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復護理對居家高齡慢病患者提高生活質量的效果

2022-05-30 22:57翟獻節馮帥
健康之家 2022年4期
關鍵詞:康復護理生活質量

翟獻節 馮帥

摘要:目的 探究康復護理對居家高齡慢病患者提高生活質量的效果。方法 選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東城區醫養結合服務老年慢性病居家患者50例作為研究對象,依據不同護理干預方式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25例。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觀察組予以強化系統居家康復護理,對比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生理應激反應、護理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舒張壓、收縮壓、心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 ;觀察組經實施系統康復護理干預后對護理總滿意率為96.00 %(24例) ,明顯高于對照組常規護理后的72.00 %(18例)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 ;觀察組患者的社會、環境、軀體和心理等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干預前對照組和觀察組的睡眠質量評分無差異(P>0.05),干預后,觀察組的睡眠質量評分明顯較低(P<0.05) ;結論 針對老年慢性病居家患者,經給予患者系統居家康復護理干預的方式,能促進患者疾病快速恢復,提升其對于護理的滿意程度,改善日后生活質量狀態水平,安全性較高,并改善患者生理應激反應,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居家患者;生活質量;康復護理

東城區醫養結合服務已經開展4年,主要是為高齡慢病患者提供入戶用藥、醫療咨詢、護理指導等送醫上門服務。為了提升老年慢性病居家患者的生活質量,在實施醫養結合的工作中,和民政部聯合給予居家患者更多的心理安慰和陪伴,并積極給予醫療服務,滿足他們的求醫需求,豐富護理專業內涵,通過下社區提供入戶醫療服務等方式,為居家患者身體健康提供康復護理干預對策 [1]。本研究選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東城區醫養結合服務老年慢性病居家患者50例作為研究對象,分析系統居家康復護理干預方式的價值,期望可以為東城區醫養結合服務護理干預工作的開展提供參考依據?,F報道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東城區醫養結合服務老年慢性病居家患者50例作為研究對象,依據不同護理干預方式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25例。對照組中男14例,女11例;年齡80~94歲,平均年齡(85.19±2.71) 歲。觀察組中男13例,女12例;年齡81~95歲,平均年齡(85.24±1.73) 歲。組間基本資料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 > 0.05) ,可對比。

納入標準:提供詳細資料;意識清楚,行為自主;需要實施老年慢性病居家護理;符合老年慢性疾病診斷標準 [2]。

排除標準:免疫功能嚴重低下;伴隨認知和精神障礙;資料不全者。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定期隨訪、康復宣教和簡單評估查體、以及導尿管更換和血壓、血糖測量等常規護理。

觀察組定期對患者進行隨訪,實施系統居家康復護理,進行康復評估,并詳細制定康復計劃,進行物理治療法、運動治療法、神經發育技術(Brunstrom技術、Bobath方法、PNF技術) 及關節松動、被動牽拉、局部緩解痙攣等治療方法,同時對其家屬進行康復知識宣教以及適合的居家康復訓練。每次訓練時間30 min左右,每周進行1次床邊康復訓練。初期以被動活動為主,慢慢轉變為主動輔助運動,強化肌力訓練,直到患者可以在床上自主鍛煉。床邊康復的主要目的是緩解疼痛,維持關節活動度,防止關節畸形,增強肌力,防止肌肉萎縮,從而提高生活質量。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生理應激反應、護理滿意度。

(1) 生理應激反應 [3]:包括心率、舒張壓、收縮壓。

(2) 護理滿意度 [4]:通過醫院自制問卷完成滿意度調查,分10項共100分,分為非常(80~100分) 、一般(60~79分) 、不滿意(0~59分)??倽M意度 = (一般+非常)/ 總例數×100 %。

(3) 生活質量評分 [5~6]:通過生存質量測定量表評價患者的生活質量,包括社會、軀體、環境、心理4個維度,各維度滿分35分,共26個項目得分越高說明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好。

(4)睡眠質量:選擇總分為 0~21分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量表,劃分成7個因子,18個條目,當患者的睡眠質量越差則得分就會越高,每一因子依據 0~3 分 4 級計分。當判定患者存在睡眠問題,則PSQI≥7 分。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 22.0軟件對臨床資料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用 [n(%)] 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x±s) 表示,行t檢驗。P < 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生理應激反應比較

