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近代英美的經驗教訓及中國策略

2022-06-08 08:12黃思宇
湖北社會科學 2022年4期
關鍵詞:工業革命雙循環制造業

黃思宇

2020年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提出,“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同年7 月21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企業家座談會上進一步指出,要“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同年10月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再次強調,要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盡管受到世界經濟低迷、全球化逆流、美國針對性打壓以及新冠肺炎疫情沖擊等國際經濟環境惡化因素的推動,但從根本上說,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是根據中國經濟發展階段最新變化所做出的與時俱進的戰略調整。

一、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提出的背景分析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的要素稟賦狀況是勞動力充裕,但資本缺乏,且技術落后程度較大。為了快速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中國積極引進外資,實行市場和資源兩頭在外的、以加工裝配為主的、勞動力密集型的出口導向型發展模式。在這一過程中,中國通過積極參與國際大循環實現了經濟的高速增長,積累了資本,并通過學習效應和技術溢出效應縮小了與發達國家的技術差距。不過,在資本和技術逐漸充裕起來的同時,中國的勞動力稟賦優勢也正在消失。同時,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工業國,其經濟發展動力也正從大規模推進工業化轉變為以消費升級帶動要素升級、產業升級和技術升級。中國的社會主要矛盾也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因此,中國經濟便由高速增長階段(基于勞動力稟賦優勢和勞動密集型產業,以大規模推進工業化為主要動力,目的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轉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基于逐漸充裕起來的資本和技術,以及資本、技術、知識密集型產業,以產業升級和技術升級為主要動力;目的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要實現高質量發展,需要建立起中高端產業或向已有產業的價值鏈中高端邁進,一方面生產出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高質量商品和服務,一方面則提高人均收入,使之能支持高質量的消費?!耙試鴥却笱h為主體”能夠確保在上述供給側和需求側之間建立起良性的正反饋循環。中高端產業或任何產業鏈的中高端環節,往往具有資本、技術或知識密集的特征,因而在建立之初必然需要遠超低端產業的先期投入,而只有較大的市場規模才能確保這一先期投入具有盈利前景。因此,在外部市場不穩定甚至存在萎縮預期的情況下,就更加需要倚重國內大循環來啟動“達到一定的市場規?!a業升級—收入增加—市場規模擴大—產業升級—”這一正反饋循環了。與此同時,中國仍需要積極參與國際循環以繼續獲得外部資本補充、技術流入和外部市場支持。最重要的是,經濟發展絕不能閉關鎖國、閉門造車。健康的國際循環能助推產業升級,促進高質量的國內大循環,而這又將反過來促進中國在世界市場上攀升全球價值鏈,并擴大相應市場規模。這一國內國際雙循環的相互促進將加強“產業升級—市場規模擴大”的正反饋循環??偠灾?,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不僅順應了中國經濟發展階段的變化,也是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

在闡釋了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提出背景和基本原理后,我們還需要追問,這一發展格局是否有歷史上的、經驗上的成功依據?這些依據能為我們提供哪些有價值的參考和啟示?回顧歷史,我們的確看到,不少國家在經歷經濟崛起而成為發達國家的過程中,恰好有意無意地采取了類似于“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發展格局。英國在19世紀前中期的經濟崛起和美國在19世紀末趕超英國的經濟崛起均在一定程度上是采用這一發展格局的結果。本文接下來將對這兩段歷史進行考察,以期為中國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提供參考經驗及教訓。之所以選取這兩段歷史進行考察,一是因為中國目前情形與兩者當時的發展形勢在不同方面具有相似之處;二是因為美國在19世紀末的成功恰與英國在大致同一時期的誤入歧途形成了對照。

二、英美經濟史中的雙循環發展經驗借鑒

(一)英國經濟史中的雙循環發展經驗與教訓

在工業革命之前,英國主要流行且被政府所采納的經濟思想主要是重商主義學說。甚至在重商主義學說出現之前,一些統治者早已進行過類似的實踐。對于重商主義,長期以來存在著許多偏見,如認為重商主義只關注通過貿易實現黃金流入。然而,正如李斯特(1841)早已指出的,重商主義的優點之一是正確地重視了制造業在國內的建立。我們主要關注英國在大致這一階段通過暢通國內大循環來逐漸建立起強大制造業的過程。到了19世紀前期,英國工業實力顯露問鼎之勢時,斯密、李嘉圖等經濟學家的自由貿易學說開始對議會和實際政策產生影響力;19 世紀30—40 年代,工商界人士熱烈呼吁自由貿易,并積極奔走,促使英國在對外貿易實踐上全面轉向了自由貿易,這一政策一直持續到20 世紀初。我們主要關注英國在這一階段后期由于逐漸陷入對國際大循環的過度依賴而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落后的過程。

