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彝族年在高校社區文化中的“再節日化”實踐與共生
——以四川旅游學院為例

2022-06-07 11:03羅夏梓平冉秀霞
紅河學院學報 2022年3期
關鍵詞:傳統節日彝族共生

羅夏梓平,冉秀霞

(四川旅游學院外國語學院,四川成都 610100)

高校作為文化育人的重要基地,有著天然的文化生成優勢,可將不同文化形態含納于共時態中,以實現多元文化并行的關系,從而成為新文化、新思想的集散地。隨著高等教育的擴招化,越來越多的少數民族群體進入高等院校學習現代國家建構的知識體系。同時少數民族群體將地方性知識進入校園,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和豐富著校園文化的建構。

彝族年是彝族傳統節日。在國家制度的時間安排下,高校彝族學生無法依照彝族歷法的時間規定回鄉歡度新年。那么,作為彝族學生最為關注的傳統節日,他們如何處理文化差異帶來的生存困境?自2017年起,四川旅游學院每年都會在學校舉辦彝族年活動。由此,彝族年成為校園文化活動的一部分。筆者將其稱為“再節日化”?!霸俟澣栈笔莻鹘y節日在新的語境中,通過文化持有者與環境支配者之間的利益互構,所形成的一種跨語境的文化新形態。在高校場域中,“再節日化”與族群的跨區域流動密切相關。特定群體將本民族傳統節日融入新的文化空間中,一方面體現了節日本身的“再節日化”過程,另一方面也強調了族群與節日之間的關聯方式??梢?,“再節日化”實際上就是這種離開原文化土壤的節日存續方式。

實際上,“再節日化”是對傳統節日文化的再生產。20世紀70年代,布迪厄提出“文化再生產”的概念,并試圖用這一概念體現社會文化的動態過程。文化再生產是一個關系術語,意味著文化的再生產過程不是從現在到未來沒有矛盾的直線發展,而是一個既有沖突也有矛盾的個人和制度的關系網絡。被再生產的不是一成不變的體系,而是在既定時空之內各種文化力量相互作用的結果。[1]也就是說,特定群體可將原生場域中所習得的文化經驗置于新的環境之中,并構建與之匹配的文化邏輯,從而傳承和發展這種文化。

就高校與傳統節日的關系來看,學界主要從傳統節日文化資源的挖掘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進行討論[2]。此外,田兆元從民俗學的角度提出在校園社區開展“傳統節日文化校園傳承”的實踐[3],并探討了清明節文化在高校聯盟的重構實踐及譜系建構,以實現大學生自我身份認同,達到高校人文環境塑造和相關學科發展與人才培養的目的[4]??傮w來看,學界相關研究多以漢族傳統節日為切入點,少有少數民族傳統節日的視角。如今,隨著高校多元文化群體數量的增加,應充分重視不同群體的文化體驗,采取一種多元文化的共生方式,是當下高校構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最好體現。鑒此,本文以四川旅游學院彝族年活動為例,梳理和分析少數民族傳統節日在高校社區文化中的“再節日化”過程及其意義,并探討少數民族傳統節日與高校社區文化的共生理念。

一 彝族年簡述

彝族年稱為“庫史”,為“送年”之意。歷史上,各地彝族過彝族年的時間不統一。一般在農歷十月份到十二月份間,由當地彝族畢摩根據本地習俗占卜而定。

彝族年,一般為三天。第一天叫“庫史”,為送年、迎祖、祭祀之意。這一天各家各戶早起打掃衛生,并殺年豬占卜當年兇吉財喜。然后斟上自釀的第一碗泡水酒,連同肉食祭祀祖先。同時,同樣的肉食敬奉在世父母,以表孝心。最后,全家分享祭品。第二天叫“多博”,意即新年開始。這一天主要是拜年及開展各種文體娛樂活動。第三天叫“阿普波吉”,為祭送祖先之意。彝族認為過年時祖先亡靈都要回家過年。因此,過完了年,人們要把亡靈送走。彝族年還有一個傳統,即給當年因受災或其他原因而沒有殺年豬的人家送肉習慣[5]239-240。

二 彝族年在高校社區中的“再節日化”實踐

(一)實踐過程

現代教育制度使傳統彝族年無法在新場域中不能完全呈現。尤其是地方性極強的文化因子很難融入到高校社區文化中。因此,校園彝族年采取“再節日化”的方式,創造出符合高校社區文化活動。

