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背景下傳統村落文化傳承與發展研究

2022-06-01 14:43許佳虹林玉森卜紫欣鄧穎琪
科學與財富 2022年3期
關鍵詞:發展模式鄉村振興

許佳虹 林玉森 卜紫欣 鄧穎琪

摘? 要:鄉村振興是新時代鄉村發展新動力,在我國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越來越多的農民立足實際,根據鄉村發展的優勢條件和發展特點,探索獨具特色的“融合本地發展模式”,通過改革破壁壘,走上創業致富路。本文以揭陽市榕城區厚洋村彭祖文化園為研究對象,發現村里一直以羊毛、機繡和服裝為主,經濟發展相對滯后,農村文化生活貧乏,優秀傳統文化資源的傳承與發展不足,缺乏資本支撐,人才引流困難,從而引起了我們的深思,通過尋找發現,“文化賦能產業”對于助力揭陽市榕城區梅云街道厚洋村發展的鄉村振興戰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關鍵詞:鄉村振興;文化賦能產業;發展模式

我國對鄉村振興發展戰略的政策力度不斷加大,促進了鄉村的發展,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有許多種新型的發展模式,其中有鄉村產業振興、文化振興、人才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通過因地制宜,構畫出了不同的鄉村振興風采面貌。對于厚洋村來說,“文化賦能產業”的發展模式無異于是最好的一種方式。厚洋村以工、農業為主,帶貧益貧能力較弱,但其有彭祖文化園、深港等名勝古跡,文化資源豐富,挖掘其產業價值并適當開發特色文化旅游景點,通過培育和發展彭祖文化園、水上游樂園等特色文化產業,可以通過文化產業化拉動當地經濟發展,有利于提高當地經濟競爭力。

一、厚洋村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的現狀

當地傳統文化產業化發展不充分,文化產業化的產業鏈完善力度不足,社區內彭園和彭祖文化等優秀傳統文化資源的傳承、開發和發展不足,經濟得不到發展,農村文化生活也較貧乏,村內人們收入水平較低,特色產業未得到充分的發展,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物資文化需求;近年來,通過在外企業家的支持,一些大型水上游樂園等文化設施建設得到興建落實;同時,彭園目前處于修繕的狀態,且已被揭陽市政府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村民對彭園的保護意識以及對彭祖文化的傳承意識顯著提高。

二、厚洋村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文化人才數量不足

人才結構與產業結構匹配度越高,越能有效推動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產業結構的升級有賴于人才結構的持續優化與之協同匹配。厚洋村經濟條件相對低下,在教育方面,對于傳統文化的重視力度較低,人才數量不足,對于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傳播上有著一定的阻礙。

(二)傳統文化產業發展不充分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不斷發展,揭陽市的經濟也有了一定的發展,文化產業也有了發展,但由于受傳統觀念的影響,當地人對自身文化產業的認定,也同樣影響著文化產業的發展,厚洋村的文化體制進程依然受到社會歷史背景的影響,在文化市場上并沒有拓展,對于彭祖文化園傳統文化的傳播力度較低,厚洋村的文化產業發展仍然有待挖掘。

(三)優秀傳統文化資源的傳承與發展不足

隨著城鎮化腳步的加快,傳統村落急劇減少,全國平均三天就有一個傳統村落消亡,導致附在村落上的豐富的歷史和文化信息隨著消亡,傳統村落在中華大地上不斷消亡,導致鄉村文化難以有附著的載體,鄉村文化也難免呈現頹勢,最后隨之滅失。厚洋村的文化資源相對較少,但鄉村文化有一定的傳播價值,當地人對文化資源的傳承不夠重視,對文化產業的發展也沒有給予經濟上的支持和投資。

(四)缺乏資本支撐且人才引流困難

厚洋村的經濟相對落后,主要以加工業為主,當地收入水平較低,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物資文化需求,特色產業未得到充分發展。當地人主要將資本投資于加工業和輕紡工業,對于文化產業缺乏資本支撐,對于彭祖文化園的文化資源和旅游資源的挖掘和發展缺乏資金的支持,對于文化的發展缺乏人才、人員的帶動,由于當地經濟水平相對較低,交通不夠發達,對人才的吸引力不足,人才引流困難。

三、厚洋村彭祖文化園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存在問題的原因

(一)當地收入水平較低且特色產業未得到充分發展

文化與經濟相互聯系,彭祖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受到經濟的影響和制約。因此,在當地收入水平較低的情況下,彭祖文化的發展傳承可能受到經濟發展中的一些負面影響,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撐特色產業的發展。

(二)留守群體龐大且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缺乏

當地思想觀念陳舊,對彭祖文化的認識不清,不能認識到文化建設的效能和文化對產業發展的推動效果,習慣于將文化當作意識形態,強調文化的教化功能,忽視了文化的產業功能,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意識相對薄弱。此外,沒有將文化產業作為獨立產業納入經濟發展的總體規劃,而且人財物的欠缺,導致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缺乏、利用不恰當等問題的出現。村里的留守群體龐大,文化素養不高,對現代思想觀念和創造意識不熟悉,長期以來形成了一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習慣。

(三)宣傳模式固化且不符合當地實際

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必須保持它原有的特色和味道。當地社區沒有根據厚洋村的實際發展情況以及彭祖文化的特點因地制宜地采取有效措施,宣傳模式固化,不利于推進當地彭祖文化園和彭祖文化等優秀傳統文化的文化產業化、產業文化化雙線創新發展。

