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色氯化技術在農藥中間體合成中的應用

2022-06-05 14:03于海林
速讀·上旬 2022年4期
關鍵詞:雙氧水鹽酸

于海林

◆摘? 要:在芳胺的親電氯化操作過程中,能夠使用酸鹽-雙氧水形式,對液氯等物質進行替代,可以在合成農藥中間體的過程中突出鹽酸-雙氧水的有效性。在使用雙碳酸酯等物質的過程中,能夠對氯化劑予以替代,并且可以將其應用于農藥中間體的合成過程中,且通常是以菊酰氯、苯甲酰氯、苯磺酰氯、氯代亞胺等物質為主。上述兩種乳化方法其中所含有的E因子數量,相較于傳統方法來說普遍較少。

◆關鍵詞:氯化;鹽酸-雙氧水;雙碳酸酯;E因子

一、引言

氯化反應在化工單元反應階段具有重要作用,通過對兩種不同類型的綠色氯化工性技術予以分析,并使用鹽酸-雙氧水和雙碳酸酯等物質。對相對應的氯化劑進行替代,將其應用于農藥中間體合成階段,對相關技術予以重點研發,以此來達到減排、降耗以及節能的效果。

二、鹽酸-雙氧水氯化法

在芳環的親電氯化操作過程中,通常需要借助精細化工等單元的反應操作,且此類方式在農藥的合成過程中具有廣泛性的應用效果。對于常用的操作方法來說,通常需要使用液氯等物質,在路易斯酸催化作用下形成反應效果。除此之外,由于液氯等物質具有劇毒特性,并且具有較強的腐蝕性和氧化等特性,屬于易揮發的物質類型,所以在開展運輸、存儲和使用等項目時,對此類物質提出了較為嚴格的限制性要求,并且容易在工業生產階段形成危險性因素。

在芳環的親電氯化作業中,經常會涉及到硫酰氯、N-氯代丁二酰亞胺等物質,并且能夠在操作階段減少危險隱患。然而,由于上述物質并不具備原子經濟性特點,所以無法實現對原料成本的合理把控。在芳環親電氯化的反應過程中,應借助氯正離子等活性子,通過對綠色合成技術的全面分析,明確掌握氯正離子的篩選要點,確保氯正離子源篩選作業的適宜性與合理性。通過將鹽酸-雙氧水氯化法與液氯法進行對比,可以看出前者在使用過程中,能夠保障原料、溶劑以及副產物的安全性,并且在設備投資階段所需用的成本相對較少,最終產品回收率相對較高,且鹽酸-雙氧水氯化法的E因子只有0.5,所以突顯出了此類方法的清潔性特點。

三、雙碳酸酯氯化法

使用氯原子親核對羥基等物質進行取代,突顯出此類氯化反應的廣泛用途特性,并且可以將其應用于部分中間體的合成過程中,例如:羧酰氯、磺酰氯以及氯代亞胺等,為農藥合成作業的開展提供便利性支持。對常用的氯化劑予以分析,可以看出包括三氯氧磷、五氯化磷和三氯化磷等多種類型,且上述物質有刺激性、腐蝕性以及毒性等多樣化的特點,并且具有一定的危險特性。在運輸、儲存以及使用等工序當中,由于上述物質具有特殊性質,所以容易出現安全隱患。在反應過后,實際所產生的副產物當中,存在二氧化硫、磷酸以及亞磷酸,在后續處理工作的實施過程中,為相關操作帶來了困難。

雙碳酸酯屬于白色的結晶固體物質,實際的熔點能夠保持在79℃~83℃的區間范圍內,并且具有不溶于水的特性,可以在多數有機溶劑當中突顯出雙碳酸酯的融合性質,并且能夠保障儲存、運輸以及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在使用雙碳酸酯的過程中,可以將其作為氯化劑,在合成羧酰氯、磺酰氯和氯代亞胺等物質時,為此類中間體的順利合成點點給了基礎,所產生的副產物通常是以氯化氫以及二氧化碳為主。氯化氫、二氧化碳并不會溶于反應體系,并且會出現氣化溢出的情況,且氯化氫能夠被水吸收,進一步配置出高純度的鹽酸,且二氧化碳由于難以融入到鹽酸中,可以直接對其放空。

