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柴胡疏肝散治療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征臨床觀察

2022-06-08 08:14李若明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22年11期
關鍵詞:枳殼白芍疏肝

李若明

(本溪市中醫院中醫內科,遼寧 本溪 117000)

腸易激綜合征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腸功能紊亂性病癥,諸如腹部疼痛、不適均為其典型癥狀,且許多患者還伴有大便性狀改變、慢性間歇性排便等情況,嚴重者可累及其他系統,出現多樣性癥狀,但是在實驗室異常依據、形態學依據卻比較缺乏。有報道[1]指出,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征的癥狀出現或加重,通常與應激狀態、精神因素之間存在著緊密關聯。當前,有關此病的發病機制尚不清晰,通常依據患者的癥狀特點,將其分成4 種類型,即便秘型、腹瀉型、混合型、不定型,其中,最為常見的是便秘型;由于此病會給患者帶來比較大的痛苦,降低生活質量,因而受到臨床的普遍重視。有學者[2]指出,采用傳統中藥治療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征,可獲得好于西藥的治療效果,且更為安全。為證實此論據,本文圍繞本溪市中醫院2019 年4 月—2020 年4 月收治的38 例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采用柴胡疏肝散加減治療,觀察其療效及不良反應情況,現就此探討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4 月—2020 年4 月本溪市中醫院收治的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80 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2 組。對照組42 例,年齡20~60 歲,平均年齡(36.7±4.1)歲;男性22 例,女20 例;病程最短3 個月,最長9 年,平均(2.4±0.5)年。觀察組38 例中,年齡20~59 歲,平均年齡(36.5±3.8)歲;男性20例,女18 例;病程最短3 個月,最長8 年,平均(2.2±0.4)年。2 組上述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選標準 納入標準:(1)均與西醫羅馬Ⅳ診斷標準、中醫《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中的腸易激綜合征診斷標準相符;(2)排便費力,大便干結,且便后有未盡感;(3)噯氣頻作,腹中脹痛,胸脅痞滿;(4)意識清晰,認知正常者;(5)患者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者。排除標準:(1)合并有其他腸道疾?。ㄈ缥秆椎龋?;(2)患精神疾病、惡性腫瘤者;(3)嚴重臟器功能異常(如心、腎等)者;(4)合并全身性免疫性疾病者。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西沙必利(浙江京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20345,規格:每片5 mg)治療,5 mg/次,日3 次。觀察組給予柴胡疏肝散加減治療,組方為:炙甘草6 g,白術15 g,當歸12 g,陳皮12 g,白芍12 g,木香12 g,枳殼10 g,柴胡9 g。若有明顯氣虛,則加檳榔9 g,太子參15 g;陰虛腸燥者,加火麻仁15 g,玄參15 g;肝氣郁滯重者加川楝子6 g,青皮12 g;腹脹重者,加萊菔子12 g,紫蘇子10 g;腹痛嚴重者,加延胡索15 g;病程較長者可加桃仁10 g。1 個療程為4 周,2 組均連用1 個療程,在用藥期間,2 組均禁用其他藥物。

1.4 觀察指標 2 組治療效果與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1)療效判定標準:依據《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4]制定。若治療后患者癥狀已消失,大便質中,排便順暢,且排便次數≥5 次/周,停藥后持續觀察3 周,沒有出現復發情況,即臨床治愈;若治療后患者癥狀有一定改善,大便稍微干結,但排便基本通暢,排便次數>3 次/周,有時仍存在腹部不適或疼痛情況,停藥后癥狀間歇性出現,但輕微,即好轉;若治療前后上述情況沒有明顯改善,即無效??傆行?(臨床治愈+好轉)例數/總例數×100%。(2)記錄2 組患者頭暈目眩、腸胃不適、過敏反應等癥狀的發生例數。

1.5 統計學方法 本文中各類數據均用SPSS 17.0 來處理,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用х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用t 檢驗。P<0.05 提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 組患者療效對比 觀察組總有效率92.11%(35/38)高于對照組的78.57%(33/42)(P<0.05)。見表1。

