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工作中常見問題研究

2022-06-07 18:41王志敏
食品安全導刊 2022年4期
關鍵詞:食品安全

王志敏

摘 要:為解決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工作中的問題,本文簡述了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工作的開展方法及要求,分析了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優化措施,包括總體統籌,制定合理的工作計劃;注重樣品接收、制備和流轉;保證抽檢抽樣流程的規范性;提升工作人員的專業性;反復檢查抽樣結果,保證準確性;比較抽檢結果;制定檢測項目的納入排除標準;運用抽檢應用程序,限制重復抽樣;引入監督機制等,希望可以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抽樣

Study on Common Problems in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and Sampling Inspection

WANG Zhimin

(Pingdu Emergency Management Bureau, Pingdu 266700,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and sampling inspection, 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methods and requirements of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and sampling inspection,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and sampling inspection, and puts forward optimization measures, including the overall plan as a whole, formulate reasonable work plan; focus on sample reception, preparation and transfer; ensure the standardization of sampling procedures; enhance the professionalism of staff; check sampling results repeatedly to ensure accuracy; comparison of sampling results; develop inclusion and exclusion criteria for testing items; use sampling applications to limit repeated sampling; introduce supervision mechanism, 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levant personnel.

Keywords: food safety; supervise sampling inspection; sampling

食品是人類生存的必需品,關系到人們的身體健康。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為確保食品質量及安全,需落實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工作,促進食品市場健康發展。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工作的風險監測具有較強的系統性,包含較多的內容,涉及環節較多,如生產、運輸、加工和銷售等。在監督檢測工作中,相關人員需按照國家有關標準規定,有目的性地解決食品安全方面的問題,通過統計分析數據,掌握食品安全狀況。

1 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工作的開展方法及要求

1.1 資源共享

在監督抽檢實踐中,風險監測部門應分析已有的監管機制,根據市場狀況,整合相關材料,如抽樣監督及風險監測等信息,促進信息的互通共享。抽檢食品包含類型及品種較多,安全問題差異較大,工商管理部門及有關質量檢測機構應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的責任及義務,基于統一管理,促進信息共享和應用,從而提升監督抽檢工作的效率,確保工作開展的效果,避免產生重復監測的情況。

1.2 規定流程

要制定工作的開展流程及方法,如相關部門應注重食品添加劑問題,在工作中嚴格要求樣本采集工作,靈活、準確地運用工具,規范實施操作,確保檢測工作的科學性及有效性,規定和規范工作流程可提升檢測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1]。

1.3 完善制度

食品抽檢工作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在工作實踐中應結合具體情況,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并不斷進行優化和健全。構建法律制度應立足于整體進行分析,構建配套管理體系,如風險評估、檢測報告、整體監督管理制度等,確保監督抽檢工作正常開展?;诮∪嚓P制度的基礎上,清楚地劃分有關人員的責任權利,將責任落實到個人身上,如果工作中產生問題,可以及時追究責任。

2 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2.1 工作計劃或方案制訂缺乏合理性

制訂工作計劃和方案包含內容較多,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2]。如在明確監測區域時,應考慮覆蓋情況,尤其是一些重點區域的覆蓋情況。確定檢測項目要考慮以往監測結果、食品標準項目危害風險情況等。監測環節應考慮食品生產、流通及餐飲服務等環節。監測時要考慮不同時間的分散采樣、風險項目時間屬性、特殊食品季節性等。因此,要想提升工作計劃或方案制訂的有效性,就要利用合理的方法,全面考慮相關因素,將復雜因素變成定量指標。

2.2 抽檢人員專業性有限

抽樣和檢驗是2個重要的環節,如果抽樣不規范、缺乏代表性,就會影響到檢測結果的準確性,無法有效地體現出食品的總體情況,從而出現錯判、誤判的問題。部分人員由于業務能力有限,操作技術水平較低,使抽樣缺乏規范性及代表性[3]。因此,在工作開展過程中,需要安排至少2名了解有關法律法規及工作標準、具有資質的人員負責,確保抽取樣品的合理性、穩定性及代表性。A1001067-8B10-4B31-A128-573DAC0016FB

2.3 重復抽檢導致資源浪費問題

通過國家級監督抽查部門檢查的產品,地方無需重復抽樣,通過上級部門抽查的產品,下級部門無需再次抽查。但因地市級沒有健全的數據匯總平臺,導致在監督抽檢中易出現重復抽檢的問題,產生不必要的資源浪費問題,工作成本較高,違反了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監測的法規。

2.4 樣品總體率的直接比較不合理

以往針對不同年份的抽樣檢測結果會比較不合格率等,未注意到抽檢食品類別、檢驗項目構成方面的不同,無法確保結論的準確性。例如,同樣的樣品,不同年份檢測的項目差別較大,即使超標率相同,超標項目也不同。

3 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工作的優化措施

3.1 整體統籌,制訂有效的工作計劃

為促進監督抽檢工作有序開展,需制定有效的計劃,同時需全面落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抽樣檢驗管理辦法》,安排相應的抽樣小組進駐轄區,對相同的樣品運用多樣化方法,反復檢驗,以保證結果的可靠性。要科學地安排相關的生產指標,以保證樣品的代表性。上級和下級機構間需合理分工,防止重復檢測,避免產生不必要的浪費問題。

3.2 注重樣品接收、制備及流轉

抽檢樣品送至抽檢機構后,內部專業工作人員要結合樣品情況,做好接收及保存工作。制備樣品時,檢測人員應根據相關的制備方案進行,避免在操作過程中產生污染問題。完成樣品制備后,應結合對應的檢測項目,及時粘貼標簽,防止樣品出現混亂,導致送檢錯誤,影響抽檢結果,如果出現問題,應重新制備樣品再送去檢測。