(一)取代環丙甲酰氯的合成

擬除蟲菊酯類等殺蟲劑,在農藥研發作業當中具有重要作用,此類農藥的品種具有多樣性,實際的生產總量相對較大。在大多數殺蟲劑的生產過程中,應對取代環丙甲酰氯予以合成處理,使取代環丙甲酸與氯化亞砜能夠充分反應,并產生了二氧化硫、氯化氫混合尾氣,在實際的治理過程中具有較大的難度??梢允褂秒p碳酸酯及時替代環丙甲酸,借助催化劑的作用,充分反應并生成取代環丙甲酰氯,從而有效解決了治理難題。對于常用的環丙甲酰氯等質來說,可以借助溶劑、溫度、催化劑等多種反應條件,對實際的反應流程予以優化和完善,使收率能夠保持在90%~95%的區間范圍內,確保產品的純度能夠維持在98%以上,且E因子的下降率可以被控制在80%左右。

(二)芳基磺酰氯的合成

在使用芳基磺酰氯的過程中,能夠在磺酰胺以及磺酸酯類農藥的合成過程中,成為關鍵中間體進行使用,例如:安磺靈、磺菌胺、殺螨酯和吡唑特等等。另外,在氨解操作的過程中,能夠得到芳基磺酰胺,應將其放置于磺酰脲類除草劑的合成階段。除此之外,對于硫粉、二硫化物、砜等多種不同類型中間體來說,還應借助芳基磺酰氯等物質,為合成作業的順利落實奠定基礎。利用芳基磺酸中的鈉鹽、鉀鹽或者氨鹽等物質,使其能夠與雙碳酸酯進行反應之后,從而形成了芳基磺酰氯,實際的收率能夠處于85%~91%的區間范圍內,且最終的產品純度能夠保持在97%以上。

(三)取代苯甲酰氯的合成

在開展農藥合成作業的過程中,為取代苯甲酰氯等物質的應用提供了廣泛的空間支持。常見的取代苯甲酰氯類型有酰胺類殺菌劑和三酮類除草劑,通過細致劃分可以將前者分為滅銹胺、氟酰胺、環菌胺,后者能夠分為磺草酮、甲基磺草酮等。其中,對于三酮類的除草劑來說,由于實際的應用階段具有高效性和安全性的優勢,所以在農藥合成環節受到了高度重視。為此,可以在研發雙碳酸酯法的過程中,對關鍵中間體的合成工藝進行優化,并將其與氯化亞砜法予以對比,可以看出在實際的生產階段,可以有效減少二氧化硫等尾氣問題,還可以確保E因子數量得以下降,實際的下降率能夠維持在80%以上,進一步改善了產品品質,且一次的產品收率和純度得到上升,且處于98%以上,最終的產品色澤相較于氯化亞砜法來說更加優良。

四、結束語

在使用鹽酸-雙氧水鋁化法和雙碳酸酯氯法的過程中,能夠具備環境友好型的特點,可以針對環境惡劣型原料進行替代,避免使用有毒、有害的原料,且副產物同樣不具備毒性,能夠符合綠色化學研究原理。在研究重要農藥中間體合成工藝的過程中,上述兩種方法的收率相對較高,且獲得的產品質量較為優良,能夠有效降低E因子總量,可以將其作為綠色氯化共性技術,在農藥合成過程中獲得良好的推廣和應用優勢。

參考文獻

[1]吳劍,李鐘華.農藥中間體產業發展歷程(三)[J].中國農藥,2021,(04):9-10.

[2]姜政圻.農藥,醫藥及其中間體生產廢水處理技術的闡述[J].皮革制作與環??萍?,2021,(08):2-3.

猜你喜歡
雙氧水鹽酸
鹽酸氨溴索與抗生素聯合用于慢性支氣管炎治療效果分析
鹽酸泄漏
HPLC法測定鹽酸伐地那非的雜質含量
鹽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療老年慢阻肺伴肺部感染的效果評析
鹽酸氨溴索聯合抗生素在慢性支氣管炎治療中的作用分析
鹽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臨床應用
雙氧水分解危險特性的定量研究
白皮核桃能吃嗎
白皮核桃能吃嗎
雙氧水生產工藝中的安全控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