1.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雙循環發展促進經濟崛起

在工業革命中后期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里,英國政府實施了一系列促進國內大循環發展的措施。在供給側方面,主要措施包括通過各種手段培育國內先進制造業,以及通過專利法鼓勵技術創新等。在需求側方面,英國的主要措施包括建設統一的、交通運輸便利的國內市場,以及通過保護關稅為處于幼稚狀態的毛紡織業、棉紡織業等先進制造業至少保留一定的國內市場規模等。與此同時,英國也通過國際循環積極吸收海外先進技術,并獲得原材料供應與海外出口市場。英國的先進制造業就在這樣的雙循環發展中逐漸成長起來,并先后助推了原始工業化以及引發了第一次工業革命,促成了英國經濟的崛起。

(1)建立統一的國內市場

1536年,英格蘭和威爾士合并;1707年,英格蘭又和蘇格蘭合并,大不列顛島實現了政治統一。政府采取措施,逐漸消除了國內各地區之間的關稅壁壘,使商品能在國內自由流通。于是,英國在政治和商業上統一了國內市場。國內市場的整合離不開發達的交通運輸網絡。在公路方面,18 世紀時,議會就立法在全國各地建立私人道路公司,讓它們進行道路的修建和維護。19世紀前25年,英國在道路和橋梁上平均每年投入300萬~350萬英鎊。在水路方面,從17世紀下半葉開始,英國改造了許多河道;18世紀中期,英國又開始挖掘人工運河。到了1815年,英國已擁有2200 英里借助船閘通行的水道和2000英里的通航河流。在鐵路方面,到1825年年底,英國擁有了300~400英里的鐵路。經過19世紀40年代中期的鐵路建設大熱潮,英國在1860年已建成鐵路9069 英里。此外,去封建化、經濟商品化以及農業革命等因素帶來了英國農業與制造業部門的分離,進而帶來了它們之間的相互需求,農業部門為制造業部門提供剩余勞動力、食物和原材料,制造業部門則為農業部門提供工具和制成品。兩大部門間的循環和相互促進逐漸建立起來。

政治上的統一、國內各地區之間關稅壁壘的消除、發達的交通運輸網絡,以及制造業部門與農業部門之間的相互需求,為國內大循環的運轉提供了良好的政治、商業、交通運輸以及產業結構條件。國內大循環的暢通使市場規模得以擴大。市場規模的擴大有利于進一步的分工專業化,并使原本難以盈利的投資變得可能盈利,使原本不具備應用前景的技術革新變得有利可圖。

(2)保護和培育國內先進制造業

在相當長的時間里,英國的紡織業處于明顯的落后狀態。1300年左右,英國與低地國家總體上形成了出口羊毛、進口制成品的依附型貿易關系。為了改變此種局面,英國在幾個世紀里苦心經營國內循環,以發展自己的毛紡織業。首先,英國頒布法令,規定國內所產羊毛必須在國內加工,不準賣給外國人,還規定人人都必須穿著國內制造的呢絨。這一規定在14、15 世紀得到多次重申。16 世紀中期,相關法令規定只有獲得特許證的商人才能出口羊毛,其他人必須將羊毛紡成線、織成呢,或制作成帽、帶才能出口。類似法令在17、18世紀甚至19世紀初仍然在實行。英國還采取高度保護主義的政策,如愛德華三世于1337 年下令禁止羊毛呢布進口,這一法令在18世紀還被海關指南手冊引用過,以禁止布匹進口。再如愛德華四世于1463 年禁止進口所有外國紡織品??傮w而言,在幾個世紀里,英國經過積極引進國外織工(從而引進相關技術)、實行保護國內產業的商業限制政策,以及促進產業各環節進入國內循環等措施后,本國毛紡織業逐漸發展壯大。這一過程反映在了該行業的進出口歷史數據上,1351—1360 年,羊毛原料出口量為32655 包,呢絨制成品出口量(折算成羊毛)僅為1276包;而到了1531—1540年,羊毛原料出口量已經下降到僅為3481 包,呢絨制成品出口量則高達23424包。在毛紡織行業,英國原本依賴于出口原料、進口制成品的依附型國際循環,此時則建立起了以國內原料供應國內毛紡織業、鼓勵國內居民消費本國毛紡織品的國內大循環,并建立起了強大的毛紡織產業,再進而重新建立起了出口制成品的、健康的國際大循環。