第一,彝族學生在他鄉求學的身心漂泊感,使彝族年成為他們在外積極尋找一種身心安頓的有效方式。因此,少數民族文化協會積極向學校表達訴求,并在校團委的指導下組織策劃了彝族年活動。與校園其他活動一樣,彝族年活動“策劃書”成為少數民族文化協會與學校進行溝通的方式?!安邉潟斌w現出兩個層面的含意:一是作為學校層面來說,將少數民族傳統節日融入校園文化活動中,一方面能夠實現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增進各族師生團結的目的;另一方面在于豐富校園文化生活。二是從彝族學生層面來說,策劃符合校園語境的彝族年活動不僅能夠取得“合法”的資格,還能獲得學校在資金、場地等方面的支持。因此,2019年四川旅游學院彝族年活動提出“共慶彝族新年,弘揚民族文化”的口號,活動面向全校師生。具有宏觀視野,并延展了傳統彝族年的文化意義,形成了從單一民族向多民族共同參與的文化模式。

第二,學校彝族年活動由“校園活動常規模式+民族文化元素”構成。如見表1。

表1 四川旅游學院彝族年活動各要素構成表

由表1可知,彝族年的“再節日化”過程所構建的具有校園文化特色的活動。一方面在校園語境中,保留了彝族傳統文化易于獲得和表現的文化因子;另一方面,其內容能夠實現不同民族共同參與的文化活動,從而形成“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校園文化活動。

(二)實踐意義

隨著少數民族在高校學生中占比逐年增加,繼而形成多元化的群體及其文化。少數民族學生作為較少群體,一方面受到學校層面的關注,另一方面在集體行動中承續群體文化的需要。2006年,少數民族學生在四川旅游學院團委的指導和支持下,成立了少數民族文化協會,并以“制度性集體行動”[6]432的形式表達少數民族群體在校園開展民族傳統節日活動的集體訴求。高丙中認為,傳統節日以習俗的力量讓民眾自動在同一個時間經歷相同的活動,在相同的儀式中體驗相同的價值,一個共同的社會就這么讓人們高興地延續下去。這就是傳統節日最經濟、最有效的生活文化再生產功能[7]。由此可見,學校對少數民族群體精神訴求的滿足不僅是對少數群體的認同,也是校園共同生活秩序的合理構建。因此,少數民族文化協會在彝族學生共同意愿以及明確目標的基礎上,積極爭取彝族年活動的開展,并形成自上而下的組織體系和具有一定的規則、制度的校園彝族年活動。

學校舉行彝族年活動是校園文化的一個部分。校園文化是指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主導,以師生文化活動為主體,以校園精神為底蘊,由校園中所有成員(即校園人)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共同創造而形成的與時俱進的學校物質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8]。因此,彝族年在高校的“再節日化”過程是基于“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主導”的再造過程,意味著彝族年中祭祀、占卜等民間信仰活動只適應于地方文化空間和場域。而彝族年所蘊含迎新的歡樂氛圍是符合中華民族共同的情愫。同時,彝族年以學校為依托,創造符合校園師生共同意愿的文化活動。彝族年在高校的“再節日化”過程,體現了節日通過適應性的“再生產”以延續自身價值取向和保持社區平衡?!霸俟澣栈钡慕Y果旨在維持學校不同群體間的利益。從校方角度來看,占支配地位的學校管理者對于豐富和創新校園文化,構建和諧校園的理念,將少數民族傳統節日通過“再造”的形式在制度層面得以制度化、規范化。從彝族學生的角度來看,在高校舉辦彝族年活動,能夠從心理層面拉近與故鄉的距離,從而實現尋找家的歸屬與精神寄托的集體共鳴[9]1。從校園其他群體的角度來看,主動參與到彝族年活動中,不僅能夠感受活動帶來的愉悅心情,還能結交朋友增長見識。因此,彝族年在高校社區文化的建構中被賦予特殊的校園文化內涵,表現為不同群體對傳統節日活動不同利益和共同精神的訴求。

學校舉辦彝族年活動體現了校園文化與社會之間的互動關系。在不同群體的合力構建中,彝族年成為少數民族傳統文化進校園的一次創新嘗試,以實現少數民族文化的對外展示與宣傳。在新的場域中,彝族年創新性地“再節日化”過程,形成了具有高校特色的文化結構和功能系統。它在各要素的相互關聯和相互作用下,完善自身的有機整體,從而形成更為廣域的共享文化。