(四)投資渠道少

厚洋村一直以羊毛、機繡和服裝為主,經濟發展相對滯后,農村文化生活貧乏,對于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缺少資金的支持。鄉村振興背景下的文化管理要做好統籌規劃,當地沒有優化融資環境,形成多元發展、多措并舉的融資格局,從而導致后續的發展存在一定的困難。

四、解決的對策

(一)科學與多元投資渠道的拓寬

根據彭祖文化園、深港等名勝古跡的實際傳承與發展情況,明確所接受投資的用途,對投資費用的高低作出充分評估,通過專業的投資企業帶動,從而充分利用投資資金支撐當地彭祖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此外,該彭祖文化園屬于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所以,該彭祖文化園應當在遵守國家法律前提下,充分運用國家優惠政策的扶持。

厚洋村拓寬科學與多元化的投資渠道,引導更多的資本流向農村,發揮資金合力,從而有效支撐當地彭祖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二)制定有效的措施傳承與發展傳統文化

(1)文化產業化

厚洋村有彭祖文化園、深港等名勝古跡,文化資源豐富,通過文化產業化拉動當地經濟發展,通過“文化賦能產業”助力鄉村振興,因此,厚洋村必須加強傳統文化的產業化力度,具體措施如下:

第一,挖掘文化產業價值。厚洋村歷史悠久,地理位置得天獨厚,社區內有石馬山、彭園、深港、天后圣母宮等名勝古跡,近期彭園附近興建了“神港公園”,文化資源豐富,合理開發鄉村文化資源,依托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對當地的優秀傳統文化資源進行適當挖掘與包裝,提升自身的文化軟實力。

第二,適當開發特色文化旅游景點。因地制宜,依托后洋村的自然資源、文化底蘊及國家脫貧攻堅戰略與鄉村振興發展政策等因素,在政府引導、賢人帶動等模式下,找準適合本村經濟發展的特色產業,激發培育新的鄉村旅游項目,為當地的留守人群等帶來可觀的經濟收入和社會效果。

(2)產業文化化

社區產業初具規模,有大中型企業十多家,而產業文化理念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影響到產業發展的速度,所以,產業文化化成為了社區產業規模、集約化發展的一個重要手段。

一方面,為工業、農業產品注入文化內容,以工業、農業為基礎,以文化帶動,注重文創設計與產業相結合;另一方面,增強產業的文化理念,賦予當地產業深厚的文化蘊意,傳遞文化,賦能產業,創意引領,高質量發展當地傳統文化產業,鞏固厚洋村脫貧攻堅的成果,緩解厚洋村文化產業低迷的難題,帶動脫貧致富,增加貧困村的發展動力,進一步助推國家脫貧攻堅, 為鄉村振興提供方向保證、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實現新時代厚洋村鄉村振興的發展目標。

(3)產業結合

厚洋村以工、農業為主,帶貧益貧能力較弱,因地制宜,以農業為基礎,通過培育和發展彭祖文化園、水上游樂園等特色文化產業與特色旅游產業帶動引領,加強農業、工業和旅游業三大產業的耦合,走產業融合發展道路,提高當地經濟競爭力,形成強大的合力。

(三)加強文化人才的培養與引進

“鄉村振興的核心在于人”,這是鄉村振興的一個秘訣,而厚洋村內人們收入水平較低,青年群體普遍外流,留守群體較為龐大,所以必須要加強文化人才的培養與引進。

一方面,強化當地文化人才的培養與回流,積極采用鼓勵政策緩解人口外流的問題,村里文化人才隊伍年齡結構老化,保障村民就業,促進村民創業,讓人才回流。

另一方面,加強文化人才的引進,發現人才,引進人才,通過建立科學的引進管理規程,提高高素質的文化人才數量,進一步加強文化隊伍建設,促進鄉村繁榮。

(四)堅持理論振興

深入厚洋村貧困戶,開展鄉村振興戰略、脫貧攻堅政策下基層的宣講活動,宣講國家相關政策,闡釋各級黨委政府的決心,引導社區人民對鄉村振興發展戰略的正確認知,鼓舞社區人民脫貧奔小康的志氣。此外,用先進典例加以闡釋與弘揚彭祖文化園等優秀傳統文化資源,攜同和引導當地村民進一步保護和傳承彭園和彭祖文化等,進一步深化鄉村德治建設。

五、結束語

文化傳承與發展是傳統村落在鄉村振興過程中必須面對的一個現實問題,其在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中至關重要。而文化與產業相結合已是大勢所趨,傳統村落必須給予高度的重視并采取相應的文化產業化、產業文化化措施,使得歷史古跡與現代文明相映襯,推進社區產業融合發展,鞏固脫貧攻堅結果,賦能鄉村振興。

參考文獻:

[1] 張延平,李明生.我國區域人才結構優化與產業結構升級的協調匹配度評價研究[J].中國軟科學,2011(3):177-192.

[2] 余雁舟. 鄉村振興視閾下鄉村文化振興的困因及實現路徑[J]. 創造,2021,29(10):34-40+72.

[3] 劉晶.鄉村振興戰略下的農旅耦合研究[J].旅游縱覽,2018( 12) :152.

[4] 趙紀博;費新枝.基于鄉村振興戰略的旅游農莊規劃設計———以武漢市蔡甸區玉月山莊為例[J].安徽農業科學,2019,47( 19) : 138-142.

[5] 于宛燃.不同理論視角下鄉村振興的問題和激發農戶內生動力初探[J].山西農經,2022,(02):38-40.

[6] 馮圓芳.文化產業應重視“產業的文化化”[N].新華日報,2021-12-17(018).

猜你喜歡
發展模式鄉村振興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幾個抓手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高職院校創客文化的發展模式
韓國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