類似的,17世紀下半葉至18世紀晚期,英國從一個棉紡織品進口大國發展成了棉紡織品出口大國。其中奧秘也是類似的路徑,即先通過包括幼稚產業保護政策在內的種種措施在國內扶植起相應產業,減輕依附型的國際循環,建立起國內循環,再通過國內市場競爭和技術創新發展起棉紡織業的競爭力,最后支撐起高質量的國際大循環。第一次工業革命恰恰就是這一過程中的產物。

(3)國內大循環中資本與技術對供給側的支持

英國的“金融革命”在工業崛起中扮演了重要角色。1694 年,英格蘭銀行成立,它大大促進了資本的積累和使用,以往由個人儲藏的財富大量地通過它而進入工商業。盡管英格蘭銀行沒有在各地建立分行,但由私人成立的地方銀行逐漸開始出現,它們在地方發揮了同樣的甚至更明顯的作用。英國的銀行體系為新技術的規?;瘧煤凸I的規?;l展提供了充裕的資本供給。1773 年成立的倫敦證券交易所也扮演了類似的角色,它還在19世紀中期的鐵路建設熱潮中發揮了重要融資作用。

17 世紀,專利法在英國逐漸發展起來,旨在保障技術創新發明人的利益,從而促進技術創新。在18世紀50年代以前,專利授予的年均數量很少,幾乎只有個位數,但在此之后,則逐漸進入到一個指數型增長的狀態。到了19 世紀40—50 年代,專利授予的年均數量已經達到400~500件。一些關鍵發明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如珍妮紡紗機(1770)、水力紡紗機(1769)、瓦特蒸汽機(1769)、走錠精紡機(1779)、動力織布機(1786)以及蒸汽動力走錠精紡機(1830或稍晚)等。

(4)國際循環中技術交流、原料供應與海外市場的作用

在培育毛紡織業、棉紡織業等國內制造業的過程中,國際循環也一直發揮著作用。對國際循環的參與使英國得以保持對外技術交流、積極吸收國外技術、擴大國外市場規模以及確保原材料供應充足,等等。

棉紡織業是第一次工業革命中的支柱產業之一。正是東方尤其印度棉紡織品的進口使得棉制衣物的良好品質為英國人所注意,隨之產生的廣大社會需求激發了英國棉紡織工業的興起。棉紡織技術最初也是從印度引進的。隨后,政府也一直容許一定數量的外國棉紡織品輸入,以避免閉關鎖國、閉門造車。除此之外,英國在多個產業都積極引進學習國外先進技術:從歐洲大陸新教徒那里學會了先進紡織技術、精密儀器制造技術,引進了意大利的玻璃制造、繅絲和絲紡織技術,還引進了荷蘭的織機和德國的織帶機等。英國吸引技術流入的方法一般是通過授予專利來吸引技術移民或擁有稀缺技術的外國生產商。

英國通過國內大循環將毛紡織業、棉紡織業等先進制造業的大部分生產環節基本培育成熟后,又通過國際大循環使之加速發展壯大,這種發展壯大的加速是通過開拓國際市場和確保原材料供應來實現的。對于英國這一養羊大國來說,毛紡織業的原材料羊毛可以由國內供應,但棉紡織業的原料棉花則大部分是由美洲殖民地(以及獨立后的美國)所提供的。無論是歐洲大陸國家,還是殖民地,都是英國參與國際循環中的制成品市場。國際市場的開拓以及原材料的充足供應進一步擴大了實質可利用的市場規模,促進了新技術的開發和應用。

(5)英國成為世界第一強國

經過長期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以國際大循環為補充的雙循環發展,英國從一個養羊大國成了遙遙領先的工業大國。1850年,英國的煤產量為4940萬噸,而法國在1848 年的產量僅為400 萬噸,德國也僅為610萬噸。1852年,英國的生鐵產量為270.1萬噸,比當時其他所有國家的總產量還要多。同年,在棉紡織業,大不列顛有紗錠1800萬枚,大致占世界總數的60%;而法國只有450 萬枚,德國僅有90 萬枚。冠絕世界的先進工業實力使英國成了世界第一強國。

2.過度依賴國際大循環而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落后

19世紀前中期開始,隨著自身工業實力逐漸大幅領先全世界,英國逐漸將經濟發展動能轉向了國際大循環。它逐步放棄了貿易保護政策,并努力推動國際自由貿易,以便自由地輸入廉價農產品與原材料,并自由地壟斷世界制造品市場。19 世紀40年代至70年代,在英國的帶頭表率和持續倡導下,歐洲各國紛紛跟進削減貿易保護體系,美國也一度下調了十幾年的關稅。這一轉向最初給英國帶來了巨大利益,英國的工業品在世界市場上暢通無阻。但同時,英國也逐漸陷入對“向國際市場輸出第一次工業革命產品”的模式的長期過度依賴之中,以至于忽略了國內循環供給側的產業升級。這最終導致英國在19 世紀后期的第二次工業革命中落后,并失去了世界第一強國的位置。