三 彝族年在高校社區中的“再節日化”共生理念

德國微生物學家安東·德·拜里于1879年提出“共生”概念,用以說明生物體之間某種永久性的物質聯系[10]10。如今“共生”一詞已超出原有的文化涵義,并賦予人類社會對不同主體關系的探討。

然而,多元文化的共存現象表現不同文化之間存在一種合作、共生的關系。文化的合作往往帶來文化本身的再創造,這是實現多元文化共生的基礎。高校作為多元文化的共生場,在不同群體的意義建構中易于生成一種新的文化共生關系,這對我們重新審視不同文化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彝族年在高校社區中的多元文化共生理念

高校社區文化的建設在于多元文化的共同發展及其如何實現不同群體共生共存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不同群體間的關系。中國擁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形態。因此,各民族之間具有相對獨立的“主體性”,以構成不同的文化單元。彝族年這一文化現象集中展示了彝族的生活文化,是整個族群文化根源、文化認同和歷史連續的強有力紐帶。因此,彝族年之于其他民族來說具有“他者”文化的視角。

然而,高校將不同群體匯聚于此,構成師生與同學的關系。這種關系的形成似乎是一種緣分,實則是社會共同體發展的需要,它是“自我”與“他者”在歷史長河中的“同在”現象。黑格爾認為:“自我”與“他者”之間存在一種既相互矛盾又互為依存的關系[11]123。也就是說,矛盾的“主客”關系表現為一種文化上的差異,而作為社會共同體來說,不同文化主體又構建出生存與發展的依存關系。因此,不論從什么角度來審視文化主體的內部以及異文化群體之間的關系,都是對于人類“共生共存”的問題。

第二,不同群體間的合作。合作是個體與個體、個體與群體、群體與群體之間為達到共同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種聯合行動。合作帶有明顯的“共生共存”理念。高校多元文化共生行為的本質在于互惠、互補、合作,強調的是文化理念的共生以及如何演進。在共生系統內部,不同群體通過互惠合作,使得共生文化與共生系統之間存在一種相互促進、相互激發的作用,這種作用可加速共生社區系統中文化的進化創新,并產生新的物質結構[12]。

彝族年從地方節日文化到校園文化活動的轉變,是學校各子系統自發有序地將彝族學生群體的文化生活訴求轉化為校園文化生活的合作結果。彝族年在高校社區文化中的“再節日化”過程及其結果,一方面能夠實現彝族學生群體對本民族文化和校園文化的認同,以達到彝族學生身心的慰藉;另一方面能夠最大程度地發揮高校文化育人的優勢,將民族傳統節日轉化為實現“和而不同”的中華民族共同體的育人目的。無疑,共生合作揭示了生命世界的發展機制和動力源泉,并將多元文化囊括于一個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相互幫助、相互協同的發展中,實現彝族年活動在高校師生合作共生的文化再創造,并成為一種新的文化現象。同時,彝族年融入校園文化也能有效保持學?,F有的結構和群體關系。

第三,共生關系。高校社區多元文化共生理念是特定時期不同成員在不同生活周期中所構建的聯合關系。這種聯合表層結構呈現出文化的多樣型態,深層結構是不同文化群體對多元文化的理解和訴求。歸根結底,就是人本質的體現。文化的形成、演變、維持是由主體及資源和約束條件三大要素構成。主體是人及其不同群體,在共生系統中受到內部(學校制度)和外部(國家、社會)因素的影響,造成主體與主體之間對文化資源的態度。一般來說,彝族年在高校所體現的共生關系過程具有內生性、交互性、共融性等特質。

一是內生性。彝族年建構出學校內部不同群體之間的關系及其校園文化生活的意義。因此,彝族年活動體現出校園不同主體內部對文化共生秩序的維護和對“再節日化”實踐的內在要求,并具有內生性的特點。

二是交互性。人類文明傳承與多元文化的雙向或多向交流有密切相關。交互性不是簡單地將各種要素疊加,而是在彼此的交流中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促生,以形成共生的有機整體。彝族年在高校文化交流中成為一種多民族共享的文化活動。在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中,使得彝族年活動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時,具有了高校社區文化的普遍性。