表1 2 組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臨床療效對比 [例(%)]

2.2 2 組患者不良反應情況對比 觀察組不良反應患者發生率2.63%(1/38)高于對照組的11.90%(5/42)(P<0.05)。見表2。

表2 2 組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不良反應情況對比[例(%)]

3 討論

有報道[5]指出,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征的發生、發展,與免疫功能異常、結腸分泌與吸收量明顯減少、內臟感覺過敏、腸道動力學改變、精神因素、胃腸道激素的變化及飲食因素等存在緊密關聯。在當前臨床中,多采用西藥治療,西沙必利便為其一,此藥用于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征治療,雖然能夠一定程度改善患者癥狀,但長時間用藥,易出現多種不良反應,如過敏、頭暈目眩等,本文中對照組用此藥后,便出現了此些癥狀。因此,亟需找尋一種有效且安全的藥物。

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征歸屬于中醫學“郁證”“腹痛”“氣秘”等范疇。古醫名著《證治要訣》中記載:“氣秘者,因氣滯后重迫痛,脹滿煩悶,致使大便結燥且難通”,另記載:“氣秘多因氣不升降,谷氣受抑,其人多噫”所引起?!杜R證指南醫案》記載:“肝病侵犯土,乃侮其所勝,克脾且致腹脹,便難通或不爽”。醫書《醫學入門》曰:“七情誘病,三和散、六磨湯”。因此,從中可知,此病與肝氣郁結之間有著緊密關聯。當情志失調,氣機郁滯,便會誘發此病。另外,情志不舒,過度憂愁思慮,使肝失疏泄,氣機郁滯,腸道傳導失常而致便秘。有學者指出,此病病位雖然在胃腸,但其根本為肝郁氣滯,所以給予柴胡疏肝散加減治療,可以實現降氣導滯、疏肝行氣的效果。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書》(明朝張景岳),為其經典方,在此方中,柴胡具有理氣止痛、疏肝解郁的作用;木香具有行氣止痛的效果;白芍有柔肝止痛、養血斂陰之功;枳殼具有消脹除痞、理氣寬胸的作用;生白術有生津、益胃的作用;陳皮則有理氣調中之功效;炙甘草有止痛、補脾益氣的效果;當歸有補血和血的效能。另外,柴胡配伍白芍,一散一收,可達到助肝用、養肝體的目的;而柴胡配伍于枳殼,則可一降一升,具有理氣通腑的效果;當歸配伍于白芍,則能活血、柔肝;陳皮聯合枳殼,則可和胃、理氣;甘草聯合白芍,具有緩急止痛、益陰養血的效果。諸藥聯合,能共奏通腑止痛、調暢氣機的功效。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療效較對照組更佳,且不良反應更低。提示柴胡疏肝散在治療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征方面,效果顯著,且安全性更突出。

綜上所述,將柴胡疏肝散用于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治療,可獲得較好效果,可顯著改善患者病情,且該藥方中的藥物較溫和,經服用后無嚴重毒副作用,其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臨床應用價值顯著,因而值得大范圍推廣。

猜你喜歡
枳殼白芍疏肝
白芍-甘草藥對及其主要成分抗缺血性腦卒中作用的研究進展
Shugan Huoxue Huayu Fang (疏肝活血化瘀方) attenuates carbon tetrachloride-induced hepatic fibrosis in rats by inhibiting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Smad signaling
江津枳殼發展歷史現狀及對策探討
白芍炮制歷史沿革及現代研究進展
我國枳殼產業發展現狀與江津枳殼發展前景分析
Mechanism underlying efficacy of Shugan Sanjie decoction (疏肝散結湯) on plasma cell mastitis,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白芍總苷調控Sirt1/Foxo1通路對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保護作用研究
疏肝健脾方治療肝郁脾虛型功能性消化不良臨床觀察
白芍粳米粥 緩解頸椎不適
枳殼快速切割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