師及時對學生的作業進行點評,促使學生不斷進步。除此之外,還應不斷固定作業形式,在特定作業主題下,可設計自主探究或者小組合作完成的作業內容。以“水墨動物”的教學為例,教師引導學生回憶動物園中的老虎、大象、長頸鹿的具體形象,并用視頻與水墨演示的方式展現不同動物在水墨環境中的細節。在上述活動的啟發下,引導學生以“我心目中的_____(動物)”為題進行創作,延伸了創作視野,為學生自由繪畫提供了機會[7]。

綜上所述,《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的推出重構了小學美術教學邏輯,驅動著信息化教學從簡單的數字化轉變成資源整合。小學美術教學是學校實施美育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師應在充分分析學情的基礎上,將信息技術融入美術教學的各個環節,既是以美育人的內在要求,也是踐行“雙減”政策的應有之義。另外,教師還應注重對各類互聯網資源、線下資源的科學整合,并鼓勵學生將生活中或者課外的美術資源上傳至云平臺,給美術智慧課堂提供充足的資源。同時,教師也要立足學段差異、學情差異等現實情況有策略地運用線上資源與硬軟件資源,進而提高小學美術教學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顧娜.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美術智慧課堂教學研究[J].文理導航(下旬),2021(12).

[2]周奇.給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小學美術智慧課堂的實踐[J].清風,2021(16).

[3]葉曉彬.聚焦智慧課堂 深化小學美術欣賞教學[J].學苑教育,2021(11).

[4]嚴煒.基于智慧課堂的小學美術信息化教學探究[J].當代教研論叢,2020(12).

[5]熊瑩瑩.基于智慧課堂的翻轉課堂實踐例談——以小學美術為例[J].讀寫算,2020(23).

[6]陳桂娟.巧用現代信息技術 展現小學美術教學多重色彩[J].小學生(中旬刊),2022(2).

[7]王翔.融情境教學于小學美術信息技術[J].中小學電教(教學),2021(12).

【作者簡介】

塔娜(1969~),女,蒙古族,內蒙古阿拉善左旗人,本科,小教一級。研究方向:小學美術教學。

猜你喜歡
構建路徑智慧課堂小學美術
創新創業視角下高??鐚W科創新課程體系的構建探析
從馬克思的社會有機體理論看和諧社會構建
淺談數學智慧課堂的構建
基于網絡學習空間的小學數學智慧課堂教學策略研究
探究數學奧秘,創生智慧課堂
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情境教學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
關于小學美術勞技課程的思考
談談如何提高小學生美術欣賞能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