具體而言,從19世紀70年代后期開始,歐洲大陸各國逐漸將關稅提高,美國則早在19 世紀60 年代就已經大幅提高關稅。同時,這些國家的后發工業化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于是,英國在這些國家的工業品市場也就逐漸縮小。另一方面,德國和美國于19世紀70—80年代左右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取得先機,并逐漸開創了規?;療掍?、內燃機制造、電力、電氣、有機化學等新興工業。結果,大致從19世紀70—80年代開始,英國形成了“從美國和德國進口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制成品,對外出口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制成品”的工業貿易結構。

面對海外市場規模的縮小,以及自身在新興產業領域的逐漸落后,英國本應調整雙循環戰略,重新重視起國內大循環,像以往那樣采用種種手段,在國內培育起先進的制造業,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奮起直追。然而,英國此時的主流意見并未足夠警覺,而仍舊依賴于基于第一次工業革命成果的國際大循環。一方面,英國企業將紡織品等制造品出口大量轉移至殖民地和落后地區,依舊能夠使舊有工業投資盈利,從而逃避了新一輪技術革命之下舊產能的相對過剩問題,也逃避了對新興工業的投資發展問題。甚至出現了這樣一種現象,“在許多情況下,新興產業在英國的投資都是外國人進行的”。英國還在歐洲大陸國家和美國重筑關稅壁壘的同時,一直單方面無謂地堅持自由貿易原則,結果本土市場被德國和美國新興產品大舉入侵,英國企業卻不能“還治其身”,只能被迫“逃往”殖民地市場。另一方面,借助于第一次工業革命積攢下來的財富,英國發達的金融產業正熱衷于將大量資本進行海外投資,賺取高額的短期資本收益,卻吝嗇于對國內的新興技術進行投資。有許多新興技術的發明實際上來自英國自身,但卻因為缺乏充足的投資而導致其推廣明顯滯后于德國和美國。這也是英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新興工業方面發展滯后的重要原因。

如數據所示,1870—1914年期間,大致有1/3的英國總儲蓄流向了海外,其中1886—1890年期間以及1906—1914年期間,英國的對外投資甚至超過了國內固定投資。從1871—1875 年至1896—1900 年,英國對殖民地(white dominions)的出口價值上升了17%,對非洲南部和亞洲地區的出口價值上升了38%,對歐洲大陸和美國的出口價值卻降低了19%。英國的制造品及半成品進口在總進口中的比例從1860 年的3%左右上升到了1900 年的25%左右。英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的新興產業方面徹底落在了美國和德國之后,其工業實力也先后于19 世紀末和20 世紀初被美國和德國超越。

值得深思的是,在第二次工業革命進行時,英國在供給側的資本和技術創新供給上并不存在問題,甚至在不少新興技術領域都占有先機,但為何在應用于產業升級上如此滯后?資本的大量流出暗示了對國內新興產業的投資前景不佳,而投資前景最主要取決于潛在的市場規模。因此,問題出在需求側。由于英國在歐陸國家和美國高筑關稅壁壘時單方面奉行自由貿易政策,因而英國在這些國家以及本土的潛在市場規模呈現萎縮趨勢;在殖民地和落后國家市場,人均收入較低,市場規模也有限。英國企業主要將殖民地和落后國家作為第一次工業革命產能“飲鴆止渴”的市場,這樣的國際循環無法促使供給側和需求側之間形成正反饋。這些問題使得英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新興技術的應用和推廣方面遲緩落后。

(二)美國經濟史中的雙循環發展經驗

1.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雙循環發展促成經濟崛起

無論是在作為英屬殖民地的時代,還是在獨立之后,美國一直長期面臨著英國對其制造業的打壓。19世紀初,美國還是一個以農業和種植業為絕對主要部門的農業國。圍繞今后的經濟發展問題,大體上形成了南北對立的格局。北方工業利益希望通過關稅保護和建設國內統一市場(部分依靠關稅收入融資)等手段來培育國內制造業,實現工業上的獨立自主;南方種植業利益則因種種原因希望維持既有現狀,即遵循現有農業—種植業的比較優勢進行對外自由貿易。雙方圍繞關稅的尖銳爭論一直持續到南北戰爭,從經濟角度看,南北戰爭的背后一個根本問題是,美國經濟是應該滿足于出口原材料換取工業制成品的依附性國際循環,還是應該通過關稅保護和國內市場建設等手段來培育國內工業,至少先建立起非依附的、健康的國內大循環?如果說南北戰爭前,美國尚在兩條道路之間搖擺不定,那么在北方贏得戰爭后,美國就正式走上了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雙循環工業化道路。

