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械工程測試技術課程實踐教學改革分析

2022-06-09 01:43楊鳳
中學生學習報 2022年32期
關鍵詞:實踐教學改革分析

楊鳳

摘要:機械工程測試技術課程的內容是高校眾多機械專業的重點技術專業課程,教學內容豐富多彩。但由于涉及的知識量大,課堂教學難度系數較大。因此,對機械工程測試技術的課程進行了探討。針對內容培養的不足,在課程設置、基礎理論課堂教學、教學實驗等方面進行了改革創新,明確提出了以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為目標的教學方法。改革和創新實驗教學方法,提高實驗教學水平,正確引導學生自主參與,激發學習訓練的熱情和主動性,最終達到提高教學水平的目標。

關鍵詞:機械工程測試技術課程;實踐教學改革;分析

為了更好地塑造混合型的優秀工程人才,需要開展機械工程測試技術課程的內容。課程涉及結構力學、電子學等綜合知識,它在機械類專業體系中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但由于教學內容抽象多樣,實踐階段規范性強,內容多,課時少,所以出現了“老師難教,學生難學”的問題。為了更好地融入教育改革,有必要進行提高課程內容的教學水平,探討學科的教學策略。

一、機械工程測試技術課程特點

現行機械工程測試技術標準教材的內容多以知識結構的完整性為基礎,根據數據信號和描述、測試設備的主要特性、常用傳感器和敏感元件、信號處理和記錄、信號分析基礎,典型的物理參數精確測量來進行課程學習。并且由于機械工程測試技術是一門綜合性、邏輯性的課程內容,它涉及到許多抽象的數學思維方法,以及其機械設備、電子器件、操縱等課程的基礎知識。其中,數據信號和描述涉及傅里葉變換,測試設備的信息特征涉及工程數學、機電工程控制系統工程項目等課程內容,振動量檢測涉及振動分析等課程內容。這就導致機械工程測試技術是一門極其復雜的課程[1]。

二、機械工程測試技術課程內容的課堂教學現狀

在我國,機械工程測試技術課程被精確定位為一門技術專業課程,以教材知識和基礎理論文化教育為主,教學實驗較少。而一些學校的教學實驗就只有8個課時,目前的實驗教學方式大多是老師布置實驗的日常任務,解讀實驗原理,布置實驗步驟。學生需要按照老師指導的實驗步驟進行。通常,學生完成實驗后,對實驗操作中用到的基礎知識沒有進一步的了解,也沒有達到基礎理論與實驗相結合的目的。在研究和操作過程中,師生缺乏互動和交流,學生的積極性沒有得到體現[2]。

三、機械工程測試技術課程實踐教學改革措施

1.整合教學內容,選擇多種教學方式

在基礎理論教學環節,選擇多種教學方式,將信息化教學、課堂黑板課堂教學、模擬測試和實物教學等教學方法有機結合。例如,對于一些基礎知識比較強的課程,完全可以采用傳統的課堂黑板教學法。教師可以在課堂黑板上對公式計算或規律進行仔細推論,可以促進學生對公式計算或規律的理解。對于一些實用性很強的內容,可以考慮將課堂黑板課堂教學與多媒體展示緊密結合的方式,幫助大學生更好的進行類似抽象的理解。同時,可以嘗試在課后激勵和引導學生編寫相應的仿真程序流程,并對自己編寫的流程進行討論,激發學生的探索的樂趣,塑造學生的動手能力。

2.完善課程,科學安排課程內容

在所有機械工程專業當中,機械工程測試技術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因此,在課程內容上,應與課前及后續課程有效銜接,確保課程內容不重復、不脫軌??蔀楹竺娴恼n程內容打下堅實的基礎。一方面,學科的培養分配可以提前到大二下學期。掌握高等數學、電子信息技術、計算機基礎等高級課程后,可立即進入專業學習,間隔時間短,學生掌握好基礎知識,能快速進入學習狀態,提高訓練的主動性;另一方面,改進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中,涉及必修課內容的領域,需要請相關課程內容的教師進行培訓研討,以備考相關專業知識。培訓研討會也可以以短視頻的形式上傳到互聯網。學生必須在課余時間自行準備考試,以便為更好的學習和培訓準備新的教學內容進行充分的準備。

3.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基本能力

學生對該學科感興趣,他們會積極學習。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把對技術專業的熱愛和對專業知識的追求完美體現在教學的各個環節。只有與學生多交流,才能培養學生對課程內容和技術專業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根據主要內容選擇靈活多樣的教學策略,既能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實際效果。例如,在課程內容上,利用工程項目實例,拓寬學生的學術研究知識,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在教學方法上,通過實踐測試,為抽象的基礎理論賦予品牌形象。為無聊的內容帶來魅力[3]。

4.科研與教學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

在教學中,老師將自己的科研課題、研究結果中的新技術、新方法、新例子融入到課堂中,以促進機械工程技術發展的新趨勢和前沿知識,進一步確保教學內容的實時性和前沿性,拓寬了同學的視野。此外,老師還組織了一些科學興趣團體,幫助同學們進行各種科學和技術方面的研究。比如機械創新大賽,電子設計大賽,以及“挑戰杯”高校校內外的學術論文大賽。同時,還可以通過參加老師的研究,加強工程實習,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把“要我學”改為“我要學”,使其更好地了解測試技術的基本原理,使其逐步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概念。從而實現了教學的最佳化。

結論:

隨著教育改革的逐步推進,改革和創新機械工程測試技術課程內容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尤其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工作能力,任重道遠。大學生。我們將再接再厲,結合機械工程的專業特點和時代對專業人才的要求,緊密聯系檢測技術發展趨勢的近期成果,不斷改革、創新、探索,以塑造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孫業明.機械工程測試技術課程教學改革的實施與探索[J].科技視界,2021(34):31-32.

[2]汪萌生,王金鶴,姜凱雯.基于工程案例和實驗相結合的機械工程測試技術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廣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21,32(05):60-64.

[3]馬婧華,鄒政.機械工程測試技術課程實踐教學改革初探[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08):84.438D614B-F790-49AE-B235-25D92CF3178D

猜你喜歡
實踐教學改革分析
民航甚高頻通信同頻復用干擾分析
分析:是誰要過節
回頭潮
市場營銷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策略探析
基于“培養創新型機械工程師”模式的實踐教學的探索與實踐
工程造價軟件課程實踐教學改革研究
《市場調查與預測》實踐教學改革思路
以崗位勝任力為導向的水質理化檢驗實驗教學改革初探
應用型本科《電氣基礎與PLC技術》課程實踐教學改革探索
基于均衡分析的我國房地產泡沫度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