觀察組的舒張壓、收縮壓、心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經實施系統康復護理干預后對護理總滿意率為96.00 %(24例) ,明顯高于對照組常規護理后的72.00 %(18例)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觀察組的社會、環境、軀體和心理等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3。

2.4兩組患者的睡眠質量評分比較

干預前,兩組睡眠質量評分無差異(P>0.05);但是干預后,觀察組的睡眠質量評分明顯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 討論

近年來,我國老年慢性病患者發生率逐漸上升,所以應當選擇不良反應少、有良好的護理滿意度的藥物進行臨床干預。通過對東城區醫養結合服務老年慢性病居家患者進行系統康復護理干預,能夠明顯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以較佳的身體和心理狀態面對生活 [7]。慢性病是可防控的,是患者的生活方式病,主要方式就是加強健康教育,實施居家護理,促進其疾病的康復,按照患者具體情況和需求,提供綜合性、系統化的服務,重點給予他們恰當合理的居家健康教育,認真履行健康生活行為和方式,促使居家患者能夠掌握防治疾病的技能和知識,實現自我管理 [8]。

康復護理的形式方法靈活多樣,東城區醫養結合服務中實施系統康復居家護理中可借助科普讀物、資料、口頭講解、操作示范、互聯網等方式。護理人員和患者家屬全程參與健康教育,進行監護。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舒張壓、收縮壓、心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說明東城區醫養結合服務老年慢性病居家患者系統康復護理干預后的生理應激反應改善程度更佳;觀察組經實施系統康復護理干預后對護理總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東城區醫養結合服務老年慢性病居家患者系統康復護理干預后對護理的滿意程度更佳;觀察組的社會、環境、軀體和心理等評分均高于對照組,說明東城區醫養結合服務老年慢性病居家患者系統康復護理干預后的生活質量改善程度更佳;干預后觀察組的睡眠質量評分明顯較低,顯示出給予東城區醫養結合服務老年慢性病居家患者系統康復護理干預后的睡眠質量的改善程度更佳。經本研究結果得出,對老年慢性病居家患者,積極選擇強化系統居家康復護理干預的方式,提升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改善系統康復居家護理后的生活質量,改善生理應激反應狀態,產生的作用顯著。

綜上所述,經在臨床上把強化系統居家康復護理干預的方式用于進行老年慢性病居家中的患者進行干預,將明顯改善其系統康復居家護理之后的生活質量,改善生理應激水平,提升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適合應用于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肖燕靈,黃曉玲.居家護理干預在肺結核患者出院后自我護理中的效果及其對生活質量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1,25(3):563-566.

[2]戴愛霞.早期康復護理對顱腦外傷患者的遠期生活質量的影響效果[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9,16(2):84-86.

[3]石曉景,谷晨夢.綜合消腫輔助居家康復護理對乳腺癌患者術后淋巴水腫的效果[J].廣州醫科大學學報,2021,49(4):135-136.

[4]宋美華,童笑笑,張國娣.居家康復護理聯合綜合消腫治療在乳腺癌術后淋巴水腫患者康復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護理與康復,2019,18(7):16-20.

[5]于紅英,宋學良,張麗敏,等.多模式互動延續護理在老年全髖關節置換術患者居家康復中的應用效果[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9,25(25):3252-3257.

[6]葉慧,邊雪梅.基于IPA分析法的延續護理干預在顱內動脈瘤患者居家康復中的應用效果[J].檢驗醫學與臨床,2021,18(6):830-833.

[7]韓雪,劉云,包倪榮,等.改良式居家康復方案對膝關節置換術后患者干預效果的研究[J].東南國防醫藥,2020,22(3):303-306.

[8]谷煥敏.居家骨科護理平臺應用于膝關節置換患者術后康復鍛煉中的實際效果[J].山西醫藥雜志,2020,49(17):2398-2399.

猜你喜歡
康復護理生活質量
康復護理對解鎖精神病患者康復效果的觀察
康復護理對腦出血患者生活質量改善效果觀察
康復護理對腦卒中后遺癥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盆底肌鍛煉對產后尿潴留康復護理效果的臨床分析
整脊療法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疼痛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膳食纖維制劑對老年便秘患者療效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