(1)建立統一的國內市場

美國政府同樣意識到了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對于國內市場建設的重要性,而且與英國相比,它的意識要更為強烈。在英國,政府會鼓勵私人投入交通運輸設施建設,但較少直接參與,因而絕大部分設施為私人資本所建。但在美國,政府的直接參與程度要高很多,聯邦政府積極投資于公路、運河、鐵路等基礎設施,并鼓勵州政府和私人企業也參與其中。1810—1830 年,城際收費公路里程從1810 年時的4600 英里成長到了1830年時的27800英里。1815—1860年,對運河的投資總計達到9700萬美元,其中政府投資大致占68%。1830—1860年,鐵路里程數從23 英里快速增長至30626 英里,這已經超過了英國、法國和德國的鐵路里程數總和。1910 年時,美國鐵路里程數達到了351767 英里。政府在鐵路建設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不僅免費贈送了大量的土地,還通過各種政策予以大力資助扶持。發達的交通設施網絡大大暢通了國內經濟大循環,特別是通過擴大國內市場規模的方式促進了第二次工業革命新技術的應用。對鐵路的巨大投資還促進了鋼鐵工業、機械制造、機車制造業等國內相關先進制造業的成長。

(2)保護和培育國內先進制造業

從19 世紀開始,至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在制造業支持者的爭取下,美國的平均關稅稅率在大部分時間里都處于相當高的水平(如圖1)。這一關稅水平在絕大多數時間里都名列世界前茅。

圖1 美國平均關稅稅率(1790—1970)

關稅保護在美國發展其關鍵制造業(至少包括19世紀早期的紡織工業和19世紀下半葉的鋼鐵工業)時發揮了重要作用。它們作為相應時期的主導工業部門,又拉動了美國其他工業部門的成長,如機械制造業(進而鑄鐵、金屬制造、機械工具等行業)等重工業。對國內市場的保護還帶來了意料之外的效果。不少技術創新,包括第二次工業革命中鋼鐵、化學、電力等產業的一些關鍵性技術創新,實際上并非來自美國。然而,不少技術卻只有在美國廣闊的、受到保護的國內市場規模下才有充足的盈利空間。結果,這些技術在美國的應用、普及或改進反倒更加迅速。

(3)構建促進國內大循環的產業結構

與英國“摸著石頭過河”不同,美國在實踐中有意識地使工農業相互為對方提供市場需求。工業化支持者們希望保護和培育國內制造業,認為這同樣可以為南方的農業和種植業提供市場,彌補他們所損失的海外市場。并且,成長起來的制造業也可以為其提供更好的農業工具設備。這種設想逐漸變成了現實。1870—1900 年,美國的農產品(棉花除外)大致80%是在國內加工和銷售的。1860—1913年,美國紡織廠消耗的棉花從84.5萬包增加到575.6 萬包,使得棉花的出口依存度從76%下降到了45%左右。與此同時,19 世紀中期以后,農業機械的研發和推廣逐漸興盛。19 世紀80 年代,從播種到收獲的機械化初步實現。

(4)國內大循環中資本和技術對供給側的支持

盡管美國的商業銀行為各地企業活動提供了資本,尤其是為制造業部門提供了許多資本,但相對英國企業來說,美國企業從商業銀行得到的資本供應還是較少的。因此,投資銀行和證券市場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是在鐵路擴張、礦業擴張和大規模制造業企業的融資或并購中發揮了重要作用。19世紀后期,美國的股票市場愈加繁榮起來,在支持石油、鋼鐵等大規模制造業企業的融資和并購方面的作用更為明顯。相比之下,整個19世紀,倫敦證券交易所一直以政府債券、特權公司的債券和股票以及鐵路公司的股票為主,始終沒有成為制造業融資的主要場所。

美國的第一部成文專利法頒布于1790年,而較為完善合理的新專利法于1836年出臺,這部專利法對美國的技術進步尤其是工業技術進步影響深遠。美國在19 世紀的大多數專利屬于對歐洲已有技術的模仿、改進以及本土化。不過,其中的一些改進不可小覷,正是它們使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新興技術在美國得以大規模應用,如大規模的發電、變電、輸電技術。此外,美國也有一些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獨立發明,如與貝西默轉爐煉鋼法基本相同的一種技術(1857)以及電話(1876)等。此外,在一些知識產權制度無法涉及的漸進技術改進方面,企業之間的集體發明活動發揮了重要作用,它們使美國鋼鐵冶煉工業等制造業的技術進步大大加速。