3.3 保證抽檢抽樣程序的規范性

要想提升工作的效率,就要制定科學的工作程序,這是對以往工作經驗的歸納,同時也是質量管理體系提出的要求。在工作實踐中,需按照既定的流程操作,如現場抽樣時安排的人員數量需超過2名,且需人員全部到達現場后才能開始抽樣,要從成品庫或銷售中轉庫房中抽取樣本,禁止從被抽樣單位提供的樣品中抽取樣品[4]。在抽取樣本檢測前,應先計算標準值,將其與測量數據進行對比,提升工作的可靠性。

3.4 提升人員的專業性

工作人員應自覺提升個人的專業性,運用網絡及時學習最新的專業知識及技術,并靈活地應用于工作中,感受新理論、新技術與舊方法之間的差異,促進抽檢工作高效開展,確保檢測結果的可靠性。此外,有關機構需注重抽檢人員能力的提升,定期組織培訓活動,不斷提升抽檢人員的專業性,邀請有關方面的專家到現場授課,拓寬工作人員的視野。還要加強宣傳最新的檢測法規,基于多樣化的方式,如專業人員講解、展板宣傳和知識問答等,提升有趣性,吸引職工主動了解和學習相關法律法規,加深工作人員對于復雜抽象專業知識的印象。

3.5 反復檢查抽樣結果,保證結果準確性

為提升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工作人員應不斷檢查抽樣結果,規范填寫抽樣單,詳細記錄受檢單位的相關信息,確保字跡清晰,方便識別。還要借助先進的信息技術,構建數據庫,為檢測數據的存儲、查詢及比較提供便利,盡可能減少手寫信息的錄入流程,提升工作的高效性,避免出現徇私舞弊的問題。

3.6 合理比較抽檢結果

在對比抽檢結果時,如超標率、合格率等,需全面考慮食品內部構成狀況、檢測項目數量、內容和超標項目屬性。在工作實踐中合理對比食品總體率是食品科研人員需要著重研究的內容。

3.7 制定檢驗項目的納入排除標準

在制定工作方案時,需明確食品對應檢測項目的納入排除標準,以規定的檢測項目為基礎,有針對性地設置納入排除條件。如某種食品歷年檢測項目中未發現問題,如果檢測工作的資金有限,可減少檢測樣本量,或暫時不進行這一項目的檢測,間隔一段時間后再進行抽檢,若發現問題需重新納入檢測項目,如果沒有問題,仍為非檢測項目[5]。

3.8 使用抽檢App,避免重復抽樣問題

為避免和減少重復抽樣的問題,需進一步加強機構改革,協調抽樣人員運用抽樣平板電腦到現場采集樣品,同時完成相關的工作,包括填報、上傳、打印抽樣單,第一時間將樣品信息傳輸到國家食品安全抽樣檢驗信息系統中,互通共享工作信息。通過校驗環節,設置關鍵字段,如被抽查單位的營業執照號、樣品名稱及生產日期、被抽樣單位名稱等在一定時間內允許產生的次數,通過后臺進行約束,限制相同生產企業、場所及批次樣品的抽檢數量。

3.9 引入監督機制,提升責任意識

①嚴格管理承擔檢測工作的機構,基于多元化的方式,考核承擔檢測工作機構的專業性,監督機構是否合法落實工作。②規范食品抽樣流程,遵循準確性、代表性、及時性和真實性等原則,結合具體產品的特性,提升發現問題的針對性。③構建完善的考核機制。從不同方面構建考核制度,提升人員抽樣檢測工作的熱情。

3.10 健全餐飲食品、“三小”食品的監督檢驗體系

需優化和健全餐飲食品、“三小”食品的監督檢驗體系,以問題為指導開展工作。①健全食品安全標準體系,各個地方的衛生行政部門應與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共同促進“三小”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的制定和實施,正確、全面地解讀有關標準,為落實標準奠定良好的基礎。②各省需結合具體情況,對餐飲食品抽檢項目及品種進行進一步細化,尤其是微生物項目。③立足于國家及行業角度,制定和實施非預包裝即食食品微生物限量標準,對有關指標作出相應的規定,如指示微生物、菌落總數及食源性致病菌等。

4 結語

綜上所述,要想促進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工作有序開展,就要制定相應的風險評估體系及檢驗標準方案,對不同品種、類型、批次的食品同時開展檢測,監督食品生產及加工企業是否在生產中根據規定及要求操作。在監管工作中應把握重點內容,結合企業行政處罰信息及工商參考信息等,制定監測指標,選擇采樣點后確定采樣量。還要考慮地區人口分布及食物消費狀況,提升工作的嚴謹性與合理性,將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工作落到實處,提升食品安全性。

參考文獻

[1]陶雨風,郭文萍,蘆云,等.食品安全監督抽樣流程常見問題及在線質量控制方法探討[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21,12(18):7417-7425.

[2]文盼.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抽樣中存在的問題和應對措施研究[J].質量安全與檢驗檢測,2021,31(5):82-84.

[3]蘇慧.試析食品安全監督抽檢與復檢制度中存在的問題及優化抽驗[J].人人健康,2019(18):269.

[4]黃晶,蔡德玲,陸江成,等.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抽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探究[J].中國食品,2021(9):

132-133.

[5]徐桂鋒,王宏.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抽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其改進建議[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19,10(12):3725-3729.A1001067-8B10-4B31-A128-573DAC0016FB

猜你喜歡
食品安全
完善我國食品召回制度的法律思考
淺析食品安全犯罪的成因及其對策
食品安全檢測技術研究現狀
市場經濟下食品安全對經濟發展的意義
新媒體在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中的特點和作用
我國食品安全監管面臨的挑戰及應對措施分析
食品安全檢測技術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