三是共融性。文化在不同群體中的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一種新的文化存在,并實現新文化在特定的校園文化生活中趨于和諧共生的狀態。此時,文化的張力就建構出不同群體之間共融的理想生存境界。彝族年成為校園文化活動,說明文化本身在新的環境中受到了尊重、包容、互動和協同發展的共融理念。從根本上說,文化的這種共生關系實現了人與物在新環境中的規劃與展望。

(二)校園彝族年活動中反映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從本質上說是多民族國家發展中的國民認同,其歷史合法性源頭之一便是“大一統”及其所含蓄的包容精神。伴隨著歷史的前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經歷了從天下觀場域中的“華夷一統觀”向近代民族國家場域中的“中華民族觀”,繼而向新時代和全球化場域中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轉型與躍升[13]??v觀歷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形成源于各民族在生存與發展中的相互依存,在情感上相互親近,這也鑄就了各民族在文化上的包容并蓄。

201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提出:“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全面貫徹黨的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堅持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把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作為基礎性事業抓緊抓好,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擁抱在一起,推動中華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強、凝聚力更大的命運共同體?!盵14]從而為新時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了行動指南。

高校作為青年一代承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主要場所,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將中華民族“和”思想融入高校多元文化的建設中,以形成不同民族文化在“和”的文化延續中實現“合”的共同精神價值。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一種“合”的共生理念。其價值在于如何實現多元文化和不同民族之間的“共生共存”問題。不同民族的學生通過多元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實現“合”為一體的校園文化活動,使之不斷強化作為青年學生團結與進步的文化符號,這是高校各民族學生共同生存與發展的內在要求。因此,一方面要重視多元文化價值在高校傳承的常態化,另一方面要將這種多元文化價值轉變為一種共生關系,并優化共生系統成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價值取向和目標[15]。

彝族年在學校制度的安排下成為校園文化活動關鍵在于以下兩點:一是文化歷史,二是民意基礎。彝族年作為彝族同胞最為重要的傳統節日,不僅是彝族社會歷史的產物,還關乎離家在外彝族同胞身心慰藉的問題。學校將彝族年融入到中華民族一體化進程中,實現從地方彝族年到校園彝族年活動的轉變,旨在通過校園文化活動推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認同的共生。

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學校積極推進不同民族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將各民族之間的利益感悟滲透到校園文化活動中,以呈現一種文化自覺的狀態。于是,不同群體有意識地推進民族認同及其擴展的手段也隨之出現[16]。學校在“包容、認同、平等、自由”的教育理念中踐行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一方面是對中華歷史文化進校園的重視,另一方面是對少數民族群體的尊重。學校通過對彝族年的“再節日化”實踐,提高彝族學生的民族認同和民族意識。同時,也通過一種“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提高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民族認同和民族意識。因此,不同民族在一種娛樂性的狂歡中構建出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凝聚力。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核心基礎在于“一體化”條件下的共生共存,并強調“共性”和“個性”的相互關系。從高校與社會的關系來說,學校系統與社會系統呈現“子—母”系統關系,兩者在“共性”與“個性”中相互影響。一方面,學校肩負著對青年學生在思想、知識、行為等方面的培育,并影響著社會系統的發展和變化。另一方面,社會系統合力構建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又成為高校育人的方向。學校開展彝族年活動正體現了教育空間系統與社會空間系統之間的因果互動關系,使之成為“一體化”的共生系統。從高校內部系統來看,不同學生群體在校學習、生活中構建了另一種“共性”與“個性”的關系。在學校的共生單元中,彝族年活動在共生群體的相互尊重和調適中,成為一種“共性”的文化活動,以實現不同群體在共生環境中共同發展、進步的目的。

總的來說,共生源自人類最本源性的共同價值為基礎,同時又積極承認人們在現代獲得的個性價值的一個共生理念,這一理念具備了人學的基礎和人類史學的背景。[17]因此,彝族年成為高校的一種共享文化,實則就是在共生系統中對多元文化和不同群體間建立“包容、認同、平等、自由”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猜你喜歡
傳統節日彝族共生
還有哪些傳統節日呢?
還有哪些傳統節日呢?
彝族海菜腔
人與熊貓 和諧共生
彝族養蠶人蘇呷色日的致富啟示
共生
彝族蕎粑粑
優生共生圈培養模式探索
優生共生圈培養模式探索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