(5)在國際循環中吸引資本與技術流入

作為后發國家,美國在資本方面不具備比較優勢,因此通過國際循環積極利用外部資本,以求增加經濟中的資本供給。1790—1914 年,大致有31億美元的外資流入美國。大部分外資來自英國,英國占對美外商投資的份額在1861年達到了90%,在1900年仍高達74.5%。1790—1900年,外資占美國資本形成的比例為5%左右,盡管占總量的比例不大,但在某些時間、某些地點,這些外資起到了重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外資主要流入的是交通部門,如為運河、鐵路等的建設融資。美國在總體上排斥外資控制國內產業,外資主要以購買鐵路債券和政府債券的形式流入,其次則為通過股票投資流入,外國直接投資占外國總投資的比例一直很小。這說明,美國在通過國際大循環獲得外部資本供給的同時,絕大多數產業資本還是來自國內經濟大循環。

在技術方面,如前所述,美國對歐洲已有的技術和發明做了許多模仿、改進和本土化,而這一切的前提是通過國際循環引進國外先進技術。除了正式的技術交流渠道外,這種技術引進還主要通過對國外先進制造品的逆向工程以及來自歐洲的技術移民來獲得。

(6)美國反超英國成為世界第一強國

1894 年,美國工業總產值超越英國,位居世界第一。美國不僅在第一次工業革命帶來的舊工業部門中表現出趕超之勢,還在第二次工業革命帶來的一些新工業部門中扮演了領跑角色。1913年,美國生產了5.17 億噸煤,歐洲總共為4.93 億噸;美國生產了3190萬噸粗鋼,歐洲總共為3550萬噸;美國產出的石油超過了世界總產量的一半。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美國工業動力的1/3 左右已由電力提供,遠高于其他任何國家。先進工業實力的大幅反超使得美國取代了英國的世界第一強國位置。

2.美國雙循環發展經驗的總結

美國經濟始終以國內大循環為主。在供給側,美國積極培育國內的先進制造業,并鼓勵技術創新,鼓勵對引進的先進技術進行改進和本土化。在需求側,美國政府比英國政府更大規模地投入到交通運輸網絡的建設中,并有意識地創造工業和農業互為市場的產業格局,還筑起關稅壁壘保護國內棉紡織業和鋼鐵工業等幼稚先進制造業的潛在市場。同時,美國也通過國際循環積極利用外資、吸收海外先進技術。美國的先進制造業就在這樣的雙循環發展中逐漸成長起來,追趕上了第一次工業革命,并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扮演了領跑角色。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國工業化崛起的過程中,不存在對國外市場的過度依賴問題。1810—1913年,美國的出口依存度僅從5%左右輕微上升到不足7%。1869—1909年,資源導向型制造業的出口依存度僅在7.3%~12.1%間波動;其他制造業則更是只在1.6%~4.6%之間徘徊,鋼鐵工業的數字也與此相似。這再次證明,美國經濟雙循環發展的絕對主體始終是國內大循環。并且,即便是在工業實力成為世界第一,并在二戰后引領了全球的貿易自由化以后,美國也一直保持著以國內大循環為絕對主體的狀態。在供給側,美國政府始終大力資助基礎研究,重視技術進步,推動乃至引領產業升級,掌握中高端制造業和全球價值鏈中高端環節;在需求側,美國的市場規??偸请S著交通通信技術進步和人均收入增加而不斷擴大,支撐起新興技術的規?;瘧?。并且,美國總是能利用各種非關稅壁壘來使這一市場規模不過分落入他國手中。

(三)英美的經驗、教訓與啟示

回顧英美在相應時期的經濟發展史,可以發現,英美在經濟崛起中有許多相似的成功做法,如重視基礎設施尤其是交通建設、建立國內統一市場、保護本國先進制造業發展、立足國內大循環與借力國際大循環等。最終英國被美國超越,究其原因,是英國在國際大循環的條件發生變動之時未能做出策略調整,相反由于過度依賴海外殖民地市場而將自己的制造業發展停滯于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水平之上,導致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未能抓住機遇,喪失了工業上的領先優勢。而美國則始終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保證了國內供給側與需求側之間“產業升級(第一次工業革命)—收入增加—市場規模擴大—新技術得以應用—產業升級(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正反饋循環,最終趕超了英國。

由此,我們在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時可以得出四點核心啟示:1.在供給側,政策的核心應圍繞著產業或價值鏈環節的中高端化;2.在需求側,政策的核心應圍繞著市場規模的擴大;3.國內大循環的重要性在于確保供給側和需求側之間形成正反饋循環;4.國際循環應在總體上有利于上述三點,而非成為阻礙。結合這些啟示,下文提出了中國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策略。

三、中國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策略

目前,作為“世界第一制造業大國”,中國的制造業產品占世界市場份額很高,這與19世紀中期同樣作為“世界第一制造業大國”的英國相似。但需要保持清醒的是,英國當時的制造業屬于那個時代的中高端制造業,而中國目前還以中低端制造業為主,以及以中高端制造業的中低端環節為主。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又與英國19世紀晚期大量出口第一次工業革命產品、進口第二次工業革命產品的境況更為相似。英國后期的衰落提示我們,中國切不可滿足于過往的國際大循環模式。當前,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正在進行中,中國已在高鐵、5G 通信、新能源汽車、無人機等領域處于第一梯隊,完全有可能通過抓住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彎道超車。同時,中國還擁有廣闊的國內市場。這兩點則與19世紀末的美國較為相似。鑒于這種復雜的情況,中國應創新性地借鑒英美的雙循環發展經驗,而不是生搬硬套。

(一)鼓勵科技創新突破及其成果轉化,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揮國內競爭機制作用,推動供給側的產業升級

當前,隨著中國的技術水平逐漸提升,面臨的核心技術封鎖問題也越來越多??傮w上,中國已經再難以通過單純的技術引進和模仿手段使產業進一步向中高端邁進,必須轉向以自主創新為主要動力的產業升級之路。中國應加大對高端芯片、高檔數控機床、精密儀器制造等關鍵核心技術及相關基礎研究的投入力度,完善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現實應用成果,特別是規?;瘧贸晒姆煞ㄒ?,保障全過程參與者得到合理回報;應完善政、產、學、研、金協同創新攻關的機制,使基礎研究、技術創新、成果轉化以及規?;瘧玫雀鳝h節密切溝通,提高整個創新—應用鏈條的運轉效率和針對性;還應完善專利制度,保護知識產權,并在提高創新激勵和降低推廣成本之間取得較好平衡。在一些知識產權制度無法涉及的漸進技術改進方面,可鼓勵企業進行聯合研發,并鼓勵大企業特別是國有大企業在其中發揮引領支撐作用。

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國家之間產業競爭彎道超車機會豐富的賽道,因為各國在這些產業上的起點差距相對較小。中國應繼續積極參與5G 通信、大數據、人工智能、無人技術、新能源、新能源汽車、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等高端新興產業的競爭,并利用基于廣闊市場的國內大循環培育起相應產業。特別是,中國應積極發展數字經濟。由于初始成本很高、邊際成本很低,數字經濟的規模效應要比許多制造業都顯著得多。中國的移動互聯網用戶數量非常多,因而在這一領域具有相當大的初始市場規模優勢。中國應特別重視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的中高端制造業。盡管產業結構的服務化是一國在成為中高收入發達國家過程中的一般趨勢,但中高端制造業向其他產業的技術溢出作用,往往使其在產業的總體進步中具有核心地位。歐美發達國家推行“再工業化”就證明了它們的重要性。在產業結構服務化的趨勢中,應努力發展技術和知識密集的中高端服務業,避免服務業大量低端化,否則可能陷入拉美式中等收入陷阱。為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應引導金融業為其提供資金支持。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使風險較大的科技創新前沿企業能夠通過多種方式得到資本支持。

在國際層面上,對尚處于幼稚階段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宜采取適度保護,但在國內,應充分發揮市場競爭的作用,鼓勵企業之間基于技術創新的優勝劣汰。在美國,企業在市場中的自由進入、退出、生存和消亡,大幅提升了全要素生產率在經濟增長中的貢獻率;中國企業生產率差異較大,如果縮小到美國的差異水平(即較為充分競爭),也可使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高。

(二)提高居民消費能力,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擴大國內市場規模,為產業升級提供需求側的支持

截至2020 年,中國擁有世界人口的18.1%,中等收入群體超過5 億,人均GDP 突破1 萬美元大關,是世界第二大消費市場,并預期將很快成為世界第一大消費市場。然而,中國目前的最終消費率和居民消費率都仍然大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和發展中國家平均水平。如中國居民消費率2019 年為55.4%,低于同期世界平均水平78.7%和發展中國家平均水平73.9%。這表明中國還有很大的消費潛力可以挖掘。

由于邊際消費傾向遞減,改善居民收入分配有利于增進消費。應堅持共同富裕方向,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勞動報酬特別是一線勞動者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并加強再分配、三次分配在縮小收入分配差距中的作用,加大稅收、社保、轉移支付的調節力度和精準性,提高低收入群體的收入,并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合理調節過高收入,改善總體收入分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造現代農業產業鏈,增加農民收入;鼓勵不再適合于東部發達地區但適合于中西部地區的產業向內地遷徙,從而有助于提高中西部收入。這些措施均有利于改善區域收入分配。與此同時,還應完善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平統一、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減輕居民在醫療、養老、育兒、教育方面的壓力,釋放消費潛力。

為盡可能地降低國內大循環的運轉成本,并擴大國內市場規模,應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在政策上,應破除地方保護主義,確保不同地區的企業之間進行良性競爭;在交通和通信基礎設施上,應積極建設城際高鐵和城際軌道交通,完善綜合運輸大通道、綜合交通樞紐和物流網絡,加快都市圈和城市群的軌道交通網絡化。還應積極建設5G 網絡、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物聯網以及特高壓電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在運輸環節上,應構建現代物流體系,發展智慧物流。在產業格局上,應促進東、中、西部及東北地區產業及價值鏈的互補協調發展;推動現代工業反哺于農業農村的現代化,促進工業和農業互為市場、城市和鄉村協調發展。

最后,在堅定對外開放的同時,宜在一些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適度保護國內市場,為國內相關企業至少保留一定的市場規模,確保新興技術的規?;瘧媚軌蛴幸欢ǖ挠熬?。這種保護應注意兩個方面,一是應該遵從相關國際貿易法規和慣例,在所允許的范圍內以適當的手段實施保護;二是應該適度,避免大幅削弱來自國外的競爭壓力,從而避免削弱國內相關企業的進取創新動力。這一“適度”的標準可能因具體產業和產業發展階段的不同而不同,這方面還有待詳細研究,以往對中國家電、汽車、智能手機等領域的相關經驗研究值得參考。

(三)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在供給側產業升級和需求側市場規模擴大之間建立起穩定的正循環關系

國內廣闊的市場規模若能持續擴大并為國內企業所善加利用,就能為先進新興技術的應用提供實現規模經濟的空間,甚至有機會使中國比發達國家更快實現先進新興技術的規?;瘧?。此后,它們將通過技術溢出的方式擴散到國內其他產業,提高其他產業的技術含量,助推它們在相應價值鏈上的攀升。產業和價值鏈上的進步將帶來更高的國民收入,一方面,政府將更有資金進行科研和教育等技術和人力資本投資,保持技術更新;另一方面,國民收入增加也意味著市場規模的進一步擴大,繼續為新技術的應用提供增量規模經濟空間。由此,便實現了“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也就是說,國民經濟將進入一個“達到一定的市場規?!a業升級—收入增加—市場規模擴大—產業升級—”的正反饋循環狀態。這將為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四)優化國際循環,助推國內產業升級,反哺高質量國際循環,使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

目前,中國應當著力于國內大循環,減輕對國際市場和外商直接投資的過度依賴,以免陷入價值鏈中低端鎖定的窘境。但同時,“新發展格局絕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中國仍需要通過國際循環獲得短缺的石油、天然氣、淡水(以農產品形式進口)等自然資源和各類礦石等原材料,也仍需要從國外獲取先進的技術要素和一定的資本流入,并在科學技術前沿、產業革新動態等方面保持對外交流,從而助推國內的產業升級。國內產業的升級將反過來支撐高質量的國際循環,使中國在全球價值鏈中向中高端環節攀升,在相關領域擴大市場規模、積累內生技術進步,從而再次推動國內產業升級,如此反復,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正反饋循環狀態便得以建立起來。

在主動引進外商直接投資(從而有機會吸收相應技術)時,宜選擇具有技術合作潛力、有利于中國吸收先進技術的投資方,從而有針對性地而非無差別地、無的放矢地引進外資。同時,也要充分清醒地認識到,隨著與尖端技術前沿距離拉近,中國需要的核心技術越來越涉及先進國家的“國家安全問題”,中國過去“以市場換技術”的發展戰略已經越來越難以達到預期目標。對此,在主動引進外資問題上應該更為謹慎,以免白白將中高端市場拱手讓人,使國內中高端產業難為“無米之炊”。為此,可以拓寬吸收外資的方式,比如加強通過國際債券市場等渠道吸收外資的力度,而非將吸收外資的主要渠道僅限于股權領域。

猜你喜歡
工業革命雙循環制造業
中國削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實現“內外雙循環”發展新格局
冰雪制造業的魯企擔當
煤、鐵、蒸汽與工業革命
雙循環需要怎樣的科技創新生態?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歷史教學初探——以《面向未來的工業革命》一課為例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歷史教學初探——以《面向未來的工業革命》一課為例
2019長三角制造業企業100強
跟新工業革命賽跑
五年制建筑裝飾專業“雙循環”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
2014上海民營制造業50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